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简论沙冒智化汉语诗歌的语言特色_第1页
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简论沙冒智化汉语诗歌的语言特色_第2页
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简论沙冒智化汉语诗歌的语言特色_第3页
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简论沙冒智化汉语诗歌的语言特色_第4页
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简论沙冒智化汉语诗歌的语言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简论沙冒智化汉语诗歌的语言特色唯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沙冒智化,就是这样一位能够通过其诗歌语言探索生命、展现生活姿态、彰显其独特生命思索的当代诗人。沙冒智化是西藏当代文坛一个独异的存在。在汉语诗歌创作之前,其已在藏语文坛取得了不少收获,2009年荣获第三届“达塞尔文学奖”,2012年获“藏族当代青年作家”荣誉称号,出版过三部藏语诗集。沙冒智化于2010年开始尝试汉语诗歌创作,他通过写诗学习汉语,从艰涩、晦滞的语言构造中闯出了一条极具个人特色的汉语诗歌表达路径,让人耳目一新,现已出版《光的纽扣》《掉在碗里的月亮说》两本汉语诗集。十余年间,沙冒智化以其粗粝的语词、具有生命感的语言构造,记录他触摸人间的细腻感触。通过语言这条小路,他探知他的人间。沙冒智化的诗歌并不好读。他的诗歌不同于当代汉语诗坛、西藏当代诗坛比较盛行的对于雪域高原绝美峻峭风光、西藏民俗风情的凝视,也不同于朦胧诗对于时代命运的关注,更与时而迭起的身体写作、口语化写作等无缘,他的诗歌似乎不能简单而清晰地划拨到任何一个写作流派,类型化的意象、情思,在他的笔下鲜少出现。沙冒智化诗歌以陌生化的物象选取、生命感的语词构造,展现凡常生活的真实样态,不避俗、不趋雅。沙冒智化诗歌中所出现的物象,很难用我们所熟悉的意象这一概念概括,这里姑且称作物象。埋在拉萨河边的一粒沙子、挂在白塔上的风铃声、绵绵的水分、入梦的石板、一朵白云、月亮的皱纹、挂在风里的光线和彩虹、过期的邮票、男人的哭泣、拿着弓箭的女人、傲慢的血液、星星的纽扣、石头唱给花朵的歌、感冒的镜头、醉酒的舌头、天堂的谎言、风的衣裳、火焰的诵读声、帐篷、星星、石头、断尾马……如果说这些物象的选取,还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读者的意象期待,那么下面一组物象则着实让人费解了。颈椎、血管、玩具车、穿着铁皮的发动机、发炎的天空、钢筋建筑、青稞田、车的撒娇声、雾霾的眼罩、藏獒弟、减肥的河流、骨头上的胃、石头的毛孔、吹牛的嘴巴、天气的伤口、私奔的马、一匹狼的爱心、风马的背景、蘑菇火、无法接通的手机、一只苍蝇、生活的体温、怀孕的屋子、一包北京方便面、户口本、明天的草……大米、白菜、土豆、牛肉、排骨、酥油、意大利面和巴西烤肉、羊排、葱花、蒸汽、盐巴,锅与勺、菜刀和盘子、煤气灶、磨出了一个垭口的刀,厨房的天空里一切的器具和土地供养的所有蔬菜、食材,都是被沙冒智化书写的对象。这些物象在诗人的笔下汇集在一起,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和理性的冲击,击碎读者原有的事物认知。沙冒智化的汉语学习是在其汉语诗歌创作中实现的,汉语传统中的意象系统不构成他语言使用的底层逻辑。当熟悉的事物名称以词语的方式显现在诗句中时,陌生的气息迎面袭来,促使读者搁置已有的认知,重新思考其所指。诗人以其大胆的想象、语词,召唤着世界万物在其笔下肆意伸展,这极大地扩展了其诗歌的书写维度。