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冷岛效应_第1页
高考地理冷岛效应_第2页
高考地理冷岛效应_第3页
高考地理冷岛效应_第4页
高考地理冷岛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主题I"冷岛效应"是怎么一回事?

真题呈!

(2020•全国高考真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

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

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l・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答案与解析】

1.C2.A3.C

1.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

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

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

度差值最大,A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

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C,

2.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

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

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

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

3.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

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

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7~8月。也可以通

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

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40多度,故最可能发生在

北半球夏季7~8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原理讲I

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

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

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

绿洲的〃冷岛效应"。

冷岛效应-简介

观测结果表明,绿洲农田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的戈壁显著要低,最高

气温甚至可低30℃左右,蒸发量约小一半。这说明绿洲在夏季相对于周围环境(戈壁或沙

漠)是一个冷源和湿源,即相对独立的“冷岛"。

冷岛效应-特性

绿洲上空的这种效应,使湍流发展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非常有利

于植物的生长。这对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节约水源、种草种树和发展农业,是很有

利的。

(2021•临胸县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干旱地区的土壤受蒸发影响,湿度一般由表层

向深层增加,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浅层土壤湿度大于深层土壤的现象,这就是逆

湿现象。下图中绿洲与沙漠间的热力环流有利于形成逆湿现象。此完成下面小题。

绿洲于沙漠分布示意图

1.图中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有利于形成较强逆湿现象的天气是()

A.背景风较强,晴朗的白天

B.背景风较强,晴朗的夜晚

C.背景风较弱,晴朗的白天

D.背景风较弱,晴朗的夜晚

(2021•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

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

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

读我国匹北某地区夏季逆湿出现概率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A.绿洲中心B.荒漠中心

C.绿洲边缘的荒漠D.荒漠边缘的绿洲

4.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

A.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

B.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

C.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

D.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

5.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A.导致沙漠扩大B,改善土壤条件

C.加剧风力侵蚀D.导致降水增多

(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二模)对流层逆温是下冷上热的现象,逆湿就是下湿上干

的现象。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2010年9月~2011年8月流沙前缘近地面2.0m与

0.5m高度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010年9月~2011年8月,有关当地逆温逆湿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9月开始出现逆温现象

B.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

C.10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

D.逆湿现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显

7.流沙前缘的逆温逆湿现象会()

A.促进植物生长B,加速流沙扩展

C.增加区域降水D.加剧风力侵蚀

(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二模)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中一绿洲防护

林[(40°N,106°E)附近]进行小气候研究。该绿洲防护林外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植

被较少;防护林内地势平坦,建有完整的农田及防护林网,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防护林内

外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年内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一林内

8.甲、乙、丙、丁四图表示的气象要素分别是()

A.甲-降水量乙-相对湿度丙-蒸发量丁--风速

B.甲■风速乙・蒸发量丙一相对湿度丁・降水量

C.甲-降水量乙-蒸发量丙一相对湿度丁-风速

D.甲-风速乙-相对湿度丙-蒸发量丁-降水量

9.防护林建成后()

A.年降水量大增B.冬季防风效果最好C.形成"冷湿效应"D.形成"暖湿效

应"

(2019・四川成都市•棠湖中学高三月考)由于荒漠戈壁和绿洲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表

面性质,决定了绿洲相对于其周围荒漠环境是个冷源,即形成绿洲最显著的"冷岛效

应",但绿洲中城市的发展不断影响“冷岛效应"。表一、表二为我国新疆石河子绿洲

1989~2013年相关数据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一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温度等级百分比(%)

极低低温较低中温较高高温极富

年份

温区K温X区温区K温区

1989年1.6711.3617.3331.5320.9712.574.57

2000年1.5626.1725.4915.3511.8011.657.99

2013年0.0124.1618.6114.6715.5016.7010.05

表二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单

位:km')

建设

年份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总计

用地

1989年464.3911.58110.2535.4847.79669.49

2000年451.509.94103.6139.2265.19669.49

2013年•123.2010.1795.7642.2898.08669.49

10.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变化的总体表现为()

A.冷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B,冷岛效应逐渐减弱

C.冷岛效应先减弱后增强D,冷岛效应逐渐增强

11.造成1989~2000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B.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C.水域面积增加D.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12.绿洲中城市的发展要想减弱对冷岛效应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

A.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B.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C.提高土地利用率D.保护耕地

(2018・武邑宏达学校高三一模)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大小可以用城市中心与郊区产生

的气温差来反映。而冷岛效应是一种特殊气象效应,是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

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

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

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上图中各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且末B.塔里木盆地中心C.喀什D.罗布泊

14.下图中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2)]4J]6H8JJIOJII2JI

武汉市热岛强度分布图3位:V)

A.春季B.秋季C.冬季D.夏季

15.关于"冷岛效应"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冷岛效应使污染物不易扩散

B.沙漠周围绿洲的冷岛效应有利于植物生长

C.城市内部湿地、绿化带的冷岛效应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D.绿洲的冷岛效应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2020•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

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

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

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冷岛效应”强度与干旱区绿洲湖泊面积呈正相

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绿洲

沙漠

河流

::二

::二

::一二、

::m

?!

:丙W

:::二

:二

:::;:;

:::二

:::•«

::

:::::

:::

.::

.::

.::

.:::

•一•::

•:•::

•:・•::

•:・•:.:

・.

•:城.

•:・.

•:・.

•:・

•:・.

:・.

•乙

•:・:

•:・:..

•:・:.

