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5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维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2、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时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劳动保险D.医疗保险3、1902年,清朝海关规定,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无论东西南北,凡兵船、商船、海关、铁路”,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它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这表明当时A.市民时间观念普遍加强B.近代化进程存在时空差异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清政府日益重视海关主权4、清朝定都北京后,仿明制实行漕运制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奉铁路建成通车,以后京汉铁路、津浦铁路也相继通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令取消漕运。光绪三十年(1904年)漕运官署悉行裁撤,漕运制度遂告废止。这一变化()A.反映了东北农业的发展B.始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C.凸显了中央集权的弱化D.适应了近代经济的发展5、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关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和地下排污系统等。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9世纪中后期,欧洲地下排污和自来水系统在各城市形成。这说明欧洲()A.科学研究推动公共卫生建设B.工业化影响人们居住环境C.各国公共卫生立法日趋完善D.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6、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后,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经过40多年,美国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千米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是()A.国内市场的需要B.联邦政府的支持C.加强国防的需要D.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7、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和东亚、南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距离。这些国际运河的修建()A.推动着欧美不断发现新大陆B.促进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提升了运河所在国的战略地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2分)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部分法律制定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根据(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整理材料二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先驱人物查尔斯.布恩和西本.朗特里等在英国域市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反映了城市中贫团、失业、低工资和疾病的真实状况,并提出了救治的对策。1942年,被誉为一福利国家之父”的成廉。贝弗里奇发表了(社会保险及关联报告),提出消灭“贫穷、疾病、懒散、无知、肮脏”等社会问题,主张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全国性社会保险制度。二战后,那些用于集体消费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包括了土地、道路、下水道、饮用水、电、煤气等,也包括了规划、警察、消防、卫生、教育、住房和社会福利——根据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农村城市化的转移与城市化)整理(1)根据材料;提炼1601年至1952年英国在解决城市化问题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以来英国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主要历程。十八大以后,中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出台,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至少三点建设性意见。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11、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2、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根据“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维形”可得出人类对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冷链物流的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排除A;材料强调物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2、D【分析】【分析】

【详解】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精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医疗保险制度,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它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中国各地时区有差异,B项正确;材料与时间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资产阶级无关,排除C项;通过材料看不出清政府重视海关主权,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4、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京奉铁路建成通车,以后京汉铁路、津浦铁路也相继通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令取消漕运。光绪三十年(1904年)漕运官署悉行裁撤,漕运制度遂告废止”,可知漕运制度的废止,适应了近代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旨是交通与社会的变迁而“东北农业的发展”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合,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十九世纪中叶,而铁路兴办漕运废止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从铁路兴办到漕运废止这一变化是时代进步的结果,与“中央集权的弱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查德威克的调查报告促进欧洲各城市重视并纷纷建立自来水系统和地下排污系统,说明科学研究推动欧洲公共卫生建设,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业化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排除B项;仅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不能说明各国公共卫生立法日趋完善,排除C项;材料与欧洲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这是出于加强国防的考虑,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总统为提高军队机动性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没有体现国内市场的需要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D项;联邦政府的支持是原因之一,但是题干的主旨是加强国防军事的需要,排除B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是重要的海上国际航道,提升了运河所在国的战略地位,D项正确;15-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开通时世界上的主要地区都已被发现,排除A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早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排除B项;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颁布的法律情况来看;工业革命完成前,以济贫为主;从材料中的立法内容来看,工业革命完成后至二战结束前,主要通过立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所涉及的环境;城市规划、工业规划等问题;从材料中城市化问题的重点来看,二战后,城市化问题的重点转移到乡村和城镇。

(2)历程:根据材料“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先驱人物查尔斯.布恩和西本.朗特里等在英国域市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可归纳出19世纪末,由有识之士率先发起调查,并提出解决对策;根据材料“主张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全国性社会保险制度”可归纳出二战时,出现主张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等主张;根据材料“二战后,那些用于集体消费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包括了土地、道路、下水道、饮用水、电、煤气等,也包括了规划、警察、消防、卫生、教育、住房和社会福利”可归纳出二战后,政府全面干预并管理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意见: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加快完善城镇化法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解析】(1)特点:工业革命完成前;以济贫为主;工业革命完成后至二战结束前,主要通过立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所涉及的环境;城市规划.工业规划等问题;二战后,城市化问题的重点转移到乡村和城镇。(答出三点且从其他角度提炼亦可)

(2)历程:19世纪末,由有识之士率先发起调查,并提出解决对策;二战时,出现主张建立以医疗保健和国民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等主张;二战后,政府全面干预并管理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意见:加快完善城镇化法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11、略

【分析】【详解】

原因:根据题干数据和时间1911年,9292千米;1924年,约1.2万千米;2004年底,约7.15万千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列强入侵,战乱频繁、积贫积弱的局面,因此铁路修建滞后;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独立,而且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从社会环境而言,和平发展是主流,因此铁路建设成就较大。【解析】建议教师首先向学生指出以下这三个数字:1911年;9292千米;1924年,约1.2万千米;2004年底,约7.15万千米。

原因: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做比较即可得出,过去是列强人侵、积贫积弱、战乱频仍;今天是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和平发展。12、略

【分析】【详解】

(1)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主张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2)经济对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