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共七个模块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共七个模块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共七个模块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共七个模块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共七个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物质的变更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更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更的。物质的变更分为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

1、物理变更

实质:从宏观上看,是物质的状态、形态发生变更,从微观上看,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更。而粒子本身没有变更。

留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

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更,但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如石墨在确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

不是物理变更,而是化学变更;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态变更,但

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更,而是化学变更。

2、化学变更

实质:发生变更时,构成物质的粒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

特殊留意:化学变更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变更等,可参照这些

现象来推断有无化学变更发生,但要留意有些物理变更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

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更(氧气变成液态氧)。

3、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的区分和联系

物理变更化学变更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更变更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更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本质区分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更,

粒间隔可能变更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微粒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

外观区分状态、形态、大小的变更

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更,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更与物理变更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更中,同时发生物理变更;

联系

在物理变更中,不确定发生化学变更

【例1】(2024•烟台)“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更的是()

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

【答案】D

【解析】淘米、洗菜是把米和菜中的杂质用水冲去,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更,

苹果榨汁是苹果通过挤压的方式把其中所含的水分挤出,苹果汁原来就存在于苹果中,也没

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更,葡萄酿酒是通过发酵等多种程序,让葡萄中的有机物质转变

为乙醇等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更。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更分为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两者的区分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

成,即发生化学变更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变式训练一

1、(2024•潍坊)下列变更中属于物理变更的是()

A.火箭点火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溶化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2、(2024•临沂)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更,属于化学变更的是()

A.水结成冰B.纸张燃烧C玻璃破裂D汽油挥发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

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

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

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2、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更

物质的性质和变更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更的内因,而变更

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详细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分。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更;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硫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例2】(2024•青岛)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某爱好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试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试验步

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依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

(2)化学性质:

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性。

【答案】(1)①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②易溶于水(2)碱

【解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水槽中试管内形

成喷泉,说明氨气溶于水,使得试管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试管;水槽

内的水含有酚酉太,变红,说明氨水显碱性。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更、用途都能反应出物质的性质,推断物质的性质时,要紧扣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变式训练二

1、(2024•金华)下列关于6和CO?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B.C.D.

2、(2024•东营)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亲密相关。下列说法不亚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爱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行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比较

反应类型概念特征举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A+B-AB

占燃

化合反应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S+02==S02

多变一

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AB-A+B

分解反应2H2O电腿2H2t+O2t

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

A+BC-B+AC

置换反应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HC1+Zn=ZnCl2+H2t

一换一

另一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AB4D-AD+BCH2S04+2Na0H

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成分相交换二Na2so4+2山0

反应。

2、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形式归纳

(1)化合反应

占燃

①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2H升。2=H20

占燃

②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3Fe+202=Fe3O4

③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Ca(OH)2

④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C0+H0=

22H2CO3

占燃

③其它。如:2C0+02*:2C02等。

(2)分解反应

①氧化物的分解例如:2H2O2幽2H2。+02t

②酸的分解(含氧酸)例如:H2CO3=H20+CO2t

③某些盐的分解例如:CaCO3通遍CO?t+CaO

(3)置换反应

①活泼金属(金属为金属活动依次中氢以前的金属)与酸(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反

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Fe+2HCl=FeCl2+H2tH2S04+Zn=ZnS04+H2t

©金属(一般不选K、Na、Ca)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金属和另一种盐。

例如:Fe+CuS04=FeS04+Cu2AgNO3+Cu=Cu(N03)2+2Ag

③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例如:H2+CUO=CU+H20

⑥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例如:2CuO+C量遍Cu+CO2f

(4)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反应一盐+水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

②碱+酸一盐+水(中和反应)例如:H2S04+2NaOH=Na2S04+2H20

③酸+盐一另一种酸+另一种盐例如:HC1+AgN03=AgCl(+HNO3

④碱+盐一另一种碱+另一种盐例如:2Na0H+CuS04=Cu(0H)2I

+Na2sO4

⑤盐+盐一两种新盐例如:NaCl+AgNO3=AgCl;+NaN03

留意:碱+酸性氧化物一一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例如:2NaOH+COz二Na2CO3+H20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交叉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中,不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如复分解反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KC10

