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D.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2、下列人体感觉与相应感受器匹配错误的一组是()A.听觉﹣前庭和半规管B.视觉﹣视网膜C.味觉﹣味蕾D.嗅觉﹣嗅黏膜3、洁净的空气可以看成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这时空气可以看成是()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纯净物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5、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速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
A.a端是N极,磁性增强B.a端是S极,磁性增强C.b端是N极,磁性减弱D.b端是S极,磁性减弱6、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转移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在桌上B.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C.转移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量取稀释用的水体积偏小7、从今年5月1日起,在我国盲人可带导盲犬乘火车,北京公交地铁还允许导盲犬进入.下列对“导盲犬导盲”的认识,你不认同的是()A.属于学习行为B.是非条件反射C.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D.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其操作步骤有:
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②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将导管移出水槽。那么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③①②⑤④B.③②①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小明乘坐兰新高铁由兰州途经达坂城到乌鲁木齐.
(1)小明购票时,使用磁条式银行卡交费,刷卡是利用____的原理(选填“电生磁”或“磁生电”).
(2)列车进入达坂城风区时,小明看到一片壮观的发电风车,风车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风是由于空气受热体积增大,密度____而上升;周围冷空气流过来而形成的.
(3)高铁铁轨接口处的间隙很小,这是在____处控制噪声,制作高铁铁轨所用材料的伸缩性受温度影响较____.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选序号).
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
11、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____,受到浮力较大的是____.
12、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___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后来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____。在此基础上,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发现绿色植物在____下同时还要消耗____。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____,而且还能够合成____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这种活动称为____。13、请从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单质____;碱____;可作为复合肥料的盐____.14、受____位置和____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6、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7、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8、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9、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0、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4分)21、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22、图中足球重4.25N,试画出这个足球受到的力的图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6分)23、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24、如丙图所示;a是垂直纸面放置的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请画出能产生感应电流的一种导体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5、如图是吴林泽利用U形压强计改装成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1。U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质量为1g的实心红色浮标,刚好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g=l0N/kg,求:
(1)浮标受到的浮力。
(2)浮标的密度。
26、打水龙头打开,水缓慢、平稳、连续地流动,用头发或毛衣摩擦塑料刻度尺,迅速将塑料刻度尺靠近水流,观察到水流的路径发生了变化,请问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神经元的结构就功能;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据此解答。
【解答】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每个神经元可能有很多树突,但是只有一个轴突,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因此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可见神经冲动不是只能由③传导的。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A【分析】【分析】(1)耳的结构中;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是人和脊椎动物内耳迷路的组成部分,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半圆形小管.可分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不论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均可分为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膜半规管内外充满淋巴.半规管一端稍膨大处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通过它引起运动感觉和姿势反射,以维持运动时身体的平衡.(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在物象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3)舌的味蕾是味觉感受器.(4)鼻粘膜上存在嗅觉感受器,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
A;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A错误;
B;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有视觉感受器,B正确;
C;舌的味蕾是味觉感受器;C正确;
D;鼻粘膜上存在嗅觉感受器;D正确;
故选:A3、B【分析】【分析】根据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定义分析:悬浊液是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天空中尘土飞扬时是固体分散在气体中现成的混合物,灰尘最终会落地与空气分开。故答案选:B4、D【分析】【解答】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海绵内有很多空隙,里面充满了空气,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是宏观的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还存在着间隙.5、A【分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通电螺线管看到的电流方向是向上的,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b端是S极;a端是N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增大,在螺旋管的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所以选A.
【分析】(1)安培定则:伸出右手,用右手握住螺旋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N极.(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6、A【分析】【解答】A;转移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在桌上,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B;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性;转移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D;量取稀释用的水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7、B【分析】【解答】A;导盲犬导盲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非条件反射为动物生来就有的.条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导盲犬导盲是条件反射,B错误.
C;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C正确.
D;导盲犬导盲能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D正确.
故选: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8、A【分析】【分析】实验室制氧气有加热和不加热两种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操作步骤有: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给试管加热;收集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最后两个步骤,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本考点考查了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本题型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连接。氧气的制取和检验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步骤要加强记忆.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熟练应用。
【解答】A;步骤有: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给试管加热;收集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故选项正确;
B;②①颠倒了;④⑤也颠倒了.故选项错误;
C;④⑤颠倒了;就会造成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故选项错误;
D;第一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磁生电风电变小声源小【分析】【解答】(1)银行卡刷卡时;其表面的小磁体经过刷卡机的缝隙,线圈中会产生电流,其实质是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
(2)风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ρ=知道空气的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3)高铁铁轨接口处的间隙很小;减小了车轮与铁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从声源出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了减小热胀冷缩的使铁轨变形造成事故,制作高铁铁轨所用材料的伸缩性受温度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1)磁生电;(2)风;电;变小;(3)声源;小.
【分析】(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风力发电就是把风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体积增大;密度减小而上升;冷空气冷却体积变小、密度增大而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一般物体都受热膨胀,遇冷收缩.10、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蒸发结晶加入溶质增大C【分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据图可以看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填:蒸发结晶;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使用加入溶质的方法.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填:加入溶质,增大;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由于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故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填:C.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1、普通可乐普通可乐【分析】【解答】两个可乐瓶的体积相等,普通可乐完全浸没,无糖可乐是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可知,普通可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无糖可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普通可乐的密度大于无糖可乐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普通可乐的质量大于无糖可乐的质量;普通可乐排水水的体积等于可乐瓶的体积,无糖可乐漂浮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可乐瓶的体积,根据知;普通可乐受到的浮力大于无糖可乐受到的浮力;故答案为:普通可乐;普通可乐.
【分析】根据两种可乐瓶进入水中的体积大小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确定它们的质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12、光照二氧化碳光照水氧气淀粉光合作用【分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答案为:光照;二氧化碳;光照;水;氧气;淀粉;光合作用。
【分析】本实验是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主要实验,要熟知其过程,就能顺利解答。13、Cu|KOH|KNO3【分析】【分析】根据化合价的特点及物质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复合肥料至少含有单;磷、钾中的两种元素.
【解答】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单质为铜,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碱为氢氧化钾,复合肥料至少含有单、磷、钾中的两种元素,故复合肥料为硝酸钾,所以本题答案为:Cu,KOH,KNO3.14、纬度|海陆【分析】【分析】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由此可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纬度;海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6、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7、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8、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9、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0、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开关什么协议书好
- 金属网制作工多工种协调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械产品检验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精细木工现场作业技术规程
- 公司油母页岩供料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2026届太原市数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管理心理学精要
- 2026届四川省成都东辰国际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吕梁市名校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集锦
- 2025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00题】2025年时政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南京大学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深基坑自动化监测施工工法
- 2025满分中考作文(15篇)
- DB11T 2441-2025 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
- 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 DB37∕T 5263-2023 《民用建筑氡检测与防治技术标准》
- 羽毛球技术分析与训练课件
- 德胜洋楼的员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