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2、【题文】下列图片不属于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是()3、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①岳飞②文天祥③郑成功④戚继光⑤康熙帝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⑤4、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彩迷人。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字体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金文④行书⑤隶书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④C.①③②⑤④D.①③②④⑤5、王二是清朝前期的一位商人,他在国内进行商业贸易,向西最远可到达的地方是A.葱岭B.长城C.外兴安岭D.福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__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___等。位于成都平原的______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7、说说下列图标的含义。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8、列举战国时期三个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高僧_______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唐朝高僧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1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______;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治世是______。11、我国的众多遗址发掘以及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12、《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13、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编创出“五禽戏”,他是谁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15、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两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和舜。尧年老的时候,指定了德才兼备的舜继位。()16、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907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唐朝至此灭亡。
。A.正确B.错误17、史料:“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推论:南宋时期,苏州、湖州地区盛产稻米,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A.正确B.错误18、中国历史上的“西域”是指今天甘肃省的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______(判断对错)19、公元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T.正确F.错误20、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禹的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12分)2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观察图所示人物,分别指出他们是谁。
(2)结合所学史实简评图1、图2所展示人物。22、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重要的帝王,以下九项治国安邦措施中,有些是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有些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1)请你将秦始皇;汉武帝的治国措施加以挑选分类;然后将其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皇帝图像旁边对应方框内的横线上。
A.接受主父偃的建议,用“推恩令”削弱诸侯国B.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C.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E.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F.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G.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H.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J.统一文字,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2)秦始皇与汉武帝都功绩盖世,你更喜欢哪一位?请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3、战争,自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便同人类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发展史如影随形,既扮演过阻碍社会进步、吞噬千百万人生命、耗费大量物质财富的角色,又起过促进社会发展、为新社会“助产接生”的重大作用。【连环画战争】(1)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字母):___________。(2)图B和图D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B:___________;D:___________。【典故出战争】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源于战争。请结合下列材料说出战争的名称和涉及到的成语。典故一: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3)战役: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典故二: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中了齐军的埋伏,大败而归。(4)战役: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6分)24、实验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为《秦统一六国》一课设计了如下一段导语:在历史上;对于秦始皇这个人的评价,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唐朝诗人李白写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赞颂他的雄才大略,也有明代思想家称他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人曾写《过秦论》《阿房宫赋》谴责他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的,更遑论孟子“苛政猛于虎”的论断和民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了。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引得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对其褒贬不一呢?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探究的活动。请你参与该老师设计的如下活动,完成相关要求。
【秦灭六国】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是在哪年?秦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加强统治】如图2所示。
(2)该图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3)图中C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秦始皇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对后世有何意义?
【巩固统一】
(4)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文化;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各列举一例相关措施。
文化:______;
经济:______;
军事:______。
【秦的灭亡】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收货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万里长城派了40万人,等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型徒。
(5)秦朝的这些做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使秦王朝“短命而亡”?概括说出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6)综合以上内容分析,你认为秦始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科学的观点写出你的看法。25、2017年是唐朝建立1399周年纪念。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九次提到“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实干,方能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材料二:从历史经验看,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黄金时代,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以史为鉴,我们今天的“中国梦”实现同样需要从唐朝的历史中寻找智慧。材料三。
。
。
材料四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唐.周匡物《及第谣》请回答:(1)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三中两种农业工具的名称。
(3)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请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
(5)从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3题,共27分)26、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7、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称“秦皇汉武”。你所在班级要举行一场题为“秦始皇和汉武帝谁的功劳大”的课堂辩论活动,正方立场是“汉武帝功劳大”,反方立场是“秦始皇功劳大”。你准备加入哪一方?请你写出能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28、见如图对联。小历认为该对联为颂扬老子而作;小史认为是为孔子而作。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引用对联中的关键词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①造纸术的发明在西汉时期,错误,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北宋平民毕升改进的,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指南针的发明是在战国时期,广泛应用在航海上是在北宋,④火药的广泛使用,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的运用起源于唐代,到了宋朝火器的发展已经非常发达了,火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所以②③④正确,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宋代的科技独树一帜,取得了辉煌成就。宋代的科技发展对中国社会及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我国宋代重大的两项科技成是印刷术,指南针,为人们提供了新知识和战胜封建统治阶级的新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近代世界的发展。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知识;A.养鸡女;B.华严三圣;C.白鹤梁;D.牧牛图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是:白鹤梁,因为白鹤梁是一块天然巨型石梁,故答案选C。
考点:地方史【解析】【答案】C3、C【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抗金反抗的本国少数民族女真族的入侵,不符合题意,②文天祥抗击元,反抗的也是本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入侵,不符合题意。③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的入侵,④戚继光抗击日本倭寇入侵,⑤康熙帝抗击沙俄入侵,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人物。4、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的演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秦统一后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推广更为简便的隶书;商朝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铭文;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开始转化为楷书,草书和行书也开始流行。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解析】C5、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疆域四至。清朝前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到,南至南海诸岛。因此,王二在清朝前期向西最远可到达的地方是葱岭。由此可以看出,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湛。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青铜立人像。据题意: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青铜立人像。考点:青铜文明。【解析】【答案】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7、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可循环利用标志前方隧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允许掉头标志【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标志的认识情况,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答案依次是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可循环利用标志、前方隧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允许掉头标志。
【点评】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的含义。8、略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经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且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如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故填写: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解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9、略
