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黄山以奇松、任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B.有的人对音乐只有一知半解,却在音乐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C.这座古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置身其中,仿佛在世外桃源。D.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异)之。(《桃花源记》)②便要(同“邀”,邀请)还家。(《桃花源记》B.①如鸣佩环,心乐(以……为乐)之。(《小石潭记》)②日光下激(穿透),影布石上。(《小石潭记》)C.①径(径直)寸之木。(《核舟记》)②尝贻(赠)余核舟一(《核舟记》)D.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水中的陆地)。(《诗经·关雎》)②溯洄(逆流)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又到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C.这位建筑设计师出色的工作和独特的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本文出自《周渊明集》B.《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文是他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写下的“永州八记”之一,以探访山水,流连于自然胜景中排遣心中的苦闷。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字子敬,明末嘉善人。D.(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二、阅读选择正确答案(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农业3.0时代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总之,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农业3.0时代的农业样态,林林总总,琳琅满目,较重要的就有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定制农业、品质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观光农业等等,以及由这些农业样态交叉融合而来的新样态。比如智慧农业,它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环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种植和智能化生产,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再造。又比如绿色农业,它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采用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施用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类似这样的农业样态不断兴起,“农业+”“+农业”,业正在抛弃单纯的“地里刨食”,告别简单放、整齐划一,迈向一个新时代—农业3.0时代。(节选自2017《半月谈》13期)5.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逻辑顺序C.空间顺序6.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A.打比方、作比较B.列数据、打比方C.举例子、列数据D.分类别、作比较7.下列选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介绍了农业3.0时代的含义及其样态。B.农业1.0时代是单纯的“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传统时代农业2.0时代是简单粗放、整齐划一广泛使用工业品的时代;农业3.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更高的新时代。C.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给蔬菜提供种植需求。这是智慧农业的一种体现。D.删掉“农业2.0时代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这句话中的“较大”一词,更能准确体现农业1.0到2.0时代的惊人变化。三、文言文阅读,选择正确答案(16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大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米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之:结构助词,的B.渔人甚异之之:代词,指渔人C.武陵人捕鱼为业为:动词,作为、当做D.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介词,对、向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B.“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译文:起初洞口很狭窄,刚好可以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10.下列语句中不能反映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是()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对作者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B.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C.为了表现一种扑朔迷离的境界,表现一种浪漫主义文风。D.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四、读《蒹葭》选择正确答案(4分)12.对下面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A.诗歌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求之不得焦灼。B.诗分三章,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情调。C.“兴”的特点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D.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水,充分表达了诗人执著而细腻的思想感情。第Ⅱ卷(表述题共80分)五、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0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______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诗经·关雎》)(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六、文言文阅读,完成题目(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但见血山吴楚材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答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注解】①王:指益王赵元杰。②坦:姚坦,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王惊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父子兄弟鞭苦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②但见血山,安得假山!16.文章中姚坦的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七、现代文阅读,完成题目(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窗前的树张抗抗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③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④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⑤洋槐在春天,似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罩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如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珠般的花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⑥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⑦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地温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⑧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课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⑨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棵着全身一无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伊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乌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⑩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⑪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17.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洋槐一年四季不同的特点。(4分)18.文章第⑦段开头部分写道:“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我”感动的原因是什么?(3分)19.品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