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生物复习:上海市生物一模汇编 生物与环境(有答案)_第1页
2025届高三生物复习:上海市生物一模汇编 生物与环境(有答案)_第2页
2025届高三生物复习:上海市生物一模汇编 生物与环境(有答案)_第3页
2025届高三生物复习:上海市生物一模汇编 生物与环境(有答案)_第4页
2025届高三生物复习:上海市生物一模汇编 生物与环境(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2025松江一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8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园内有由大型和中小型兽类构成的完整食物网,部分动物群系见表1。近期园内开展了一项自然修复工作:采伐部分区域的单一人工林并恢复草本群落,预期未来能向东北虎、豹适宜的针阔混交林群落发展。表11.(2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所有东北虎的总和称为________。(单选)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2分)表1主要反映出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________。(单选)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种群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2分)草本群落恢复后,种群密度可能会上升的是________。(多选)A.东北虎种群B.猞猁种群C.梅花鹿种群D.西伯利亚狍种群4.(2分)梅花鹿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中为________。(编号选填)①初级消费者②次级消费者③第一营养级④第二营养级⑤第三营养级5.(3分)近期园内开展的自然修复工作,可促进修复区生态系统的(1)演替;原生林区、人工林区、修复区交错镶嵌,这体现了群落的(2)结构;这项修复工作最终会增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3)稳定性。(编号选填)①初生②次生③垂直④水平⑤抵抗力⑥恢复力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情况。图1是东北虎、豹在不同情况下的食物生态位;图2是它们正常的时间生态位。人类在林下放牧牛羊的活动,会使大部分动物白天的活动区域受到挤占,空间生态位变小。图1东北虎、豹在不同情况下的食物生态位图2东北虎、豹的时间生态位6.(2分)根据以上信息,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编号选填)①竞争 ②共生 ③正相互作用 ④负相互作用7.(5分)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从生态位角度分析林下过度放牧可能会对东北虎、豹的种间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并阐明理由。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8分)1.(2分)B2.(2分)B3.(2分)ABCD4.(2分)①④5.(3分)②;④;⑤6.(2分)①④7.(5分)赋分水平要点示例5四优先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带来的风险的角度作出“竞争加剧”的判断;能够分析放牧活动对虎、豹的食物生态位、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的影响;根据生态位重叠度可能的变化,指出过度放牧对虎、豹种间关系的影响。林下过度放牧,会导致草本植物减少,使国家公园中的食草动物数量减少,东北虎豹的食物来源变得匮乏。据图可知,当食物匮乏时,东北虎、豹的食物生态位重叠部分增加,种间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白天的放牧活动可能会限制东北虎、豹对空间的利用,或通过限制食草动物的空间利用进而影响东北虎、豹,使他们在空间生态位上重叠度增加,加剧它们之间的冲突。白天放牧还可能改变东北虎、豹的时间生态位,让它们在时间生态位上的重叠度增加,造成更为激烈的竞争。一(2025青浦一模)、互花米草的入侵与治理(18分)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陆地海洋芦苇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陆地海洋芦苇碱蓬互花米草陆地海洋芦苇碱蓬沉积物互花米草入侵前图11.(1分)该滨海湿地在互花米草入侵前后的变化属于______(初生/图12.(3分)若不加以干预,互花米草会导致沉积物逐渐增多,推测N年后该湿地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多选)A.为某些非本地昆虫提供了生态位B.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芦苇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正相互作用D.群落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均更加复杂④③②①麋鹿同化量a用于麋鹿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麋鹿常食互花米草,科研人员向该湿地投放麋鹿,构建“互花米草防治与麋鹿保护耦合生态系统”④③②①麋鹿同化量a用于麋鹿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图图23.(2分)麋鹿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编号选填) ①分解者②初级消费者③次级消费者④第一营养级⑤第二营养级4.(2分)图2中还少了一个麋鹿所属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去向,图中能正确表示该能量流动去向的虚线箭头是______。