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3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这种列车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

②研制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想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浮出水面。

③现在;磁悬浮列车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运营,最著名的当属德国和日本的示范项目。

④从理论上说,由于车轮不与铁轨接触,减少摩擦,所以它的速度要高于传统的列车。A.③②④①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傲然伟岸参天妙手偶得B.视野贱视挺拔积雪初溶C.靠拢错综质朴诸如此类D.宛若鄙视佩服纵横决荡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寻找时传祥》这篇通讯以叙述的方式,介绍了劳动模范时传祥的感人事迹,表现了他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性格特点.B.《背影》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真挚.深沉的父子情融于字里行间里.C.《湖心亭看雪》作者写景时使用浓墨重彩的手法,不断渲染.雕饰,如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卷.D.《桃花源记》以渔人游踪为线索,以有详有略.曲折回环的写法,简洁凝练.通俗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和乐的世外桃源.4、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首联借仙人乘鹤的神话传说为寻常江楼罩上一层虚幻的神秘色彩。B.颔联中“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空”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C.颈联忽转写登楼所见朦胧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诗人也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中来。D.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风靡(mǐ)龟裂(jūn)退避三舍(shě)B.嫣红(yān)悖论(bèi)愚氓(mánɡ)毛骨悚然(sǒnɡ)C.执袂(mèi)两栖(qī)倏然(shū)鳞次栉比(zhì)D.硕大(shuò)狼藉(jié)山岚(lán)酣然入梦(hān)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作者是______。小说采用______人称的叙事方法,讲述了鲁滨逊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了______年的故事。最终他带着仆人______回到了英国。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8、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____

②(武器、言语、目光等)锋利、锐利。____

③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____

④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____

⑤不干净,不干净的东西。____​9、按要求填写范仲淹《苏幕遮》中的句子。

①写出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的句子:____,____。

②请写出描写秋景色彩鲜艳浓烈、烟雾迷蒙的自然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10、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战胜伤寒,临别故乡,来到烈士墓前,思绪万千,“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____。”11、默写。

(1)亭亭山上松;______。(刘桢《赠从弟》)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行到水穷处;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4)《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愁之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共7题,共14分)12、默写诗文(4分)1.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2.明月别枝惊鹊,____。(辛弃疾《西江月》)3.四面竹树环合,___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1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14、解释词语意思。

①菡萏(hàndàn)

②异馥(fù)

③袅娜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中国网河南讯(梁又元)2017年9月16日上午,南阳市第五届运动会在南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盛大开幕,来自我市16个县区和63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运动员将组成县区组、市直组、青少年组、老年组和社会组5个组别参赛。接下来的10天,南阳体育中心将成为欢乐的海洋!南阳市第五届运动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承办,以“凝聚正能量,促进大发展”为目标,以“隆重、安全、文明、节俭、务实、创新”为原则。开幕式分室内外热场、入场仪式、仪式和文体表演4个部分,将全面展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材料二】如图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⑵材料二的图是本届运动会的徽标,请简要分析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报讯(记者程凤通讯员孟立)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____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17、阅读下面报道,自选一个角度写一句话评论。不超过20个字。据统计,1999年,深圳市学生平安险赔案351件,理赔金额达198.9万元;2001年2月26日至2002年2月5日,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接到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报案840件,受理立案670件,理赔253.6万元。这些意外伤害事故虽然不全部发生在学校内,但涉及学生安全的事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学校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的同时,部分事故的处理较为棘手,责任难以界定;一些家长要求学校履行学生监护人的义务;一些部门把安全责任完全推给校方,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学校因安全事故被学生家长告上法庭。________18、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36分)19、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河东人,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2)给加点字注音。

参差披拂______悄怆幽邃______往来翕忽______犬牙差互______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

。①俶尔远逝俶尔:______②悄怆幽邃怆:______③佁然不动佁然:______④潭中鱼可百许头许:______⑤蒙络摇缀蒙络:______⑥斗折蛇行斗折:______(4)翻译句子。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6)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0、【古文阅读】【甲】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____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____【乙】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____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____(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____(2)“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译文:____

(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线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字(1)____世务者(2)窥谷忘____(3)____流飘荡(4)互相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2、(二)阅读《曾子妻之市》一文,完成题。(14分)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①。”妻适②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①彘:zhì大猪②适:到、去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1)顾____为汝杀彘____(2)妻____之曰____(3)特与婴儿____耳____(4)遂____彘也____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一处。(2分)曾子欲捕彘杀之3.下列各句中的“之”与“曾子妻之市”中“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今子欺之B.乃记之而去C.至之市D.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4.翻译下列句子。(4分)(1)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____(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___5.读完这则故事,你感受最深是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2分)____评卷人得分五、翻译(共2题,共6分)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6分)25、任选一题作文。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请仔细品读,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提示】漫画中的文字是“衔泥带得落花归”。

