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2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2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2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2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2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讲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内容索引览知识体系·清脉络课时作业提升练知识点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通·必备知识】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服饰: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_______转变表现近代男性: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性:改良后的_____现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流行_______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_____和“干部服”盛行③改革开放以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平民化旗袍中山装军装2.饮食:(1)中餐:四大菜系。即_____、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中西餐并行局面。3.建筑:(1)传统居室:_______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近代建筑: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_________的新式住宅。鲁菜四合院完全欧化二、社会习俗的变化1.影响因素:_________、新文化运动等。2.主要表现:(1)婚俗:清末民初,青年男女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_________成为时尚。(2)丧礼: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3)其他:民国后开展了_________、迫令放足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_________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辛亥革命婚姻自主剪辫易服点头鞠躬【史论必记】1.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国内近代化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等是主要因素,其中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根本因素。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质上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相适应,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不平等。【研·史料探究】探究点1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材料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探究】根据材料,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提示: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服成为时尚。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充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较早(民族工业的兴起),带动近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政府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等。

探究点2近代中国思想观念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材料一近代女子的生活变迁时间时髦女人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有身段的女人1930-1939年中西合璧的名女人1940-1949年政治之花【探究】(1)这些标准反映了近代社会尤其女子生活方面的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提示:①变化:从缠足到放足;从衣着的陈腐、呆板到体现女子的形体美;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从足不出户到关心国家命运;从礼教束缚到个性自由等。②因素:近代工业尤其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一系列政治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的推动,妇女地位的提高;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等。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探究】(2)材料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婚俗有何特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提示:①特点:服装、仪式中西结合,中外合璧;政府引导新潮流。②实质:我国社会习俗日趋文明开化。知识点二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通·必备知识】1.改革开放以前:(1)社会风尚:_________、无私奉献。(2)物质生活:必需品凭_____计划供应,总体水平低。(3)衣着:①朴素、单调。②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布拉吉”(女性),“文化大革命”时期_____盛行。勤俭节约票证军装2.改革开放以后:(1)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时尚。(2)食: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倡导“___________”,丰富百姓餐桌。(3)住:“_________”的启动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条件。(4)社会风尚: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社会新风尚形成。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史论必记】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受剧烈的政治变革、物质生活的匮乏、激烈的思想运动等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2.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的开放,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进步、文明、多元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研·史料探究】探究点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时间择偶标准1948—1966年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职业17.825.828.240.7籍贯4.24.96.74.1上表反映了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原因。提示:趋势: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2分)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更是以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政治出身受到重视。实行改革开放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