(编号选填)5.(2分)若营养级效率为10%~20%,则图2中c的最大值为______。(单选)A.5a B.a/5 C.5b D.b/56.(3分)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信息传递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多选)A.CO2互花米草 B.麋鹿互花米草C.碱蓬互花米草 D.芦苇麋鹿7.(2分)若干年后动物学家考察该地,认为当地鹿群正处于增长高峰期,预测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动物学家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来自于鹿群的______。(单选)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 D.出生率和死亡率8.(3分)“互花米草防治与麋鹿保护耦合生态系统”的建立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_____。(编号选填)①保护栖息地②保护物种③划定自然保护地④就地保护⑤迁地保护一、互花米草的入侵与治理(18分)1.次生(1分)2.AB(3分)3.②⑤(2分)4.①(2分)5.B(2分)6.BC(3分)7.C(2分)8.②⑤(3分)一、(2025宝山一模)水位波动对湖泊生态的影响(18分)某湖泊与河流之间有水文连通,降水较多的季节河流水位上涨会倒灌入湖泊,降水较少的季节湖泊流水入河,导致湖泊水位的周期性波动如图1,甲、乙、丙分别为不同区域的湖堤和湖基底。表1是该湖泊中鲌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占比。77月丰水期水位12月枯水期水位甲乙丙图1表1食物时期食草鱼类食杂食鱼类食鱼鱼类食浮游生物鱼类虾枯水期19.7%47.2%2.3%24.8%6.0%丰水期14.2%12.3%5.0%54.2%14.3%1.(3分)在近期对该湖泊的一次科研调查中极少量发现一种外来鱼类,若湖泊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预测该外来鱼类五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能为。(多选)A.逐渐减少直至在该湖泊灭绝 B.呈“J”型曲线增长 C.先快速增长,后急剧下降 D.呈“S”型曲线增长2.(2分)12月到第二年7月的时间段内,图1中发生群落演替最明显的区域是。(编号选填)①甲 ②乙 ③丙 3.(4分)湖泊枯水期到丰水期的水位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直接体现,水位变化同时带来的水体深度、水体浑浊度等变化也会影响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编号选填)①物质循环 ②能量流动③信息交流 4.(3分)从表1可推测,鲌鱼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可处于。(多选)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5.(3分)鲌鱼在丰水期占比最高的食物来源为食浮游生物鱼类,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丰水期。(选择编号并排序)①水体中浮游生物大增 ②水体温度、光照、无机营养等条件适宜 ③食浮游生物鱼类生物量增加显著6.(3分)湖泊中消费者的碳来源可包括内源碳(水生植物、藻类、部分有机碎屑)和外源碳(陆生植物、部分有机碎屑)。研究发现该湖泊消费者的主要碳来源是外源碳,可能是因为。(多选)A.湖泊消费者更喜好摄食外源碳 B.该湖泊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产量较低 C.丰水期淹没的新鲜陆生植物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大量食物 D.大量陆生动植物残体形成的有机碎屑成为消费者的食物一、水位波动对湖泊生态的影响(18分)1.(3分)ABD2.(2分)②3.(4分)①①②③4.(3分)CD5.(3分)②①③6.(3分)BCD一、(2025虹口一模)雨水花园(17分)上海辰山植物园建造的“雨水花园”具有有效收集和净化雨水等功能。“雨水花园”的部分结构及岩石上部分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1.(2分)“雨水花园”建造前,中心湖曾出现水体浑浊、蓝细菌大量繁殖并伴有异味等现象。结合已学知识推测,最可能代表上述时期中心湖水质情况的是监测点______。(编号选填)2.(3分)据图1及已学知识判断,能体现雨水花园“净化”功能的设计有______。(编号选填)①植被层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②腐殖土层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染物③透水层有助于促进雨水快速下渗④溢流管会将多余的雨水就近排出3(2分)若要培养图1中的微生物种群A,所需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______。(编号选填)①琼脂②NH4NO3③水④葡萄糖⑤无机盐⑥抗生素4.(2分)据图1推测,第0~28天,“雨水花园”沿岸岩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5.(3分)图1中种群A可为种群B提供有机碳.据此推测,在第0~28天内,种群A和B可能发生的事件有______。(多选)A.有机碳可在种群A、B间循环利用B.种群B可能从多个种群中获取能量C.种群B大量繁殖挤占种群A的生存空间D.种群B分泌有害物质抑制种群A的生长6.(5分)“雨水花园”净化水体离不开植物群落。有人曾尝试将苦草、金鱼藻和黑藻分别种植于“雨水花园”中心湖来净化水环境,部分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据此,有人提出将上述3种植物混合种植于中心湖以增强净水效果。