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1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2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3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4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1.对下表中全国人口变化主要原因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北方人口南迁

B.隋末战乱与政权更迭C.南北实现统一

D.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B年份全国户数/万户全国人口/万人609890460062629016002.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8人,除唐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他亲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异,有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A.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C.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C3.下表体现出贞观年间1斗米的米价发生的变化。由此可见,贞观年间()A.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经济取得较大发展C.米价达到历史新低D.水稻成为主要粮食B时间1斗米的米价贞观初年一匹绢贞观八年5钱贞观十五年2钱4.武则天整顿吏治,肃清朝纲,又多次在洛阳洛城殿设置殿试,并亲临考场。材料意在强调武则天()A.奢靡腐化,心狠手辣

B.颇有作为,推动发展C.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D.统治清明,创造盛世B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汉实行独相制,宰相事实上是中央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隋唐时期,变独相制为集体宰相制,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例如,唐朝前期,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和左、右仆射在政事堂讨论国政,集体作出重大决策……后来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行使宰相职权的官员也可参加政事堂会议,他们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就使参政议政的人员范围明显扩大,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摘编自杨峰飞《论三省六部制对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跻身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的升降,甚至贵贱的对流,这种流动性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秦汉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有哪些。答案:变化:集体宰相制代替独相制;行使宰相职权的人数变多;宰相的权力被削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答案:科举制提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