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防灾减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6.3 防灾减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6.3 防灾减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6.3 防灾减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6.3 防灾减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是我国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后,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提醒社会各界更加重视防灾减灾1.你知道国家在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吗?2.遭遇自然灾害,你该怎么做?①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②伞是人们最常用的防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③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6.3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1.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害防御灾后恢复灾害监测2.工作内容:灾前灾中灾后

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1.灾害监测①目前,我国的卫星遥感监测服务已经业务化,在台风、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灾害、沙尘暴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②此外,在雪灾、干旱、大雾、渔情、泥沙、暴雨以及海冰等方面的监测中,卫星遥感监测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人造卫星了解:气象站①气象观测记录和依据它编发的气象情报为天气预报提供日常资料②采用大气遥感探测和高速通信传输技术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已经能够十分及时地直接向用户发布龙卷、强风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警报③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为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条件了解:水文站①水文站是观测及搜集河湖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②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③水文站观测的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了解:地震台、地震预警系统①地震台是指利用各种地震仪器进行地震观测的观测点②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

①地震预警系统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仪器探测纵波,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该次地震的震级、烈度、震源等,并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电磁波(如电视、广播、短信等)发出警报②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九寨沟成都71s案例二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我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受地震台网密度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尚难做到对每次地震的精确预警。地震预警2秒后地震横波到达成都市震中距你150千米震中四川资中预警震级4.1预估烈度1.0震感轻微信息来自成都市应急管理局2.灾害防御修建水库修筑堤坝防护林(1)工程性措施: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2)非工程性措施:3.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了解: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一级为最高级别。①

启动应急预案,②

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③

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我国已建有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灾害救援与救助如果遇灾时采用空运救援,从距灾区最近的基地出发,最多7小时就可到达受灾地点。1.你认为地震专业救援队应包括哪些专业救援人员?需要负责协调、技术和保障工作的专家;管理人员、从事搜索、营救和保障工作的官兵;进行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2.讨论强震发生后国际救援的重要性。国际救援能为灾区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包括救援军队、医护人员以及技术专家,还能提供先进的救援设备,同时保障充足的救援物资。活动: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

我国成为亚洲首个拥有两支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的国家2019年10月,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当日成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和复测,我国成为亚洲首个拥有两支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的国家2019年10月21日,中国救援队在北京消防救援总队大兴训练基地进行地震搜救演练4.灾后恢复(1)发生自然灾害后,应①

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②

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③

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2)主要救助形式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重建后的汶川三.自救与互救的内容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自我保护1.灾前准备(2)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地震救援包(1)洪涝、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了解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2灾中救助若能逃脱,按预先设计的逃生路线撤离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讨论:不同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如何正确逃离才能尽可能减少损失?洪水:尽量撤离到地势高的地方。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地震:有序撤到安全地带。如不能撤离,应寻找三角地带蹲下。泥石流: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情境应急反应正在用火、用电正在楼房内身处平房内正在户外迅速关闭火源、电源迅速离开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避,千万不要跳楼迅速逃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尽快躲避在比较坚固的家具或设备下面或者旁边要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桥梁、高压电线及化工设施、避开陡坡、陡崖等地震中的救助若不能逃脱,要尽可能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2021年7月20日,郑州的一位外婆开车去幼儿园接两个孩子回家,中途突遇特大暴雨,车子抛锚。外婆给自己的女儿(孩子的妈妈)打电话,妈妈接电话后,做了三件事情:1.冷静;2.判断自己不能去营救;3.利用外婆的描述,迅速定位抛锚位置,并通过电话和网络向周围的人求救。周围人立刻响应,最终成功救出了车厢里的外婆和两个孩子,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救援”。案

例3.灾后保护a.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b.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课后活动1. 应急救援包中应该包括哪些物品?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家庭应急救援包和应急卡。2. 查找资料和实地走访,寻找离你的住所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并规划从住所到避难场所的最优路径。应急救援包该有哪些东西?求救类高频哨、救援绳照明类蜡烛、打火机、防水火柴、应急手电、电池防护类防尘口罩、防滑手套防灾头巾、安全帽生活类保温应急毯、保温帐篷、超薄保温雨衣、压缩饼干、应急水、可调扳手、备用眼镜。急救类急救药品包、创可贴、纱布绷带、棉球、无纺布胶带、酒精消毒片。防灾减灾防灾减灾手段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自救和互救灾前灾中灾后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025/1/31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皮西那乡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教学楼里上课,其较合理的做法是(

)A.迅速躲在窗口B.迅速跑向门口逃出教室C.迅速跑向阳台D.用书包护住头躲到课桌下2.地震发生后被困在废墟下的人的正确自救做法是(

)①点燃柴火帮助搜救人员确定位置

②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以防吸入过多灰尘③大喊大叫,不要错过搜救的黄金期

④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被救援人员发现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D3.图中,某地高速公路一侧的坡面防护设施的主要功能是()A.挡风升温,防御寒潮 B.减缓坡度,防御地震C.降低风速,防御台风 D.加固坡面,防止滑坡4.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5/1/31DC5.实施减灾防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D.四川盆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D读下列图示,完成6—8题。6.图示反映的自然灾害救助核心环节是()A.灾前准备

B.灾中应急C.灾中抗灾

D.灾后恢复7.我国救灾应急能力的基础是()A.救援物资充足

B.救援人力精良C.应急交通线通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