据相关信息及已学知识,说明上述“混合种植”治理方法的生物学原理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上述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植物名称植入中心湖第0天植入中心湖第35天水体氮含量(mg·L-1)水体磷含量(mg·L-1)水体氮含量(mg·L-1)水体磷含量(mg·L-1)苦草1.810.460.33a0.02b金鱼藻0.05c0.08a黑藻0.11b003b注:数字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植入中心湖第35天各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光饱和点(植物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且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提高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一、雨水花园(17分)1.②2.①②3.②③⑤4.次生演替5.BCD6.6.三者都能吸收水体中的N和P,且苦草和黑藻去除水体P效果较好,金鱼藻去除水体N效果较好;苦草、黑藻和金鱼藻三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依次升高,到达最大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为0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不同,且依次升高,推测三者在水体中可能呈现垂直分布,即生态位重叠较少,种间竞争较小。综上,三者同时种植于中心湖,既不相互影响生存,又能较好地净化水体。一、(2025杨浦一模)人类活动影响鸟类栖息地(15分)气候变化和土地占用会对野生动物物种间相互作用产生深远影响。为了预测这些环境变化对鸟类栖息地重叠度的影响,研究人员首先在繁殖季节对某地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繁殖季节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调查表筑巢高度(米)白鹭苍鹭池鹭牛背鹭夜鹭鹭类总数(只)6~864000108~10644201610~12420241212(2分)为避免对鸟类的干扰,在筑巢期间研究人员通常通过计数巢穴来估测鸟类的种群数量。据此分析,获取表中不同鹭类数量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样线法D、逐个计数法2.(2分)欲探明鹭类的生态位,除了调查表所示信息外,还可以调查______。(多选)A、食物种类B、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D、性别比例3.(2分)据表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各种鹭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①该栖息地内鹭类存在物种多样性②白鹭与苍鹭之间不存在种间斗争③白鹭与苍鹭之间无法实现杂交繁殖④鹭类之间的生态位呈典型的垂直分层和水平分区4.(2分)生态位相似性指数(D值)表示两个物种生态位相似度曲线重叠面积的百分比。据图1判断,与朱鹮生态位最相似的鹭类是______。野生朱鹮的栖息地受人类保护,调查发现气候变化和土地占用会迫使鹭类和朱鹮共享部分栖息地,从而影响该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共享栖息地面积。因此,研究人员还调查了野生朱鹮与鹭类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及其重叠度(图2)。5.(2分)气候变化和土地占用会导致朱鹮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发生变化,该变化属于______。(多选)A、初生演替B、次生演替C、种群密度变化D、种群大小变化6.(2分)据图2信息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①气候变化致使鹭类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扩大②土地占用导致朱鹮和鹭类的适宜栖息地面积缩小③土地占用导致朱鹮和鹭类的共享栖息地面积缩小④原有情况下,物种丰富度越多,共享栖息地面积越小7.(3分)鹭类以视觉方式觅食,朱鹮以触觉方式觅食,因而鹭类的视野范围更广。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土地占用对朱鹮和鹭类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①土地占用会加剧受保护的朱鹮栖息地的种间竞争②朱鹮与其栖息地内的鹭类之间存在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③鹭类可为朱鹮提供针对天敌的预警,因而朱鹮可从混居群体中获益④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朱鹮,除巩固原有自然保护区的成果外,还需减少鹭类栖息地的占用一、人类活动影响鸟类栖息地(15分)1.C2.AB3.①③4.白鹭5.CD6.②④7.①②③④一、(2025闵行一模)海洋酸化和变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环境正在发生酸化、升温等现象,对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与代谢,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等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海洋中的部分生物,其中紫石房蛤以硅藻(如威氏海链藻)为主要食物,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生物,广泛分布于沿海的浅海区域。1.结合图1分析,紫石房蛤应该属于_______。(编号选填)①生产者②初级消费者③次级消费者④分解者⑤第一营养级⑥第二营养级2.