如“菜单上的光辉写在一幅唐卡上”这组厨房诗,就以诗人的厨师经历捕捉了个人生活的艰辛和喜悦、万物平等自在的生命体验,以及世事人生的更迭变幻。一道尖椒牛肉、一只飞进厨房的苍蝇、一次煮大米的经历,都值得被书写;鲜嫩的炸羊排是诗人慈悲、房租支出和人类美食欲望的集结;一把垭口的刀,是三年的回忆与耐心,是敝帚自珍的疼惜。厨房,这一承载人类最原始、最持久且旺盛生命力的空间,在诗人笔下演化为探求世事人生的场域。“我的厨房里/没有意大利面和巴西烤肉/在蒸汽中可以观望时间/藏面和甜茶杯里阅读与食物有关的神话/藏在眼里调养粮食的精神”,时间和空间并未被煮藏面和甜茶的藏餐厨房限制,地域文化差异和人类饮食文明,在蒸汽中得以延展。如诗人所言,“请不要质问我有什么/我有厨房的天空和土地供养的蔬菜/我什么都没有/厨房是我的心。”“灶上有个锅,锅里装满了天。”一口锅、一隅藏餐厨房,是一片大海,装满了天。诗人可以肆意遨游其想象和思考,让食物在这里修行,让自己在这里生长。沙冒智化的诗歌是有智性的思考的,其笔下丰富多样的物象就可以说明。游移于诗人笔下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被敏锐微妙地捕捉和书写,带给读者奇异的审美体验。沙冒智化在语词选用(物象塑造)方面的优势已得到了不少关注,这里重点关注其物象连接词的使用特点,笔者以为,沙冒智化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语词生命化的使用上。“风声撞到墙上的那一夜”“天气晴朗,云都跑去睡午觉了……房屋的身体也在夕阳下准备钻进被窝”“胡须把生命/拴在呼吸的垭口中”的“撞”“跑去”“钻进”“拴”等语词的运用,让本来毫无奇异的物象紧密相关,且充满了生命气息。“撞”让风声有了力量感,也是诗歌《新娘笑》中新娘对婚姻的抗拒却无力的写照;“跑去”睡午觉、“钻进”被窝,写出了云的散淡和房屋的悠然自得,像极了诗歌《啤酒花》里偷闲吹牛的男人们;“拴”写出了时间在呼吸间流逝的确定而无踪影的状态。这种生命化的用法在沙冒智化的诗歌中非常普遍,“给月亮滴个眼药水/打开灯,把她藏起来/关上身体,将大脑锁在里面”“我想把月光倒进嘴里”“留下我的酒杯,再斟满,和灯干一杯”“走在夜空的星星,盯着明月不眨眼/如果可以,我想借它眼睛一用”“扒开夜的被子”“输入你的爱/它会递给你一个家”“若你要走,不要回头,夜里脱下的影子/不能让人看见悲观的床。水吃过的青草”“纹路都看透了我。用手捡回,用心抚摸”……我们很难简单地将这种用法定义为拟人或者拟物,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样的书写,诗人实现了笔下物象被动向主动、无生命向有生命的转变,在看似无关联的物象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这可能与诗人朴素的唯物观以及敏锐细腻的情感体验有关。万物皆是生灵,万物皆平等。沙冒智化在诗歌中书写其以我观物,也在物中观我的丰沛充盈的情感体验,这也生成了其诗歌的哲理性特征。诗人热衷对石头的书写,是其物象生命化塑造的一个典型。沙冒智化热衷对石头的书写:“岩石化为一朵花/那朵花化成一位姑娘/那姑娘化为天空/天空化为人间”“我是一块被太阳晒亮了的石头/和太阳对着爱。我和他对视一天”“因为它的体内流着太阳的烈火/……它的嘴里含着月亮的寂寞/……它的心里除了仇恨/还有善良的引子/它是寂寞的身体/它是孤傲的图腾/它是一朵花的围栏、一座石碑/一条边界线的物证/它从遇见人们,生了火焰/就有了神话的背景——/一座石头的宫殿里/人们找到了一双眼睛/它是一尊佛像的母亲/只要你用心/石头里会生出一尊佛/你把它拿在手里/输入你的爱/它会递给你一个家……”石头,在《光的纽扣》《掉在碗里的月亮说》中多次出现,但无一处重复。石头,幻化为你、我、岩石、石碑、泥沙、花的围墙、边界碑、图腾等多种形态,生成了一个极为丰富的意象群。诗人借石头展开多重想象,以石头所承受的坚实、丰富,映射人生的种种际遇。