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盆部与会阴试题_第1页
局部解剖-盆部与会阴试题_第2页
局部解剖-盆部与会阴试题_第3页
局部解剖-盆部与会阴试题_第4页
局部解剖-盆部与会阴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一、重点内容

盆部重要的体表标志;盆底肌的配布;髂内动脉在盆部的行程、分支和分布。直肠、肛管的血管;膀胱的毗邻、血管;输尿管盆段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子宫、阴道、卵巢、输卵管的位置。会阴部的血管神经;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内容;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构成和内容。

二、难点内容

盆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盆腔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流注;骶丛、盆内脏神经的位置和配布;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的层次解剖;阴囊、阴茎、睾丸、附睾被膜和精索的组成,层次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尿道不同部位破裂时,尿液渗出范围。

三、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骨盆由:

A骶骨、尾骨及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B第5腰椎、骶骨、尾骨及耻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C髋骨、坐骨、骶骨及尾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D骶骨、尾骨、耻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E骶骨、尾骨、髂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考核要点]骨盆的构成及髋骨的组成。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选B者主要由于对骨盆构成和髋骨组成的概念不清,错误地把第5腰椎也包括在骨盆的构成中了,另外错误地认为耻骨就是髋骨。选C、D、E者共同的错误表现在对髋骨的组成概念模糊,成年人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组成,髂骨、耻骨和坐骨都只代表了髋骨的一部分。

[临床要点]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其前方为耻骨,两侧上份为髂骨,下方为坐骨,后方为骶骨、尾骨,前三者在成年人(约16岁左右)融合成髋骨。骶骨、尾骨和两侧的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骨盆。其中骨盆环前部的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正确答案]A

2、会阴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其分区标志为:

A耻骨结节

B耻骨嵴

C耻骨弓

D坐骨结节

E坐骨棘

[考核要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和会阴的分区。

[常见错误]A、C、E

[错误解析]腹前正中线的下端可触及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锐缘为耻骨嵴,嵴的外侧端可触及耻骨结节。会阴部的耻骨弓和坐骨结节等也可扪及。坐骨体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在体表较难摸到。在会阴区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假想连线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方为尿生殖区,后方为肛区。选错答案者是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标志认识不清所致。

[临床要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很多,对临床外科手术有较重要的定位意义;另外,会阴部尿生殖区和肛区解剖层次不同,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局部的组织层次关系,因此了解其分区标志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D

3、关于盆膈的描述,错误的是:

A盆膈肌为肛提肌和尾骨肌

B分隔盆腔和会阴

C其前部有盆膈裂孔

D与尿生殖膈无关

E由盆膈肌及盆膈上、下筋膜组成

[考核要点]盆膈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此题要选择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故A、E为正确描述。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分隔盆腔和会阴,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因此B、C也是正确描述。盆膈裂孔的浅面由肌和筋膜构成的尿生殖膈所封闭,所以D为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选D。

[临床要点]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还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正确答案]D

4、下列何者不属于肛提肌:

A尾骨肌

B髂尾肌

C前列腺提肌

D耻骨直肠肌

E耻尾肌

[考核要点]肛提肌的组成。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肛提肌为一对四边形薄片肌,按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将其分为前列腺提肌(女性为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因此B、C、D、E都属于肛提肌的组成部分,本题选A。

[临床要点]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

[正确答案]A

5、不属于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为:

A直肠筋膜鞘

B直肠膀胱膈

C肛提肌腱弓

D子宫主韧带

E前列腺鞘

[考核要点]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以及肛提肌腱弓的构成。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盆脏筋膜增厚形成的结构有前列腺鞘、直肠筋膜鞘、耻骨前列腺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直肠阴道隔、直肠膀胱隔和膀胱阴道隔等;而肛提肌腱弓是盆壁筋膜位于耻骨联合后面和坐骨棘之间的部分显著增厚形成的,不是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故选C。

[临床要点]盆脏筋膜包裹在盆腔内各脏器及血管、神经的表面,有些形成该脏器的鞘或包囊,有些则增厚形成韧带,起维持脏器位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C

6、下列何者不是髂内动脉的分支?

A膀胱上动脉

B膀胱下动脉

C直肠上动脉

D臀上动脉

E臀下动脉

[考核要点]髂内动脉的分支及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髂内动脉按其分布可分为壁支、脏支。壁支:闭孔动脉、臀下动脉、臀上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脏支: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女性)和输精管动脉(男性),所以A、B、D、E均为髂内动脉的分支。直肠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故选C。

[临床要点]盆腔空间相对狭小,脏器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时术野暴露较困难。髂内动脉是盆壁和盆腔内脏器的主要供血动脉,应该熟练掌握其分支分布情况,防止手术中误伤发生大出血。

[正确答案]C

7、有关闭孔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髂内动脉的壁支

B穿闭膜管

C异常闭孔动脉常发自髂外动脉

D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

E动脉在上神经在下

[考核要点]闭孔动脉的起始、走行、伴行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

[常见错误]A、C

[错误解析]本题要求选择错误叙述。闭孔动脉是髂内动脉的壁支,错选A者是对闭孔动脉的起始不了解。闭孔动脉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穿闭膜管,有时从髂外动脉发出异常闭孔动脉,所以B、C、D均为正确叙述。在闭膜管中,神经在上动脉在下,故选E。

