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管仲在齐国推行了“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鲁国也实行了“初税亩”。这些政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

②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2、下图为民国时期《春色》杂志刊登的一则征婚漫画。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男女追求婚姻自主B.征婚存在虚假信息C.图中男女凸显等级差异D.白话文在漫画中被运用3、下列中国古代灌溉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4、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强。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政局动荡5、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明朝的租佃关系普遍化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6、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A.社会生活文明化趋势明显B.城市基础设施已完备C.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D.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7、中国近代交通;通信不断发展。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创办②中央与边疆间的电报业务开通。

③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④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开设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8、如下列两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业工人增加B.海外贸易发展使农产品出口增加C.工业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D.纺织业发展使棉花种植技术改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9、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10、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1、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从美国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物价上涨,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A.正确B.错误13、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A.正确B.错误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5、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A.正确B.错误16、第一组;请将上边的国际组织标志与其相对应的组织名称进行连线。

A.国际货币基金组。

B.世界银行。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第二组;请将左边的经济政策与下边其相对应的领导人名字进行连线。

(1)余粮征集制A.戈尔巴乔夫。

(2)农业集体化B.赫鲁晓夫。

(3)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C.斯大林。

(4)“加速发展战略”D.列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1、图2的史料价值。18、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体现了中国人民积极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力量。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1956年6月毛泽东题写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1962年4月大桥图案入选第三套人民币。(1)分析武汉长江大桥图案入选第三套人民币的原因。19、“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上两大区域的人口数量(单位:万)

。时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4117

1448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

2789

1915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

3174

2398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

2841

4257

明弘治四年(1491年)

2432

5177

——数据源于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1)依据上表;概述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变化状况,并简析长江流域人口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三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有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到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破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被迫出洋,与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华工一同,沦为西方资本的奴隶或雇佣劳动力。

——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华工》(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华工出洋的特点。

材料三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以广东省为倒,1982—1987年,镇吸纳了乡—城迁移人口的41%,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

——摘编自《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3)依据材料三,对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状况。20、【西方女权运动】材料一1792年英国妇女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第一本女权主义理论著作《维护妇女权利》。1848年,美国妇女运动领袖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起草了《观点宣言》。19世纪末女权主义理论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运用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妇女的从属地位与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内在联系,描绘了使妇女获得经济独立的蓝图。——摘编自王政《美国妇女运动起因初探》材料二1848年7月的《妇女伤感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第一次女权运动开始。从1890年起,美国女权主义者将矛头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国家法律。1967年8月,“新左派”女性成员在芝加哥举行大会,发表了“告左派妇女书”,号召姐妹们团结起来,开展一场新的“妇女解放运动”。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妇女运动。这场运动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斗争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多领域,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方面。——摘编自韦冬雪《西方妇女运动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中两次女权运动的异同。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4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

有识之士的代表性观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博览会为“聚珍大会”“赛奇公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博览会“志在联友谊,奖人材,广物产,并藉以通有无”

19世纪末。

博览会有八利“联交谊;扩物产、奖人材、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西国“足以开益商学神智者,尚有赛会一法”

20世纪初。

博览会“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20世纪后商战之竞争也”“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之利权”“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转引自洪振强等《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

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试题分析: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承认了土地私有;不利于限制土地兼并。所以排除④。相地而衰征是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的一项土地赋税改革,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实际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私有权,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2、C【分析】【分析】

【详解】

从图中所给信息,无法判断男女存在等级差异,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项;根据图中文字:“先生!我就是应征的。”可见,男女追求婚姻自主,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图中文字:“那张照片是我四十年前所拍的啊!”,可见,征婚存在虚假信息,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图中文字通俗易懂,可见白话文在漫画中被运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3、C【分析】【详解】

①是高转筒车,最早在晚唐时期出现;②是桔槔,在商代就开始运用;③是人力翻车,在东汉时已经出现。所以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③①,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4、C【分析】国民政府的官营资本其实就是官僚资本主义。从材料中可知官僚资本占据国统区经济的大部分;因而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择C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民国时期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而材料中主要讲官僚资本的影响,所以A、B两项错误;政局动荡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因此D项错误。

点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沉重的捐税负担、官僚资本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国民政府的官营经济指的就是官僚资本,因此可以做出判断。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可知,人地矛盾的尖锐与否,直接影响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故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普遍化的问题,故A错误;明朝政府的规定,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有所脱节,但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故C错误;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户的身份结构,故D错误。6、A【分析】【详解】