紫石房蛤所在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编号选填)①上一营养级②呼吸作用散失③分解者④该营养级的粪便⑤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⑥未被利用3.海洋上层的生物受到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A.海洋上层的生物群落随季节发生变化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食物匮乏时,海洋上层食性相近的浮游动物可能会发生生态位变化C.从某个时间点上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可能高于浮游植物D.深海生物群落不受海洋上层季节性变化的直接影响4.海洋酸化和升温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多选)A.营养结构 B.信息传递途径 C.能量单向流动特点 D.物质循环速度为探究海洋酸化和升温对“藻-贝”食物链的效应(包括物质组成与含量等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图1所示四组实验,图2为威氏海链藻的碳利用效率(CUE)的结果。5.结合图1信息和探究目的,研究人员收集了不同组的威氏海链藻、紫石房蛤的代谢物组成和含量的数据后,需要进行的处理有_______。(编号选填)①比较不同组威氏海链藻的相同代谢物的含量,找到差异代谢物②比较不同组紫石房蛤的相同代谢物的含量,找到差异代谢物③分析相同培养条件下“藻-贝”间的差异代谢物含量变化的关系④分析相同培养条件下“藻-贝”间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变化的关系6.根据图2分析,海洋酸化_______(加剧/缓解/不改变)海洋升温带来的对威氏海链藻的_______(正面/负面)影响。7.结合已学推测,海洋酸化和升温可能通过威氏海链藻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多选)A.水循环 B.碳循环 C.氮循环 D.硅循环一、海洋酸化和变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②⑥2.②③⑤⑥3.A4.ABD5.①②③④6.缓解负面7.BCD一、(2025浦东一模)牡蛎礁与互花米草(21分)牡蛎是雌雄异体的软体动物,从潮间带至数十米深的海洋范围都有分布。牡蛎有2片壳,固着在岩礁石或贝壳等物体上的壳称为左壳,借右壳的开闭进行摄食、呼吸、生殖等活动。牡蛎礁是一种海岸生态系统,礁体由活体牡蛎和死亡牡蛎的壳组成。图1是牡蛎礁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通道及营养级分布。营养级营养级图图11.(2分)下列关于牡蛎形态结构的描述中,与左壳固着功能相适应的是_________。(单选) A.壳内具有闭壳肌 B.壳大且色深 C.壳表面有明显生长纹 D.壳呈现一定的弧度2.(2分)据图1判断,牡蛎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3.(3分)据图1可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是________(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图1中与牡蛎存在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多选)。 A.浮游植物 B.其他软体类 C.海葵 D.植食性鱼类4.(2分)据图1信息推测杂食性鱼类的食物可能是_________(多选) A.大型海藻 B.牡蛎 C.肉食性鱼类 D.植食性鱼类5.(2分)为了研究牡蛎礁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研究人员需调查牡蛎的种群数量特征。相关的调查指标有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研究发现滩涂潮间带出现“互花米草—牡蛎”群落。图2表示该区域互花米草区(S),牡蛎区(Mud),混生区(S-O1、S-O2、S-O3)的分布情况。图3是三次对混生区牡蛎密度的调研结果。图4表示混生区两种生物之间的作用,“”表示混生区当前状态,“”表示群落演替后可能会出现的状态,“+”表示促进。图图2图3图图46.(4分)风暴潮会造成泥沙淤积,掩埋牡蛎礁体造成牡蛎种群缩小。据图3分析,三次调研中最可能受到过风暴潮影响的是____(编号选填),受影响最大的区域是_____(编号选填)。 ①2022-06 ②2023-04 ③2023-06 ④S-O1 ⑤S-O2 ⑥S-O37.(2分)分析图4,若海平面上升,混生区的群落状态可能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向互花米草主导状态演替 ②向牡蛎主导状态演替 ③维持混生区群落状态8.(4分)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也受到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请你对“通过养殖牡蛎来遏制互花米草扩张”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牡蛎礁与互花米草(21分)1.(2分)D2.(2分)②③(漏选扣1分,错选不给分)3.(3分)从下往上,BD(2分,B1分,D1分,其他没有分)4.(2分)ABD(错选不给,漏选1个扣1分,漏选2个不得分)5.(2分)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迁入率、迁出率)6.(4分)②,⑤7.(2分)②③(漏选扣1分,错选不给分)8.(4分)不一定可行。牡蛎能附着互花米草,并对其进行机械勒杀,进而挤占互花米草的生态位,从而遏制互花米草的扩展(2分)。但是崇明东滩的生境不一定适合牡蛎生存,且引入牡蛎是否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也未知。(2分)(2025静安一模)消落带(16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其采用了“冬蓄夏排”的水位调度模式,使库区两岸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m的消落带(周期性水淹-成陆-再水淹的水陆交替环境),依据一年中水淹时间的占比,将消落带分为强、中、弱三个水淹强度(图8)。