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屋顶比较平,是因为:A.气温较低B.气温较高C.降水丰富D.降水贫乏2、非洲的猴面包树干季时叶子掉光;湿季时树干能贮几千公斤水,枝繁叶茂。这是长期适应哪种气候环境的结果()

A.AB.BC.CD.D3、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对高度为()A.10380米B.1532米C.7316米D.8380米4、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C.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D.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5、东南亚人的主食是()A.大米B.面食C.玉米D.杂粮6、南亚地形的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A.山地、高原、平原B.高原、平原、盆地C.山地、平原、高原D.山地、盆地、高原7、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8、下列关于地图说法错误的是()A.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B.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三大基本要素是:方向、比例尺、经纬网D.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长江B.湄公河C.莱茵河D.多瑙河10、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A.环境恶化B.交通拥挤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提供大量的劳动力11、下列关于东南亚一些国家首都分布的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缅甸首都仰光位于萨尔温江三角洲B.越南首都河内位于红河三角洲C.老挝首都万象位于湄公河三角洲D.泰国首都曼谷位于湄南河三角洲12、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长江B.湄公河C.莱茵河D.多瑙河13、【题文】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北温带B.热带C.寒带D.南温带14、请你阅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15、地处东南亚“交通咽喉”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红海16、以下叙述中,与大陆漂移说不相符合的是()A.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B.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C.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大陆不会再发生移动D.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17、下列国家中,兼跨两洲的亚洲国家是()A.土耳其B.埃及C.俄罗斯D.印度尼西亚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____;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是____19、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西南与非洲为邻,亚非的陆上分界线是______.20、请阅读如图,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地点的地理坐标:C______②______。

(2)A点位于______半球(东;西);请在图1正确标注东西半球分界线的度数。

(3)②点位于______半球(南;北);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B点在D点______方向;①点在②点______方向。

(5)若沿图1虚线由B点去D点;前进方向的变化过程是先向______方向再向______方向。

(6)我国极地科考船到达图2所示极点时,队员们兴奋地将行李奋力扔向前方,则行李落在队员的______方向。21、读东南亚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找出下列地名的字母代号:

马六甲海峡______;马来半岛______,苏门答腊岛______,爪哇岛______,加里曼丹岛______.

(2)革命老前辈陈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明的是以下那个地方的地形;河流特点______

A.印度半岛B.俄罗斯C.中南半岛D.马来群岛。

(3)下列国家与生产热带经济作物搭配不正确的是______

A.泰国-蕉麻B.马来西亚-棕油C.印度尼西亚-椰子D.菲律宾-椰子.22、读印度略图,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首都①:____河流⑤:____地形区⑥:____邻国⑦:____(2)写出主要工业中心名称:传统的工业中心②:____;③:____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④:____(3)图中A、B所在区域代表着印度粮食的分布地,请写出A、B所代表的的粮食作物的名称A____B____23、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我们通化位于五带中的____.24、东南亚包括____和____两大部分。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____海峡是连接____洋与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5、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______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4分)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判断对错)27、纬度越低,纬线越短;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判断对错)28、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20分)29、连线题。(5分)A.经线①6371千米B.纬线②约4万千米C.赤道周长③5.1亿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径④甲E.地球表面积⑤乙30、【题文】连线题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国家及其首都相连每项1分共10分3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E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A到B到E,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F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3)小明需要了解北京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____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北京的气候特点____。(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____,理由是:____。(5)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____32、读“东南亚政区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图中代号: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____;世界最大的群岛国____。(2)位于④南侧的海峡是____海峡,它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3)2012年4月11日,菲律宾海军士兵持枪登录上我黄岩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引发了南海对峙事件。下列有关黄岩岛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方向B.在图中的⑥位置C.地处热带地区D.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广东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房屋结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屋顶比较平,主要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中降水的分布情况,夏季雨水较少,不会积水,故D符合题意。气温的高低与房屋平顶结构没有必然联系,A、B描述有误。降水丰富,屋顶平不利于雨水下泄,降水多的地区不会建筑平顶屋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考点:了解屋顶平的结构与降水的关系【解析】【答案】D2、B【分析】【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非洲的猴面包树干季时叶子掉光,湿季时树干能贮几千公斤水,枝繁叶茂。这是长期适应热带草原气候环境的结果。故选:B。本题考查非洲的气候及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3、C【分析】【分析】相对高度是指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以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对高度为7316米=8848米-1532米。4、C【分析】本题考查聚落的相关知识。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A对;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B对;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会形成聚落,但不能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C错;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D对。故选C。【解析】C5、A【分析】【分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6、C【分析】【分析】