Mn。)3

△2KC1+3O2t(氧化还原反应);H2c。3=H20+CO2t(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样化合反

应中有氧化还原反应,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到中学学习),

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例3](2024•达州)我国运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I号”送上月球轨

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钱(NH4C104)分解所供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0F==NZ

t+C12t+4H20t+202f,请推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依据化学方程式2NH£104===N21+C12t+4H20f+202t,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

生成物有四种,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规律小结】推断反应的基本类型,主要依据时各类反应的定义: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两两互换成分”。

变式训练三

1、(2024•东营)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更,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

反应。据此可推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A.Zn0+H2S04=ZnS04+H20B.Fe203+3C0====2Fe+3C02

C.Na2co3+2HCl=2NaCl+H2+C02tD.CaCOs同也CaO+CO2t

2、(2024•长沙)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Zn+H2S04==ZnS04+H2tB、CaC03^^C02t+CaO

占燃占燃

C、CH«+20?+2H2OD、

3、(2024•临沂)假如用“O”表示氢原子,用“O”QQ点燃

表示氯原子,如右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0+6

应,该反应类型是

反应后

四、质量守恒定律

1、基本内容: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这位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Y

(1)五个不变原I子的种类不变

M子的数目不变

散观

原上的质量不变

颦1:物质的种类确定变更

(2)两个确定变更|

微观:分子的种类确定变更

(3)可能变更:分子总数可能变更。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试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当是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

目中试验现象相联系,说明缘由。

4、利用原子、分子学问说明质量守恒缘由

说明“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

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

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更,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所以,

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

5、适用范围:全部的化学变更。

6、验证明验:当有气体参与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需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例4](2024•昆明)(1)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试验探究,视察到反

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填“符

合”或“不符合”),理由

是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确定不

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⑶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

4NH计50,图"L4NO+6R,其中R的化学式为。

【答案】(1)反应生成的COz气体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2)①②⑤(3)压0

【解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致使天平不平衡。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元素种类不会发生变更,但分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及物质的种类,

可能会发生变更,依据这条原则,可求出R的化学式为旦0。

【规律小结】化学反应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在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更,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更。

变式训练四

1、(2024•达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确定条件下充分反

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的质量(g)20508030

反应后的质量(g)010010X

请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值()

A.50B.40C.10D.70

2、(2024•临沂)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假如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

来汲取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Cl2+2Na0H=X+NaC10+H20,则X的化学式是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东营)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更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2、(2024•重庆)下列变更中属于化学变更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3、(2024•泰州)下列变更属于化学变更的是()

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

4、(2024•南昌)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丁氮气\铁钉

9c铜块金刚石7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

5,(2024•晋江)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冰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6、(2024•青岛)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亲密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7、(2024•青岛)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C====Si+2COf,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2024•浙江)下图表示物质A(投O)与B(O。)在确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gO)

的微观示意图(•和O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

更,但原子数目削减.,.O―定条件0<>0

B.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一反应前反应后

计量数之比为2:1:2第14题图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2024-重庆)依据化学方程式A+NaOH==B+H20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12B.18C.22D.40

10、(2024•南充)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

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与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B.2:1C.5:1D.4:1

11、(2024•烟台)依据“绿色化学”的原则,最志向的化工生产方式是()

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

12、(2024•常州)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的是()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更,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

C.W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lOOgNaCl溶液

D.确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全部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13、(2024•衡阳)右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

前后粒子数目和种类的变更状况,该反应的反应•A原子

原子

类型是()OB

⑤C原子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

反应前反应后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14、(2024•河北)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uSO4+INaOH=Cu{OH\J+Na2sO4

A

B.2NaHCO3Na2CO3+CO2T+H2O

C.

