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老师真诚地提醒你: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七(1)班开展"追逐梦想不负韶华”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回顾课文】
下面是小西回顾课文的一段文字,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回忆美好的过去,有许多的感动:莫怀戚回忆和母亲散步时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了分歧,可怎么选择
取诀于自己,最终选择了有爱有情的方式;鲁迅难忘百草园,童年的他到泥墙根玩耍时,偶然发现像小珊
瑚珠攒成的覆盆子,很是喜爱;于漪怀念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她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她课外
阅读的兴趣;海伦•凯勒回忆老师莎莉文的爱给曾经茫然无错的她带来了光明……时光知味,美好永存。
1.请确认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填序号)
(1)攒(A.z&nB.cuan)成(2)雕镂(A.krnB.lou)
2.这段文字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1)取诀(2)茫然无错
【吟诵诗文】
3.品诗读文,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请将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成。
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达了对
家乡的思念;(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直接表明游子
漂泊在外的悲愁;(3)在受降城上,因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士兵
们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名篇佳作,滋养心灵。(4)从《论语》中,我们学习到
“,可以为师矣”的方法;(5)走进百草园,“,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场昆虫演奏会勾起了我们埋藏在记忆中的童心童趣。
【关注体育】
下面是有关巴黎奥运会的文字,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谢瑜夺得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②有了梦想,就要为梦想而战,年复
一年,日复一日地训练必不可少。③谢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辛苦的,但当你全
身心投入进去的时候,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并且在训练过程中你感觉是快乐的,但如果投入不进去,可
能就会觉得很漫长,很枯燥□④付出终归会有回报,在巴黎奥运会赛场,谢瑜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和出色
的技术,他实现了自我突破,为中国射击队取得了本届奥运会上第二枚射击金牌。
4.第①句中加点词“射击”“金牌”的词性分别是词、词。
5.填入第③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B.o”
6.请在第④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阅读名著】阅读和理解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7.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选段中的“她”指的是谁?请再举一件与她相关的事件。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
本,人均每天读纸质书23.38分钟。《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去年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
观看时长为151分钟——人均每天看短视频约两个半小时,读书不到半小时,在短视频面前,阅读似乎已
经“败下阵来”。
②读书是一项很奇异的活动:它有意思,让人有收获;但它并不较松,甚至给人带来痛苦。在对人的
注意力的争夺上,读书确实不占优势。除了短视频,任何一种放松的娱乐活动,都有可能取代人们读书的
兴致,捕获人们更多的时间。
③娱乐或许能带给人一时的精神愉悦,但读书却能赋予一个人深邃开阔的精神世界。读书的过程可能
是“痛苦”的,但也正因为“痛苦”,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打破偏见,消除迷思,培植理性,超越自
我。当最后一页被翻过的那一刻,你可能已经是一个新的自己。
(选自《北京日报》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新媒体技术拓展了大众文化生活空间,然而对电子媒介的过度依赖又让人们陷入某些困境:对知识
追求片面了解,对碎片化信息投入过多时间,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理性思考的能力减弱,感知过载加剧
焦虑情绪……因此,在泛娱乐化时代,我们更要重视读书,尤其是深度阅读。
②读书,特别是深度阅读所获取的是完整的知识网络和逻辑框架,从而可以实现知识内化。更重要的
是,这一过程需要协调多种复杂的大脑认知功能,有助于训练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提高专注力、洞察
力、判断力、共情力等——它让我们在多元庞杂的信息源面前仍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被信息环绕的
当下,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可以让人们暂且离开纷繁的电子产品和喧嚣的网络世界,在安静
阅读中实现心灵的沉潜。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构建书香社
会,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的供给。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应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
式。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等一系列工作也为推
进全民阅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评选活动,向社会推荐了一
大批精品图书,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②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
书店、阅报栏等设施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3300多寮公共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放,城市书吧、
社区书屋等新型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保障了人民群众有书读,引导了人民群众爱读书,支撑了人民群
众读好书。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四】
①青少年阅读正成为全民阅读的助推器,也是塑造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抓手。推广青少年阅读举足轻
重、是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柱梁”的战略安排,是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
“大文章”的一项举措,是将校园阅读“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交响乐”的有效途径,更是把数字技术
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关键一招。
②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青少年阅读需要引领者,更需要同行者。打造师生阅读共同
体,全国已经形成共识,各地各校正在不断加强学校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专家学者、
“五老”队伍、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阅读方法,推动青少年阅读走得更
稳、更远,步履铿锵。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8.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我们还应坚持读书的原因。
9.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扎实开展全民阅读。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去年我国人均每天看短视频约两个半小时,而读书时间
比不过看短视频时间。
B.读书,特别是深度阅读,有助于解决对知识了解片面、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理性思考的能力减弱等
问题。
C.公共图书馆免费向人民群众开放,是保障人民群众有书读,引导人民群众爱读书,支撑人民群众读好
书的主要举措。
D.推广青少年阅读至关重要,它既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举措,也是将校园阅读融入全民阅读的一
种有效途径。
(二)(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暖的依靠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踵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
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
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的目光定住。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
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
象模糊,只觉得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
惜与自责。
