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必修五的
说明及其教学要求
必修五(四个专题)一、科学之光二、此情可等成追忆三、直面人生四、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必修五(11个板块)
专题一:探索与发现、奇异的自然、美丽的创造专题二:如泣如诉、执子之手、旧日时光专题三: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专题四:心连广宇、伟大的情思专题一板块1、内容目标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3.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4.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并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5.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导入课文
我们的祖先究竟是谁?生命从哪里起源?女娲造人希腊的创世主之一——主管谷物的女神神秘的传说——生命起源
对于远古时期的人来说,人类的起源是一个极为神秘的问题。用神创论来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在世界各民族中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它往往和不同生产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生命起源就是生物界的所有物种都是由神(上帝)分别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或者只能在种的范围里变化,但决不能形成新种。基督教《圣经》里所说的上帝六天创造世界万物的说法,最初来自某些古代民族的神话故事。但是自从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占统治地位后,神创论就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我国虽然没有像西方那样占压倒地位的宗教势力来宣扬神创论,但是也有类似的各种神创论思想广泛流行。
我国就有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相信第一个人是由一个名叫哈奴姆的神在陶器场里塑成的,《圣经》上也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法。
但是无论在我国、在西方,都有和神创论相对立的生物进化的思想,认为万物是变化的,一种生物是由其他生物演变来的,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我国古代就有“腐肉生蛆”、“枯草化萤”的说法。在印度的经典里也有从汗液和粪便中产生出各种寄生物和苍蝇等的记载。这些说法,今天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能够提出生命是一种物质自然变化过程产物的观点来和神创观点相对立,还是很可取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达尔文走近作者晚年的达尔文
1840年的达尔文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23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达尔文环游世界时观察到的龟和鸟类甲虫样本
达尔文的望远镜连同他的笔记本、枪枝以及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都是年轻的博物学家达尔文的重要的装备。
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起源》是怎样一本书?《物种起源》产生背景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一旦物种被创造,则不再变动。后来虽然经过了文艺复兴,虽然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直到18世纪,人们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仍然深信不疑。《物种起源》成书过程1831年12月,从剑桥大学刚毕业不久的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乘比格尔号军舰参加了英国政府组织的环球考察活动,从此开始了对物种起源的系统研究。这艘军舰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于1836年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纲领。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在伦敦出版。必读理由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
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
1986年英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所阐述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座最伟大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作者:达尔文
国别:英国
类型:科学著作
成书年代:1859年
阅读时间:青年
《物种起源》(TheOriginofSpecies)是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
绪
论
&序
言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
绪论序言
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
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作者本人来写。
序言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
导言或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
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
导言或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
进行介绍。
序言表达自由。
导言或绪论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注音胚胎槲寄生札记泥坯
坚持不懈
狭隘pēihúpīxiè
zhá
ài★注释[审慎][审时度势]
[琐屑][不屑置辩]
周密而谨慎。审,详细,周密。考虑时机,估量形势。审,考虑,分析,考察。细小而繁多。屑,琐碎。认为不值得争辩。屑,认为值得。
zhá(札)记如chuán(椽)大笔挣zhá(扎)yuán(缘)分
zhá(轧)钢不容置huì(喙)
pēi(胚)胎zāi(栽)种
pī(坯)布坏坯子(pī)cái(裁)剪一póu(抔)黄土zài(载)重出头椽子先烂:比喻冒尖的人最容易受到打击。释词语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序言》。(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浏览全文,梳理脉络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概括每一段的大意。提示:可以先划出每一段的关键句或筛选出每段的关键信息再作概括。1、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2、划出每段的关键句。文本研读,速读要求:.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1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1、2)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5、6、9)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5、7、9)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第一段:1、“那时候”指年,“现在”指年,“这个问题”指问题。1831
1859物种起源2、从第一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了个阶段,它们是
四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3、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问题及写作《物种起源》一书的经过,目的何在?“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的下结论。”——主旨句第1段:“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第二段:1、“因为要完成……,又因为我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发表这个‘摘要’。”2、“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第三段:1、“我现在刊印的‘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2、“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第四段:“我极抱歉的是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表示深深的感谢。”第五段:“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第六段:“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第七段:“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第八段:1、“‘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2、“以后的五章中将论述在承认此学说时所遇到的最显著和最严重的困难。”第九段:1、“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2、“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考考你:辨析选择题
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③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③结构及思路
整理成书的过程(1)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2)(1-4)内容过简的说明(3)向别人表示感谢(4)物种由演变而来(5)基本观点介绍研究的方法(6)(5-9)介绍1-3章的内容,家养变异的可能、作用(7)介绍4-15章的内容(8)进化论的三个主要观点(9)
集中阅读,找关键句请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在第5—9段,把你认为是观点的句子一一划出来。A、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第5段)B、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第7段)C.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第9段)
D、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第7段)
筛选信息,概括观点
请同学们在已经找出来的句子的基础上,用一两句话概括出《物种起源》的两个主要观点。
