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拔高卷7-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1页
二轮拔高卷7-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2页
二轮拔高卷7-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3页
二轮拔高卷7-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4页
二轮拔高卷7-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拔高卷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埋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兵实思想。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材料二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问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哀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修辞立其诚”在当今仍有价值,“诚”则是指真,“立具诚”则是要坚持真实性。B.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中又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C.党八股文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D.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强调为文要真,材料二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B.哲学和科学都能揭示客观规律,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C.“静因之道”与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都认为,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D.材料二中“懒婆娘的要脚”是表象,结果是群众不想看,危害是散布坏能响造成坏习惯。3.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B.材料一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将“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C.材料二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D.材料二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这是网上一幅关于“标题党”的漫画,请结合文本中的观点分析“标题党”的危害性。《标题党》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偶遇解高岩起初女人向他走来时,他并没有在意,直到女人站住,迟疑着问:“你是……林振明吗?”他才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是啊。”女人说:“我是刘霞。”刘霞!这个名字让他一激灵,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在这儿遇见她。这是个简陋的车站候车室,空气中弥漫着烟味、汗味和方便面的味道。林振明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旁边是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一个手提袋放在他俩之间的地面上。刘霞在林振明旁边坐下,问:“你怎么来这儿了?出差?”林振明点点头:“你呢?”“我有个亲戚在这儿,住了几天。”她看了看旁边的男人,问:“一起的?”“一起的。”中年男人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刘霞看着林振明:“咱们有十年没见了吧?”“有了。”“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见你。”“是啊,世界真小。”刘霞和林振明是一个村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同学。刘霞的爸爸是村支书,家境比较富裕。而林振明家穷,守寡多年的老娘含辛茹苦把林振明拉扯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上学时林振明成绩好,刘霞成绩差,林振明总帮她,情愫在两人心中滋生。初中毕业后,林振明考上了县一中,刘霞没考上。第二年,刘霞家里给她订了门亲,是副乡长的儿子。刘霞死活不同意,她爸连打带骂,硬逼着她上了接亲的汽车。车队开走的那一刻,林振明躲在家里哭出了声。高三那年,林振明母亲得病死了,林振明退学了。那年冬天他报名参军。去乡里报到那天,他特意拐了个弯儿,从刘霞家门前经过。院子里静悄悄的,走出老远,林振明一回头,看见有个人影在门口一闪……刘霞说:“十年了,你没变。”林振明笑了一下:“怎么可能?!十年时间,变化很大。”两人太长时间没见,好多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过了一会儿,刘霞问:“你孩子多大了?”“我还没结婚。”“没结婚?”刘霞有些吃惊。“嗯,谈过几个,没合适的,就拖下来了。”刘霞停顿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林振明问她:“你怎么样?过得好吗?”没想到这句话却让刘霞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摇摇头:“不好,他爱喝酒,喝完就打我、打孩子……”这回换成林振明不知如何回答了。过了一会儿,刘霞又问:“参军以后,你怎么再也没回村里呢?村里人都惦记你呢,都说你去大城市当干部了。”林振明呼了一口气:“娘没了,回去看谁啊!”刘霞低下头:“是,没值得你看的人了……有时候,我真恨我爹和我哥。都怨他们,毁了我一辈子。”林振明抬起头,什么也没说。刘霞说:“要不咱们出去走走吧。”“不行!”林振明脱口而出。“为什么?”刘霞有些惊异地看着他。林振明咳嗽了几声。“因为……”他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我们俩得在一起。”没等刘霞说话,保洁大妈拎着笤帚走过来,掏椅子底下一个烟头,不小心带倒了地上的手提袋,里面的物品散落出来,其中一个锃亮的手铐格外扎眼。刘霞惊讶地看着林振明和男人把东西捡进手提袋重新放好,低声问:“你……是干什么的?怎么有这东西?”没等林振明说话,中年男人转过头来问道:“林警官,几点了?”林振明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说:“三点四十。”中年男人“嗯”了一声,转过头去。“林警官?!”刘霞吃惊地看着林振明,“你是警察?!嚯,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复杂地笑了笑。刘霞兴奋地说:“回去我告诉村里人,他们肯定替你娘高兴。”说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问:“你是在执行任务吧?”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是。”刘霞恍然大悟,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悄悄地问:“他……是罪犯?”“嗯。”“他干什么了?”“骗了别人8万块钱。”刘霞“哦”了一声。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刘霞突然有些紧张,低声说:“你怎么不铐上他?万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会的,放心吧,他已经悔悟了。”中年男人没有看他俩,也不知道听到谈话了没有。刘霞有些伤感,幽幽地说:“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是干大事的人。”她叹了口气,又说道:“也不能全怪我爹和我哥,是我自己太软弱。”一个车站值班员从他们身边走过,走到检票口旁的小黑板前,拿起一截粉笔,咔咔写下几个字,然后扯着嗓子喊了一声:“1227次开始检票啦!”