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9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面哪一种现象是由漫反射引起的()

A.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B.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银幕上的像。

D.在烈日下看到玻璃上发出的刺眼的光。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盲道上有凸起B.

刀刃磨得很薄C.

书包带做得较宽D.

注射器针头很尖3、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画面变大些,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4、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的功率越大,所做的功就越多B.机械效率越大,机械的功率就越大C.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D.使用省力的机械,可以提高机械做功的功率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在岸边看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的偏高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图所示的军舰(保持质量不变)由河流驶向大海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船身相对于水面将____(填“上浮”、“下沉”或“不变”).7、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填“音调”或“响度”).同时说明了____能传声.8、

图甲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示数是____℃;图乙寒暑表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示数是____℃.9、(2015•株洲)蜂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表示一只蜂鸟正在嚼食花蜜,此时,以花枝为参照物,蜂鸟是____的,空气对蜂鸟的作用力的方向____.10、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11、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这是____产生的现象.12、鸡蛋砸石头,鸡蛋却碎了,说明____;

成语“叶落归根”中所蕴涵的物理知识是____.13、1

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______cm

高水银柱.

把一个气压计由山脚移到山顶,它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有发散作用.____(判断对错)15、屋顶上落下一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原因是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____(判断对错)16、使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____(判断对错)17、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____(判断对错)18、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____.(判断对错)19、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____.(判断对错)20、当入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30分)21、如图所示,用细线把一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

拉到位置A

松手后,小球就在AC

之间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到达最高点C

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2、【题文】(2分)完成下图所示光路图,并标示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3、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小球A能绕O点来回摆动,当摆到图示位置时,画出A球的受力示意图(球的质量是100g).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

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cm

(2)

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

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

远离/

靠近)

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

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25、【题文】观察图中甲;乙两幅图;将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甲图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cm;乙图汽车速度仪表上所示的速度为____km/h。

甲26、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

则:

(1)

实验中测小球滚动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2)

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用时____________s

(3)

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4)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____________(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5)

假设小球在AB

段的平均速度是v1

在CD

段的平均速度是v3

请问v1

和v3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1题,共6分)27、卓筒井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如图甲所示.卓筒井的钻探原理是通过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使钻头一起一落上下运动,连续不断,即可将井中岩石击碎,然后再用专用工具将井中泥沙;碎石取出,直至打到食盐水层.卓筒井一般深约100m,井口直径10~12cm,为了防止井壁坍塌,古人用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子,将竹节掏空,筒筒相连,插入井中,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取食盐水时,将钻头换成取水桶,放入井底,将食盐水装满,再扳起花车,食盐水便取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井时,为了增强击碎岩石的效果,钻头的质量取____一些好.(选填“小”或“大”)

(2)花车属于轮轴,使用它提升重物时的优点是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3)把食盐水变成盐主要经过“晒”和“煎”两个过程,“晒”和“煎”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都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

A;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表面是太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不符合题意.

B;水面可以看成是镜面;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发生的镜面反射,不符合题意.

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银幕上的像;是因为银幕表面粗糙,发生的是漫反射,符合题意.

D;在烈日下看到玻璃上发出的刺眼的光;发生的镜面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答案】判断属于不属于漫反射的关键就在于看看反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镜面的.

2、C【分析】解:

A;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

C;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注射器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解析】C

3、C【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析】【解答】解: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像变大,减小物距,即降低凸透镜,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故选C.4、C【分析】解:A、由公式P=得;W=Pt,所以做功的多少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时间有关,故A错误;

B;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率大小与机械效率无关,故B错误;

C;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所以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故C正确;

D;功率与做功的大小和做功的时间有关;但与是否使用省力的机械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由公式可知,功率的大小与做功多少和做功所需时间的长短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3)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W有用与W总的比值;是个百分数,二者间没有必然联系.

正确理解功率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此类功率问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5、B【分析】解:A

夜晚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A不符合题意;

B;当从岸上看池水时;看到的池水深度比实际要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作用.

