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3》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英语听力3》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英语听力3》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英语听力3》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英语听力3》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听力3》教学大纲(EnglishListeningComprehensionIII)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602011学分:2学时:32(其中:讲授学时20,课内实践学时12)先修课程:英语听力I,英语听力II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教材:《听力教程3》,施心远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课程归口:外国语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系统、循序渐进的多形式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提高与语音相关的包括弱读、连读和缩略语等的辨识能力;在听力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对练习答案给出足够的支撑理由;在听懂句子大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复述和概括;在篇章层面上能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文章中的细节和大意,并对笔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提纲或概要。二、课程目标目标1.能听懂英语国家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抓住中心大意、理解主要内容,并能进行复述和概括。目标2.能听懂“美国之音”正常语速英语广播中的新闻和文化节目,能理解并复述主要内容。目标3.能听写词数120-150左右的短文,难度相当于英语专业四级听力部分的短文听写,(念四遍,第一、四遍语速为每分钟80-100个词,第二、三遍根据意群停顿),错误率不超过10%。目标4.能快速记录关键词汇,对练习答案给出足够的支撑理由。目标5.能在听力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完成思辨力的练习,就相关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5-1及毕业要求5-2,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毕业要求5-1√√√√√毕业要求5-2√√√√√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Unit1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熟悉掌握人文类新闻词汇(二)Unit2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短文中的细节和大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三)Unit3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辨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弱读,连读和缩略语。。(四)Unit4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就短文主题内容完成相关思辨力的练习(五)Unit5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掌握短视频中的文化知识。(六)Unit6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短文中的细节和大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七)Unit7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辨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弱读,连读和缩略语。。(八)Unit8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就短文主题内容完成相关思辨力的练习(九)Unit9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熟悉和掌握经济类新闻词汇(十)Unit10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短文中的细节和大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十一)Unit11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辨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弱读,连读和缩略语。。(十二)Unit12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就短文主题内容完成相关思辨力的练习(十三)Unit13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掌握短视频中的文化知识。(十四)Unit14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短文中的细节和大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十五)Unit15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能辨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弱读,连读和缩略语。。(十六)Unit161.教学内容(1)Spotdictation(2)Dialogue/Passage/NewsItem(3)Video2.基本要求(1)掌握生词表中的生词(2)了解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3)听懂本单元中的对话和短文,并完成相应练习。3.重点难点(1)识别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短语和主题句(2)熟悉和掌握科技和人文类新闻词汇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1Unit1目标1/2/3/4/55-1、5-2202Unit2目标1/2/3/4/55-1、5-2113Unit3目标1/2/3/4/55-1、5-2114Unit4目标1/2/3/4/55-1、5-2115Unit5目标1/2/3/4/55-1、5-2206Unit6目标1/2/3/4/55-1、5-2117Unit7目标1/2/3/4/55-1、5-2118Unit8目标1/2/3/4/55-1、5-2119Unit9目标1/2/3/4/55-1、5-22010Unit10目标1/2/3/4/55-1、5-21111Unit11目标1/2/3/4/55-1、5-21112Unit12目标1/2/3/4/55-1、5-21113Unit13目标1/2/3/4/55-1、5-22014Unit14目标1/2/3/4/55-1、5-21115Unit15目标1/2/3/4/55-1、5-21116Unit16目标1/2/3/4/55-1、5-211合计2012四、课内实验(实践)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类型备注1听力技能训练(三)为帮助学生克服某些听力障碍而设计,通过各种听力材料,训练相关听力技能,包括和语音相关的包括弱读、连读和缩略语等的辨识能力,重音、语调、口音,以及记笔记能力、预测和猜测能力、短暂记忆和听要点等。125-1验证性必做五、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语音室上课,充分利用各种音像资料及网络资源,视、听结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课上尽量选用真实性材料,为学生创造真实交际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听多说。课上讲授听力方法,课下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材料,促进学生自主练听。鼓励学生做听写练习,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质量与数量并重。(二)课程实施与保障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掌握本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编写每次授课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的、教法设计、课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3)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构思授课思路、技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讲授(1)要点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够结合实例,熟练地讲解基本理论与技能点。(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任务教学法等),注重培养学生听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4)表达方式应能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力求形象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3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缺交,不抄袭。(2)书写、语音规范、清晰。(3)正确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求如下:(1)学生的作业要按时全部批改,并及时进行讲评。(2)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认真、细致,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并写明日期。(3)学生作业的平均成绩应作为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4课外答疑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需每周安排一定时间集中或通过QQ、微信、课程论坛等方式进行课外答疑与辅导。5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的方式为闭卷笔试。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总评成绩为不及格:(1)缺交作业次数达1/3以上者。(2)无故缺课次数达本学期总授课学时的1/3以上者。