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2、在自然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灾害程度最高的地域是。

①经济发达的地区②经济落后的地区。

③防灾抗灾能力强的地区④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3、读图“青藏高原简易地形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各河流,在该区域河段最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B.三角洲C.冲积平原D.沙丘4、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发生在()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C.光球层和日冕层D.色球层和日冕层5、地球历史悠久,距今大约有46亿年。尽管时间久远,人类还是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间接地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在我国山西某产煤区,发现煤层里有苏铁等粗大树干的化石,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环境是()A.干旱的森林环境B.温暖的浅海地区C.湿热的森林地区D.干冷的陆地环境6、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D.南半球西风带7、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是下面哪种原因造成的()A.受时间和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B.受技术水平限制C.受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D.受资源之间相互制约性限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风带);常年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对应的自然带是______带。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

(4)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其中“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一日须携四季装”说明这里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地球的历史:约有________年。10、低层大气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主要由____(78%)、____组成。

。组成成分。

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干。

洁。

空。

气。

氮。

含量最____;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

②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②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O2

③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的原料,是温室气体(吸收____;使气温升高)。

③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的原料,是温室气体(吸收____;使气温升高)。

O3

④含量极少,能够吸收____,被誉为____。

④含量极少,能够吸收____,被誉为____。

水汽。

⑤水的三相变化;产生了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固体杂质。

⑥作为__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空白部分表示昼,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E线为____________(晨或昏线)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____________。A.大于一半B.少于一半C.恰好一半D.无法判断(3)A点的经度为____________;C点的区时为____________。

(4)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用“>”或“=”),D点角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12、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14、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的数量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15、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6、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_____)A.正确B.错误17、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确B.错误18、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9、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称为岩石圈。(_____)A.正确B.错误20、泥石流发生时应往河谷下游跑,以摆脱泥石流。(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刚上高一的小明同学对火星探测非常感兴趣,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如下表),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3km)大气成分。

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轨道倾角大气密度表面温度地球1.496N2、O21年23时56分4秒110°115℃火星2.279CO21.9年24时37分0.110.151.9°0.01-23℃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

(2)说明火星大气密度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与地球相比,生命难以在火星存在的原因。22、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乙地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处地貌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4)图示水循环环节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__________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降水多少等对河床的侵蚀程度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河床的形态;而通航里程不会影响河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的强弱,进而对河床的形态影响不大。故选B。2、D【分析】自然灾害的受灾程度与自然灾害的等级有关,还与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与防灾抗灾能力有关。灾害程度最高的地域的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据此选D。3、A【分析】【详解】

图中区域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为世界许多大河的源地。河流上游地区,流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多形成峡谷,A正确;三角洲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入湖口),B错误;冲积平原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C错误;沙丘应出现在中下游宽阔河谷中,D错误。故选A。4、A【分析】【分析】

【详解】

黑子是光球层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耀斑是色球层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因此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光球层和色球层,A正确;B错误;日冕层的太阳活动现象主要是太阳风,不会出现黑子和耀斑,CD错误。故选A。

【点睛】5、C【分析】【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发现煤层里有苏铁等粗大树干的化石”提示,又结合已学知识,苏铁等粗大树干的树种,应生长在炎热潮湿的陆地森林环境,故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环境是湿热的森林地区,C对,排除ABD。故选C。6、D【分析】【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图示为太平洋中低纬度局部图,由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转可知,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故洋流④是西风漂流。西风漂流是受中纬度西风影响而形成的风海流,方向是自西向东,故D项正确。7、B【分析】【分析】

【详解】

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是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这是因为自然资源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还受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限制。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是指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自然资源间的联系性是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从以上分析可知,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是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A错误;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受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限制,B正确;自然资源受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是指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性,不是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C错误;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制约是指自然资源间的联系性,是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不是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有限性,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题目通过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候分布和自然带分布图;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

【详解】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中不同要素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盛行西风带。受其常年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由热带自然带、亚热带自然带到温带自然带,其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或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由森林带到草原带、荒漠带、森林带,其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经度或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4)青藏高原地势高、落差大,其中“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日须携四季装”说明这里气候的特点是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照强,温度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昼夜温差大,要准备厚薄不同的衣物。【解析】整体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赤道向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垂直昼夜温差大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46亿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氮氧高光合作用长波辐射紫外线地球大气的保护伞凝结核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晨昏线的综合判读。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

【详解】

(1)图中的晨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2)该日与北京时间相同的范围是0:00经线向东到180°;根据150°E是6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可推出0:00经线是60°E,新一天的范围是60°E向东到180°。可推出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少于全球的一半,故该题选B。

(3)读图两条相邻经线间隔30°;A点所在经度与180°经线间隔60°,且A点位于180度经线的东侧,故A的经度为120°W,C点位于150°W上,与E点所在经线时间差4小时,E点为6时,所以C区时为10时。

(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其中C位于赤道上,线速度最大;A、B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D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故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C>A=B>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除极点外都相同,D点角速度的大小为15°/时。【解析】晨B120°w10C>B=A>D15°/小时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图中A来自大气层外;为太阳辐射;F来自地面,为地面辐射;I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

(2)读图可知;A包括B;C、D三个部分,即太阳辐射(A)进入大气层后,一小分部通过大气吸收(B)和散射、反射(C)被削弱后,大部分通过大气层照射到地面(D),故A>D。I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一部分能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浓烟的主要成分是水汽和二氧化碳,二者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大面积冻害,故D正确。【解析】(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D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由天体之间的引力产生的,故钱塘江大潮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点睛】

钱塘江大潮除了受天体引力影响之外,还受到海湾形状的影响,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向海洋敞开,向陆地推进的潮水在前进过程中受到海湾约束挤压,水位逐渐升高,从而形成罕见的大涌潮。14、√【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等地区,因此此说法正确。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自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则白天不会升温过高,夜晚降温不会过低,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结论错误。18、√【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称为岩石圈,故错误。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泥石流发生时会沿河谷向下游流动;速度较快,向河谷下游跑,极易被泥石流掩埋。应向沟谷两侧高处跑。故材料说法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火星与地球的对比为背景;涉及太阳系行星位置和地球的特殊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类比应用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

(1)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隶属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位于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火星大气密度比地球低。从图表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