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1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2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3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4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歌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安定城楼(唐)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①成滋味,猜意鹓雏②竟未休。【注释】①②《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1.以下不属于本诗表现手法的一项是()A.使典用事 B.自况对比 C.即景抒怀 D.虚实结合12.以下选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贾谊、王粲典故,取年龄经历相仿。B.明用贾谊、王粲典故,诗意准确深沉。C.用范蠡典故,表达当下归隐江湖的志趣。D.用庄子典型,对比中寄寓着冷峻的讥讽。13.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菊〔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①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②。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③,升君白玉堂。[注]①融融冶冶:形容菊花的光润和艳丽。②陶令句,指陶渊明爱菊花。罗含,《晋书·文苑传》曰:“罗含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③金鹦鹉:黄金铸成的鹦鹉形状的酒杯。10.对上面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菊花盛开时颜色鲜艳,花容美丽。B.第二句写陶、罗爱菊,暗示李商隐隐逸情怀。C.第三句写菊花不畏严寒,但害怕夕阳西下。D.第四句写愿成为鹦鹉杯中美酒,为君所用。11.古代文人为了求得个人发展机会,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歌展示才华,希望得到引荐,这类诗叫干谒诗。本诗是一首干谒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意愿的。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西陵峡(清)孙原湘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郢①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国都,郢与后一句中的楚均指西陵峡所在地。12.找出与《西陵峡》这首诗体裁相同的一项()A.陶渊明《归园田居》 B.杜甫《登高》C.白居易《琵琶行》 D.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13.下列对西陵峡险境解读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过了一个险滩,又会迎来新险滩。B.一日内船只在峡中穿梭几百个来回。C.绝壁下船只如奔雷出峡,狂风怒号。D.西陵峡浓雾弥漫,以致于遮天蔽日。14.画线句的动态描写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乙】端午怀屈子聂绀弩奇气胸中久郁盘,汨罗江水几时干。______不怕回风恶,______当因下里酸。杜若洲边无杜若,陶然亭畔且陶然。思君不见人空老,骚卷长撑宇宙间。12.以下屈原作品名称填入乙作空白处最合适的一组是()A.《问天》《哀郢》 B.《离骚》《九歌》C.《涉江》《问天》 D.《怀沙》《九章》13.对甲乙两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作开篇即点题,以拟人手法刻画节日的忙碌。B.甲作从眼前风物写起,又用眼前风物收束全诗。C.乙作紧扣“怀”字起笔,多处用典,言简意丰。D.乙作融情于议,悲江水不能干,叹屈子难再见。14.甲乙两作都擅长运用对比抒情,请结合诗作分析。上海敬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春日题山家唐·李郢偶与樵人熟,春残日日来。依冈寻紫蕨,挽树得青梅。燕静衔泥起,蜂喧抱蕊回。嫩茶熏搅绿,新酒略炊醅。漠漠蚕生纸①,涓涓水弄苔。丁香政①堪结,留步小庭隈②。【注】①蚕生纸,指蚕吐丝结茧。②政,同“正”。③限,角落。12.从题材和体裁两个方面对本诗作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山水田园 B.近体诗羁旅漂泊 C.乐府诗讽喻现实 D.今体诗游仙访道13.对“漠漠”一词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寂静的样子 B.密布的样子 C.弥散的样子 D.广大的样子14.诗人通常借暮春时节,抒伤怀之情;或引沂水沐浴之典,论道说理。本诗虽涉暮春,但所抒发情感与之不同,颇有新意,请对此加以赏析。答案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1.D12.C13.本诗既有青年诗人的胸襟自白,也有对那些猜忌自己的朋党势力的鞭挞;既有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也有对王粲远走他乡的无奈,更有对自己报国无门、前途隐忧的慨叹;既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既有登楼极目的忧思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颔联运用贾谊和王粲的典故;B.颔联诗人以古人自况对比,抒发怀才不遇之悲;C.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绿树与洲渚连接的阔大之景,乃登楼所见,即景抒怀;D.没有“虚实结合”的手法。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表达当下归隐江湖的志趣”分析错误,“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联的“永忆江湖”“归白发”“入扁舟”表达了作者淡薄名利之心,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说自己等扭转国家命运的宏愿实现之后就归隐江湖,而不是“当下归隐”。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抒发怀才不遇之悲。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2)五、六句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3)七、八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答案】10.B11.前两联写菊之姿色美艳,诗人以此自比,暗写自己不同凡俗的美质,希望得到对方重视。后两联写秋天菊花不畏严寒,但最害怕夕阳西下无人眷顾。