[临床要点]闭孔血管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分布于邻近诸肌及髋关节。

[正确答案]E

8、直肠上动脉来自:

A髂内动脉

B肠系膜上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脐动脉

E阴部内动脉

[考核要点]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A、B、E

[错误解析]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所以选C。直肠下动脉从髂内动脉前干发出,故A错误。肠系膜上动脉不发出到达直肠的动脉,阴部内动脉常与直肠下动脉共干,因此B、E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供血,直肠上动脉在第3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两支,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部;骶正中动脉发出小支经直肠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直肠手术时要注意处理上述动脉。

[正确答案]C

9、关于子宫动脉的描述,不正确者为:

A起自髂内动脉

B在宫颈外侧2cm处位于输尿管的后下方

C在宫颈处分支分布于阴道

D也分支营养输卵管

E与卵巢动脉有吻合

[考核要点]子宫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A、C、D、E

[错误解析]本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下方走行,进入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后,沿子宫两侧迂曲上行,所以A为正确描述,B为错误描述,此题选择B。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外侧向上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故D也是正确的描述。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和卵巢支,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有吻合,因此D、E均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子宫动脉供血范围广泛,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阴道等器官。子宫手术处理子宫动脉时,应注意其分支、毗邻情况,避免出现大出血或输尿管损伤等情况。

[正确答案]B

10、骶丛:

A由骶尾神经的前支构成

B位于梨状肌后方

C闭孔神经是其分支

D会阴神经是其间接分支

E不支配下肢肌

[考核要点]骶丛的构成、毗邻、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骶丛由腰骶干和1~4骶神经组成,故A错误。骶丛位于梨状肌前面,B也错误。闭孔神经发自腰丛,C错误。会阴神经是骶丛发出的阴部神经的分支,阴部神经除了发出会阴神经外,还发出肛神经和阴茎(蒂)背神经,所以D正确。骶丛分支分布于臀部、下肢和会阴。

[临床要点]骶丛损伤不多见,但可能被盆腔肿瘤所压迫,引起下肢痛;胎头也可能压迫骶丛引起下肢痛。

[正确答案]D

11、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的结构为:

A肛门外括约肌浅部

B肛门外括约肌深部

C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

D肛直肠环

E以上均会

[考核要点]肛直肠环的构成,及其生理功能。

[常见错误]A、E

[错误解析]肛直肠环是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移行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肌环,此环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不参与肛直肠环的构成,切断后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所以此题选C。

[临床要点]肛直肠环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手术时如有需要可小心切断。

[正确答案]C

12、有关坐骨直肠窝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

B可分为顶、底及内、外侧壁

C窝底为皮肤

D其内充满脂肪组织

E窝顶为盆隔上筋膜和闭孔筋膜汇合而成

[考核要点]坐骨直肠窝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常见错误]A、B

[错误解析]此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所以A为正确叙述。坐骨直肠窝分顶、底和内、外侧壁,故B也是正确描述。坐骨直肠窝顶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因此E为错误描述。坐骨直肠窝底为肛门两侧的皮肤,窝内充满脂肪组织,称坐骨直肠窝脂体,所以C、D也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坐骨直肠窝脓肿,若不及早切开引流,则有可能形成肛瘘。当脓肿破溃穿通肛门周围皮肤时,常因排脓不畅形成慢性窦道,成为瘘管。

[正确答案]E

13、下列何者不起、止于会阴中心腱?

A尿道括约肌

B肛门外括约肌

C会阴浅横肌

D会阴深横肌

E尾骨肌

[考核要点]会阴中心腱处的附着结构。

[常见错误]A、B、C、D

[错误解析]会阴中心腱处附着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因此A、B、C、D均起、止于会阴中心腱。尾骨肌起自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骶骨下部的侧缘,所以此题选E。

[临床要点]会阴中心腱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若会阴中心腱损伤常造成盆腔内脏器下垂甚至脱出。

[正确答案]E

14、子宫的淋巴注入:

A髂总淋巴结

B腰淋巴结

C髂内、髂外淋巴结

D腹股沟淋巴结

E以上均是

[考核要点]子宫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A、C

[错误解析]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注入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注入骶淋巴结。因此A、B、C、D项都应选中,即选E。

[临床要点]掌握子宫的淋巴回流情况,对于临床子宫手术的各种操作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在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时,临床上常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此时常切除盆腔内各组淋巴结(如子宫颈旁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总淋巴结下部以及骶前淋巴结等),以防癌细胞沿淋巴结回流管道扩散转移。

[正确答案]E

15、不越过骨盆入口的结构为:

A卵巢动脉

B子宫圆韧带

C肠系膜上动脉

D骶正中动脉

E输精管

[考核要点]本题考查骨盆入口处走行的结构。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输精管和子宫圆韧带均为腹股沟管内结构,连接盆腔内、外的结构和器官,所以都越过骨盆入口,故不可选B、E。卵巢动脉走行于卵巢悬韧带内,越过骨盆上口,故排除了A。骶正中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分叉处的后上方,经第4、5腰椎、骶骨及尾骨的前面下行,经骨盆入口入盆腔,所以排除了D。肠系膜上动脉不越过骨盆上口。