【分析】本题考查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和日本的交流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鉴真。他六次东渡,矢志不渝,在日本传播了佛法,还传播了中国的医药、文学等。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就是鉴真的写照。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到天竺学习。回国后著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故填鉴真、玄奘。【解析】鉴真玄奘10、陈胜、吴广起义文景之治【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治世。
故答案为:
陈胜;吴广起义;文景之治。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解析】陈胜、吴广起义文景之治11、水稻粟【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我国的众多遗址发掘以及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
水稻;粟。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解析】水稻粟12、史记齐民要术【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
《史记》;《齐民要术》。
本题考查《史记》和《齐民要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史记》和《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解析】史记齐民要术13、华佗【分析】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
故答案为:
华佗。
本题主要考查华佗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华佗的相关史实。【解析】华佗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抒情诗《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千古传诵的抒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出自《离骚》。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解析】【答案】√15、×【分析】【分析】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这就是尧舜禹的禅让。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16、×【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灭亡。唐朝末年的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来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苏湖熟,天下足”这句南宋谚语反映了南宋时期苏州和湖州地区盛产稻米,已经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因此史料与推论一致,故选A。【解析】A18、√【分析】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题目中的“两个关隘”即是玉门关和阳关。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通西域;把握西域的范围。
准确识记和把握西域的范围。本题旨在考查两汉时期西域的地理范围,只要识记住基本知识点即可。【解析】√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秦朝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嬴政是秦朝建立者,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所以本题错误。故选F。【解析】F20、√【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禹的王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禅让制和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解析】√四、识图题(共3题,共12分)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图一为鉴真;图二为玄奘。(2)本题主要考查鉴真玄奘相关知识。鉴真,中国唐朝僧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玄奘是唐代高僧。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了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玄奘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受命酱《老子》翻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析】(1)鉴真;玄奘(2)图1:可从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佛学理论及中国文化等方面进行。图2:可结合玄奘西行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佛经及其写《大唐西域记》。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有:政治方面,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表现在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检察。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经济方面,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文化方面,为控制人们的思想,实行焚书坑儒。军事方面,安定北边,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有:政治方面,推行"推恩令",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经济方面,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收取河套、河西走廊地区。外交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题目可以任意选一个人物,但要说出喜欢的理由。你若喜欢秦始皇,理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发封建国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管理与发展;他下令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派人开凿灵渠,促进了交通发展;他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疆域等。你若喜欢汉武帝,理由: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他实施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推行儒学教育,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加强盐铁和铸币权的管理,平抑物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的实施让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等。【解析】(1)秦始皇——政治措施:B、E;经济措施:C、G;思想措施:J。汉武帝——政治措施:A;经济措施:F、H;思想措施:D。(2)本题任选一个回答。喜欢秦始皇的理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发封建国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管理与发展;他下令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派人开凿灵渠,促进了交通发展;他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疆域。(评分说明:只要答出此意均可酌情给分,不要拘泥文字表述的一致性,满分6分)喜欢汉武帝的理由: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他实施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推行儒学教育,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加强盐铁和铸币权的管理,平抑物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的实施让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评分说明:只要答出此意均可酌情给分,不要拘泥文字表述的一致性,满分6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战争。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的发生的,黄帝战蚩尤是四五千年的部落联盟时期发生的,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的,武王伐纣是商朝后期发生的,所以,正确的排序应该是B—D—C—A。(2)本题考查涿鹿之战和牧野之战。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逐鹿之战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织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所以,B是逐鹿之战,D是牧野之战。(3)本题考查典故城濮之战和退避三舍。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典故一是晋楚两军的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4)本题考查桂陵之战和围魏救赵。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典故二是魏齐两军的桂陵之战中的围魏救赵。【解析】(1)B—D—C—A(2)涿鹿之战牧野之战(3)典故一城濮之战退避三舍(4)典故二桂陵之战围魏救赵五、材料题(共2题,共6分)24、略
【分析】(1)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秦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所具备的条件有,战国以来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又善于重用人才。
(2)依据所学可知;图2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3)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依据所学可知;文化上秦始皇统一文字;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
(5)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使秦王朝“短命而亡”;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故答案为:
(1)公元前221年;条件:战国以来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又善于重用人才。(意思相近即可)
(2)中央集权制度。
(3)C:皇帝;措施:实行郡县制;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文化:统一文字;经济:统一度量衡;军事: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
(5)秦末农民起义(或者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暴政。
(6)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末农民起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末农民起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由所学可知,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在其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2)本题考查唐朝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由材料三中的图可知,是唐朝农民制成的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3)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问题。由材料四中的“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可知体现的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隋朝时创立了科举制度,唐朝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4)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大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教文化并携带大量佛经回长安。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5)本题考查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给我们的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合理即可,如: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等。【解析】(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曲辕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妇产科护理技术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用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学科合作下的呼吸疾病康复模式-洞察及研究
- 可持续林业认证标准比较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药学药物配制与用药指导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内科肾脏疾病护理综合试卷答案及解析
- 社区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眼科手术操作规范与安全意识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手术操作视频观摩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产科产科护理实操考核答案及解析
- 市容安全培训课件
- 202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乐支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明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仁怀市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a
- 中国工商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气象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结构化小组)
- 风力发电项目审批流程及要点梳理
- 医院污水站维护方案(3篇)
- 视频监控考核管理办法
- StarterUnit3Wele!SectionB1a1e(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