希望被酿成菊花酒盛于鹦鹉杯中,送至白玉堂上为您所用,表现急切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与引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暗示李商隐隐逸情怀”错误,诗歌颔联虽然写到陶、罗爱菊,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这是一首干谒诗,诗中借物抒怀。虽然写到陶、罗爱菊,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诗人热情讴歌菊花的雅色和清香,是想以姿色美艳的菊花自比,暗写自己不同凡俗的美质,希望得到对方重视。后两联写秋天菊花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希望被酿成菊花酒盛于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这里诗人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同样是以菊花自比,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与引荐。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12.B13.C14.①动静结合。将静态的“郢树”与“楚云”写为动态,表现了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拟人修辞。“郢树”从帆底下消失,“楚云”扑向橹前,将景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西陵峡》共有八个句子,“来”“开”“哀”押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特点。A.《归园田居》是古体诗;B.《登高》是七言律诗;C.《琵琶行》是乐府诗;D.《念奴娇·过洞庭》是词。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绝壁下船只如奔雷出峡”错,“奔雷峡断风常怒”写江流看上去似乎从天而降,江风怒吼,江涛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峡岸有欲断之势。“如奔雷出峡”描写的是江流。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描写船行江上,“郢树”逐渐后退;船向前行,逐渐靠近楚台,好像楚台在向船赶来一样。这两句属于写景,所写对象是“郢树”“帆”“楚台”“橹”。其中“帆”和“橹”代指船;树和台本为静物,但此处全部动化,反之本为动态的船却不动了,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动静结合,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从修辞角度来看,“来”使用了比拟的修辞,赋予不动的楚台以人的动作行为,船向前行,逐渐靠近楚台,好像楚台在向船赶来一样,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12.A13.A14.甲作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乙作屈原顾念百姓和现在人们只顾眼前的快乐,一个个都显出一幅陶然、开心的模样作对比。【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文化常识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怕回风恶”,是不怕旋风险恶,这是屈原在质问苍天时的勇气,因此第一空应为“《问天》”。《问天》是诗人对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以及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的发问,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当因下里酸”,是说可能因为哀怜下里巴人的辛酸,此举的原因应是屈原悲叹郢都陷落,《哀郢》则是屈子在白起攻陷郢都时创作的诗歌,“下里”本指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和巴人,此处代指逃难百姓。因此第二空应为“《哀郢》”。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及表达技巧的整体赏析能力。A.“以拟人手法刻画节日的忙碌”说法错误。此句是说人们到处采撷艾蒿、蒲草,非常繁忙,没有运用拟人手法。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中的对比手法,可结合着关键词及诗句分析。甲作,“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众人在端午节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的“忙”“庆”表现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情景,与下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中,词人的“空惆怅”很明显构成对比;“谁复吊沅湘”,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爱国诗人屈原呢?对于屈原的抒情之作《离骚》,世人和作者也不一样的感受。“无人解”,道出了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与作者“读罢总堪伤”构成鲜明对比。乙作,开篇直抒胸臆,诗人想象当年屈原独自一人在江畔徘徊,屈子痛恨朝堂中的那些蝇营狗苟,又遇到了楚怀王这样的糊涂君王,有志难伸,积郁难消。颔联诗人说屈子质问苍天,不怕旋风险恶;悲叹郢都陷落,可能因为哀怜下里巴人的辛酸。前两联写出了屈原的悲愤、不幸遭遇以及对百姓的顾念。“杜若洲边无杜若,陶然亭畔且陶然”,杜若洲是位于汨罗江中的一个小洲,洲上原先长满了很多绿油油的青草,人们称其为杜若草。而今这些香草却不见踪影,似乎没有了屈子的身影。陶然亭则是指诗人的朋友聚会之地,“且陶然”三字,暗指很多人早已忘记了屈子的不幸遭遇,也不管将来是否还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而只顾眼前的快乐,人们一个个都显出一幅陶然、开心的模样。这与前文屈原顾念百姓,不幸遭遇构成对比。上海敬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2.A13.B14.作者写自己因与樵夫偶识,每日来访,登山的过程中,作者赏遍周遭美景,有寻找紫蕨的期待,发现青梅的喜悦,也有欣赏燕子筑巢和蜜蜂采蜜的欣喜;来到山家,主人烹酒煮茶,殷勤致意,作者在高兴之余,欣赏吐丝的春蚕,赏玩潺湲的小溪,闻到丁香花的淡雅香气而不愿离开;整首诗,既不伤春,也不说理,而是在山间寻春的过程中记录下自然与人情的美好,跳出传统春日诗歌的主题窠臼,颇有新意。【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诗歌题材和体裁的能力。“今体诗”,也叫“近体诗”句数固定,五律、七律每首都是八句。该诗是十二句,故不是今体诗。乐府诗,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叫“乐府诗”。该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郢,不具备乐府诗的内容特点,故不是乐府诗。《春日题山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