[临床要点]骨盆入口(即界线),是小骨盆上口,是由骶岬、骶翼前缘、髋骨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连成的环状线,它是大、小骨盆的分界。

[正确答案]C

16、髂内动脉:

A向下经骶骨前面入盆

B位于相应静脉的外侧

C输尿管沿盆侧壁经过髂内动脉前面

D在梨状肌下缘分成前、后干

E前、后干均有脏支和壁支

[考核要点]髂内动脉的走行、毗邻及分支情况。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髂内动脉是一短干,长约4cm,从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内下进入盆腔,不经骶骨前面,所以A错误。髂内动脉前方有输尿管越过,髂内静脉和闭孔神经行于其内侧,故B错误而C正确。一般髂内动脉主干行至坐骨大孔处分为前、后两干,D错误。按其分布,髂内动脉的分支可分为壁支和脏支,通常前干分出壁支和脏支,后干则全属壁支,所以E也错误。

[临床要点]髂内动脉是盆腔的主要供血动脉,广泛的分支到盆壁及盆腔内脏器。盆腔空间相对狭小,脏器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时术野暴露不良,容易损伤髂内动脉,因此掌握其走行、毗邻及分支情况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C

17、髂内动脉的分支:

A动脉的前干为脏支,后干为壁支

B脐动脉近侧发出膀胱上动脉

C臀上、下动脉由后干发出

D直肠上动脉是髂内动脉的终末支

E臀上动脉在尾骨肌上缘出盆

[考核要点]髂内动脉的分支走行情况。

[常见错误]A、C、D、E

[错误解析]髂内动脉前干常分出壁支和脏支,后干则全属壁支,所以A错误。臀上动脉由后干发出,臀下动脉由前干发出,故C也错误。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支,D错误。臀上动脉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至臀部,所以E也错误。膀胱上动脉是由脐动脉近侧发出的,此题要选B。

[临床要点]见上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B

18、盆部的内脏神经不包括:

A骶交感干

B骶前神经

C盆丛

D腰骶干

E盆内脏神经

[考核要点]盆部内脏神经的组成。

[常见错误]B、C

[错误解析]盆部的内脏神经包括:①由腰交感干延续而来的骶交感干,②腹主动脉丛向下延续的上腹下丛(又称骶前神经),并与盆内脏神经和骶交感节的节后纤维共同组成左、右下腹下丛(又称盆丛),③由2~4骶神经前支中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的盆内脏神经,所以A、B、C、E均为盆部的内脏神经。腰骶干为下肢的重要躯体神经,故选D。

[临床要点]盆部的内脏神经广泛分布于盆腔内脏器,盆内脏神经损伤常造成盆腔脏器功能障碍。如盆丛发出的纤维沿血管形成亚丛(如直肠下丛、子宫阴道丛等),子宫癌行盆内淋巴结清扫或直肠癌切除术时,如损伤此丛,可导致尿潴留和阳痿。

[正确答案]D

19、有关输尿管的错误描述是:

A右侧输尿管跨越髂内动脉起始段的前方入盆

B左侧输尿管跨越髂总动脉末段的前方入盆

C子宫动脉从其上面经过

D经闭孔神经、血管的内侧前行

E绕输精管后方穿入膀胱壁

[考核要点]输尿管的走行及毗邻。

[常见错误]B、C

[错误解析]此题要求选择描述错误的,选错者常由于没有看清题干,选了一个正确的描述。右侧输尿管跨越髂外动脉起始段的前方入盆,故A项描述错误,B、C、D、E均为正确叙述。

[临床要点]输尿管行程较长,血供来源不恒定,腹盆腔手术很容易损伤到输尿管,对其走行毗邻应熟练掌握。

[正确答案]A

20、尿生殖膈:

A由会阴深横肌组成

B会阴浅筋膜覆盖其表面

C膈内有肌肉附于会阴中心腱

D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至该膈

E尿道在此破裂,尿液可渗至阴茎

[考核要点]尿生殖膈的构成及毗邻关系。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共同构成,故A、B错误。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到会阴浅隙,所以D也错误。尿道在此破裂,尿液局限在会阴深隙,因此E也错误。

[临床要点]尿生殖膈是封闭盆膈裂孔和加固盆底的重要结构

[正确答案]C

21、会阴中心腱:

A指狭义会阴

B位于尿生殖三角

C连接肛门与外阴

D会阴肌均附于此

E位于狭义会阴深部

[考核要点]会阴中心腱的位置、毗邻、附着结构及其与狭义会阴的相互关系。

[常见错误]A、B、D

[错误解析]在男性,会阴中心腱位于肛门与阴茎根之间;在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是由不同方向的肌纤维交织成楔形的肌纤维隔,其与狭义会阴并非同一概念,不要弄混淆,故A、B、D均错误。

