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

1.在下列叙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B.石油分馆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C.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

D.煤干储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都是不可逆的过程

C.乙酸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D.淀粉、油脂、纤维素、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都不同

3.下列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I+2NaOH+2H2O=2NaAlO2+3H2t

2+2+

B.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2+2MnO4+2H2O—2Mn+5SO4-+4H

2+

C.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SiO3+2H—H2SiO3I

D.Na2(h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t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X10-7moi・1/i的盐酸中c(H+)=2.0X107mol*f1

B.将KC1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第1页共32页

桁花

蒯破

冢酸

制备较高浓度的次氯酸D.加RE]制备NH3

6.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H2(g)+l2(g)=2HI(g)Z\H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充入H2,v(IE)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He,v(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原子的核外

电子息数等于丫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W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

氧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点:Z>X

B.Z与Y、W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VYVW

D.X、Z的氧化物均含非极性键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g羟基(/80H)所含中子数为IONA

B.标准状况下,44.8LHF含有2NA个极性键

C.1mol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1

D.0.1mol-LKAI(SO4)2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0.2NA

9.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铅浮渣,其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Ag、Zn、CaO

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利用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硝酸40%盛酸

I

铅浮渣一浸出-一浸出液•第外解。波渣一7洗涤|一*PbSO°

“浸出渣一号液

1I]IIF

2+

A.步骤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Pb+4H++2NO3(-)=Pb+2NOt+2H2O

B.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是:Pb(NO3)2+H2sO4=PbSO4I+2HNO3

第2页共32页

C.为保证产品纯度,需控制硝酸的量以为防止Ag被溶解

D.步骤n得到的粗产品PbSO4含有少量CaSO4杂质,还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

10.室温下,向20mL某醋酸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口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

度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0.1mol・L।

B.Vi=20mL

C.c点所示溶液中pH=-lg12X10-9)

D.d点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c(OH)

11.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取久置的NazCh粉末,向其产生无色气体NazOz没有变质

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B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铝箔熔化铝箔表面有致密

上灼烧但不滴落A”O3薄膜,且闺2。3

熔点高于A1

C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下层溶液显紫原溶液中有r

CCU,振荡、静置色

D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X中可能含有

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CO32或HCO3

澄清石灰水中

A.AB.BC.CD.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页共32页

A.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镀铜

B.将2.24LCh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0.1mol电子

C.反应TiCh(s)+2Ch(g)—TiCk(g)+O2(g)/XH)。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

>0

D.由反应2co(g)+02(g)=2CO2(g)Z\H=-566kJ・mo「i可知,CO的燃烧热为

566kJ•mol

13.298K时,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MOH和NH3・H2。混合液中滴加O.lmol的

CH3co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电阻率(表示电阻特性的物理量)与加入CHsCOOH溶

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H3coOH的Ka=1.8Xl()5,NH3・H2。的Kb=

1.8X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OH是强碱

B.c点溶液中浓度:c(CH3coOH)<c(NH3-H2O)

C.d点溶液呈酸性

D.a-d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14.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编号①②③

'-'T交换膜

澄湎GHOHh溶液澄清Ca(()ll>2溶液澄清Ca(OHk溶液

现象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为产生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

第4页共32页

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无明显变化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

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明显变化

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是弱电解质

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

C.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

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

二.实验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15.(10分)为了监测某烟道气中的NOx的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

烟道气(粉尘、空气

―接触气泵等设备

、HQ、NOi)

A

采样系统简明

D

I.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C;③打开抽气r泵置换系统内空气;

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D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

C中填充的干燥剂最好的选择是(选填编号)。

a.碱石灰

b.无水C11SO4

c.P2O5

(2)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

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II.NOx含量的测定

将一定量的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3,然后加入过

量的FeSO4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K2Cr2(>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

第5页共32页

(3)NO被H2O2氧化为N03-的离子方程式是。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

有。

2++3+(l)23*67

(4)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3Fe+NO3-+4H-NOt+3Fe+2H2O、Cr2O7'

2++3+3+

+6Fe+14H-2Cr+6Fe+7H2O.判断下列情况对NO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

高”、“偏低”或“无影响”):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若FeSO4标

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

16.(12分)他米巴罗汀(I)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其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合成路

线如图所示。

已知:

V加压丫”