要求:

①请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语段写了高速磁悬浮列车由设想到运营的过程.这样不难看出②是想法;放第一位,③写有的国家投入运营应放在最后;故选D.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解析】D2、B【分析】【分析】本题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有错别字的一项”。B项中“积雪初溶”中的“溶”应写作“融”。正确书写,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融化”与“溶化”之意也有区别,“融化”是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是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所以,搞清楚汉字的意思,也是避免写错别字的关键。3、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湖心亭看雪》作者写景时使用的是白描的手法,C项分析错误,故选C。【解析】C4、C【分析】《黄鹤楼》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正确;C.有误,应该是写登楼所见明丽景色。故选:C。5、C【分析】A.有误,“退避三舍”应读作“tuìbìsānshè”;

B.有误;“愚氓”应读作“yúméng”;

C.正确;

D.有误;“狼藉”应读作“lángjí”。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解析】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根据《鲁宾孙漂流记》的把握;明确《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作者是笛福.小说采用一人称的叙事方法,讲述了鲁滨逊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了28年的故事.最终他带着仆人“星期五”回到了英国.

答案:笛福一28“星期五”

本题考查《鲁宾孙漂流记》文学常识及内容的把握.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中的重要人物的主要精力和性格特点的分析,平时注重阅读新课标要求阅读的书目,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并且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是答题的关键.【解析】笛福;一;28;“星期五”7、点点滴滴【分析】【分析】熟背李清照的词即可。

【点评】考查学生的背默能力。8、睥睨犀利忏悔浩浩荡荡污秽【分析】【分析】根据词语的解释得出结论;根据课文的重点词语,结合给出的词义得出词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词义解释的判断。9、黯乡魂追旅思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分析】【分析】抓住各题提示的信息;根据所学所记概括相关内容或默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黯”“碧”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解答时,看清答题要求。理解性默写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学习中对作品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要深入理解,加强记忆10、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分析】【分析】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保尔战胜伤寒,临别故乡,来到烈士墓前,思绪万千,“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名言的掌握情况。11、略

【分析】(1)瑟瑟谷中风(重点字:瑟)

(2)独怆然而涕下(重点字:怆)

(3)坐看云起时。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重点字:消)

本题为古诗文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名句默写中需要注意的七点:①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②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③要注重同音异义词;④要关注同义异形词;⑤要留意具体语境;⑥要留心语句顺序;⑦要注意语句出处.【解析】瑟瑟谷中风;独怆然而涕下;坐看云起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三、语言表达(共7题,共14分)1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麾、炙、寥、怡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解析】【答案】1.八百里分麾下炙2.清风半夜鸣蝉3.寂寥无人4.怡然自乐1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这里的仿写应构成一组排比句,并能与前文的“快乐和思念照应”,同时选择内容时,应注意“水”和“东海”的关系。考点:这是语用类仿写句式的考查。【解析】【答案】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朵花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座花园。(4分)14、①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②异馥(fù):异香。③袅娜:轻盈柔美。【分析】​​【分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点评】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15、略

【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与表达的能力。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抓住主要内容。正确找出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即可。如:南阳市第五届运动会在市体育馆开幕⑵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解答徽标题,读懂徽标、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一、仔细观察画面:徽标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徽标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徽标,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本题中构图及寓意:会徽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构成:上方是一个南阳简称“宛”字的书法造型,既像南阳汉画人物舞蹈动作,又像一个昂首奔跑的运动员,寓意活力、运动带给南阳人民的快乐。下方是文字部分,“2017·南阳”采用活泼可爱的字体,与核心图形互衬互映,为会徽增添南阳文化气息。最下方是“南阳市第五届运动会”的中英文拼写,和上面的文字一起表明了运动会的时间、名称和地点。【解析】⑴南阳市第五届运动会在市体育馆开幕

⑵构图及寓意:会徽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构成:上方是一个南阳简称“宛”字的书法造型,既像南阳汉画人物舞蹈动作,又像一个昂首奔跑的运动员,寓意活力、运动带给南阳人民的快乐。下方是文字部分,“2017·南阳”采用活泼可爱的字体,与核心图形互衬互映,为会徽增添南阳文化气息。最下方是“南阳市第五届运动会”的中英文拼写,和上面的文字一起表明了运动会的时间、名称和地点。