消落带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图图8175m(冬季最高水位)165m155m145m(夏季防洪控制水位)消落带沿岸库底弱水淹中水淹强水淹(3分)消落带植物是消落带生态系统的关键生物类群,为调查消落带中植物种群变化,下列实验设计方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多选)A.在三峡库区不同地段的消落带随机设置观测点,调查观测点的植物种群变化B.选取三峡库区植被较稀疏的消落带设置观测点,调查观测点的植物种群变化C.将观测点选择在中水淹区域(155-165m),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数据D.每个观测点均包括强水淹、中水淹、弱水淹三个区域,以获得全面的观测数据(4分)长江三峡成库后,许多原有陆生植物难以______新的生境而死亡,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致使消落带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增强/减弱)。经过二十年演变,目前三峡消落带主要以狗牙根、苍耳等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二十年间消落带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演替。植物在消落带形成了明显的分层成带现象,属于植物群落的______结构。(3分)鸟类生境营建工程是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若想衡量其修复效果,应纳入调查的指标包括______。(编号选填)①鸟类物种组成 ②鸟类的丰富度③候鸟的迁入率 ④留鸟的出生率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体滞留时间延长,致使部分颗粒物携带重金属沉降,不仅威胁鱼类和水生态健康,还威胁人类饮食安全。为评估三峡水库地区重金属通过摄食途径进入生物体产生的富集和放大效应,研究人员采集了多种鱼类样品,并测定了重金属汞(Hg)的含量。图9为部分测定结果(Ⅰ~Ⅳ表示4类食性的鱼)。根据食性,科研人员将鱼类分为4类: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动物为食。杂食性鱼类:同时以植物和动物为食,可至少从两个营养级中获取食物。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水生高等植物,也摄食附着藻类和被淹没的陆生嫩草。滤食性鱼类:用鳃耙过滤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碎屑等来获取食物。说明说明上四分位数平均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ⅠⅡⅢⅣHg/ng·g-1120100806040200图9(2分)根据已学知识和上述题干信息可以推测,Ⅳ为______食性鱼类。(4分)有人认为“就鱼的种类而言,人应多食用草食性鱼类,少食用肉食性鱼类。”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阐述理由。______。AD适应 减弱 次生 垂直①②③④肉有道理。第一,能量流动中会逐级递减,因此肉食性鱼类生长过程消耗的能力比草食性鱼类更多,所以食用草食性鱼类更低碳环保。第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富集,因此草食性鱼类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比较少,利于人体健康。

一、(2025黄浦区一模)“海洋卫士”红树林(18分)图1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由滩涂、浅水水域等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1图12011年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的部分光滩区域逐渐被来自北美的互花米草占据。为了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对保护区的影响,研究人员调查了保护区中不同潮间带区域底栖生物的群落组成(图2),并绘制了红树林群落中的部分食物网(图3)。图2图31.(3分)据题干推测,红树植物可能具有的特性有_____。(多选)A.树干表面具有进行气体交换的皮孔 B.茎、叶上具有分泌盐分的盐腺C.部分树根背地生长,伸出地面形成呼吸根 D.对温度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2分)研究人员调查红树林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宜采用方法是_____。(单选)A.样方法 B.样线法 C.标志重捕法 D.描述法3.(2分)据图2,红树林区虾蟹的生物量_____贝类的生物量。(单选)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4.(3分)捕捞大型食肉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图3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A.过度捕捞会使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破坏B.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应使大型食肉鱼种群数量维持在环境容纳量D.应放弃捕捞,避免干扰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5.(3分)导致红树林区与互花米草区底栖生物群落差异的原因有_____。(多选)A.红树和藻类间存在较强的种间竞争B.互花米草和藻类间存在较强的种间竞争C.互花米草叶无法作为虾蟹的食物D.贝类的食物来源过于单一上海崇明、南汇等地也存在互花米草入侵问题,复旦大学钟扬教授曾计划在这些地区引入红树植物替代互花米草。