HC三CH+%乂-殳-*RiqTSCH

i.L

ii.R-NO2%-NH2

(l)A中官能团名称是o

(2)B的结构简式是o

(3)DfE的化学方程式是o

(4)试剂a是o

(5)已知H在合成I的同时,还生成甲醇,G-H所加物质L的结构简式是

(6)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其结构简式是。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吸收峰

(7)D-E的过程中有多种副产物,其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第6页共32页

NH2

(8)二也是合成他米巴罗汀(I)的一种原料,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利用题中所给信

息,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X^COOH

NH2有机物!.NaOH甲醉溶液Q

1中间有机物2「

AICI,LH

0DMAP产物ii.If

17.(12分)无水四氯化锡(SnC1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锡化工中间体,实验室可用熔融的

锡(熔点231C)与Ch反应制备SnCI4>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EFC

己知,SnC14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水解生成SnO2”H2O。

物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

SnCh无色晶体246652

无色液体114

SnCl4-33

(1)导管a的作用是,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装置B、C、F、G中盛放的最佳试剂依次为(填序号,试剂可重复使用)。

①饱和Na2c03溶液;②NaOH溶液;③浓H2so4;④饱和NaQ溶液;⑤H2O

(3)点燃酒精灯前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4)若撤去装置C,则D中发生的主要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得到的产物中常含有SnC12,某实验小组用碘氧化法滴定分析产品中SnC14的含量

(S/++”-Sn4++2「)。准确称取该样品mg放入锥形瓶中,用少量浓盐酸溶解,再加水

稀释,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mol・I/i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

化是,若消耗标准液20.00mL,则产品中SnCL的质量含量为(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18.(12分)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SO2、NO、NO2等。

(1)利用氨水可以将SO2、N02吸收,原理如图所示:

第7页共32页

请写出N02被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2)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用二氧化钛(TiO2)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研究。

1

①已知:反应I:2N0(g)+O2(g)=2NO2(g)AHi=-HS.OkJ*mor

反应H:2SO2(g)+O2(g)=2SO3(1)AH2=-288.4kJ・moL

反应in:3NO2(B)4-H2O(g)=2HNO3+NO(g)AH3=-138.0kJ・mo「1

则反应NO2(g)+SO2(g)=NO(g)+SO23(1)AHi=

②已知TiO2催化尾气降解原理可表示为:

2CO(g)+O2(g)=282(g)AH5;

2H2O(g)+4NO(g)+302(g)=4HNO3(g)△E。

在02、H2o(g)浓度一定条件下,模拟CO、NO的降解,得到其降解率(即转化率如

图1所示。请解释ts后NO降解率下降的可能原因o

(3)沥青混凝土也可降解CO.如图2为在不同颗粒间隙的沥青混凝土(a、B型)、在

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测得CO降解率变化,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在40℃时在a型沥青混凝土容器中,平衡时02浓度为0.01mol・Ll求此温度下

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

②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解率由b点到c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Kc

B.a点数据反映出CO与O2之间所发生的有效碰撞频率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高的

C.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

(4)TiO2纳米管的制备是在弱酸性水溶液中以金属钛为阳极进行电解,写出阳极的电极

反应式o

第8页共32页

19.(12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醛的银镜反应用银氨溶液而不直接用AgNO3溶液的原因。

(一)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I2%AgNO3溶液1mL,加入2%氨水22光亮的银

滴;再加入3滴新开瓶的40%的乙醛溶镜

液;水浴加热3分钟

实验II2%AgNO3溶液1mL,加入3滴新开瓶无明显现

的象

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3分钟

(1)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甲同学认为;2%AgNCh溶液应该比用其配制的银氨溶液更易氧化乙酸,可能的理

由是(写出一条即可);而实验II中无明显现象,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可

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二)乙同学为了找到银镜反应用银氨溶液的真正原因,先查阅资料,发现醛银镜反应

的机理分为如下三步:

(3)据此,乙设计了更好的银镜实验HI:2%AgNO3溶液1mL,加入3滴Imol/LNaOH

溶液,再加入2%氨水2滴;再加入3滴新开瓶的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很快出现

了银镜。

(4)乙根据实验III并结合反应机理中出现银镜的分步机理(3),得出的结论是。

(三)丙同学为了确认AgNO3溶液能氧化醛,继续查找资料,找到了不同浓度的AgNO3

溶液对室内HCHO气体去除效果如图。

第9页共32页

ICO

g05101320

(5)从图中可见:AgNO3溶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HCHO的去除率基本不变,原因是

AgN03溶液浓度越高,酸性越强,降低了的还原性;同时,说明了AgNO3溶液

和HCHO反应的氧化剂不是o

(四)结合甲乙丙的实验和资料,丁同学进一步提出,溶液的pH稳定,有利于快速形成

均匀光亮的银镜。

(6)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AgNO3溶液与乙醛溶液的反应pH变化明显,而银氨溶液变化

小明显O

(7)综合该实验小组四位同学的实验和论证,最后得出银镜反应用银氨溶液,而不是

AgNO3溶液的优点是。(写出2条即可)

第10页共32页

2021年北京市高考化学押题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

1.在下列叙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B.石油分储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C.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

D.煤干储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

【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显然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R.分馆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逐一先汽化后冷却液化.

