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名校】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1页
【Ks5u名校】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2页
【Ks5u名校】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3页
【Ks5u名校】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4页
【Ks5u名校】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昌区高三5月调考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A(B.líng—léng;C.shǒu—shòu;D.xún—xùn。)2.D(A.激浊扬清;B,坚如磐石;C.雕梁画栋。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3.B(解释:就是在观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缘由,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进展的规律;解释的一般是问题。阐释:阐明陈述并解释;阐释的一般是理论。且能:且,还,表示进一层;尚且,况且。又能:表示几种状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常与“既”构成并列关系。弱小:力气单薄,地域狭小;亦指弱小者。狭窄:一般指地域狭小、窄小。旗鼓相当:“旗鼓”本意为古代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相当:差不多,不相上下。比方双方力气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均”,平;“敌”,相当。双方力气相等,不分凹凸。常用于冲突冲突的双方。)4.C(A项,中途易辙,后面的分句主语应是“青少年”,不是“动手劳动”,应将“动手劳动,不但能够让青少年……”改为“通过动手劳动,青少年不但能够……”。B项,搭配不当,“削减”应改为“缓解”或“减轻”。D项,主客体颠倒,“为不少倾听过他讲课的师生所折服”应为“折服了不少倾听过他讲课的师生”。)5.A(“易安”指的是李清照,而辛弃疾受到王国维先生的极力推崇。)6.A(A项“儒家学说始终是官方正统学说”表述过于确定,原文为“儒家思想长期以来被认作中国社会的官方正统学说”。)7.C(A项,“儒家的‘爱有等差’观比墨家的‘兼爱’观更加高远”于文无据;B项,“儒家从创立之初就以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无依据,原文为“儒家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在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培育人才”是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标;D项中“自觉”说法错误,原文为“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终也不得不回归到儒家治国方略”。)8.D(A项,表述武断,原文说的是儒学“渐渐式微直至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腐朽旧说”;B项,“修身”是讲“内修己身”的;C项,“儒家比道家在哲学上境界更高、影响力更大”的说法没有依据。)9.B(“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陈情表》中的“除臣洗马”。)10.D(①句是说韦应物高洁寡欲,②句是说韦应物以病辞归的经受,⑤句是说韦应物的诗风,均可排解。)11.D(“唐时的诗歌普遍追求形式美”言过其实,作者说的是“自沈、宋之下”。另外,韦应物诗风自成一家,但并非“继承建安诗风”,文中是说他驰骋在建安以来的诗坛上,“清深雅丽”也不是建安诗风的特点。建安诗风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慷慨激扬。)12.(1)等到(玄宗)去世,他才懊悔,转变平素志行,转而读书求学。(关键词:“及”“崩”“折节”各1分)(2)(韦应物)罢官后在永定寺闲居,清心寡欲,回避一切俗事。(关键词:“罢”“屏除”各1分)(3)虽然(唐代)诗人众多,也少有能和他相比的人,很被当时舆论推崇。(关键词:“盛”“伦”“为……所……”“右”各1分)13.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房嗜酒/每与宾友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每处0.5分,共3分)【参考译文】贞元初年,韦应物担当苏州刺史,房孺复担当杭州刺史,都是位尊而才高(狂放不羁)之人。韦应物爱好作诗,房孺复爱好饮酒,每次与来宾伴侣一起饮酒作诗,他们的风流雅韵,在吴中多有传播,有人称韦应物、房孺复为诗酒仙。【参考译文】韦应物是京兆府人,崇尚侠气,当时他凭三卫郎的身份侍奉唐玄宗。等到(玄宗)去世,他才懊悔,转变平素志行,转而读书求学。他品性高洁,少食寡欲。居住的地方确定要点燃香料,扫净地面,(然后)静坐,泯灭俗念,超然物外。天宝年间,曾跟随玄宗出游。永泰年间,担当洛阳县丞,又升任京兆府功曹。大历十四年,韦应物在鄠县令任上被授予栎阳令,因病辞官回家,寓居在善福寺精舍。建中二年,他凭借从前的资格被授予比部员外郎,又出朝担当滁州刺史。不久,改任江州刺史。后来又被追召入朝,改任左司郎中。有人嫉妒他升官,就栽赃陷害他。贞元初年,韦应物又出朝担当苏州刺史。大和年间,他靠着太仆少卿的身份兼任御史中丞,担当诸道盐铁转运使、江淮留后。罢官后在永定寺闲居,清心寡欲,回避一切俗事。早年时,韦应物性情豪放,不受拘束,晚年时遇见杨开府,就赠给他一首诗,写到了(年轻时的)事:“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唯有故人知。”(诗歌大意:年轻时侍奉玄宗,倚仗皇帝的恩宠,成为一个无赖子弟。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司隶校尉观看我,不敢逮捕,由于我每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骊山上的风雪之夜,皇帝在长杨宫打猎的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生疏,只会饮酒放浪的顽痴青年。自从玄宗皇帝死后,我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再要改行读书,这已经太晚了,只好抓起笔来学作诗。作诗有了些成就,竟然被两府收留,也被南宫官推举。但是,到底我的才能不够,朝中不能容留我,把我派出去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遇到杨开府,谈起旧事不胜感慨。满座的客人都不会知道这些事,现在能知道的只有老伴侣了。)(从这件事中)完全可以看出古人率真坦诚的美德。我评论道:诗从沈俭期、宋之问之后,一天比一天华丽,(诗人们)雕琢字句,揣摩效仿以符合浮文切响(浮文,华而不实的文章;切响,原指重浊的字音,此谓讲求音节和谐),音韵动听和谐,对仗华美精密,而闲静高雅平淡自然的诗风却不存在了。只有韦应物驰骋在建安以来的诗坛上,(他的诗作)各有风格,自成一家,(他的诗作)清爽肤浅,雅正华丽,虽然(唐代)诗人众多,也少有能和他相比的人,很被当时舆论推崇。