[临床要点]此腱有加固盆底,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分娩时此处受到很大的张力,易于破裂,所以分娩时要注意保护会阴。

[正确答案]E

22、会阴浅隙:

A内有尿道球和阴茎脚

B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

C完全封闭

D有尿道膜部通过

E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局限于此隙

[考核要点]会阴浅隙的位置、结构特征、内容及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会阴浅隙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故B错误。会阴浅隙并非完全封闭,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相连续,并向上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相连,所以会阴浅隙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及Scarpa筋膜深方的间隙相通,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也可沿这些间隙扩散,故C、E错误。尿道膜部位于会阴深隙内,D也错误。尿道球和阴茎脚位于会阴浅隙内,此题选A。

[临床要点]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首先渗入会阴浅隙,并沿着浅会阴筋膜继而渗到阴囊肉膜下和阴茎浅筋膜下,并继续向上扩散到Scarpa筋膜深面,但不能向下达股部,也不能越过腹白线而至对侧。

[正确答案]A

23、会阴浅隙内不含有:

A尿道球

B球海绵体肌

C尿道球腺

D坐骨海绵体肌

E阴茎脚

[考核要点]会阴浅隙的内容。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在男性,会阴浅隙后部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茎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尿道海绵体肌和球海绵体肌;在女性,浅隙后部也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蒂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前庭球和球海绵体肌。因此A、B、D、E均为会阴浅袋内含有的结构,此题应选C。

[临床要点]会阴浅隙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即渗入会阴浅隙内,并可向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下部蔓延。

[正确答案]C

24、阴部管(Alcock管):

A为闭孔内肌筋膜所构成

B由尿生殖膈下筋膜所构成

C位于尿生殖三角

D穿过坐骨小孔的结构进入该管

E切开会阴部肌肉即可找到该管

[考核要点]阴部管的构成、位置以及其中穿行的结构。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阴部管又称Alcock管,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上,位于肛门三角,故C错误。阴部管是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的裂隙,故A正确而B错误。穿经阴部管的结构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并非穿过坐骨小孔的结构都进入阴部管,故D错误。阴部管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寻找该管不需要切开会阴部肌肉,只须切开皮肤、浅筋膜,并在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脂肪组织中寻找,因此E也错误。

[临床要点]在阴部管内阴部内动脉居中,阴部内静脉在上,阴部神经在下。会阴手术时,常在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的中点,经皮刺向坐骨棘下方,进行阴部神经阻滞。

[正确答案]A

25、骨盆骨折时最常见的尿道损伤部位是:

A尿道海绵体部

B尿道球部

C尿道前列腺部

D尿道膜部

E前尿道

[考核要点]尿道的毗邻及最易损伤的部位。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回答此问题出现错误常由于对尿道毗邻关系掌握不明晰。尿道膜部斜行穿越尿生殖膈,是尿道经过会阴深隙较固定的一段,骨盆骨折最易伤及此部位,故选D。其余选项所述部位通常只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才易发生损伤,不会由于骨折移位而撕裂。

[临床要点]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环的前部是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此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尿道膜部是指通过尿生殖膈的一段尿道,长约。当耻骨上、下支或坐骨下支在暴力下发生骨折移位时,附着在耻骨下支与坐骨下支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也随之撕裂,造成尿道膜部损伤破裂而发生尿液外渗。

[正确答案]D

26、腹膜后空气造影时,空气首先注入:

A耻骨后隙

B骨盆直肠隙

C直肠后隙

D会阴浅隙

E坐骨直肠窝

[考核要点]直肠后隙的交通。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除直肠后隙外,上述间隙均不与腹膜后隙相交通,因此要选C。

[临床要点]腹膜后空气造影检查是为了解肾及肾上腺肿瘤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检查法。它是用19号或20号腰椎穿刺针头,经骶尾关节侧面,经麻醉点刺入骶骨前隙即直肠后隙,以每分钟100ml速度注入氧气或空气,量约700~1000ml。

[正确答案]C

27、异位妊娠最常发生于:

A卵巢

B腹腔

C输卵管间质部

D输卵管壶腹部

E输卵管伞部

[考核要点]输卵管分部以及异位妊娠常见部位。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输卵管壶腹部是异位妊娠最常发生的部位,故选D,其余均错。

[临床要点]女性生殖管道通过输卵管腹腔口与腹膜腔相通,卵巢排出的卵子经此口进入输卵管。卵子受精部位通常在输卵管壶腹处。如果输卵管腔狭窄但并未完全阻塞,则精子可通过狭窄处使卵子受精,但受精卵却不能通过狭窄处进入子宫腔而导致输卵管植入或卵巢植入。以上各种情况统称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较常见,其中又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发生率最高。

[正确答案]D

28、识别输卵管的常用标志是:

A子宫底的圆凸

B漏斗周缘的指状突起

C髂总动脉的分叉

D壶腹部的显著膨大

E子宫圆韧带

[考核要点]输卵管结扎术中识别输卵管的主要标志。

[常见错误]A、C、D、E

[错误解析]输卵管结扎术中要迅速准确地找到输卵管,常以输卵管伞为标志,输卵管伞是输卵管漏斗部周缘的许多指状突起,所以要选B。

[临床要点]输卵管结扎术中要迅速有效地找到输卵管,避免错扎其他结构,可沿子宫角向外寻找,必须看到输卵管伞后才可以确定。在子宫角处寻找输卵管时,须与卵巢固有韧带和子宫圆韧带区别。