故B符合题意;

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故C不符合题意;

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是因为大树上的树叶很多,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

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

像的形状和太阳一样,而且是倒立的实像.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等知识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解析】B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分析】军舰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受浮力等于军舰重,可以得出军舰受浮力大小关系;因为军舰受浮力相等,知道海水大于河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分析排开水的体积关系.【解析】【解答】解:军舰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所受重力不变;

因为在海水和河水中都漂浮,所以F浮=G舰,由河流驶向大海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不变,即F河水=F海水=G舰;

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即ρ海水>ρ河水;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军舰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海水的体积比排开河水的体积小,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小,即船身相对于水面将上浮.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上浮.7、略

【分析】【分析】听诊器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了声音的分散,从而提高了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解析】【解答】解:减少声音的分散可有效的增大响度;听诊器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就是为了提高响度;

同时也说明了固体能传声.

故答案为:响度;固体.8、0.136.71-3【分析】【分析】看清分度值并确定温度的正、负是温度计正确读数的关键.9、略

【分析】【分析】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蜂鸟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解答】解:以花枝为参照物;蜂鸟相当于花枝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蜂鸟是静止的;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空气对蜂鸟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静止;竖直向上.10、略

【分析】【分析】测量工具上,相邻最近的两条刻度线之间代表的单位是此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或叫做最小刻度值.【解析】【解答】解: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故答案为:分度值.11、略

【分析】【分析】日食是一种典型的光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月球遮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解析】【解答】解: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阴影,这就形成了日食;

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12、略

【分析】

(1)鸡蛋砸石头;鸡蛋对石头施加了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石头也对鸡蛋施加了一个等大的反作用力,所以鸡蛋会破;

(2)“叶落归根”说的是树叶从树上落下后落到树的根部;这是由于树叶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造成的.

故答案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解析】【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3、略

【分析】解: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76cm

高的水银柱;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

因此把一个气压计由山脚移到山顶示数会变小.

故答案为:76

变小.

大气压的值是1.01隆脕105Pa

大气压能支持76cm

的水银柱.

气压跟海拔;季节、天气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

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水银多少、是否倾斜都不影响大气压的值.

要知道大气压跟海拔高度、季节、天气有关【解析】76

变小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也有会聚作用,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解析】【解答】解: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从屋顶上落下的物体,整个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不变,即重力也不变,故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绕绳方法有两种:由定滑轮绕起,由动滑轮绕起.【解析】【解答】解:

①由定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承担物重的绳子有2段,此时有F=;可以省一半力;

②由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承担物重的绳子有3段,此时有F=;可以省超过一半的力.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首先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其次,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才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解析】【解答】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前面的同学反射的光能直接进入人眼,若所有的同学都在一条直线上,前面相隔一位的同学反射的光就不会进入人眼,所以也就看到相隔一位的同学.因此排队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根据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告诉我们,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解析】【解答】解: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入射角的知识:入射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并且要知道法线垂直于镜面.【解析】【解答】解: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所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0°,所以入射角为0°.

故答案为:√.四、作图题(共3题,共30分)21、略

【分析】

首先对小球到达最高点C

时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各个力。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解析】解:小球到达最高点C

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

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

如图所示:

2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给出的是反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40º;反射角等于40º,入射角也等于40º。在作图时注意先用虚线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作图。

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掌握光的反射作图。【解析】【答案】答案见解析。23、略

【分析】

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摆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

此题考查的是重力和拉力示意图的作法,关键是确定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解析】解: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摆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G=mg=0.1kg×10N/kg=1N,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24、略

【分析】解:(1)

由第二次实验可知;当物距等于16.00cm

时,像距也等于16.00cm

并且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物距;像距都等于2

倍焦距.

所以f=8.00cm

故答案为:8.00

(2)

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所以此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无论光屏怎样移动,都会在光屏上出现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

故答案为:大小不变的光斑.

(3)

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应减小,因此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靠近.

(4)

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

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

故答案为: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1)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等于2

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为2

倍焦距.

所以在表格中找到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情况,便可以根据物距或像距计算出焦距了.

(2)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知道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4)

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确定像的位置.

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运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成像规律的内容,同时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把物体放到焦点观察像,这也是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

同时考查了像距的测量要求,一定要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的时候进行测量.【解析】8.00

大小不变的光斑;靠近;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2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如入所示;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cm,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是0.1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长度测量时必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长度为1.60cm;由图中速度表的指示数据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h。

考点:长度的测量;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长度测量需要估读,速度不需要估读。【解析】【答案】0.1cm(1mm)(1.59~1.61)cm80km/h26、(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