分离成相对纯净物质的过程,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石油就是由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混合而成,通过分馆将它们分离,是物理变

化,故B正确;

C.石油裂解是将石油中大分子的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烧,得到乙烯、丙烯、丁

二烯,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是化学变化,

故D错误;

故选:Bo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都是不可逆的过程

C.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D.淀粉、油脂、纤维素、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都不同

【解答】解:A.丙三醇分子含有3个・OH,乙静分子含有1个・OH,含有官能团数目

不相等,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蛋白质盐析是可逆过程,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了乙酸钠、乙醇;油脂在碱性芸件水解生成了高级脂

肪酸钠和丙三醇,所以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故C正确;

第11页共32页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产

物是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Co

3.下列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NaOH+2H2O=2NaAlO2+3H2t

2+2+

B.SO2使酸性KMnCM溶液褪色:5SO2+2MnO4+2H2O—2Mn+5SO4+4H

2+

C.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SiO3+2H—H2SiO3I

D.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t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t,故A正确;

B.SO2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

5SO2+2MnO4+2H2O—2Mn+5SO4+4H,故B正确;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为SiO32;2H+—H2SQ3I,故C

正确;

D.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发生反应:

2Na2O2+2CO2-2Na2co3+02,故D错误;

故选: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AM7mol・L-i的盐酸中c(H+)=2.0X107mol-L'1

B.将KC1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C,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解答】解:A、常温下,水中的c(H+)=c(OH)=1.0X107mol/L,盐酸完全电离

出的c(H+)=2.0X107moi/L,接近水电离的c(H+),不能省略水电离出的c(H+),c

(H+)=2.0X107mol/L+1.0X107mol/L=3.0X107mol/L,故A错误;

B、强酸强碱盐KC1溶液显中性,pH=7.0;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加热至80℃,温度升

高,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出的c(H+)和c(OHD增大,pH减小,溶液中c

(H+)=c(OH)依然显中性,故B正确;

C、强碱弱酸盐NaCN溶液中:弱酸根离子发生水解:CN+H2O^HCN+OH,而使溶液

显碱性,证明HCN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

第12页共32页

D、弱酸醋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0+H+,CH3coONa固体溶

+

于水电离出CH3coO,使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pH

增大,故D正确;

故选:Ao

C水

【解答】解:A.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且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

中,应向盛有水的烧杯中注入浓硫酸稀释,故A错误;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b口进气收集氢气,故B错误;

C.氯水中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使氯气与水的平衡正向移动,图中装置可制备高浓度的

HCIO,故C正确;

D.氯化铉分解后,在试管口化合生成氯化铁,不能制备宏气,应选铁盐与碱加热制备,

故D错误;

故选:Co

6.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H2(g)+l2(g)=2HI(g)Z\H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充入H2,v(正)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He,v(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解答】解:A.恒温恒容,充入H2,氢气浓度增大,v(正)增大,平衡右移,故A

正确;

第13页共32页

B.恒温恒容,充入He,各反应物浓度都不变,v(正)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加压,体积缩小,各物质浓度均增大,v(正)、v(逆)都增大,平衡不移动,故C

错误;

D.升温,v(正)增大,v(逆)增大,由于正反应放热,所以平衡左移,故D错误;

故选:Ao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原子的核外

电子总数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W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

氯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点:Z>X

B.Z与Y、W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VYVW

D.X、Z的氧化物均含非极性键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C,Y为O,Z为Na,W为Cl元素,

A.C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Na的熔点较低,则单质熔点ZVX,故A错误;

B.Na与0、C1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氧化钠(或过氧化钠)、NaCl,故B正确;

C.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HC1和甲烷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沸点越高,则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VWVY,故C错误;

D.C、C1形成的混合物为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中只含有极性键,放D错误;