[正确答案]B

29、关于阴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作为分娩时的产道可向两侧显著地扩张

B分娩时因受韧带限制,阴道的前后方向不能显著扩张

C腹盆腔脏器疾病时,严禁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进行诊断

D正常状态下前、后壁之间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E直肠子宫陷凹积液时,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抽液以供诊断

[考核要点]阴道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和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A、B、C、D

[错误解析]阴道作为分娩时的产道可向前后显著地扩张,而在正常状态下前、后壁相贴,故A、B、D错误。腹盆腔脏器疾病时,可以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进行诊断,所以C也错误。选E。

[临床要点]阴道作为分娩时的产道,胎头可使阴道在前后方向上显著地扩张,向两侧扩张则受坐骨棘和骶结节韧带的限制。直肠子宫陷凹积血可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经陷凹至腹膜腔或骨盆腔内进行观察诊断。进行上述技术操作时,应谨防损伤血管和脏器,避免感染。

[正确答案]E

30、关于直肠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向上转移

B向两侧转移

C向下转移

D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E向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考核要点]直肠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直肠癌是齿状线以上的癌肿,通常不会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故选D。

[临床要点]解剖上,直肠肛管淋巴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状线以上,其淋巴液向三个方向引流:①向上经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经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而流入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②向两侧经肛提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流入髂内淋巴结;③向下经坐骨肛管间隙淋巴结,再穿肛提肌到达髂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状线以下,经会阴引流至腹股沟淋巴结。由于直肠癌是齿状线以上的癌肿,应向上组淋巴结转移,而不会向下组淋巴结转移。

[正确答案]D

31、以肛管白线与阴部管之间相连的平面为界,可将坐骨直肠窝分为:

A坐骨肛管隙、肛周间隙

B耻骨直肠隙、耻骨后隙

C直肠前隙、直肠后隙

D骨盆直肠隙、骶前隙

E臀大肌前、后隐窝

[考核要点]坐骨直肠窝的毗邻、分界情况。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以肛管白线和阴部管之间相连的平面为界,坐骨直肠窝又可分为上、下两个间隙。上部者称坐骨肛管隙,下部者称肛周间隙,选A。

[临床要点]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从冠状面上看,为一尖向上的三角形,尖向上,底朝下。窝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和皮肤。坐骨直肠窝向前延伸至肛提肌,与尿生殖膈之间形成隐窝;向后延伸至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与尾骨肌之间形成后隐窝。以肛管白线和阴部管之间相连的平面为界,坐骨直肠窝又可分为上、下两个间隙。上部者称坐骨肛管隙,下部者称肛周间隙。

[正确答案]A

32、关于阴囊的血管,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阴囊后动脉来自阴部外动脉

B阴囊前动脉来自会阴动脉

C阴囊前静脉注入阴部外静脉

D阴囊后静脉注入阴部内静脉

E蔓状静脉丛注入睾丸静脉

[考核要点]阴囊的血液供应情况。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阴囊的动脉主要来自阴囊后动脉(会阴动脉)、阴囊前动脉(阴部外动脉)以及精索外动脉(腹壁下动脉),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睾丸静脉汇入蔓状静脉丛,故选D。

[临床要点]阴囊的动脉主要来自阴囊后动脉(会阴动脉)、阴囊前动脉(阴部外动脉)以及精索外动脉(腹壁下动脉),它们彼此吻合分布于阴囊皮肤,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睾丸、附睾及精索末端的静脉汇集成静脉丛,称蔓状静脉丛。

[正确答案]D

3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继发于:

A肛门裂

B肛瘘

C栓塞性内痔

D肛窦炎

E直肠息肉继发感染

[考核要点]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及其解剖学基础。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诱因为肛管内的肛柱和肛窦易被粪便擦伤和污染而发生肛窦炎,故选D。

[临床要点]坐骨直肠窝内充满着抵抗力较弱的脂肪组织。肛管内的肛柱和肛窦易被粪便擦伤和污染而发生炎症,称肛窦炎。炎症可蔓延至坐骨直肠窝,因而此窝是脓肿的好发部位,称为坐骨直肠窝脓肿或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正确答案]D

34、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多见于:

A坐骨直肠窝

B骨盆直肠隙

C直肠后隙

D直肠粘膜下

E肛门旁皮下

[考核要点]肛管直肠周围毗邻的结构和腔隙结构。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多是由于肛管内的肛柱和肛窦易被粪便擦伤和污染而发生炎症,并蔓延至坐骨直肠窝所致,故选A,其余选项均错误。

[临床要点]见上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A

35、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可渗到:

A会阴深隙、阴囊、阴茎

B会阴深隙、阴囊、股部

C会阴浅隙、阴囊、耻骨后隙

D会阴浅隙、阴囊、阴茎、脐以下腹前壁浅筋膜深面

E仅限于阴茎的范围之内

[考核要点]会阴浅隙的内容,尿道球部的毗邻和浅会阴筋膜与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各组织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回答此题出现错误是因为对上述考核要点不能明确掌握和理解。