Zn+2HCI=ZnCl2+H2T

点燃

D.52+Cl2:2HC1

15、(2024•海南)W、X、Y、Z四种物质在确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WXYZ

反应前质量g222340

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与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

16、(9分)(2024•重庆)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

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试验室制备F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A的化学式可能是(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7、(11分)(2024•太原)组成我们四周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更。

这些变更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更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和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填写两种不

同卷剂的物质的化学耳)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o(合理即可)

三、信息题

18、(10分)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

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更过程: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

干脆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

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

反应生成硝酸(HNOs)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

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2)试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相宜的是o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氮元

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更是。

A.不变B.仅上升C.仅降低D.既有上升又有降低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缘由是

19、(11分)(2024•广西)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更的反

00+1-1

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如:2Na+Clz==2NaCl反应前后,钠元素、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更,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请细致阅读表格的内容,回答问题。

序号化学方程式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

①Fe+S=FeScombinationreaction

②decompositionreaction

CU(0H)2=CuO+H20

displacementreaction

H2+CUO=CU+H2O

HC1+AgN03=AgCl1+HN03doubledecompositionreaction

(1)请依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更进行分析,表格内列出的化学方程式中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2)依据以下要求,写出有碳元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decompositionreac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splacementreac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mbinationreac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2024•广州)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试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X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

次合成了氨(NH3)o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

产炸药的原料一一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铝催化剂和确定温度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氨方法。这一成果生产的化

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

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学问。

①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

③氨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

④氨的用途:;

(2)依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②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

是o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0

专题一物质的变更和性质

变式训练一

1、C解析:冰雪溶液,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更

2、B解析:纸张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更

变式训练二

1、B解析: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这属于物理性质。

2、D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铁

制品与氧气接触,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

变式训练三

1、B解析:铁在反应前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为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价发生了

变更,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D解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简洁概括为多

变一。题目所列的四个反应中,只有D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所以D为化合反应。

3、Ife+CL直燃=2HC1化合反应

解析:通过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

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变式训练四

1、D解析:甲和丙的质量削减了,所以两者为反应物,其增加反应的质量和为90g,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90g新物质,而乙只增加了50g,说明又生成了新物质丁90g—50g

=40g,所以x=30g+40g=70go

2、NaCl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所以X的化学式为NaCl。

综合检测

1、D解析: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使紫罗兰花中的某些成分溶解于水,形成指示剂。

2、D解析:高粱酿成酒,产生了新物质乙醇。

3、A解析:瓦斯爆炸实质是地下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燃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更。

4、D解析:物质在化学变更中表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铁生锈是化学变更,所以D

为铁的化学性质。

5、A解析:可燃冰作燃料燃烧,是一个化学变更,所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6、C解析:甲醛有毒

7、C解析:C和Si是单质,SiO,和C0是化合物,依据各个反应类型的定义,其属于

置换反应。

8、C解析:从反应示意图中可知,反应前有2个A分子,1个B分子,生成了2个C

分子,所以C正确。

9、C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和

也不变,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所以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

大40-18=22o

10、C解析:参与反应的A和B的质量等于生成的B和D的质量,所以参与反应的B

的质量为8g+4g-10g=2g,则参与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10:2=5:1

11、C解析:绿色化学实质是无污染,也就是没有副产品,当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

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后,就没有剩余的物质排出,也就不会造成污染。

12、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必需遵守的,D发生了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

恒定律。

13、B解析:反应前有3个单质(两个B原子构成)分子,两个化合物(一个A原子

和一个C原子构成)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个单质(两个C原子构成)分子,两个化合物(一

个A原子和一个B原子构成)分子,所以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D解析:依据化合反应的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

反应。

15、B解析:依据供应的数据:W反应前后不变,X增加了18g,Z增加了16g而Y削

减34g,从而推断反应物是Y,而生成物是X、Z,由此可定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W在反应

中可能是催化剂,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比如

说生产化肥时,只有在铁作为催化剂时,氮气和氢气才能生成氨.有时候,化学家为了找寻

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往往要费尽心血.

