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 基础卷】 (解析版)_第1页
第2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 基础卷】 (解析版)_第2页
第2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 基础卷】 (解析版)_第3页
第2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 基础卷】 (解析版)_第4页
第2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 基础卷】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漫画中,男孩建议的维权方式有()

①和解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维权守程序。

②④:题干中,男孩对老人的建议向村调解员救助,运用调解维护合法权益,去法院告他们,运用诉讼

手段维护合法权益,②④说法符合题意;

①③:和解、仲裁是维权方式,但都不是男孩建议的维权方式,①③说法不符合题意;

第1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故本题选C。

2.“穿军装的青春,什么样?青春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迷彩和钢枪……矢志军旅淬钢火,千锤百炼成栋

梁。热血军营,等你加入!”征兵公益宣传片在网络热传,号召广大适龄青年应征入伍。这说明()

①保家卫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②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③应征入伍体现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逃避服兵役属于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服兵役。

①③:题干中征兵公益宣传片在网络热传,号召广大适龄青年应征入伍,这说明履行保家卫国、抵抗侵

略是公民的神圣职,应征入伍体现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故②错误;

④:逃避服兵役属于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拒绝赡养父母、违法停放汽车、扰乱公共秩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违反法律,拒绝履行应尽的义务,

最终不仅给他人、社会带来损害,而且自己也要吞下违法的苦果。这警示我们()

A.法律要求做的可以不做B.法律禁止做的也可以做

C.违反法定义务就必须担责D.不按法律要求做就会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

C:分析可知,违反法律,拒绝履行应尽的义务,最终自己也要吞下违法的苦果,这警示我们违反法定义

务就必须担责,故C说法正确;

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故A说法错误;

B: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故B说法错误;

D:违反刑事法律,会构成犯罪,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

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

的一天。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的权利有()

第2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①劳动的权利②遵守宪法③受教育权④被选举权⑤物质帮助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③④⑤: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

帮助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故①③④⑤符合

题意;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某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微分析,下列微分析正确的是()

序号生活现象微分析

①国家实施资助政策,不让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国家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权

②正在读大学的王凯踊跃报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王凯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③中学生通过12345热线反映小区内垃圾污染问题中学生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

④罗某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经查属实罗某侵犯了刘某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

①:国家实施资助政策,不让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体现了国家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权,①说法正

确;

②:王凯踊跃报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基本义务,②说法正确;

③:中学生通过12345热线反映小区内垃圾污染问题,是在依法行使监督权,③说法正确;

④:罗某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经查属实是在行使监督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

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

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上述规定启示我们()

①增强国家观念,维护国旗尊严

第3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②制定国旗法是为了限制公民自由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④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

①③④: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

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上述规定启示我们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表明违反法定义务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旗尊严,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制定国旗法是为了保证公民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不是限制公民自由,②错误;

故本题选C。

7.河南一位老人在小区遛弯时被两条大型犬咬伤。物业提供的小区监控视频显示,老人确实是被两条大

型犬扑倒撕咬后仓皇逃脱,而狗主人却矢口否认,且表示监控视频不可信。无奈之下,老人家属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直到工作人员找到权威证据后,肇事者才被迫承认,最终受到应有的惩罚。老人及其家人的维权行

动表明()

A.加强立法,就能使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B.权利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C.加强新闻监督,让网络曝光成为维权的最权威手段

D.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坚决对违法者,严惩不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

B:权利受到侵犯时,要增强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B说法正确;

A:良法还需要善治,A说法错误;

C:诉讼是维权的最权威手段,C说法错误;

D:执法机关坚决对违法者,严惩不贷,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8.排序法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名词概念,厘清各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范围

大小角度来说,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监督权>言论自由

②公民基本权利>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知识产权

第4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③公民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名誉权

④公民基本权利>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收益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

①:言论自由属于政治权利,故①说法错误;

②:知识产权属于文化权利,故②说法错误;

③: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包括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包括名誉权,故③说法正确;

④:公民基本权利包括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财产权包括收益权,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9.德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每学期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补

