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海难救助_第1页
第8章-海难救助_第2页
第8章-海难救助_第3页
第8章-海难救助_第4页
第8章-海难救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海难救助航运管理系蒋军海商法(1)海难救助的概念指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客货运费的全部或部分,由外来力量对其进行救助的行为,而不论这种行为发生在任何水域。外来力量:专业救助人、临近或过往的船只大陆法系国家将海难救助分为:救助、救捞。区别就在于船舶或货物是否脱离其船员占有。(2)海难救助分类广义:对人的救助(不可索偿)、对物的救助(可索偿)狭义:仅指对物的救助(可索偿)例外:救助船货的同时又救助了人命,人命救助人有权分享救助报酬中的合理份额。1.海难救助概述(3)海难救助的性质(众说纷纭)无因管理说: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自愿管理他人的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准契约说:指未得到当事人的同意,而基于一方自愿的行为或其他法律事实,发生与缔结契约的同一效果。它包括:无因管理说、不当得利说等,但近代大多数国家立法时均排除了“准契约说”。不当得利说:它包括4个要件:1)一方获得利益;2)他方受到损失;3)利益和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没有合法依据。海难救助的法律制度来自于实践,目前还找不到恰当的法学理论来予以解释。1.海难救助概述(4)海难救助的形式纯救助指船舶遇难后,未曾请求外来援救,救助方自行救助的行为。如果救助获得成功,救助方有权获得救助报酬。特点:1)救助方与被救助方无需签订任何救助协议;2)纯救助实行“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原则被救助方有“禁止救助权”,但必须“明确且合理”目前采用较少。如:遇难船上无人,过路船救助了此遇难船。1.海难救助概述(4)海难救助的形式合同救助指以“无效果、无报酬”(NoCure,NoPay)为原则的救助协议(书面或口头均可)进行救助的一种形式。主要合同形式:(见P282-283页)劳氏救助标准合同格式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的救助合同格式1.海难救助概述(4)海难救助的形式雇佣救助实际上为合同救助的一种形式。这种救助以救助方所使用的人力和设备按时计付报酬。合同签订:救助前或救助中,一般为书面合同救助指挥权:在遇险船一方救助报酬:不论救助是否成功,被救助方都要向救助方支付救助费。风险:救助方承担的风险很小,但救助费也相对较低。1.海难救助概述(1)被救助必须为法律所承认救助的标的必须是物,不包括人。人命无报酬请求权救助的标的要是法律所承认的。即应该是国际救助公约或国内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救助物的范围之内。具体见P284(2)被救物处于危险之中各国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指:遭遇台风、船有倾覆的危险、碰撞后船有沉没的危险、船被海盗掠走、船舶搁浅、火灾等。2.海难救助成立的要件(2)被救物处于危险之中危险必须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我国海商法),或“可航水域或任何其他水域”(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问:若船舶在修造船厂发生危险呢?危险必须是真实存在(不管大小)或不可避免(指尚未真实存在,但不采取措施危险不可避免)危险要件不考虑起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潜在缺陷、被救方的过失或故意等),不要求对船货必须是共同的(仅对船舶或货物存在危险即构成危险,这与共同海损所要求的危险不同)。2.海难救助成立的要件(3)救助行为是自愿的行为自愿救助:指救助方或被救助方在发生法律关系时,其作为或不作为完全出于自愿。对救助方来说:他有救与不救的自由。救助成功了,他有权获得报酬,不救不承担任何责任。对被救方来说:他有接受或拒绝被救助的自由。如果接受了,则有效果给报酬,无效果不给报酬。如果拒绝,则必须要有明确且合理的意思表示,在此情况下,即使救助方救助获得了成功,也无权请求救助报酬。非自愿救助:包括合同规定的救助、法律规定的救助,此时,不救将要承担合同或法律的责任,救了无报酬请求权。2.海难救助成立的要件(3)救助行为是自愿的行为非自愿救助:包括合同规定的救助、法律规定的救助,此时,不救将要承担合同或法律的责任,救了无报酬请求权法律约束的救助(主要是指对人的救助)船长对于遭遇海难的人有法定的救助义务,适用于两船相碰。这种救助以不危害船舶、船员和旅客的安全为条件违反上述救助义务,船长承担法律责任合同约束的救助(指海难发生之前签订,与前述合同相区别)遇难船员救本船引航员在履行其职责范围内的救助遇难船上的旅客救本船2.海难救助成立的要件(4)救助效果海难救助的法律关系成立不需要此要件,但救助报酬的获得必须要有此要件(无效果、无报酬原则)间接效果,在计算报酬时,需要合并考虑无形效果通常也有实质性贡献,也有救助报酬请求权,其衡量标准是救助方是否提供了有益的服务。对于油船的救助,如果严格实行“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原则,则基本上救助方得不到什么救助报酬,不利于鼓励救助方去积极救助油船,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因此,便产生了“特别补偿条款”。2.海难救助成立的要件(1)救助报酬请求权的当事人债权人:实施海上救援的人。如为多人,则按各自救援效果的比例分配姊妹船相互之间的救助,视为2个不同的船舶所有人拥有的船舶,需要相互给予报酬。债权人享有船舶优先权和船舶留置权债务人:被救船舶所有人、货物、运费所有人或其他海上获救财产所有人。不享有责任限制3.救助报酬(2)救助方的权利与义务义务:以应有的谨慎进行救助以应有的谨慎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在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寻求其他救助方援助当被救助方合理地要求其他救助方参与救助作业时,接受此种要求,但是要求不合理的,原救助方的救助报酬金额不受影响。