16、(1)CaCO3(1分)Na2c。3(或K2c等)(2)Ca(OH)2+CO2=CaCO31+H20(3)C

17、(1)置换;复分解(2)2CuO+CO^^Cu+2C02(3)Na0H,Fe304;2Na0H+H£04==Na2so4+2H2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分析相识实力。(1)“A+B-C+D”这样的表达

式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有两种,这样的话化合反应可以表示A+B-C,分解反应可表示

为A-B+C,因此,可以上式表示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题的答案不是唯

一的,只要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且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即可,如:2CuO+CO

直暹CU+2CO2;(3)依据酸的性质,与硫酸反应符合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物质有活泼

金属、碱和金属氧化物。

18、(1)③A、B(3)3N02+H20=2HNO3+NOD(4)生成的硝酸盐可作氮肥

解析: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不相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中氮元

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更是既有上升又有降低。雷雨时生成的硝酸盐中含

有氮元素,可作氮肥。

19、(1)①③(2)H2C03=C02t+H2O;2CuO+C2Cu+CO2f;

°°点燃

C+O2'=)2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书写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题目信息中明确了,

元素化合价变更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序号①的反应物中Fe、S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0,而生成物FeS中Fe的化合价为+2价,S的化合价为-2价,序号③中的反应物中氢元素

的化合价为0,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生成物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铜元素的化合

价为0,明显的这两个反应中物质的化合价发生了变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依据表中所列

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道decompositionreaction指的是分解反应,displacementreaction

指的是置换反应combinationreaction指的是化合反应。

20、(1)①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氨和氧气在铀催化剂和确定温度的条

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③N3+3H2—定编皮2NH3

④制取化肥、炸药

(2)①化合反应(或氧化反应)②将尾气返回至B步接着反应

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妙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构成的体系

r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f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特征1分子间有确定的间隔

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概念:化学变更中的最小微粒

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像

质子「带正电)

r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结构'1

1核外电子(带负电)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

・分类’

阴离子

2、原子与分子的区分和联系

分子原子备注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不断同种原子具有相同

于不断的运动中,分子的运动中,原子间有间隔,同的核电荷数。分子与

相像点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构成这种分子的原

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性质不同子比较,原子比分子

子化学性质不同小,但并不是全部的

原子是化学变更中的最小粒原子都确定比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行再分;小(不同种分子和原

不同点

身发生分裂,可以再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子无法比较)

和数目不发生变更

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分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

联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离子与原子的区分

项目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

电子数数数

电性中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性质一般性质比较活泼

(除稀有气体原子稳定稳定

外)

符号(举例)H、0、A1H+Al3+0"cr

【例1】(2024•盐城)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行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和C0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答案】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原

子是化学变更中最小的粒,它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所以B错。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

电子带正电,形成离子,所以C正确。C0?和C0性质的差异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所以D错。

【规律小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干脆构成物质,分子有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

形成离子,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变式训练一

1、(2024•晋江)夏日的校内,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

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确定的质量—子之间有确定的间隔

,I胃/关示的微粒是()

2、(2024•泰州)结构不意图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3、(2024•潍坊)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第二

Li礴BeBN确0磅,

周期逊磷C磅

主要

+1+2+3+2,+4,-4+2,+5,—3-2-1

化合价

第三Mg④81

NaSi碱P哪Cl

周期嚼A1碱S嘲唠

主要+1,+5,

+1+2+3+4,-4+3,+5,-3+4,+6,-2

化合价+7,-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

B.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确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z

D.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渐渐增多

二、物质的组成

1、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氯

0+1+3+5+7

元素包括C「、Cl、CKCl、Cl、C1…不同形式的粒子和C1一35、C1—37(指相对原子质

量分别为35和37的两种氯原子)等粒子,因为它们的核电荷数均为17„

2、理解元素的概念应把握“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

(1)“同质子”即指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确定的,与原子中的

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确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确定不

相同。

(2)“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不止一种原子。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

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原子:气、笊、航,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也包括

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铁原子通常有三种存在形式即Fe、Fe2\Fe3+,

它们都属于铁元素)。

3、理解元素概念时的留意事项

(1)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分类。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2)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都属同一种元素。如

Na,与Na都属钠元素,但Na,与NH: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3)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单质中和化合物中。

(4)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与Fe"。

(5)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2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

区分是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表示个数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适用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及几个原

范围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子构成

只要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而元

联系

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

[例2](2024•福州)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

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元素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物质成分比较困难,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