对石头的意象群塑造,是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思考扩充到自然界、自然万物的一个显著体现。石头,既是自然界的物象,更是人的精神磐石,如作者所言:“我从未阅读过石头的历史文化,也从未那么迷恋过一块石头的相貌,我开始懂得石头那种寂寞的能耐和承受孤独的能力之后,我把自己当作一块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今为止和那些站在山上的石头一样,站在人群中,我死后会不会成为石头的名字,或者埋在一块石头的宁静里。”石头的坚韧,抵御严寒的品格,成为诗人展开自我精神价值反思的载体。沙冒智化诗歌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其极具张力的叙事逻辑上,诗人在语词、句、篇章间构筑冲突,彰显其思维力量。《掉在碗里的月亮说》诗题中,高悬夜空的“月亮”“掉在碗里”;“菜单上的光辉写在一幅唐卡上”将俗常之物“菜单”展现在肃穆的“唐卡”上,诗人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构织强烈的意义冲突。这一特征,在诗句之间也有所体现,比如在《妈妈》一诗中,诗人以“她很小,可以轻巧地坐在一张羊皮毡子上/她很大,她的胸怀可以装下轮回”两句的比照,升华“妈妈”的形象;“死亡像孩子的玩具车/随时扔在地上,击碎一个人的世界”,沉重到足以“击碎一个人的世界”的“死亡”被比拟为“随时仍在地上”的“玩具车”,写出了“死亡”的沉重与猝不可防;“地狱是关不住孩子的/用铅笔拆开火的速度”,“铅笔”承上句的“孩子”,也象征着天真、聪慧,用对孩子的爱、孩子般的希望,拆解“蘑菇火”指代的核武器“地狱”般的残忍。篇章间的比照也有不少,《他有一座山的拐杖》的开篇与结尾,“我输了这里之后/我赢下了自己/……/我赢了自己之后/我要输给这里”;《七十七天——致大姐大嫂》中对大姐大嫂和我的比较,“她们五人笑得像要哭的孩子/她们都是大人,经历过很多事的人/脸上那种圆满的表情/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计划/我和一位朋友约好,今年从拉萨徒步/到我母亲居住的地方/同样有她们徒步到拉萨的距离/但我的时间停在了朋友的日子里/没有回到今年的计划中。”诗人甚至借助断句和标点来强化这种对照,比如《说今天》中:否则,我就要问:江水的源头到底属于谁的?大地的资源到底属于谁的?天空的蓝色到底属于谁的?生命的智慧不属于谁来接管。我反对仇恨的一切来源通过语词、句、篇章间极具张力的叙事逻辑的构造,诗歌强大的冲击力得以在平铺直叙中展现,“呈现出一片电光火石的斑驳交错”,“无论爱恨,都充溢着疼痛的张力。”这种痛感,是事物本质在比照中现身的恩惠,在逆反中达成了内在的统一性。通过在语词、句、篇章间构筑矛盾的语言逻辑,使不断凝聚、衍化的诗思得以在瞬间释放,强化了诗歌的情绪表达和思考力度,明朗灵魂的感觉有时会不期而遇。但这种不顾一切的彻底性表述,会招致孤寂,陷入一种自说自话的危险之中。好在我们从沙冒智化的诗歌中看到了沉潜,如次仁罗布在《灵魂里绽放的奇异诗行》中所言:“一个人孤独久了,他总要寻找表达的途径;一个人历经世事,他就会把沉淀的情感酿成一壶芳香醇厚的浓酒”,那种急剧的矛盾、怨怒的情绪渐渐融化为平实和包容,这从较晚出版的诗集《掉在碗里的月亮说》的“厨房”系列和诸篇叙事诗中都能够看到。这种颇具矛盾感的语言构造方式,还在被诗人沿用,但尖锐的冲突有时会在语言逻辑中被解构,生成了更为丰富、复杂的诗意。比如,《我不敢》中开篇扑面而来的十七行诗句构筑的太阳与黑暗、哑巴与演说家、撒旦与智者的矛盾,到第十八行被“除了自尽,我都敢”全部消解,进入了有关生命的探讨。沙冒智化以其粗粝的语言策略,唤醒了诸多汉语语词的内涵,为西藏当代诗坛、当代汉语诗坛带来了诸多新异的表达,扩充了汉语诗歌语言的丰富性。他的诗句中存有晦涩费解之语,部分叙事诗在叙事逻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