依据题干“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城市,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影响了中国城市化或者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文明化趋势明显,A正确;仅凭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完备,B排除;题干没涉及近代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C排除;题干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化,但没有体现其进程发展迅速,D排除。故选A。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从天津开始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创办,1877年中央与边疆间的电报业务开通,19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1932年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开设,四件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A选项符合题意;其他各组在时间排序上均存在错误,BCD三项不符合题意。8、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农业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图片信息;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图片揭示的英国农业耕地方式的进步,从畜力农具到机械动力农具的变化。再根据题干“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时间信息,可知,这与英国18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关联,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农业工人增加”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与“耕地方式”变化关联性不大,排除;D项与“耕地方式”变化无直接关联性,排除。故选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农业的影响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导致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物价上涨,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但不是所有美国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都具有以上破坏性。因此,材料表述是错误的。1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题意说法正确。14、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得到保护,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只要他们不反对革命就应该保护。题干表述错误。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和优良传统,故本题答案为:正确。16、B【分析】第一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3是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故对应C选项;图34是欧盟标志,故对应D选项;图35是世界银行,故对应B选项;图36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对应A选项。

第二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余粮征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实施,故对应D选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故对应C选项;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故对应B选项;“加速发展战略”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故对应A选项。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8分)17、略

【分析】【详解】

从图1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郑和下西洋,因此其形成于1425—1430年间,与郑和下西洋同一时代,是一手史料,有较高史料价值。结合具体的郑和下西洋时期的背景,从对外交往、航海技术、明朝时期的政策等方面概括其价值所在。从图2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对外界认识的范围,因此可用于研究明朝中后期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也可从图中所涉及到的动物等信息概括关于物种交流等方面的价值。【解析】史料价值:图1形成于1425—1430年间;与郑和下西洋同一时代,是一手史料,有较高史料价值;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航线;经过的国内港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是研究明朝的航海技术、明朝对外交往(或朝贡贸易)的重要史料;是研究明朝前期人们对世界认知的重要史料;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世界古代航海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对研究亚非地区历史地理风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2的世界地图已把美洲大陆纳入;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可用于研究15—16世纪的世界历史、地理。

或图2中有船只在中国沿海;太平洋航行;反映了明朝对外贸易和世界航运的历史,可用于研究明朝中后期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或图2上的标注的动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对研究17世纪世界动物分布状况具有参考价值。

或图2地图呈现以中国为中心;可用于研究明末西学东渐的概况,是研究明朝中后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研究明朝中后期人们认识世界视野的重要依据。

或图2是17世纪初绘制由意大得传教士与明朝官员共同绘制,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是第一手史料,有较高史料价值。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它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武汉长江大桥图案入选第三套人民币的原因可从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论述。【解析】(1)原因: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是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武汉长江大桥促进了武汉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沟通南北,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状况;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变化状况;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得出从汉至明的总体状况和唐中期前后发生的变化。长江流域人口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北方战乱频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等方面来回答。

(2)近代华工出洋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到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状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解析】(1)变化:从汉至明;黄河流域人口大体呈减少趋势,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多。唐中期以前,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唐中期以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从汉至明,人口总数总体呈增长趋势。

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人口增殖迅速。

(2)

主要包含契约华工和因生计所迫出国的两类华工;始于鸦片战争后;延续时间长;华工流至的地域广。

(3)

80年代人口主要从乡村转移到小城镇,90年代人口主要从农村、内地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80年代人口流动以短距离迁移为主,90年代则呈现长迁移趋势。20、略

【分析】【分析】

(1)

根据材料时间“1792”;“1848年”并结合所学在经济方面得出工业革命的进行;在思想方面得出启蒙运动的深入;在政治制度方面得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根据材料“1792年英国妇女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第一本女权主义理论著作《维护妇女权利》”得出女权运动者的推动;根据材料“19世纪末女权主义理论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运用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妇女的从属地位与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内在联系;描绘了使妇女获得经济独立的蓝图”得出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结合所学得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同:根据材料“1792年英国妇女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第一本女权主义理论著作《维护妇女权利》”;“1848年7月的《妇女伤感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第一次女权运动开始”得出都有理论指导;根据材料“美国女权主义者将矛头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国家法律”得出都维护妇女权益;根据材料“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妇女运动。这场运动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得出美国是重要阵地。异:背景不同:根据材料一时间“1792”、“1848年”得出第一次为两次工业革命,根据材料“1967年8月”得出第二次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斗争对象不同:根据材料“美国女权主义者将矛头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国家法律”得出第一次以不合理法律为斗争对象,根据材料“斗争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多领域,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方面”得出第二次涵盖多个领域。影响范围不同:根据材料“1848年,美国妇女运动领袖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起草了《观点宣言》”得出第一次主要影响美国,根据材料“这场运动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得出第二次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点睛】【解析】(1)工业革命的进行;启蒙运动的深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女权运动者的推动;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同:都有理论指导;都维护妇女权益;美国是重要阵地。

异:背景不同:第一次为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以不合理法律为斗争对象,第二次涵盖多个领域。影响范围不同:第一次主要影响美国,第二次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五、论述题(共1题,共4分)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阐述。综合表格内容可知,由“聚珍大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等信息可知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认识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