故选:Bo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g羟基(-I8QH)所含中子数为IONA

B.标准状况下,44.8LHF含有2NA个极性键

C.1mol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1

D.0.1mol-LKAI(SO4)2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0.2NA

【解答】解:As19g(-,8OH)的物质的量为Imol,而(・蜴。⑴中含10个中子,故

Imol此离子中含IONA个中子,故A正确;

B、标况下HF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

C、NaHS04晶体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故Imol硫酸氢钠晶体中含离子为2NA

个,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硫酸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第14页共32页

故选:Ao

9.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铅浮渣,其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Ag、Zn、CaO

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利用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硝酸40%藤酸

I

__?,i_____

铅浮渣一遨也一浸出液■宓分解c波渣一•]选逸J-PbSO.

•搜出渣一推液

I□III

2+

A.步骤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Pb+4H++2NO3(-)=Pb+2NOt+2H2O

B.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是:Pb(NO3)2+H2SO4=PbSO4I+2HNO3

C.为保证产品纯度,需控制硝酸的量以为防止Ag被溶解

D.步骤II得到的粗产品PbSQi含有少量CaSOd杂质,还需用Pb(NCh)2溶液多次洗

【解答】解:A.根据题给信息步骤I中反应为硝酸把铅氧化成Pb2二硝酸被还原成NO,

故反应的方程式为:3Pb+8HNO3=3Pb(NO3)2+2NOf+4H20,离子方程式是:

3Pb+8H++2NO3'=3Pb2++2NOt+4也0,故A错误;

B.浸出液为硝酸铅,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Pb(NO3)2+H2SO4=PbSO4I+2HNO3,

故B正确:

C.若硝酸过量,则过量的硝酸会和银反应生成硝酸银,产品中会有杂质,所以步骤I需

控制硝酸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其目的是防止Ag被溶解进入溶液,故C正确;

D.硫酸钙微溶,易沉淀在PbS04表面,所以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除去CaSCU,

故D正确;

故选:A。

10.室温下,向20mL某醋酸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口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

度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5.0X10^L---4X

「Ox7为生

i.OxKy'T!!

HNaOHymL

第15页共32页

A.该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0.1mol・Li

B.Vi=20mL

C.C点所示溶液中pH=Tg(2X10'9)

D.d点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c(OH)

【解答】解:A、a点为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为1.0X1013moi・L-l,水电

++

离的H+等于水电离的OH\Kw=c(H)c(OH);醋酸电离出的c(H)=“熏-、=

—6-=().lmol・LCHsCOOH为弱酸,不完全电离,所以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

1.0x1013

O.lmoPL1,故A正确;

B、若Vi=20mL,则20mL的CH3COOH溶液和等浓度的20mL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

得至ijCH3coONa溶液,醋酸根会水解:CH3coO+H2O=CH3coOH+OH,使水中的c

(H+)大于1.0X10-7mo]・L」而不是1.0XK)-7moi・L7,b点的溶液为CH3COOH和

CH3coONa等浓度混合的溶液,V[应小于20mL,故B错误;

C、c点恰好完全反应,为CH3coONa溶液,但是醋酸根水解:CHsCOO

+H2OUCH3coOH+OH,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等于水电离的OFT,水电离出

一]4

c(H+)=c(OH)=5.0X10^mol-L1,溶液中的c(H+)==10X10,=2.0

以。")5.0x10-6

X10所以pH=・Ige(H+)=-1g(2.0X10-9),故c正确;

D、d点溶液的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H3COO)+c(OH),故D正

确;

故选:Bo

11.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取久置的Na2C>2粉末,向其产生无色气体Na2O2没有变质

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B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铝箔熔化铝箔表面有致密

上灼烧但不滴落AI2O3薄膜,且AI2O3

熔点高于A1

C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下层溶液显紫原溶液中有1

CC14,振荡、静置色

第16页共32页

D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X中可能含有

2

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CO3HCO3

澄清石灰水中

A.AB.BC.CD.D

【解答】解:A.Na2O2粉末及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不能说

明是否完全变质,故A错误;

B.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

则铝箔熔化但不滴落,故B正确;

C.原溶液为无色溶液说明原溶液中无碘单质,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

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

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故c正确;

D.无色无味气体为二氧化碳,可说明含C032一或HCO3,故DE确。

故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铁制品

A.CuS。,溶液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镀铜

B.将2.24LC”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0.1mol电子

C.反应TiCh<s)+2C12<g)—TiCk(g)+O2(g)△!!>()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