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一举措有利于保障学生的()

A.政治权利B.荣誉权C.受教育权D.财产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受教育权。

C:分析可知,德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

补助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故C符合题意;

ABD:选项内容题干材料未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下面对“权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青捐200元钱支援灾区——小青行使了财产的处分权

②小刚被超市保安搜身——保安侵犯了小刚的人身自由权

③某校打印社张贴欠费学生照片——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④小彤爸爸参加村主任投票选举——小彤爸爸行使选举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权利。

①:小青捐200元钱支援灾区,体现了小青行使了财产的处分权,①正确;

②:小刚被超市保安搜身,保安侵犯了小刚的人身自由权,②正确;

③:某校打印社张贴欠费学生照片,这是打印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侵犯了学生的肖像权,③错误;

第5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④:小彤爸爸参加村主任投票选举,小彤爸爸行使选举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第Ⅱ卷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赵某路过某军事管理区时,看到大门气势雄伟,旁边还有哨兵站岗,既好奇又兴奋,无视门口竖立的

“军事禁区”警告牌,随手拿起手机便进行拍照,当场被哨兵抓获并移送派出所。经值班民警询问,赵某只

是感觉新鲜才对军事管理区进行拍照的,并将照片存在手机没有转发,也没受任何人指使或有其他非法目

的。鉴于赵某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予以罚款二百元。

有人认为,赵某拍照没有任何非法目的,也没有转发,公安机关对其处罚过重。请运用法律知识,结合上

述材料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赵某在“军事禁区”擅自拍照是错误行使权利的违法行为(或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公民有用手机拍

摄照片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军事禁区”事关国家安全,擅自拍照会泄

露国家机密。即便是赵某没有转发照片,也没有受任何人的指使或有其他非法目的,他的行为仍然是错

误,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由此可见,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

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

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解析】考点考查:权利和义务关系、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能力考查:辨别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赵某拍照没有任何非法目的,也没有转发,公安机关对其处罚过重。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

论据①:公民有用手机拍摄照片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论据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论据③:“军事禁区”事关国家安全,擅自拍照会泄露国家机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为切实维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特别是保护青少年网络权益,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

第6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整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人肉搜索、诱导未成年人高额消费等网络乱象,促进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朗”行动保护了青少年的哪些权利?(至少写出两项)

(2)如果遭遇了网络诈骗,你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1)隐私权,财产权。

(2)①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可以通过

非诉讼途径解决,这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反映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

式解决争议、纠纷。③通过诉讼途径即打官司讨回公道,这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

有经济困难且符合相关规定的,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解析】考点考查:公民权利,依法求助途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意识。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公民权利有关知识分析,可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人肉搜索、诱导未成年人高额消费等网络乱

象→可联系隐私权+财产权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依法求助途径有关知识分析,可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遭遇了网络诈骗→可联系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通过非诉讼途径

解决+通过诉讼手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3.【权利义务伴我行】

老师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时,为同学们布置了思考题,请你解答。

思考题一:“爱憎分明”

(1)请绘制一幅体现“权利、义务、劳动、受教育”四者关系的示意图来说明图片的“爱憎分明”是无法实现

的。

第7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思考题二:与“法”为邻

赵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对门王大伯发现摄像头能拍摄到自家客厅,于是以自

身权利受到侵犯为由,要求拆除。赵大爷却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家门口,与王大伯无关。沟通无果后,

王大伯多次将垃圾丢在对门,以示抗议。

(2)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分别对赵大爷和王大伯进行劝解

【答案】(1)

(2)赵大爷,您好!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

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您家的摄像头拍摄到了对门王大伯家的客厅,已侵犯

了他的权利,所以建议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或者拆除。

王大伯,您好!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您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和解、调

解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将垃圾扔在他人门口,只会恶化邻里关系,不利于解决问题

【解析】考点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权利、义务、劳动、受教育”四者关系的示意图来说明图片的“爱憎分明”是无法实现的→公民的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受教育、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结合此知识点作图即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第8页共10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赵大爷在家门口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