南亚地区位于亚洲的南部地区,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南亚北部地区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地区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为主的冲积平原,南部地区是主要位于印度半岛上的德干高原地区,故本题选C。7、D【分析】解:某地的年降水量指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气候是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状况;降水和气温是气候的主要表现。年降水量指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

本题考查年降水量的概念,牢记即可。【解析】D8、C【分析】解: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故选:C.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解析】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D【分析】试题分析: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该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和欧洲的河流。【解析】【答案】BD10、AB【分析】解: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AB.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解析】AB11、BD【分析】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沿岸,万象位于湄公河沿岸而不是三角洲地区。【解析】【答案】BD12、BD【分析】试题分析: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该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和欧洲的河流。【解析】【答案】BD13、AD【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五带的相关知识。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北温带和南温带。热带一年都为高温期,寒带终年严寒。【解析】【答案】AD14、AC【分析】解:根据图例及降水的分布规律分析:A;降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故符合题意;

B;①比③降水多;原因是①位于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③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故不符合题意;

C;②位于内陆;降水少,④位于沿海降水多,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故符合题意;

D;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处山的迎风坡,降水多,称为世界雨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认真阅读地图,根据图例及影响降水的因素筛选正确选项。【解析】AC15、AC【分析】解: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依据题意.

故选:AC.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

本题主要考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牢记即可.【解析】AC16、AC【分析】解: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故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故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大陆仍在不断发生移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魏格纳(1880-1930)是一位德国科学家.1910年的一天;他正望着世界地图出神,突然发现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刚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他不由得猜测,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会不会本来就是一个整块,后来才破裂漂移分开的呢?经过反复观察后,他还发现北美大陆;格陵兰岛和欧洲大陆轮廓正好也可嵌合在一起.魏格纳坚信这些决不是巧合,便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并经过实地考察,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内容,要理解记忆.【解析】AC17、AD【分析】本题考查地跨两洲的国家。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主权按政治划分属于亚洲,A正确;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传统上为非洲国家,B错误;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由于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故传统上为欧洲国家,C错误。故选AD。

【解析】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经济发展水平联合国【分析】【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很多,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性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故答案为:经济发展水平;联合国.

【点评】从经济状况来看,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19、略

【分析】解: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故答案为:苏伊士运河.

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本题考查洲界线,牢记即可.【解析】苏伊士运河20、165°W,35°N30°E,80°S西南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正西东北东北东南北【分析】解:(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C点的经纬度是165°W,35°N,②点的经纬度是30°E,80°S。

(2)A点的经度是170°E;位于西半球;图1中东西半球分界线的度数是160°E。

(3)②点位于南半球;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是南半球图。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点在D点正西方向,①点在②点东北方向。

(5)若沿图1虚线由B点去D点;前进方向的变化过程是先向东北方向再向东南方向。

(6)图2所示极点是南极点;该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所有点都位于南极点的北方,所以队员们兴奋地将行李奋力扔向前方则行李落在队员的北方。

故答案为:

(1)165°W;35°N,:30°E,80°S;(2)西;

(3)南;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4)正西;东北;(5)东北;东南;(6)北。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析】165°W,35°N30°E,80°S西南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正西东北东北东南北21、CBADECA【分析】解:(1)马六甲海峡是C;马来半岛是B,苏门答腊岛是A,爪哇岛是D,加里曼丹岛是E;

(2)革命老前辈陈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明的是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特点;

(3)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故答案为:

(1)C;B;A;D;E;

(2)C;

(3)A.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目前,泰国的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马来西亚的棕油产量也居世界前列,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重要的椰子生产国.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记忆即可.【解析】CBADECA2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首都①新德里,河流⑤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地形区⑥德干高原,邻国⑦巴基斯坦,(2)主要工业中心名称:传统的工业中心②孟买,印度的棉纺织中心;③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④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开发中心,(3)图中A、B所在区域代表着印度粮食的分布地,请写出A、B所代表的的粮食作物的名称:A小麦,主要位于西北中,B水稻,主要位于东北部。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印度的知识。【解析】【答案】(1)①新德里⑤恒河⑥德干高原⑦巴基斯坦(2)②孟买③加尔各答④班加罗尔(3)A小麦B水稻23、回归线北温带【分析】【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辽宁省通化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该温度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故答案为:回归线;北温带.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划分,牢记即可.24、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印度太平【分析】【分析】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故答案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印度;太平。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概况;牢记即可。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25、略

【分析】解: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故答案为:马六甲.

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本题主要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解析】马六甲四、判断题(共3题,共24分)26、√【分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国家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这种国际贸易模式中该地出口的都属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7、×【分析】【分析】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28、×【分析】【分析】因为平原地区土地广阔平坦;人口多,所以规模大,分布紧密,而丘陵受地形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