>0

D.由反应2co(g)+O2(g)=2CO2(g)Z\H=-566kJ・moL可知,CO的燃烧热为

566kJ•mol1

【解答】解:A、铁制品表面镀铜时,Cu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接,铁制品作阴极,故

A错误;

B、C12与NaOH的反应为C12+2NaOH=NaCl+NaClO+H2O,转移1个电子,BPO.lmolCh

反应时转移O.lmole,但气体的状态未知,2.24LC1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O.lmol,故B

错误;

C、反应TiCh(s)+2Ch(g)=TiCU(g)+O2(g)AH>0,能自发进行,则

第0页共32页

S<0,即△$>竿■>(),故CZE确;

D、反应2co(g)+02(g)—2CO2(g)AH=-566kJ・mo「1则CO的燃烧热为283kJ

•mol1,故D错误;

故选:Co

13.298K时,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MOH和NKrHiO混合液中滴加O.lmol的

CH3co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电阻率(表示电阻特性的物理量)与加入CH3co0H溶

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H3co0H的Ka=1.8X105,NH3・H2O的Kb=

1.8Xl()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204060F7mL

A.MOH是强碱

B.c点溶液中浓度:c(CH3coOH)<c(NH3*H2O)

C.d点溶液呈酸性

D.a-d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电阻率与离子浓度成反比,即a-b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减弱,向混合溶液

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时,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是MOH+CH3coOH=

CH3COOM+H2O、NH3・H2O+CH3coOH=CH3coONH4+H2O,。-20溶液中电阻率增大、

导电性减弱,b点最小,原因为溶液体积增大导致b点离子浓度减小,b点溶液中溶质为

CHACOOM.NHVH?O,继续加入醋酸溶液,NHrH?O是弱电解质,生成的CHaCOONH,

是强电解质,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电导性增大,c点时醋酸和一水合氨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铉,c点溶液中溶质为CH3coOM、CH3coONH4,且二者的物质的量

相等,d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M、CH3coONH4、CH3COOH,

A、若MOH和NH3・H2O均为弱碱,则随着CH3COOH的加入,酸碱反应生成盐,溶液

导电性将增强、电阻率将减小,但图象上随着CH3COOH的加入溶液电阻率增大、导电

性反而减弱,说明原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更大,即MOH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使溶液

的电阻率最小,故A正确:

B、c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M、CH3COONH4混合溶液,则c

+

(CH3coO)>c(NH4),使溶液中水解得到的c(CH3COOH)>c(NH3-H2O),故

第18页共32页

B错误;

C.d点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M、CH3COONH4.CH3coOH的混合溶液,

由于霭,所以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00M水解程度,使溶液呈酸性,

故C正确;

D、滴加CH3COOH溶液的过程:a-c为MOH和NH3*H2O转化为CH3coOM、

CH3COONH4的过程,溶液的碱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d为CH3co0M、

CH3COONH4-CH3COOM,CH3coONH4、CH3COOH的过程,溶液的酸性增强,抑制

水电离的程度增强,水的电离减弱,故D正确;

故选:Bo

14.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编号①②③

装置

...,J阳禺f

予‘交换股

LJILJ

澄湎CMOH”溶液澄消Ca(OHA溶液港消怩溶液

现象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沟产生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

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无明显变化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

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明显变化

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是弱电解质

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

C.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

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

【解答】解: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强电解质Ca(OH)2在不中溶解度小,电离产

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溶液导电能力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实质上Ca(OH)

2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

B、对于①石墨碳棒阳极上溶液中OFT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0H

-4e=02t+2&0,。2与石墨碳棒的碳发生电极反应产生CO2,CO2与溶液中Ca(OH)

2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COa+Ca(OH)2=CaCO3I+H2O,可见白色浑浊的出现与

第19页共32页

电极材料有关,故B错误;

C.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白色浑浊是由于阳极产生的氧气与电极反应产生的CO2溶解在

Ca(OH)2溶液中形成的CaCCh,不是Ca(OH)2沉淀析出,故C错误;

D、用石墨碳棒作电极电解Ca(OH)2溶液,在阳极上溶液中OK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t+2H2O,反应产生02与石墨碳棒的碳发生电极

反应产生CO2,CO2与溶液中Ca(0H)2反应产生CaC03白色沉淀,故阳极附近白色沉

淀的成分可能是CaC03,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15.(10分)为了监测某烟道气中的NOx的含量,选用如下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