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范文推荐)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背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导读、导析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从《清明》导入
1.齐背《清明》。
2.回■法。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清明》这首诗的?
(1)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理解诗意。
(3)认真赏读,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表演读、交流。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走进古诗
1.简介作者。(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初读《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各臼试着朗读《江砰独步寻花》.
2.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3.投影播放文中插图,并配以朗读录音,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品读《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同臬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看,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还是那浅红色的桃花
呢?
五、感悟春光美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2
背景介绍: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深刻的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发展
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诗人描写了四川成都
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学生背景:
所执教班级是四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还是理解较三年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已经养成
了动口读书、动脑读书、动手读书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导入,释题解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赏花么?
生:喜欢。
师:当春暖花开之时,与友人结伴同游,赏花踏青,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今天就让我们
跟随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去江畔寻花、赏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江
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
生: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名朗读古诗,随文学字。畔、莺、啼。
三、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诗句。
师: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生:第一句中的溪: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开的鲜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都
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连着一朵,数也数不清。
生:读了这两句我知道黄四娘家的花开的很多。
师:那些词句体现花多?
生:"满""压枝底”……
师:指导朗读。
师:朗读古诗,生闭眼想象。并动手把诗句画下来。
2、学习后两句诗句。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不仅看到了娓紫嫣红的花朵,而且还闻到了淡淡的花香,
我们看看后两句又是描写了那些景色呢?
生:串讲诗句意思。
通过老师引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反复诵读古诗,领略古诗的意境。
师:常言道:"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满圆春",诗人目睹百花争奇斗艳的情景,心情
会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偷悦的心情齐读这首古诗,
四、拓展延伸,课后积累。
师:这是一首描写繁华似锦、鸟语花香的春景图,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了那些关于春天的古诗
和词语。
生:汇报。
师:春是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在春天播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秋的成熟。
教学诠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本着这一理念,本节课的设
计我始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发现问题采用"读读想想"、"读
读议议"、"读读讲讲"、"读读背背"、"读读说说"的方法,感受美创造美0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依据教学目标我在学文过程中抓住重点,首
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就把观察、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紧
密地结合起来,切实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
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诗的一、二句想象黄四娘家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然后动
手把美丽的.画面画下来。这是一个从文到“画”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实现诺言文字理解、表达和有形圆面
的多次转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一
《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一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白一人一
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N页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
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锦,
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画画,展示)
四,课后作业
积累描写春景的古诗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
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虫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
《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
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
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
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
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
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
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
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
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
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爰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许多同学1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解题。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目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看图、读诗
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
2.读诗。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怡怡。
③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交流。
(四)理解诗意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
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时时戏耍飞
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炊唱。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六)扩展
1.目学、讨论杜甫的另T寺《绝句》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七)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0
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
(二)谈话导入第二首诗《菊花》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菊花元稹)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冢、篱、更等词义。
②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③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
(四)理解古诗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
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
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
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情的赞赏。
(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
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
(六)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七)总结
(A)课堂练习
1.理解词语。
江畔:蹊:留在:恰恰:秋丛: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3.默写两首古诗。
(九)板书设计
5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杜甫族
黄四娘家优/满蹊,秋丛绕舍陶家,
千朵万朵/压/技低.遍绕篱边/日/渐斜。
留连戏蝶/时时/舞,不是花中/偏/爱菊,
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花尸尽/更/无花。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3»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L熟读课文、理解古诗含义.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
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引导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
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
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
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T交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
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杳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5、理解诗句。
①借助注释目读诗句(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指名朗读,注意下列字音。
畔(p3n)倚(yi)簇(3)
③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黄师塔前江水东: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全诗句意:僧人的黄色陵墓前,碧绿江水
缓缓东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倚微风:微风吹拂。全句诗意: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人略感困乏。
桃花一簇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任人欣赏。全句诗意:江畔一簇无主桃花,如火如荼
忽入眼帘。
可爱深红爱浅红?全句诗意:桃花深红浅红不一,哪一种更另人喜欢?)
④齐读后,指名完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悟内涵,体会感情
①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交流体会。
(诗中描写了春暖花开时节,诗人来到黄师塔前看到江水东流,桃花盛开,颜色有深有浅的
美丽景象。表露出诗人当时欣喜的心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
4、练习背诵。(各人试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汇报交流,朗读背诵
1、指名读诗,随机正音。
2、讨论交流.