[临床要点]男性尿道球部是会阴浅隙内的重要结构。会阴浅隙是指尿生殖膈下筋膜与浅会阴筋膜(Colles筋膜)之间的间隙。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相连续,并向上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相连。Scarpa筋膜在中线处附着于腹白线,向下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止于大腿阔筋膜。当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首先渗入会阴浅隙,并沿着浅会阴筋膜继而渗到阴囊肉膜下和阴茎浅筋膜下,并继续向上扩散到Scarpa筋膜深面,但不能向下达股部,也不能越过腹白线而至对侧。

[正确答案]D

36、坐骨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术最好的切开部位是:

A坐骨直肠窝底部

B坐骨直肠窝顶部

C坐骨直肠窝内侧壁

D坐骨直肠窝外侧壁

E坐骨直肠窝的后界

[考核要点]坐骨直肠窝的境界与毗邻。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回答此题出现错误主要由于对坐骨直肠窝的境界、毗邻情况不能明晰掌握的缘故。坐骨直肠窝底为皮肤和浅筋膜,是脓肿切开引流最为方便安全的部位,故选A,其余均错误。

[临床要点]坐骨直肠窝的境界为:前壁是尿生殖膈;后壁是臀大肌和骶结节韧带;外侧壁是坐骨结节、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内侧壁是肛门外扩约肌、肛提肌、尾骨肌以及盆膈下筋膜;顶为盆膈下筋膜与闭孔内筋膜相交处;底为皮肤和浅筋膜。所以坐骨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时,以切开窝底的皮肤和浅筋膜最为方便安全。

[正确答案]A

37、固定子宫的韧带应除外:

A子宫阔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骨盆漏斗韧带

D骶子宫韧带

E子宫圆韧带

[考核要点]子宫的固定装置和骨盆漏斗韧带的功能。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固定子宫的韧带包括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和耻骨子宫韧带,故不能选A、B、D、E。骨盆漏斗韧带连于卵巢上端和盆侧壁之间,为隆起的腹膜皱襞,内有卵巢血管、淋巴管及卵巢神经丛等穿行,此韧带不是固定子宫的韧带,因此选C。

[临床要点]子宫周围的固定装置除了子宫韧带以外,还包括盆膈、尿生殖膈和会阴中心腱等,如果这些固定装置受到损伤,如分娩时撕裂等,可引起子宫脱垂。

[正确答案]C

38、子宫颈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不包括:

A髂外淋巴结

B髂内淋巴结

C骶前淋巴结

D子宫颈旁淋巴结

E肠系膜下淋巴结

[考核要点]子宫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A、B、C、D

[错误解析]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骶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因此A、B、C均为清扫范围内的淋巴结群。子宫颈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还应包括子宫颈旁局部的淋巴结群,故D也在清扫范围内。子宫的淋巴回流无回流到肠系膜下淋巴结的部分,因此淋巴结清扫时不必清除肠系膜下淋巴结。

[临床要点]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骶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子宫癌患者常有盆腔内广泛的淋巴转移。

[正确答案]E

39、直肠与腹膜的关系是:

A无腹膜覆盖

B完全被腹膜覆盖

C前面均有腹膜覆盖

D上部的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

E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

[考核要点]直肠与腹膜的相互关系。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此题回答错误者都因为对直肠周围腹膜的被覆情况不了解。直肠上部的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选C,其余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在男性,腹膜反折部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形成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形成直肠子宫陷凹。通常为直立位时腹腔的最低点,若此陷凹内有积液,直肠指诊时可触及波动感。

[正确答案]D

40、关于肛提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组成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

B组成尿生殖膈

C组成盆膈的一部分

D无肌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

E又称盆底,封闭骨盆出口

[考核要点]坐骨直肠窝、尿生殖膈、盆膈的组成,肛提肌的起止及生理功能。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肛提肌参与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内侧壁,故A错误。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共同构成,所以B也错误。肛提肌中间部的耻骨直肠肌部分肌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故D错。盆膈又称盆底,E也错误。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因此C正确。

[临床要点]肛提肌参与构成盆膈,盆膈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正确答案]C

41、作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切断下列哪项结构时,最不易损伤输尿管?