要求:概括到位,用语准确简洁。参考答案:
①任何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都是由其他物种通过遗传演变而来的;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手段。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自然选择是重要的变异条件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精神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标出你觉得较能体现达尔文精神气质的一处,并具体地说说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格,要求回答前先把标出来的语句读一读。
本文体现出达尔文作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品格,请分别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谈一谈。1.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当时一词能否去掉?当时不能去掉,当时是相对于现代而言,准确而严密,既说明当时的认识水平,又说明现在又有所发展,删去不符合。5.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提问:本句中“事实”与“论点”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学生讨论后明确: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论点”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的周密。提问:“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学生讨论后明确:不能。“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作者的严谨。通过筛选关键句,回答:达尔文是怎样一个人?达尔文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第一段:“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段:“华莱斯先生……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我现在刊印的‘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可以看出达尔文严肃、审慎的态度和谦虚的精神。
第九段:“我毫不怀疑地主张……’’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可以看出达尔文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感受科学家的精神品格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这段话可以给我们提供出达尔文观点形成过程中哪些信息?(作者过去相信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现在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1、整理成书的经过
2、提前发表的原因3、内容过简的原因——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谦逊审慎的态度5、物种由演变而来6、介绍研究的方法7、家养变异的作用9、强调观点的正确——严肃认真的态度——亲身实践的精神——尊重事实的态度——毫不动摇的决心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1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2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3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5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谨认真的态度6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7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9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
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文章语言准确严密,充分显示了达尔文大胆怀疑,坚韧执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审慎严谨,重视实践的科学态度。
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不仅严谨、认真、勤奋、勇敢,而且是正直的。他的朋友华莱士给他寄来一篇与他的书稿观点完全一致的论文,只要他推荐,华莱士的文章一发表,就意味着达尔文20多年的心血白费了!尽管华莱士的信中只是说:“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的话,请转给赖尔看一看。”但是,正直的达尔文却当即决定,放弃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即将完成的书稿,单独发表华莱士的文章。后来,是在熟知达尔文的研究工作的伟大意义的科学家朋友们的关切下,达尔文才把自己的草稿提纲与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了。在处理华莱斯的稿件的问题上,体现了达尔文的诚实、实事求是,他的真诚、坦白。
2009年9月●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夏纪梅伙同副主任王哲等人,在申报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时,张冠李戴,大肆造假。此事被郭颐顿副教授在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揭露,轰动一时。夏纪梅因此得了“夏骗骗”的外号。
2010年3月●李连生,原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在2010年3月21日被西安交通大学认定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取消教授职务,并解除教师聘用合同。●2010年3月号的《文艺研究》上,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发表长文《汪晖的学风问题》,指证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的博士论文存在抄袭。
2010年7月●2010年7月1日,素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连续在其微博上发文,举证质疑唐骏在他所写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当中所说的论文、学历,以及数项发明专利,还有他海外创业经历,都涉嫌造假。一时之间,关于唐骏是否造假这样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体会语言的严谨准确
划线的词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地探索真理的精神。“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
不把问题说得绝对化,在明确肯定的同时稍稍留有余地。
“一般博物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用附加的成分,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对某一学说的评价。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搜集”“思索”是研究必不可少的过程,两个词不能颠倒,“耐心地”“各种”透露了工作的艰巨、材料的浩繁。没有“搜集”,就丧失了思考的基础,事实不全,思考不周,当然就难以取得成果。所以“耐心地”“搜集”“思索”和“各种”四者缺一不可。即便如此,也可能只对所研究的问题得到“一些”了解。品味表意准确严谨的句子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筛选出相应的词语。
①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②搜集过程中的关键点:
③说明了估计的谨慎:
搜集思索了解耐心、任何(各种)也许、一些
2.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以为是正确的。
“当时”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作者的认识是在发展的,加点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严肃的科学态度。3、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个短语有什么限制意义?(肯定它的正确性,又含有不全面性。)4、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虽然不完备”这个短语有什么意义?(反映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表现作者行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5、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至少是可能的”限制语有什么作用?(强调而不偏激。以简练的语句表达丰厚的内涵。)请找出本句的主干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第1段)【讲解要点】:抽取主干,找结构。(我被打动)“被……所+动词”,该结构用了“所”,动词后不能再带其它成分。双音节动词前“所”可省。“被”可以改为“为”。事实:南美洲的生物分布和它现存生物和古生物之间在地质上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作者开展物种起源研究的触发点和时间。【练习】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对本句的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槲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的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B辨析选择题,在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果捞转让合同协议书
- 安装安全合同协议书范本
- 快递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
- 化肥购销合同协议书模板
- 聚会合同协议书搞笑
- 不签合同待岗协议书
- 企业合同权益转让协议书
- 劳务合同委托采购协议书
- 租赁合同面积缩减协议书
- 土方回填合同简单协议书
- 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 GB/T 24346-2009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
- 蛋糕店生日蛋糕操作流程
- 电能表测试要求和方法-课件
- 心脏彩超解读完整版课件
- 医疗耗材配送服务方案
- 社会心理学第六讲爱情课件
-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课件
- 滚筒冷渣机技术协议
- JB-ZQ 4763-2006 膨胀螺栓规格及性能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