主要说说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出小挂图:进一步体会商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菁选5篇)扩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借选5篇)(扩展1)——江畔独步寻花教案5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
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写这些字。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身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学习课外收集杜甫资料。)
公开课教案:
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开启同学想象思维的大门
1、同学们,以前俺们已经通过课内课外接触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
富于感情,脍炙人口,给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圆吼读到"喟11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俺们的头脑中就会展开一幅美景:*青山相对耸立,江水与天相接的远处,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
缓缓飘移过来。
2、请同学们自身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口中吟诵诗句,头B中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3、抽2~3名同学背古诗句。再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二、学习本课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出示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2教师范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
3重点解决"倚yi"的读音。注意"簇"字的读音。
4读诵这首诗。
5理解本诗意思。
(1)解题: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同学们收集了杜甫的相关生*,能
在班上将彳尔收集的资料交流交流吗?
(2)同学交流杜甫生*资料。
(3)教师归纳介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身的住
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
这首诗。题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
(4)理解诗的第一、二行。
①同学借助预习,理解“黄师塔"、"江水东"。
②让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叙述诗的一、二行所描写的景象。
③教师归纳小结这两行诗的大意:在黄师塔前,锦江水向东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
微风,让人感觉困倦。
(5)理解本诗的三、四行。
①理解"无主”的意思。
②师生一起交流第三、四行诗的大意:不知是谁家的一簇桃花开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是欣
赏深红色的好呢,还是欣赏浅红色的好。
(6)引导同学美读全诗。
①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同学看图听教师朗诵。
②同学自由练习有感情地的读全诗,并用自身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③抽同学单个朗读,教师对同学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
④让全班同学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7)体会诗的感情。
①同学们感觉全诗写出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情怎样?字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
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
③引导同学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
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诂:春大是一年四季中能美的李节,你瞧,微刈般拂,万树摇绿,白花绽放,到处生机盎
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
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
词语呢?(播放春天美景的图片)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花红柳绿……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
独步寻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
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他吮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
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4.解题:
江畔:江边。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江边一个人一
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自学古诗,初步感知
1.朗读古诗:自读一个别读一齐读
2.结合注释同位间相互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3.交流理解情况。可根据文中注释加上自己的感悟理解诗意。
学生理解:诗句之意:黄匹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
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三、赏析品读,领悟情感
帅: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
生:了解到黄四娘家的花很多?黄四娘家花满螟,千朵万朵E枝低。
L赏读前两行句:黄四娘冢花满娱,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齐读。
师:第一行点明了寻花的地点。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多?
生:"花满蹊”是说繁花将俏路都盖住了,连成了片,“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师: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花多?(压、低)
师:诗中"压枝低"中的"压"和"低”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
又大又多,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第二行是对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2.赏读后两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齐读。
⑵师: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生留连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追逐着、戏闹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
好像在说:这里多美呀!诗人认为蝴蝶在为自己跳舞。
⑶师:第三行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末句是说诗人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因诗人心
情愉快,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在为自己歌唱。这两行的写法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3.写法:前两行为静态描写,后两行由静转动,移情于物。
4.归纳主题:《江畔独步W花》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抒发了
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诗川寸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四、拓展
介绍诗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含。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
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杳。这大,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
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T昌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
儿是那样美,草儿是为解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
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
学生再读古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出来。体会诗人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师出示古诗《游园不值》学生读古诗,并简单理解诗的含义。
师:诗人满怀期待的去拜访朋友,可是朋友不在家,正在失望之时看到墙上一枝开得正旺的
红杏从园内探出了头。
读一读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这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想象一下:我们仿佛也和诗人一起站在园外,看到那伸出墙的一
枝红杏,不禁想到了园内的春景……你能描述一下那园内会是怎样的美景吗?
生:a、有柳树,有美丽的,各色的花。
b、有蝴蝶,有蜜蜂。
c、有浓郁的花香。
对比一下这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能背一背吗?