A骨盆漏斗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骶子宫韧带

D子宫动脉

E子宫主韧带

[考核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输尿管的走行及其毗邻结构。此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常见错误]A、C、D、E

[错误解析]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均为盆腔内子宫重要的固定装置,连于子宫与盆侧壁之间;骨盆漏斗韧带即卵巢悬韧带,连于卵巢和盆侧壁之间;均与输尿管盆段密切毗邻,在作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切断上述结构易伤及输尿管,故不可选A、C、E。女性输尿管盆部位于卵巢的后下方,经子宫阔韧带基底部至子宫颈外侧约2cm处(适对阴道穹侧部的上外方)时,子宫动脉从其前上方跨过,恰似“桥下流水”。临床结扎子宫动脉时,很易损伤输尿管,故D也不可选。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卵巢下端与同侧子宫角之间,与输尿管毗邻关系相对较远,切断此韧带,输尿管不易受到损伤,因此选B。

[临床要点]输尿管血液来源不恒定,且少数输尿管动脉的吻合支细小,作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若输尿管游离范围过大,可影响输尿管的血运,有发生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险。

[正确答案]B

42、关于输卵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输送卵子的弯曲肌性管道

B分为子宫部、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

C壶腹部和漏斗部都不是绝育手术结扎输卵管的首选部位

D输卵管静脉汇入卵巢静脉和子宫静脉

E子宫部和峡部由卵巢动脉供应

[考核要点]输卵管的结构特征、血液供应及回流,以及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A、B、C、D

[错误解析]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游离缘内,长约8~12cm,是一条弯曲的肌性管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卵子,故A为正确叙述。输卵管全长可分为子宫部、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故B也是正确叙述。输卵管峡部是绝育手术结扎输卵管的首选部位,故C也为正确叙述。输卵管静脉汇入卵巢静脉和子宫静脉,D也为正确叙述。输卵管的子宫部和输卵管峡由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供血,因此此项为错误叙述,选E。

[临床要点]输卵管结扎术是女性计划生育的有效措施之一。手术中要迅速准确地找到输卵管,避免错扎其他结构,可沿子宫角向外寻找,必须看到输卵管伞才能确定。在子宫角处寻找输卵管时,须与卵巢固有韧带和子宫圆韧带相鉴别,前者连于卵巢与子宫之间;后者则在子宫阔韧带前层内走向前外方。输卵管结扎多在输卵管峡部进行。

[正确答案]E

43、关于输尿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在腹前壁的投影与半月线相当

B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C小骨盆入口处右输尿管越过右髂外动脉前方

D腹段的血液供应无腹主动脉的分支

E有3个狭窄,最狭窄处是壁内段

[考核要点]输尿管在腹前壁的投影、分段、毗邻、血供及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A、B、C、E

[错误解析]错选A、B、C、E者可能由于没能看清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上述几项均为正确叙述,只有D选项错误。输尿管腹部的血液供应是多源性的,其上部由肾动脉、肾下极动脉的分支供应;下部由腹主动脉、睾丸(卵巢)动脉、第1腰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等分支供应,因此要选择D。

[临床要点]输尿管腹部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血液来源,由于血液来源不恒定,且少数输尿管动脉的吻合支细小,故输尿管手术时若游离范围过大,可影响输尿管的血运,有发生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险。供血到输尿管腹部的动脉多来自内侧,手术时在输尿管的外侧游离,可减少血供的破坏。

[正确答案]D

44、腹膜外剖宫产入路常在子宫何处?

A子宫体

B子宫颈

C子宫底

D子宫下段

E子宫颈阴道上部

[考核要点]子宫下段的毗邻及其临床应用。

[常见错误]A、B、C

[错误解析]错选A、B、C者没能弄清子宫与腹膜之间的关系。子宫后面的腹膜覆盖子宫,直到阴道穹后部后面才反折到直肠,但子宫体前面的腹膜,在子宫体与子宫颈交界处即向前反折到膀胱。腹膜外剖宫产不以子宫颈阴道上部作为入路,因此E也错误。子宫颈与子宫体之间的缩窄部分为子宫峡,在非妊娠期峡部长仅1cm,妊娠期间,子宫峡逐渐扩展,临产时明显增长,可达7~11cm,形成“子宫下段”,腹膜外剖宫产以此处作为入路,故选D。

[临床要点]由于子宫峡前面无腹膜覆盖,故当产妇不能自然分娩时,产科医生常在子宫下段作腹膜外剖宫产术,不必打开腹膜腔,可以避免腹膜腔术后合并症。

[正确答案]D

45、膀胱前壁破裂,尿液可渗入到:

A耻骨后隙

B腹膜后隙

C腹膜腔内

D膀胱后隙

E直肠后隙

[考核要点]膀胱周围毗邻的腔隙。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耻骨后隙也称膀胱前隙,位于耻骨联合与膀胱之间,正常时由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占据。当膀胱前壁破裂,尿液可渗入到耻骨后隙,故A正确。错选B、C、D、E者是对膀胱周围间隙没能清晰掌握。

[临床要点]膀胱充盈时呈卵圆形,膀胱尖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这时腹前壁折向膀胱的腹膜也随之上移,膀胱的下外侧面直接与腹前壁相贴。外科手术的耻骨上切口可经耻骨后隙(膀胱前隙)到达膀胱,可避免伤及腹膜。

[正确答案]A

46、关于女性直肠的毗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侧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梨状肌邻接

B上部前面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

C下部前面与肛提肌相贴

D两侧与阴道后壁相邻

E两侧的上部与盆丛相邻

[考核要点]女性直肠的毗邻的结构。

[常见错误]A、C、D、E

[错误解析]直肠的毗邻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女性,直肠上部前面隔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及阴道穹后部相邻,故B正确。直肠下部前面借直肠阴道隔与阴道后壁相邻,直肠两侧的上部为腹膜形成的直肠旁窝,两侧的下部(在腹膜以下)与盆丛,直肠上动、静脉的分(属)支,直肠侧韧带及肛提肌等邻贴,所以A、C、D、E均错误。

