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 十 章_第1页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 十 章_第2页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 十 章_第3页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 十 章_第4页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 十 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主讲人:赵卫峰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第十章—第一节萜类化合物一、概述二、结构类型萜类化合物掌握萜类化合物的含义和分类熟悉常见的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归属了解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学习要求樟脑一、概述含义萜类化合物是分子骨架以异戊二烯为基本结构单元聚合衍生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

从生源上看,萜类化合物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异戊二烯甲戊二羟酸一、概述分布分布广泛,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均有存在,除以萜烃类存在外,多以含氧衍生物存在,包括醇、醛、酮、羧酸、酯等

常见植物:薄荷、青蒿、穿心莲、紫衫、人参、柴胡等罗勒烯l-薄荷醇一、概述分类分类名称碳原子数通式(C5H8)n

分布情况半萜5n=1植物叶单萜10n=2挥发油倍半萜15n=3挥发油二萜20n=4树脂、叶绿素、植物醇二倍半萜25n=5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30n=6皂苷、树脂四萜40n=8脂溶性色素多萜7.5×103~3×103n橡胶、硬橡胶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二、结构分类(一)单萜含义:单萜是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分布: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腺体、油室和树脂道等分泌组织中,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不含氧的萜烃类是挥发油低沸点部分的主要组成成分作用:含氧衍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是医药、日用化工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分类:链状单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等二、结构分类(一)单萜1.链状单萜罗勒烯月桂烯罗勒烯存在于罗勒叶、吴茱萸果实等的挥发油中,月桂烯存在于桂叶、蛇麻、马鞭草等的挥发油中,都具有特殊的香味,主要作为香料工业的原料二、结构分类(一)单萜1.链状单萜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习称牻牛儿醇,具有抗菌、驱虫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橙花醇与香叶醇互为顺反异构体,常共存于挥发油中,是玫瑰油的主要成分二、结构分类(一)单萜2.单环单萜对-薄荷烷型环香叶烷型卓酚酮型由链状单萜环合衍生而来,常见的有对-薄荷烷型、环香叶烷型和卓酚酮型二、结构分类(一)单萜2.单环单萜柠檬烯l-薄荷醇柠檬烯:柠檬、佛手等果皮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具有镇咳、祛痰、抗菌活性薄荷醇是薄荷和欧薄荷等挥发油中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左旋体(l-menthol)习称“薄荷脑”,为白色块状或针状结晶。对皮肤和粘膜有清凉和弱的麻醉作用,用于镇痛和止痒,亦有防腐和杀菌作用。二、结构分类(一)单萜3.卓酚酮类化合物α-崖柏素β-崖柏素γ-崖柏素是一类变形的单萜,其碳架不符合异戊二烯法则多具有抗肿瘤活性同时多具有毒性。有芳香化合物的性质和酚的通性,具有酸性,酸性介于羧基和酚类之间,不能和羰基试剂反应。二、结构分类(一)单萜4.双环单萜樟脑龙脑樟脑(camphor)习称“辣薄荷酮”,易升华,具有特殊钻透性的芳香气味。樟脑有局部刺激作用和防腐作用,可用于神经痛、炎症和跌打损伤的擦剂。樟脑可作为强心剂。我国的天然樟脑产量占世界第一位。

龙脑俗称“冰片”,又称樟醇。其右旋体主要得自白龙脑香树的挥发油,左旋体存在于艾纳香全草和野菊花中,合成品为消旋体。冰片有发汗、兴奋、镇痉、止痛和抗缺氧功能,是人丹、冰硼散、苏合香、苏冰滴丸等的主要成分之一。苏冰滴丸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二、结构分类(一)单萜5.环烯醚萜环烯醚萜裂环烯醚萜苷(1)结构:.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属于单萜类化合物(2)分布: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龙胆科等。栀子、玄参、地黄、龙胆等(3)生物活性:保肝、利胆、降血糖、降血脂(4)存在状态: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具有半缩醛结构,

才C1位羟基活泼,易与糖结合成苷。(5)分类:环烯醚萜苷、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裂环烯醚萜苷二、结构分类(一)单萜5.环烯醚萜(6)性质①

环烯醚萜苷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正丁醇,难溶于氯仿、乙醚和苯等亲脂性有机溶②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其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氧化聚合显深色,难以得到结晶苷元。③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等都能变色。游离的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最后生成蓝色沉淀。因此,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二、结构分类(一)单萜5.环烯醚萜栀子苷京尼平苷(7)代表性化合物梓醇龙胆苦苷二、结构分类(二)倍半萜含义:倍半萜是指骨架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的一类化合物分布:分布在植物界和微生物界,多以挥发油的形式存在,是挥发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分。在植物中多以醇、酮、内酯或苷的形式存在。作用:含氧衍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是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的中药原料分类:链状倍半萜、环状倍半萜、薁类衍生物等二、结构分类(二)倍半萜1.代表化合物α-金合欢烯α-姜黄烯青蒿素金合欢油、橙花油、香茅油中较多,为重要的高级香料存在于郁金挥发油,用于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菊科植物黄花蒿中的有效成分,有抗疟作用二、结构分类(二)倍半萜1.代表化合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铂酸单酯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天然药物青蒿(黄花蒿,Artemisiaannua)中分离得到的抗恶性疟疾的有效成分,是具有独特过氧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对它进行结构改造,从中筛选出抗疟效价高、低毒的双氢青蒿素,再进行甲基化,将它制成油溶性的蒿甲醚及水溶性的青蒿琥珀酸单酯,用于临床。二、结构分类(二)倍半萜2.薁类衍生物愈创木薁莪术醇含义:薁类化合物是一类特殊倍半萜,由五元环和七元环骈合而成的芳香骨架结构溶解度:可溶于石油醚、乙醚、乙醇、甲醇等溶剂,不溶于水,溶于酸,加水后析出生物活性:抑菌、抗肿瘤、杀虫提取分离:在挥发油分级蒸馏时,在高沸点馏分(250-300℃)中,加水后又析出,有时可见蓝色、紫色、绿色。可用60%-65%硫酸或磷酸提取,加水稀释后沉淀析出二、结构分类(二)倍半萜2.薁类衍生物愈创木薁莪术醇

愈创木薁(guaiazulene)存在于桑科无花果根皮、兴安杜鹃的叶、母菊等挥发油中,具有抗炎和兴奋子宫的作用。莪术醇(curcumol)存在于莪术根茎的挥发油中,具有抗肿瘤活性、抗血栓和扩张血管的活性。二、结构分类(三)二萜含义:二萜是指骨架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的一类化合物分布:分布广泛,如松柏科植物分泌的乳汁、树脂等均以二萜类衍生物为主,菌类代谢产物和海洋生物中也有二萜类化合物分类:链状倍半萜、环状倍半萜、薁类衍生物等二、结构分类(三)二萜代表化合物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肝脏中,是保持夜间视力的必须物质维生素A二、结构分类(三)二萜代表化合物银杏内酯穿心莲内酯

银杏内酯是银杏叶及根皮的苦味成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分

穿心莲内酯是爵床科植物穿心莲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临床用于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