⑧我和他依然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内心却无法交融。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
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
边,为我掖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老师让学生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
一双白球鞋。我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突然有种感动的感觉,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
出。
⑩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
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十二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
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一美丽的花一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
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穿梭在波浪般的花丛中,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坠落峭壁,被一
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上来,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他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
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
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父亲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读。
⑯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
《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
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⑰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
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
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地撞
了一下。
⑱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
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有删改)
11.本文围绕父亲和“我”写了哪几件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情
①父亲探亲回家,妈妈让“我”喊爸
5岁时
爸,“我”挣脱跑回屋
8岁时②________________
10岁
③________________
时
12岁④“我”在山上不慎坠落峭壁,父亲救
时了“我”
1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3.第⑪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4.请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
“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颜渊》)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吾日三省吾身()(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足食()(4)去兵()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必不得已而去”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C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D.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9.【甲】文中“曾子”的话与【乙】文强调的都是诚信,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什么作用?
2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写作任务。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
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地
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50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简要答案
老师真诚地提醒你: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七(1)班开展"追逐梦想不负韶华”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回顾课文】
【1〜2题答案】
【答案】1.①.B②.A
2.①.决②.措
【吟诵诗文】
【3题答案】
【答案】①.乡书何处达②.归雁洛阳边③.夕阳西下(4).断肠人在天涯(5).不知
何处吹芦管⑥.一夜征人尽望乡⑦.温故而知新油蛉在这里低唱
【关注体育】
[4—6题答案】
【答案】4.①.动②.名5.B
6.不仅、还
【阅读名著】阅读和理解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7题答案】
【答案】衍太太。鲁迅的父亲临死时,她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的名字。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9分)
【8〜10题答案】
【答案】8.(1)读书能赋予一个人深邃开阔的精神世界,帮助人们不断打破偏见,消除迷思,培植理性,
超越自我。(2)读书能拓展完整的知识网络和逻辑框架,实现知识内化,训练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提
高专注力、洞察力、判断力、共情力等。(3)读书可以让人们暂且离开纷繁的电子产品和喧嚣的网络世界,
在安静阅读中实现心灵的沉潜。
9.(1)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提供优质阅读内容。(2)完善全
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等设施的规模,保障人民群众有书读。(3)推广青少年
阅读,加强学校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阅读方法,推动青少年阅读走得更稳、更远。
10.C
(二)(21分)
【11〜15题答案】
【答案】11.①.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②.父亲冒着大
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
12.“可算”写出妈妈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牵挂。
13.环境描写。作用:渲染了后山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环境,烘托了“我”快乐的心情,为下文“我”在山上
不慎坠落峭壁的情节做铺垫。
1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突出了父亲在“我”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5.父亲是一个热爱家庭、有责任感、勇敢坚强、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虽然常年驻守
边防,但他对家庭充满爱意,关心孩子的成长,用自己的行动给予孩子温暖和依靠。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16〜19题答案】
【答案】16.①.省:反省。②.信:诚信。③.足:使……充足。④.去:舍弃。
17.B
18.(1)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2)自古以来人总是
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19.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与人交往的基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高血压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员工培训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社交电商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直播电商行业主播品牌合作模式优化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对光纤光缆制造设备行业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运维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接触食品材料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3年江苏省十三市中考数学试题
- 2022年红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美术是什么 详细版课件
- 肺心病(课)课件
- 中国烟草PPT模板
- 急性淋巴管炎的护理查房
- 江苏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题库
- Java-Web程序设计任务教程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最全ppt整本书教学教程最新讲义
-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
- DBJ50∕T-348-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202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