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3700字(论文)_第1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3700字(论文)_第2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3700字(论文)_第3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3700字(论文)_第4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37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目录TOC\o"1-2"\h\u14959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23498一、调查方法 126963二、调查结果分析 16748(一)基本情况 112033(二)手机品牌及价格 27108(三)手机使用时长及用途 212184(四)是否会在课上使用手机 45940(五)使用手机的心理情况 58906(六)使用手机的利弊 530137三、结论及建议 69481(一)结论 617197(二)建议 6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现在的学生更喜欢有很多常用功能和应用的APP,如通话、短信息、照片、音乐和微信、QQ、抖音等,所以大部分的日常事务都可以用手机完成:,如支付、通信、购物等,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尽管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但他们正逐渐成为使用智能手机的关键人物。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对策和建议。一、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四本科大学生。为保证问卷编制质量,提高问卷可信性。笔者通过手机平台进行了问卷调查,类型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回收问卷115份。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基本情况问题选项人数比例性别男4539.13%女7060.87%年级大一108.7%大二2420.87%大三4034.78%大四4135.65%有无手机有115100%无00%此次受调查的115位大学生中男性为45人,占比39.13%,女性70人,占比60.87%。大一学生有10人,占比8.7%;大二学生有24人,占比20.87%;大三学生有40人,占比34.78%;大四学生有41人,占比35.65%。此次受调查的所有大学生都有手机。大学生是大量使用手机的群体之一,几乎每个大学生都至少有一部手机。许多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他们的手机密不可分,校园里也有许多人使用手机上网、社交和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手机品牌及价格1.手机品牌选项小计比例华为2320%小米2824.35%苹果5547.83%vivo21.74%OPPO32.61%三星21.74%索尼00%其他21.74%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品牌主要有苹果、小米和华为,分别占比47.83%、24.35%、20%。使用OPPO、vivo、三星等品牌的大学生较少。2.手机价格选项小计比例1000-2000元21.74%2000-3000元2723.48%3000-4000元2925.22%4000-5000元4539.13%5000-6000元65.22%6000元以上65.22%通过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价格在2000-5000元之间,占比达到87.83%。在受调查的大学生中,使用的手机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的仅有2人,占比1.74%;5000-6000元的有6人,占比5.22%,6000元以上的有6人,占比5.22%。(三)手机使用时长及用途1.使用时长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1小时以内1412.17%1-2小时1815.65%2-3小时3328.7%3-4小时2824.35%4-5小时97.83%5小时以上1311.3%您通常什么时间会使用手机上课4135.65%休息4942.61%排队3530.43%吃饭4539.13%开会4135.65%聊天3732.17%走路3933.91%学习4034.78%全天4135.65%您觉得一下哪些最符合自己使用手机时间过长的原因是自身自制力不够3126.96%手机根据爱好推送,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5850.43%许多事情依赖手机完成4135.65%玩手机过程中易沉迷4135.65%从手机中学习自己不曾接触过的领域以及世界6052.17%通过调查,大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市场在4个小时以内,其中每天使用手机1小时以内的占比12.17%,1-2小时的占比15.65%,2-3小时的占比28.7%,3-4小时的占比24.35%,4-5小时的占比7.83%,5小时以上的占比11.3%。超半数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使用手机时间过长的原因是可以从手机中国学习自己不曾接触过的领域以及世界和手机根据爱好推送,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大学生通过会在休息、吃饭、上课、开会、全天、学习、聊天、排队的时候使用手机。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的手机,它们正在向大学生的生活进军。手机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查看动作、时间等。现在,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人们拿着手机在等车,看视频或看新闻。手机已经完全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2.用途平时使用什么软件最多视频类4236.52%小说类5749.57%游戏类3328.7%购物类4539.13%聊天类5144.35%实用工具类4337.39%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您偏重于浏览哪些内容社交网站的新鲜事6354.78%娱乐资讯5446.96%社会新闻5446.96%电子书3328.7%与课程相关的内容3227.83%其他1210.43%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平时使用小说类及聊天类的软件最多,占比均达到40%以上,其它还有视频类、购物类及实用工具类占比较为均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偏重于浏览社交网站的新鲜事、娱乐咨询及社会新闻。移动电话的主要功能是通话和发短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进行沟通,而手机因为非常方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沟通工具。