不过他在风月之情上不能自我把握,例如他赠给米嘉荣、杜韦娘等人的诗作,都是在酒席间(写的),显露出年轻时(放纵)的情态,也就不足为怪了。韦应物有诗集十卷,现今在世上流传。14.【答案示例】(1)酒酣寻芳;倚树沉眠;持烛赏花。(每点1分)(2)①第一首诗的首句,运用比方,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通过诗人寻芳沉醉的过程,写出了身心俱醉的迷花境界,流露出酣醉满足之意。②其次首诗的首句运用叠词,以“东风袅袅”写出了春意的暖融,以“东风袅袅”‘崇光”写出了春意的暖融,“崇光”又指出了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秀丽,“泛”字将景物活化,为海棠的盛开造势,表达了诗人赏花愉悦心情。(每点2分,答全给满分)【诗歌鉴赏】《花下醉》首句写出诗人从“寻”到“醉”的过程。由于爱花,所以怀着深厚的爱好,殷切的心情,特地去“寻芳”,竟不知不觉地“醉”了。“不觉”二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目眩神迷、身心俱醉的情态,笔意极为高妙。次句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处处紧扣“醉”字。三、四两句忽又柳暗花明,转出新境。酒阑客散,正可静中细赏;酒醒神清,与醉眼蒙眬中赏花相比,自别有一番风味;深夜之中,才能看到人所未见的花之情态。《海棠》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海棠花开季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也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秀丽。“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香雾空蒙”写海棠的暗香在氤氩的雾气中布满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到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示意夜已深。“只恐夜深花睡去”,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一个“恐”写出了诗人的担忧、惊怯之情。末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前面的“只恐”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烧高烛”遥承前面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好像也太嫉妒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不愿给她一方呈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15.(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4)倚南窗以寄傲;(5)响穷彭蠡之滨;(6)沧海月明珠有泪;(7)赢得仓皇北顾;(8)濯清涟而不妖。(每小题1分,共5分,如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状况,该小题不给分。)16.DE(D项,“以理服人”和“深化浅出的说理”错,应是“以情动人”;E项,“写景美文”错,应是“抒情散文”,“沉郁的感觉”也不对。)17.【答案示例】作者把“自然间全部样相”比方为“可鉴的妆镜”“万古不废的碑帖”,是指我们可借自然万物进行自我观照,充分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哲思。(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18.【答案示例】①文章以其次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间或插入第一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其中的“你”,既可以是特指、泛指,也可以理解为“你”“我”的统一体。②不同人称的毁灭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法,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每点3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9.【答案示例】⑴“鸟声”,暗指秀丽的、舒适的自然环境,是山林生活的代称;“在鸟声中醒来”是作者耽于山林生活的写照,体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憧憬。⑵作者虽然“每天走向尘烟,踏碎市声”,但心中的想象却如诗般奇怪。在如今功利的社会里,很多人处于浮躁担忧中,但作者把淡泊、安静、清高的生活看作是一种精神的满足,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或把“自然间全部样相”比方为“可鉴的妆镜”“万古不废的碑帖”,更充分体现了作者观赏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哲思和追求大自然的美,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⑶作者自己在阅读、写作、静思中增长慧根,焕发灵性,获得生命的成长。(6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20.【答案示例】在《半张纸》中,斯特林堡写出了仆人公两年里经受了从恋爱到新婚燕尔,从孩子出世到妻子、婴儿突然相继病亡的苦痛遭际,凸现了仆人公的悲欢离合,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意思对即可,4分)21【答案示例】①分析问题(推理分析);②收集资料;③验证问题;④争辩沟通。(每点1分)22.【答案示例1】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以购买图书,购买图书时既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除了购书以外,会员登录后还可修改信息,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答案示例2】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修改个人信息,可购买图书,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购买图书时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23.【立意探究】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生活”是现代社会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话题。对于“如何生活”问题,我们应当将其放在当前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朝四个方向思考立意:一是赞同“生活才智”(站得高,看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