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设计《牛和鹅》_第1页
小学教案设计《牛和鹅》_第2页
小学教案设计《牛和鹅》_第3页
小学教案设计《牛和鹅》_第4页
小学教案设计《牛和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案设计《牛和鹅》

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摸、甚、跪、捶、绕、顽、脖、脱、概、惹、昏、握、摔、凭、掐”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说出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1.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2.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理解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在课文中,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而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内容。例如,文中描写“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这表明牛对人的温顺,是因为它眼里人是强大的。-体会作者从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作者开始因为鹅的嚣张而害怕鹅,“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而在金奎叔的帮助下,作者改变了对鹅的看法,“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种转变过程是文章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深入体会。2.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如“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这段描写通过鹅的动作、神态,生动地表现出鹅的傲慢,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当时害怕的心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这一哲理。这一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教师结合课文中的事例,如牛和鹅对人的不同态度,以及人们对牛和鹅的不同感受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3.教学方法3.1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通过多媒体展示牛和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牛的温顺和鹅的傲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讲解牛的部分时,播放牛在田野里安静吃草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牛的神态和动作,感受牛的温顺。3.2问题引导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从而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如在讲解牛和鹅对人的态度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牛那么怕人,而鹅却不怕人呢?”“作者一开始怕鹅,后来为什么不怕了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3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作者、金奎叔、鹅等,通过表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例如,让学生表演作者被鹅追赶时的场景,通过表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害怕心理。3.4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想法。如在讨论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变化的原因时,让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4.教学准备4.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牛和鹅的图片、视频,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制作课文重点语句的卡片,用于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和引导。4.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课文,圈出生字词。-查找有关牛和鹅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等。5.教学过程5.1导入新课-展示牛和鹅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牛和鹅有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牛和鹅的认识。-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看看课文中的牛和鹅与我们印象中的有什么不同。”5.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摸”读“mō”,不要读成“mó”;“捶”读“chuí”,注意翘舌音。-字形分析:“脖”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月”字旁,表示与身体部位有关;“跪”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危”,注意笔画顺序。-字义理解:通过举例、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如“顽”,可以说“顽皮的孩子”,让学生理解“顽”有调皮的意思。-全班齐读生字词,加深记忆。5.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课文讲述了“我”和小伙伴们因为听信了牛和鹅对人的态度的传言,对牛很欺负,对鹅很害怕,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改变了对鹅的看法,也明白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的道理。5.4精读课文,分析内容-分析牛和鹅对人的态度-让学生找出描写牛和鹅对人态度的语句。-描写牛怕人的语句:“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描写鹅不怕人的语句:“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讨论:为什么牛和鹅对人的态度会如此不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解释进行回答: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而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体会作者的思想转变过程-找出作者怕鹅的语句:“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找出作者不怕鹅的语句:“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小组讨论: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从怕鹅到不怕鹅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改变了看法,金奎叔抓住鹅的脖子把鹅提起来,让作者明白鹅并不可怕,虽然鹅把人看得小,但人实际上比鹅强大。-学习描写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语句,如“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吃我了!’”-分析这些语句是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来表现心理的: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鹅面前的一系列慌乱行为,如脚软、跑不快、书包掉了、鞋子脱了、哭叫等,生动地表现出自己害怕鹅的心理。-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方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害怕某种动物的心理活动的句子。5.5总结全文,感悟哲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变化以及作者的思想转变过程。-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回答: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教师进一步拓展: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面对困难,我们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就会充满信心,努力克服;如果从消极的角度去看待,就可能会退缩。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5.6课堂练习-字词练习-给下列生字组词。-摸(抚摸)甚(甚至)跪(跪下)捶(捶打)-绕(环绕)顽(顽皮)脖(脖子)脱(脱落)-概(大概)惹(惹事)昏(黄昏)握(握手)-摔(摔倒)凭(凭借)掐(掐住)-选择正确的读音。-似(sìshì)的答案:shì-折(zhéshé)腾答案:zhē-阅读理解练习-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这段话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鹅的?-答案:这段话从鹅的动作(竖起头、侧着眼睛看、爬到岸上、走过来、伸长脖子、叫着、扑打翅膀)和神态(神气)方面描写鹅的。-这样描写鹅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样描写生动地表现出鹅的傲慢,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当时害怕的心理。-写作练习-仿照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描写自己在一次考试前的紧张心理。-示例:考试前,我的心就像一只小兔子在乱跳。我不停地在座位上扭动着身体,手里紧紧握着笔,却感觉手心全是汗。眼睛不时地看向黑板上的时钟,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我想着:要是考不好怎么办?老师会不会批评我?爸爸妈妈会不会失望呢?试卷上的题目会不会很难?我越想越紧张,感觉脑袋都有点晕乎乎的了。6.课堂小结6.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生字词、课文的主要内容、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变化、作者的思想转变以及课文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