16、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给新闻拟写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即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抓住主要内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不能超过题目规定的字数。示例: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网心脏。(2)此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熟读材料,能理解和概括材料的大意;然后结合概括提炼出来的主要内容,整理简洁合理的语言作答即可。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语句概括回答。阅读材料,由“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分析理解,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说明了旧中国积弱积贫,修路理想无法实现,只有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才能变理想为现实。【解析】(1)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网心脏(2)说明旧中国积弱积贫,修路理想无法实现,只有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才能变理想为现实。17、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内涵及思想倾向。上述报道主要内容有:学生安全事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部分事故的处理较为棘手,责任难以界定等。可围绕这些来选择评论的角度。【解析】示例:(1)学校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2)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全社会关注。(3)加强学校安全立法。18、(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能力。先指出这些词语使用的手法;所写的内容,表现了什么,表达效果等。

(2)先指出词语本身的含义;再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表现了什么。

答案:

(1)“轻舒”“举起”“轻轻一蹬”“飞去”这些动作特写;表现了吕伟的轻柔;舒展,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加了真实感和可视感。

(2)“悄然不惊”指水上没有泛起波纹,没有惊起波浪,用水花的静突出吕伟跳水技巧之高超。【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能力。

品析词语是常见的题,遇题不要惊慌,先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或手法,在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解析】。【小题1】(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能力。先指出这些词语使用的手法;所写的内容,表现了什么,表达效果等。

(2)先指出词语本身的含义;再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表现了什么。

答案:

(1)“轻舒”“举起”“轻轻一蹬”“飞去”这些动作特写;表现了吕伟的轻柔;舒展,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加了真实感和可视感。

(2)“悄然不惊”指水上没有泛起波纹,没有惊起波浪,用水花的静突出吕伟跳水技巧之高超。【小题2】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36分)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字河东,河东人,唐代代文学家,他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2)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把握.“参差披拂”的“拂”应读“fú”;“悄怆幽邃”的“邃”应读“suì”;“往来翕忽”的“翕”应读“xī”;“犬牙差互”的“差”应读“cī”.

(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②句意: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怆:悲伤.

③句意: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怡然:愣住的样子.

④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⑤句意:遮掩缠绕;摇动下垂.蒙络:遮掩缠绕.

⑥句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折:向北斗星座.

(4)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A;重点字词:许;大约;皆,都;若,如;空游,悬空游动.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悬空游动,又有什么凭借.

B;重点字词:络;缠绕;缀,下垂;披拂,随风飘荡.句意: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摇动,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5)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感情的变化.

第一段“心乐之”初见小潭的欢快;最后一段“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作者移步换景,携写到“发现-周围景物-源流-感受”顺序写.体会小石潭的特点抓住重点句子“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突出小石潭幽静的特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给人的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答案:

(1)柳宗元河东唐代韩愈。

(2)fúsuìxīcī

(3)①俶尔:忽然②怆:悲伤③怡然:愣住的样子④许:表示大约的数量⑤蒙络:遮掩缠绕⑥斗折:向北斗星座。

(3)A;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悬空游动,又有什么凭借.B、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摇动,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4)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5)发现-周围景物-源流-感受的顺序来写.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给人的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词义积累:

去。

一狼径去(走开;离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解析】柳宗元;河东;唐代;韩愈;fú;suì;xī;cī;忽然;悲伤;愣住的样子;表示大约的数量;遮掩缠绕;向北斗星座20、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翻译通常以直译为主,就是从词语到语法结构直接对译,将原文词句落到实处,准确、晓畅地进行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现象。本题中应落实“哀、生、畏”的翻译。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内容进行对比阅读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文章,结合上下文理解画线语句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比阅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阅读甲文,根据内容可知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乙文中画线句则写了段太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解析】【小题1】(1)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2)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还敢去告我?【小题2】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

段太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21、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所要提醒的是,古文中有的字词在单独解释和翻译句子里意思往往略有差别,翻译句子要求句子通顺连贯,而字词解释则要求解释本义。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注意“反”的正确解释。

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反”的正确翻译。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急、山之高、山之险​,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根据文章“景色”的特点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解析】【小题1】(1)筹划、治理(2)通“返”,返回

(3)顺着

(4)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小题2】(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2)那些整天忙碌于正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留连往返。

【小题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高险(峻;峭;陡)

【小题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22、略

【分析】【解析】1.试题分析:(1)反:古今异义词,今义:相反,古义:同“返”,返回。(2)止:动词,阻止。(3)戏:一词多义,开玩笑。(4)烹:动词,煮。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解析】【答案】1.(1)同“返”,返回(2)止:阻止(3)戏:开玩笑(4)烹:煮。2.曾子/欲捕彘杀之3.C4.(1)母亲哄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2)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5.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算数,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守信的榜样;大而言之是处世为人要讲诚信的问题。(能围绕“守信”“诚信”即可)五、翻译(共2题,共6分)2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点评】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解析】1、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24、略

【分析】【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越:到。②去:离开。③尝:曾经。④以:因为。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