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_第1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_第2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_第3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_第4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

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

19世纪30—60年代英法的经济学说本章重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西尼尔的经济学说第三节巴师夏的经济学说第四节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知识小结关键词思考题本章重点西尼尔的纯经济学和“节欲论”巴师夏的和谐经济论约翰•穆勒在经济学说史上完成的第一次大综合第一节概述英法社会经济及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均出现新变化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法的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出现新的变化(1)19世纪30年代,英法工业资产阶级都已夺取了政权。(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英法在19世纪50—60年代社会经济稳步高速发展。第一节概述英法社会经济及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均出现新变化在19世纪30—60年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第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带上了强烈的辩护色彩。第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力图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三,约翰·穆勒完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第二节西尼尔的经济学说纳索·威廉·西尼尔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学家。1.西尼尔的生平和著作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大纲》(1836)《论工厂法对于棉纺业的影响的书信》(1837)《关于政治经济学入门的四次讲演》(1852)等。1847—1852年再次任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57年任皇家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二节西尼尔的经济学说西尼尔为纯经济学建立并提出了四个基本命题:2.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尽可能多的财(2)人口原则。(3)工业生产力不断地无限扩大的倾向。(4)农业报酬递减倾向。西尼尔在萨伊之后主张把政治经济学改造为“纯经济学”。他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两类: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应用政治经济学。3.价值理论西尼尔对价值的论述是同对财富的说明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财富或价值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效用、稀少或供给有限、可以转让。西尼尔把价值看做物品交换的一种比例关系西尼尔曾研究了独占(也即垄断)问题,是较早研究垄断的经济学家之一。西尼尔的价值理论最终归结为生产成本论和供求论。第二节西尼尔的经济学说4.分配理论在分配问题上,西尼尔继承了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惯常分类,又加入了带有主观心理色彩的“牺牲”、“节欲”的说法。西尼尔认为,社会上的三个阶级即劳动者、资本家和自然要素的所有者,他们相应获得各自的收入。西尼尔参与工厂法制定等活动中,还提出“最后一小时”的理论。第二节西尼尔的经济学说第三节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二一1.巴师夏的生平和著作

1巴师夏是19世纪上半期欧洲大陆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创始者之一,也是当时经济自由主义的最主要代表。3.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诡辩》(1845)、《经济和谐》(1850)。2巴师夏受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在法国针对政府的保护关税政策发表文章,予以抨击。三第三节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二一2.交换与价值论1.巴师夏认为应该从人和人的本性开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以需要、努力和满足作为三个基本概念展开其论证。3.巴师夏认为价值原理对斯密来说在于物质性和时间性。2.在巴师夏看来,“交换就是政治经济学,就是社会的全部。根据巴师夏的观点,有了交换才有价值,价值从交换关系中产生。三第三节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二一3.分配理论根据他的观点,资本主义建立在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制度是一种和谐的制度,正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社会。巴师夏承认社会中存在垄断特权、战争动乱、奴役贫穷等祸害。在巴师夏看来,这些祸害的存在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由交换原则缺乏认识和没能正确选择的结果。第四节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1.约翰•穆勒的生平与著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中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定义》(1836)、《逻辑学体系》(1843)、《论自由》(1859)、《代议政治论》(1861)、《功利主义》(1863)等。第四节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2.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他把政治经济学看做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他在说明经济规律时,把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区分了开来。约翰·穆勒在综合各派经济学的基础上,特别总结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价值与国际价值理论第四节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1、约翰·穆勒在李嘉图的分类基础上,把商品分为三类。2、约翰·穆勒在说明需求和供给决定市场价值时,也分析了供求均衡问题。3、约翰·穆勒赞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和比较成本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观点。在所有制论述中,穆勒对劳动和资本的所有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利润问题上,他把总利润分为三个部分: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他的地租理论基本上沿袭了李嘉图的理论。不过,他提到了科技进步的作用。4.分配理论他承认现有私有制存在问题,主张对私有制加以改良。5.信用周期论第四节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1、约翰·穆勒总结前人的讨论,提出一种信用周期理论,用来解释商业恐慌,并以此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2、约翰·穆勒认为,信用不是生产手段的创造,而是它的转移。3、约翰·穆勒接受萨伊定律,站在李嘉图的立场上,反对生产过剩危机论。第四节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6.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约翰·穆勒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现实也使他看到现存资本主义存在许多弊病。约翰·穆勒坚持了斯密论述关于自由放任原则的论述,同时又对这个原则进行了补充。穆勒认为,在自由放任的前提下,政府在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保护、永久性盟约等等方面的干预也是不可缺少的。约翰·穆勒的经济政策主张(1)改变工资制度,建立生产者协会。(2)征收土地税,使地租社会化。(3)限制遗产权,减少财富分配不均,使财富得以分散。扩展知识约翰·穆勒的分配论1)工资约翰·穆勒接受了工资基金理论,认为短期的工资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即工资基金和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人数的比例。(2)利润约翰·穆勒接受了西尼尔的节制论。他把总利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3)地租基本上是沿袭了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地租理论。

扩展知识西尼尔“节欲论”的主要观点“节欲论”,把利息看成是货币所有者为积累资本放弃当前消费而“节欲”的报酬。西尼尔认为,“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由于资本来自储蓄,要进行储蓄就必须节制当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就来源于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是对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消费者的一种报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