六、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考核和实验(实践)考核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二)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权重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课内听力专项技能训练,考勤和课堂表现30%根据课内听力专项技能训练成绩,课堂听写成绩,课堂听课情况等综合评分5-15-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70%词语填空(20%)、单选题(20%)、判断(20%)、简答题(40%)5-15-2七、有关说明(一)持续改进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课堂讨论、平时课堂练习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的反馈,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整改完善,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二)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专四听力1500题》王华斌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2./news3.4.《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IntroductiontoChineseCulture)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602054学分:2学时:30(其中:讲授学时1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教材:《中国文化》,常俊跃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课程归口:外国语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生成、发展、传承的脉络,结合微观的文化现象分析,意在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能对中国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思维延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二、课程目标目标1.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清晰的了解。目标2.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类别有重点的掌握。目标3.培养学生认识民族自身、开拓创新的能力。目标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目标5.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1-2、毕业要求2-1、毕业要求4-1、毕业要求4-3,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毕业要求1-2√√√毕业要求2-1√√√毕业要求4-1√毕业要求4-3√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文化界说(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3)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2.基本要求(1)了解文化的意义、目的和方法(2)掌握文化的要领以及文化的分类。3.重点难点文化的定义与分类4.课程思政知识点(1)引导学生在跨文化的视阈中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解、掌握民族自身文化的精髓。(2)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本民族文化。一方面,反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二)中国的传统思想1.教学内容(1)中国的传统思想与价值观(2)中国人的行为准则2.基本要求(1)了解春秋时期中国传统文明思想发展(2)了解魏晋时期中国传统文明思想发展(3)了解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明思想发展3.重点难点(1)孔子的天人哲学(2)老子的无为哲学(3)孙子兵法4.课程思政知识点(1)引导学生了解、亲近并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影响中国社会千年的儒家学说。(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中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三)中国的艺术1.教学内容(1)中国艺术的流派(2)中国艺术的特征2.基本要求(1)了解书法与绘画的相关知识(2)了解雕刻和建筑相关知识(3)了解手工艺品和京剧相关知识3.重点难点中国艺术中的东方哲学4.课程思政知识点(1)引导学生领会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培养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国灿烂的传统艺术之中,发现自身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可结合火烧圆明园等经典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外敌的入侵对本国古典艺术瑰宝的掠夺,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和忧患意识。(四)中国的神话和民俗1.教学内容(1)中国神话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饮食、茶、酒文化的起源和发展(3)中国服饰的起源和发展。(4)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神话的有关知识。(2)了解中国饮食、中医、茶、酒文化的特点(3)掌握服饰的发展历程3.重点难点(1)中国神话的特点及其影响。(2)中国服饰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4.课程思政知识点(1)引导学生通过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中国神话中的典型象征,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培养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服饰、饮食、茶的重要性和艺术性,使学生在对艺术的欣赏中,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五)中国的文字和文学1.教学内容(1)中国文化的符号基础——汉字。(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基本要求(1)了解汉字的起源、构字法及特点。(2)了解汉字的文化功能。(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3.重点难点(1)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的造字法——六书说。(2)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心理及思维方式。4.课程思政知识点(1)引导学生概览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和元明清文学,领略中国文学之美,树立民族自信心,立志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2)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字是几大文明古国中迄今唯一仍在被使用,并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符号。这得益于历代仁人志士对祖国文明和文化的捍卫,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反对西方文化入侵。(六)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和对外交流1.教学内容(1)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2)中国教育的发展(3)中国的对外交流2.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创造的辉煌成就(2)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教育制度(3)掌握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3.重点难点(1)科举制度及其影响。(2)郑和下西洋及丝绸之路等事件的影响4.课程思政知识点(1)引导学生通过郑和下西洋及丝绸之路等标志性事件,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巨大的推动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中国的强大都会促进世界的和平,颠覆当今西方极右翼势力炮制的“中国威胁论”,使学生对中国的对外交流政策建立客观的认知。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讲授学时实践学时1绪论目标1-51-2;2-1;4-1222中国的传统思想目标1-51-2;2-1;4-1;4-3263中国的艺术目标1-51-2;2-1;4-1;4-3234中国的神话和民俗目标1-51-2;2-1;4-1235中国的文字和文学目标1-51-2;2-1;4-1;4-3136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和对外交流目标1-51-2;2-1;4-113合计1020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式教学:系统传授课程的基本知识,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讨论分析、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的气氛。(二)课程实施与保障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编写每次授课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的、教法设计、课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3)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构思授课思路、技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讲授(1)知识讲授努力做到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2)因为中国文化范围较广,教材涉及内容很多,只能选择对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远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3)教学时注意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3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缺交,不抄袭。(2)书写、语音规范、清晰。(3)正确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求如下:(1)学生的作业要按时全部批改,并及时进行讲评。(2)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认真、细致,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并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