(四)是否会在课上使用手机在课堂上您会使用手机吗所有课堂都用32.61%大部分课堂用3026.09%少部分课堂用4740.87%从不使用3530.43%在课堂使用手机是出于什么原因查找资料76.09%对老师讲的课不感兴趣2521.74%习惯性打开手机3429.57%这节课不重要3126.96%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手机的欲望1210.43%课堂要求65.22%调查结果可知,40.87%的大学生会在少部分课堂使用手机,30.43%的学生从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26.09%的学生在大部分课堂上使用手机,2.61%的学生所有课堂都使用手机。被问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理由,29.57%的学生表示因为习惯性打开手机,26.96%的学生表示因为那节课不重要,21.74%的学生表示因为对老师讲的课不感兴趣,10.43%的学生表示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手机的欲望,还有学生表示是由于课堂要求或查找资料需要使用手机。(五)使用手机的心理情况当因上课、开会等必须关闭手机时会感到烦躁吗从不1513.04%偶尔2824.35%有时4034.78%经常3227.83%当一段时间不看手机是否来信息或开机,会感到焦虑从不108.7%偶尔3429.57%有时4236.52%经常2925.22%如果没有手机,会感到不知所措从不43.48%偶尔3227.83%有时3732.17%经常3833.04%总是43.48%通过调查,仅有13.04%的学生表示当因上课、开会等必须关闭手机时不会感到烦躁,其它86.96%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仅有8.7%的学生表示当一段时间不看手机是否来信息或开机,不会感到焦虑,3.48%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手机,会感到不知所措。手机方便了我们的沟通,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玩手机,要么是出于无聊,要么是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与老师和同学面对面的情况下感到尴尬,给人的印象是非常随性和无礼的行为。手机成瘾会限制一个人的活动范围,使他或她变得孤僻,这可能会增加社交圈相对较小的学生患抑郁症的风险。此外,手机或其他非传统网站上的朋友圈可能存在负面甚至不健康的认知,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和自制力,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六)使用手机的利弊您觉得手机给您带来哪些好处方便生活联系沟通5951.3%方便学习6153.04%娱乐消遣4438.26%获取更多信息,开拓视野4438.26%人际面更开阔4135.65%其他1815.65%您觉得手机对您有哪些坏处浪费太多时间在娱乐上6153.04%学习成绩下降6153.04%视力下降6455.65%产生人际交往障碍5446.96%其他1412.17%您认为手机对您的影响利大77.477.4%弊大22.622.6%使用手机有利有弊,通过调查77.4%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自己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其中超半数的学生认为手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方便学习、方便生活联系沟通,手机还可以娱乐消遣,获取更多信息,开拓视野,人际面更开阔。有22.6%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自己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浪费太多时间在娱乐上、学习成绩下降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三、结论及建议(一)结论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2022年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较长。(2)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功能主要是小说类和聊天类,大学生偏重于浏览社交网站的新鲜事、娱乐咨询及社会新闻。(3)大学生手机使用的营销利大于弊。(二)建议1.加强手机使用知识教育现在很多大学生把手机当成游戏机,下载很多的手机游戏,课余时间基本靠手机游戏度过,这就有点本末倒置。回归手机的通信属性,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手机游戏,把课余时间用到预习复习和身体锻炼上,要认识到青春宝贵,玩物丧志。有时可能就是打开手机回复一个消息,但是不由自主地刷一会儿抖音,看一会儿视频。因此,加强手机使用知识教育,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不断沟通教育,或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校园宣传,可以起到有效改善或是戒掉在校大学生玩手机的习惯。此外,在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鼓励在校大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和严苛的自律,从而得以助其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2.丰富校园文化多样性建设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字专业开设上多注重本校特色,同时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特色的宣传渠道,将学校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在微信及微博中发布,既保证了在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有一个良好的引导,同时又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到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及时尚性,进而有利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此外,构建高品位的校园行为文化,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娱乐形式,应该致力于开发一些多功能,更有积极意义的校园行为活动。积极引进本校没有的而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不同的行为文化活动,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地发展具有特色吸引力的多层次的行为文化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丰富校园文化多样性建设的同时,将在校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进行减低,从而使得在校大学生可以在该校的立体格局上,远离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