表1为四种红树植物在浙南测得的抗寒性指标数据。表16.(2分)细胞质膜受损会导致电导率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低温等逆境下产生的有害活性氧自由基。你认为较适合引入上海的红树树种是_____。(编号选填)①秋茄 ②无瓣海桑 ③拉关木 ④桐花7.(3分)欲增强红树植物抗寒性,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多选)A.利用物理射线诱导红树幼苗产生定向变异B.提高红树细胞中SOD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C.将耐寒基因导入红树植物中,培育出新的红树品种D.筛选出每一代相对电导率冬夏比值最小的红树植株进行再培育1.(3分)ABC2.(2分)A3.(2分)D4.(3分)AB5.(3分)BD6.(2分)①④7.(3分)CD一、(2025奉贤一模)按蚊的婚飞(19分)夏季黄昏,雄蚊集群在空中飞舞,吸引雌蚊飞入后求偶交配,这种现象称为“婚飞”。中国科学院的团队研究了“生物钟基固、光照和环境温度对按蚊的性信息素合成、婚飞和交配的调控”,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代表相关基因。1.(3分)由题干信息可知,雄性按蚊在吸引雌蚊交配的过程中,依靠的信息属于______。(编号选填)①物理信息②化学信息③行为信息2.(3分)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按蚊婚飞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A.按蚊婚飞受基因表达的调控B.当环境温度处于27-34℃之间,按蚊就可以婚飞C.desat1基因表达有利于性信息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按蚊婚飞D.desat1基因的表达呈节律性变化,受光信号调控基因CYC和CLY的控制3.(2分)图中虚线框内所涉及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A.激素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神经调节雄性按蚊通常以植物汁液或花蜜为食,植物也可依靠雌性按蚊传粉。按蚊属包括嗜人按蚊、微小按蚊等不同物种,如图所示。4.(2分)雄性按蚊在生态系统中的属于第______营养级。A.一 B.二 C.三 D.四5.(2分)上海地区常见的中华按蚊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6.(4分)据题干信息分析,雄蚊与植物之间能量流动的关系为:雄蚊______植物(填→/↔/←),信息传递的关系为:雄蚊______植物(填→/↔/←)。7.(3分)按蚊还是传播疾病的媒介,上海每年都会开展防蚊灭蚊专项行动。从生态防治的角度分析,以下灭蚊方案合理的是______。(编号选填)①使用诱捕灯②放养美国特有的美洲食蚊鱼③适当增加天敌数量④种植驱蚊植物⑤清理积水,减少蚊子滋生一、按蚊的婚飞(19分)1.(3分)②③(选②③得3分,选①②③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2.(3分)ACD(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1个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3.(2分)B4.(2分)B5.(2分)A6.(4分)←(2分)↔(2分)7.(3分)①③④⑤(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1个得2分,漏选2个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一、(2025崇明一模)夜蛾的无间道(20分)草地贪夜蛾(简称F蛾)的幼虫以玉米为食,导致玉米减产。玉米的次生代谢产物Bxs对F蛾的幼虫有毒性。图1为在不同处理条件下F蛾幼虫的平均体重。1.(3分)关于图1的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A.需要保证各组F蛾幼虫的初始平均体重基本相同B.组2模拟了自然状态下F蛾幼虫的进食条件C.肠道细菌能够缓解Bxs对F蛾幼虫的毒性D.在不同条件下,Bxs均能显著抑制F蛾幼虫的体重增长图2为从F蛾幼虫肠道筛选能代谢Bxs的细菌的过程示意图,I~IV表示操作步骤。2.(2分)图2中,欲筛选可将Bxs同时作为碳源和氨源的菌种成为优势菌,在配制步骤Ⅱ所需的培养基中应添加。(编号选填)=1\*GB3①葡萄糖②抗生素③NH4NO3=4\*GB3④Bxs⑤Bxs酶⑥琼脂3.(4分)图2中,步骤II的目的__________;步骤III的目的_______。(编号选填)①通过挑取单菌落获得纯化的菌种②根据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能代谢Bxs的菌种③便于能代谢Bxs的菌种增殖④便于计算F蛾幼虫肠道中微生物总数研究发现,对Bxs代谢起主要作用的分散假单胞菌(简称P菌)具有固氮能力,该菌分布于玉米的根部和叶脉处,在下蛾摄食玉米叶的过程中也能转移到下蛾的肠道、精巢以及受精卵等处。4.(2分)P菌有质膜而无核膜,质上附有参与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链,以上事实说明该菌属于______。(单选)A.真核生物B.自养型生物C.原核生物D.严格厌氧生物5.(3分)选择能够表示F蛾、玉米与P菌三者之间种间关系的编号,填入右侧图中。(编号选填)①种间竞争②捕食③寄生④共生6.(4分)有农民想在农田中施用广谱抗生素以杀死P菌,从而抑制F蛾的生长,请从种间关系与生态环境等角度,评价该农民的想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7.(2分)F蛾、玉米与P菌间还存在协同演化的关系(即不同物种相互影响共同进化),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①P菌降解Bxs的能力是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2\*GB3②与P菌建立合作关系的F蛾具有更大生存、繁殖优势③三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