:・:

•:•:.

•:・

•:・..

•:・.

•:•

:・.

•・>

::

•:・:.

•:・:

•・

二.

・:

:.

F)Q铲山脉

16."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高低起伏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7.“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

1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参考答案

1.C2.D

【解析】

1.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

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从热力环流角度可知绿洲风在近地面是从绿洲吹

向荒漠,绿洲的水汽被带向绿洲边缘的荒漠,夜晚荒漠降温较快,此时水汽易受冷凝结,

向上蒸发能力减弱,使其最容易出现下湿上干的逆湿现象,选项地区中,最容易出现逆湿

现象的是绿洲边缘的荒漠(丙处),水汽凝结后下渗快,C正确。荒漠边缘的绿洲上

(乙)、绿洲中心地区(甲),水源较多,下渗较慢,以向上蒸发、蒸腾为主,A、B错

误。荒漠中心(丁)空气干燥,水汽含量太少,无法凝结,D错误。故选C。

2.背景风较弱,沙漠和绿洲之间因热容量不同导致的热力环流较为明显。AB错

误。结合热力环流原理,荒漠地区比热容较小,因此晚上降温快,所以此时水汽易受冷凝

结,因此在晚上产生逆湿现象较多。并且晚上地表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因此正确答案选

错误。故选

DeABCDo

3.C4.B5.B

【解析】

3.根据题意,逆湿表现为下湿上干的大气结构(空气为水平运动)。根据材料,荒

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从热力环流角度可知绿洲风在近地面是从绿洲吹

向荒漠,绿洲的水汽带向绿洲边缘的荒漠,使其最容易出现下湿上干的逆湿现象。绿洲中

心和荒漠中心空气^水平运动,水汽表现为蒸发过程,且绿洲中心和荒漠边缘的绿洲大气

层上下水汽都充足,荒漠中心上下水汽都缺乏。故选C。

4.绿洲风弱会导致水汽输送量小,逆湿出现概率会降低,因此不选A;夜间荒漠气

温下降快,与绿洲之间气压差减小,绿洲风较白天弱,因此C选项表述错误,不选C;绿

洲边缘的荒漠中的水汽来自于绿洲风携带的水汽,地表温度低会导致绿洲风减弱,近地面

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小,因此不选D;相比于绿洲,荒漠比热容小,夜间地温和近地面气温

下降快,地表和土壤中水汽更易冷却凝结,水汽向上输送的蒸发过程减弱,从而增大逆湿

出现概率,故选B。

5.逆湿现象把绿洲水汽带向边缘荒漠,出现水汽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的

逆湿现象,可以使该地区的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更进一步的发育,也有利于

植被的生长,改善土壤条件,故选B,而AC错误。逆湿产生的条件是大气水平运动,降

水(一般指垂直降水)一般与气流上升有关,观D错误。故选B。

6.B7.A

【解析】

6.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逆温是下冷上热。当逆温现象发生时,2.0m高

处的温度与0.5m高处的温度差值为正,差值越大,逆温现象越明显。10月开始出现逆

温现象,A错误。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B正确。逆湿是下湿上干的现象。当逆湿现象

发生时,2.0m高处的相对湿度与0.5m高处的相对湿度差值为负,差值越小,逆湿现象

越明显。9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C错误。逆湿现象冬季比夏季更加明显,D错误。故选

B。

7.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逆温是下冷上热,逆湿是下湿上干。逆湿有利于大气

中水汽渗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同时逆温不利于空气的对流

运动,大气稳定性增加,风力较弱,减少水分蒸发,B错误。风力较弱,减轻风力侵蚀,

不利于流沙扩展,D错误。逆温导致空气对流减弱,不利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C错误。

故选A。

8.A9.C

【解析】

8.该区域冬春季节风速更大,且林内地区植被密度较大,摩擦力较大,风速更小,

林外风速更大,所以丁表示风速,排除BD;林内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林内湿度和降水

大于林外,且降水要素在年内的集中度更高,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甲为降水量,乙为相

对湿度;林外植被覆盖率较低,蒸发量大于林内,丙为蒸发量。A正确,C错,故选A。

9•年降水量主要与区域气候相关,防护林建成后,局地湿度增大,但降水量不会大

增,A错;该区域位于北方地区,冬春季节风速大,结合上题丁图表示林内外风速等信息

可知,丁图中,春季的风速较冬季更大,图中春季林内外曲线的间隔更大,防风效果春季

较冬季好,同时,夏季风速整体较春季小,但夏季由于树木的树叶茂密,其防风效果也很

好(图中夏季林内外曲线的间隔也很大),但并不是冬季防风效果最好,B错;防护林建

成后,林内湿度增大,林内气温升温变慢,形成〃冷湿效应”,C正确,D错。古嫡C。

10.A11.C12.A

【解析】

10.本题考查读图表获取信息能力。由图表可知,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

比例下降,冷岛效应增强,2000-2013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增加,冷岛效应减弱。所

以总体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本题考查从图表获取信息能力。结合图表进行分析,1989~2000水域面积由

35.48增加至42.28,面积增多,导致绿洲冷岛效应增强,C正确。耕地面积减少对绿洲

冷岛效应影响小,A项错误。1989-2000年石河子林地、草地均下降,B错误。建设用

地面积增加降低冷岛效应,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

12.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结合表格分析可知,绿

地、湿地都可以影响到冷岛效应,因此,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对各

功能区合理布局。故本题选择A。

13.C14.C15.D

【解析】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