候车室里一阵骚动,很多人站起来,把行李背在身上或扛在肩上,向检票口走去。刘霞掏出手机,对林振明说:“留个号码吧,好联系。”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真不巧,我的手机刚丢了。”刘霞有些失望地缩回手,随即从兜里掏出一支笔,从旁边座位的旧报纸上撕下一条空白边,在上面飞快地写下一串数字,递给林振明说:“这是我的手机号,记得给我打电话。”林振明接过纸条说:“好的。”刘霞站起身,背上小包,拉着行李箱,说:“再见。”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男人,对林振明说:“注意安全。”林振明点点头:“好,一路顺风!”看着刘霞的身影消失在检票口通道里,林振明低下头,把手里的纸条慢慢地揉成一团,然后抬起头,对旁边的中年男人说:“谢谢你,陈警官。”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林振明听到“刘霞”这个名字时,他“一激灵”,这一细节描写足见刘霞在他心中的非同寻常的存在。B.当说起身边的“罪犯”时,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这其实是在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找借口。C.刘霞在临别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林振明注意安全,这体现了她的善良、纯朴及对林振明的真挚情义。D.林振明、刘霞、陈警官在候车室偶遇,他们简短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悲苦与无奈,其中又闪烁着人性至真、至善的光芒。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陋嘈杂的车站候车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景,使两个人的偶遇耐人寻味。B.小说中人物对话简短朴实,不时伴随着沉默,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情感,真实感人。C.小说并未具体交代林振明十年间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塑造了林振明、刘霞两位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8.有人说陈警官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9.小说的结尾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对此简要分析。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①,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籍,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服,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B.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C.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D.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辟,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文章当中表示朝廷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擢、拜、引等。B.大学,即太学,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和最高学府。在太学里教授生徒的学官为博士。C.太傅,帝王的老师或辅佐大臣,位列三公。文章内太傅与少傅都是辅导太子之人。D.阳,文中指山南水北,表方位。阳还可表示凸起,如阳文,即镌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荣从小好学,为人谦虚。桓荣少时就到长安求学,学习《欧阳尚书》;汉世祖想任用他,他叩头推辞,说自己经术肤浅,不如同门郎中彭闳和扬州从事皋弘。B.桓荣通晓经书,学问精深。汉世祖召见桓荣解说《尚书》,夸赞他讲得好,让其入宫教授太子;每次朝会让他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世祖感慨自己得到他差一点晚了。C.桓荣被委以重任,多次受赏。汉世祖为太子选老师时,因为博士张佚的争取,桓荣才被选为少傅,并得到车马的赏赐;老了回到封地后,汉显宗去看望他,加以恩赏。D.桓荣身为帝师,深受尊敬。汉世祖时,身为太子少傅的桓荣常常住在太子宫中,桓荣曾卧病在床,太子早晚派人询问病情;桓荣去世,汉显宗亲自换上丧服为他送葬。1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2)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14.桓荣在太学时,太祖评价他为“此真儒生也”,其依据有哪些?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悲善才(节选)李绅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翠蛾列坐层城①女,笙笛参差齐笑语。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花翻凤啸天上来,徘徊满殿飞春雪。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注】①层城:京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事因,曹善才精于琵琶,所以新改编了乐曲进献给皇帝欣赏。B.“天颜静听”时,“众乐”都“无敢举”,烘托出气氛的肃穆和皇帝的威严。C.“衔花”、“转腕”两句用一系列弹奏的动作表现了曹善才技艺的高超娴熟。D.从诗题的“悲”字,可以推测其余未节选的诗句将在内容和情感上发生转折。16.本诗描写善才的音乐艺术所用手法与白居易《琵琶行》有诸多相似之处,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音乐声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乐声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在学习中“________”只是小问题,而“________”才是大问题。小问题从师学习,大问题反而不从师学习,这是不明智的。(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六、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甲)。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A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乙),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B家雀在墙头嬉闹,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C紫叶李花团锦簇,连翘灿烂,碧桃俏丽……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D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万物葳蕤,生机勃勃乙: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B.甲:万物葳蕤,生机勃勃乙:渐渐地为大地着上春色C.甲:生机勃勃,万物葳蕤乙: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D.甲:生机勃勃,万物葳蕤乙:渐渐地为大地着上春色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B.家雀在墙头嬉闹,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C.紫叶李花团锦簇,连翘灿烂,碧桃俏丽……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D.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