生:《春晓》、《游园不值》……
把这幅美丽的乡村图用自己的笔描绘下来。
教学反思:
古诗以诵读为主,要求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
诗中描绘的景象,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读
到会吟诵再到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因此对词义的理解相应弱化,只要求一个模糊的认识。4浮
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尢具低年级更侧重于对实在事物的感受。因此应引入情境教学法,先创设与
诗相关的情境、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画一画心中古诗中的景象,弃通过对比的感悟《游园不值》
中的春景,体会作者眼中两种不同的春景,了解到春天的美来自于诗人的心中是关不住的.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4
今天我与咱班孩子一起学习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整个过程孩不门学习兴趣浓,思维
活跃。由此诗想到彼诗,由诗想到、听到、看到许多春天的美丽景色。对"春”这些充满春天般
活力的孩子们赞不绝口。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堂课我的设计十分简单:
L粗读诗,读准字音。读懂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知道的?
2、再读诗,结合图、注释,读出自己理解的诗味。
3、三读诗,由本诗和图你^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4、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用"有什么有什么"归纳作者写的诗景。读出作者注入诗的情感。
5、用说诗意。
6、背诵诗(积累)。
在第三、四个环节中孩子^的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刘海周说:"我由‘千朵万朵压枝
低’想到了‘花落知多少’,我仿佛听见春风一吹,成白盆干的花瓣飘飘扬扬落地的声音。"盂
玉凯说:“我由‘自在娇莺恰恰啼‘想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仿佛听见鸟儿清脆的歌声,
是那样的婉转动听,它们仿佛在大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孩子们根据前面几环节所学所悟所感结合诗、结合图归纳出:有静有动、
有声有色、有花有树、有蝶有莺、有诗有画……
这堂课,我为孩子们眼中、心中那灿烂的春天而惊叹!我为春天般可爱的孩不门而骄傲!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5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怡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大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三、自由练习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语文教案(菁选5篇)(扩展2)——《江畔独步寻花》教案3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宣、"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
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Q)指名读这一句
(2)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多?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Q)指名读这一句
(2)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3)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口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
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四、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
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
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2
教学目标:
L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
古诗,题目是一《江畔独步寻花》.
二、新授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
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
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
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二)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L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心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0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三)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三、练习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四、总结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
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
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
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3
本课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3单元的第一潟教材结合单元主题"花"选编了两首描写春花的古诗。《江畔
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
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从满溪(分布)、干朵万朵(数量)、
压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写花之状态。后两句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流连花间的景象,由写静
态转为写动态,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
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与他在春大兴冲冲地去游园,但是园主
人不在家,本是败兴之事,但是由于春花之故,使他的诗充满喜悦的情绪和明媚的色彩。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市区<1殍,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唐诗,能够通过诵读
对古诗含义有初步的感悟,但受年龄限制,对诗句中一些字词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感觉较为困难,
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学生生活在市区,对
繁花似锦的景象印象不深,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好图画,唤起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回忆和向往。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生说)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
独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
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
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
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为解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
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6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干古绝句。(配乐范读
古诗)
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
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
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
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JI质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
片)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
(放声歌唱加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
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与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大)让我们怀着对春大的赞美之情
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
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
三、总结学法:(课件出示)
知诗人、解诗题一抓字眼、明诗意一读诗句、悟诗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
四、学习《游园不值》
L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
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1)齐读诗题。
(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
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
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
(请生观察插图,用臼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怜:爱惜。
(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
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4、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屐齿/
印/
苍苔,小扣/
柴扉/
久/
不开。
春色/
满园/
关/
不住,一枝/
红杏/
出/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
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硅的呢?(愉快、高兴、陶醉、
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你H璃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一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
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五、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
(可吟诗、画画、习作等)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4浮生来说,首先要读好古诗、背诵好古诗,这是最
基本的要求;其次,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古诗进行"翻译",最好是字字落实,有的也可以
采用意译的方式,对于关键字,必须知晓它的意思;前两个是基本要求,第三则是对古诗的意境
有所感悟,尽可能的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对古诗的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四年
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对于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
习。第二个目标要教师辅助完成,对于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第
-,要借助图画、音乐来创设和渲染情境,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把学生带入诗的特定情境
中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第二,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
己的感受到的内容,说说《游园不值》中描绘的景象,注意说出感受到的诗人当时的心情。以求
真正领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招生策划方案
- 钢筋购销合同协议书
- 银行委托支付协议书
- 到诊所兼职执业协议书
- 车间安全保密协议书
- 迪拜钢琴转让协议书
- 高空吊绳安全协议书
- 车位物业代销协议书
- 一方放弃房子权协议书
- 运输公司买卖协议书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 2024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塔吊定期检查记录表
- 信息系统监理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软件资格考试(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上海市上宝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物理试卷答案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三中考三模科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
-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