权利根据救助效果获取救助报酬享有船舶优先权和船舶留置权3.救助报酬(3)被救助方的权利与义务义务:与救助方通力合作

以应有的谨慎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

当获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财产已经被送至安全地点时,及时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的移交要求

权利有拒绝救助权3.救助报酬(4)救助报酬的原则救助报酬金额不得超过获救财产的价值获救财产价值:指船舶和其他财产获救后的估计价值或者实际出卖的收入,扣除有关税款和海关、检疫、检验费用以及进行卸载、保管、估价、出卖而产生的费用后的价值。

不包括船员获救的私人物品和旅客获救的自带行李的价值。救助方有过失,报酬将予以减免,以致赔偿救助方的过失致使救助成为必须救助更加困难救助方有欺诈或其他不诚实行为3.救助报酬(5)救助报酬金额的确定通常以金钱支付,数额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由受理争议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裁定。影响救助报酬金额的因素(共10项)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的价值(前提:不得超过)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救助方的救助成效危险的性质和程度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救助方所用的时间、支出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

3.救助报酬(5)救助报酬金额的确定影响救助报酬金额的因素(共10项)救助方或者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情况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能和设备的价值(6)救助合同的变更合同在不正当的或者危险情况的影响下订立,合同条款显失公平的

根据合同支付的救助款项明显过高或者过低于实际提供的救助服务的3.救助报酬(7)被就船船长在救助作业中的地位和应注意的事项船长有权代表船、货双方签订救助合同,并应及时签订救助合同。船长有救助本船人员及财产的义务首先,旅客离船其次,船员离船最后,船长离船尽量抢救航海日志、机舱日志、无线电台日志、海图等正确行使“禁止救助权”注意与确定报酬金额有关的因素3.救助报酬(1)公约名称《1910年救助公约》《1989年救助公约》具体内容见:P291-302(2)特别补偿条款适用于油船,主要考虑减轻污染海洋环境而设立救助无效果或不明显,特别补偿相当于救助费用救助有效果,防止或减轻了环境污染,则特别补偿在救助费用的130%-200%之间,视具体情况而定。救助报酬高于特别补偿时,只支付其差额。详见:P2964.国际公约

2000年10月24日,大连吉粮轮船有限公司(被告)所属的“吉星”轮和“大庆”轮发生了碰撞,“吉星”轮被撞破了一个75cm*44cm的洞,且主机发生故障,失去了动力。为此,被告发函给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原告),请求“安排一条拖轮协助吉星轮进港”。原告及时安排拖船到达现场,在拖带“吉星”轮时,原告给被告发函,要求以“无效果无报酬”原则计收救助报酬。被告答复应按空驶时每马力小时0.6元,拖带时每马力小时1.6元计算拖航费用。同日,原告向被告发函,主张以获救价值的3%确定救助报酬,被告未予同意。据广州中心气象台发布的南海海洋天气预报,当时现场海面东北风5-7级,阵风8级。事后,双方诉至海事法院。问:(1)该行为是海上拖航行为还是海上救助行为?(2)该行为的收费标准应该是什么?案例分析1

1994年10月25日,银河航运企业有限公司(被告)所属的停靠于蛇口港8号泊位的“织女星”轮在装载白糖时发生火灾。蛇口港公安局消防大队接到火警后迅速派10辆消防车赶到现场,并通知了联达拖轮有限公司(原告)赶来救火。原告接到通知后迅速派3艘拖消两用船到现场救火,经过3个小时的救援,终于将火扑灭。共花费110800元的泡沫灭火剂,挽救价值7456万(船舶3000万、货物4250万、运费206万)。原告属于企业法人,经营港口拖轮拖带作业、水上过驳、船舶供应等业务。1994年4月,蛇口港公安局和港务监督局联合发出火灾应急指南,将原告的拖消两用船定性为公安局消防大队的辅助船。原告向被告索要救助报酬,但被告认为原告是在履行行政职能,只能按消防条例给一定的消防费用。问:该案例是否构成海难救助?该如何收费?案例分析2

2001年4月17日9时,邵建(原告)驾驶一艘渔船在捕鱼时,发现了在水面上漂浮的一艘渔船(月450马力,铁壳),当时该船上空无一人,左舷中部被装损,舱内大量进水,有沉没的危险。原告于是用对讲机招来在附近捕鱼的7人,共同对该船实施救助,包括排水、拖带等作业,经过艰难险阻终于在4月18日将该船拖到了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