[临床要点]由于子宫颈阴道部只由阴道穹后部和直肠子宫陷凹与直肠前壁分隔,所以在分娩期间,当儿头抵达子宫颈管外口时,通过直肠指检(不经由阴道内触摸以防止感染),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子宫口扩张的程度。

[正确答案]B

47、关于异常闭孔动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常由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与闭孔动脉的耻骨支吻合而成

B经过腹环的内侧或外侧

C其出现率约为50%

D当行腹股沟疝松解术时此动脉易损伤

E经过腔隙韧带的外侧,向下进入闭膜管

[考核要点]异常闭孔动脉的形成、走行、发生率及临床要点。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闭孔动脉穿闭膜管前常发出一耻骨支,与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在耻骨上支后面吻合,有时吻合支粗大,形成异常闭孔动脉,故A正确。此异常闭孔动脉出现率占17.95%,行经股环或腔隙韧带的深面,向下进入闭膜管,在施行股疝手术需切开腔隙韧带时,应特别注意有无异常的闭孔动脉,避免伤及,以防出血,故B、C、D、E均错误。

[临床要点]异常闭孔动脉恰位于腔隙(陷窝)韧带的深面,当嵌顿性股疝需切开腔隙韧带时,应警惕存在异常闭孔动脉的可能性,切勿伤及而引起大出血。

[正确答案]A

48、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子宫主韧带

B子宫圆韧带

C骶子宫韧带

D子宫阔韧带

E耻骨子宫韧带

[考核要点]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诸韧带的功能。

[常见错误]A、C、D、E

[错误解析]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组成,呈扇形连于子宫颈与盆侧壁之间。有固定子宫颈,维持子宫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作用,故A错误。子宫圆韧带呈圆索状,起自子宫角,在子宫阔韧带内弯向盆侧壁,再经腹股沟管附着于阴阜及大阴唇的皮下,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故B正确。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韧带表面为直肠子宫襞。该韧带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维持子宫前屈,故C错误。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由双层腹膜形成,上缘游离,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因此D也错误。耻骨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的腹膜皱襞为膀胱子宫襞,有限制子宫后倾和后屈的作用,所以E也是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由于难产等原因而损伤了子宫的固定装置和支持结构,如子宫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和会阴中心腱等,可引起子宫脱垂。

[正确答案]B

49、维持子宫前屈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子宫主韧带

B子宫圆韧带

C骶子宫韧带

D子宫阔韧带

E耻骨子宫韧带

[考核要点]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诸韧带的功能。

[常见错误]A、B、D、E

[错误解析]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韧带表面为直肠子宫襞。该韧带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维持子宫前屈,故C正确。A、B、D、E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见上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C

50、关于尿生殖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受会阴神经支配

B位于盆膈上方

C有阴部管在其外侧壁走行

D外侧界为坐骨直肠窝

E后界为会阴横韧带

[考核要点]尿生殖区的位置、境界及神经支配情况。

[常见错误]B、C、D、E

[错误解析]尿生殖区又称尿生殖三角位于盆膈下方,其两侧界为耻骨弓,其前缘在耻骨联合下愈着并增厚形成会阴横韧带,阴部管走行于肛区坐骨直肠窝外侧壁,因此B、C、D、E均错误。会阴神经伴同名动脉进入尿生殖区,发出阴囊后神经与阴囊后动脉伴行,肌支广泛分布于尿生殖区诸肌,故A正确。

[临床要点]男、女性外生殖器官不同,因而两者尿生殖区的结构也有区别。女性尿生殖区结构与男性相仿,其主要特点有:①会阴浅隙内,两侧有阴蒂脚和坐骨海绵体肌,内侧有前庭球和前庭大腺与覆盖于他们表面的球海绵体肌。②会阴深隙内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并有围绕于其周围的尿道阴道括约肌。③会阴中心腱较男性发育良好,且富弹性,上续直肠阴道隔下缘。④尿生殖膈下筋膜较男性薄弱,且由于有阴道通过,尿生殖膈承托盆腔脏器功能相对减弱。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直肠的血供来自:

A直肠上动脉

B直肠下动脉

C骶正中动脉

D骶外侧动脉

E肛动脉

[考核要点]直肠的血液供应情况。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D、E。

[错误解析]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分布,彼此间有吻合,所以A、B、C均正确。骶外侧动脉沿骶前孔内侧下行,分布于梨状肌、尾骨肌等结构,因此D选项错误。肛动脉由阴部内动脉在阴部管内发出,分布于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故E也错误。

[临床要点]直肠上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直接延续,在第3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两支,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前干,行向内下,分布于直肠下部。骶正中动脉发出的小支经直肠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直肠手术中要注意处理上述血管。

[正确答案]A、B、C

2、盆腔内主要淋巴结群有:

A髂外淋巴结

B髂内淋巴结

C骶淋巴结

D髂总淋巴结

E左、右腰淋巴结

[考核要点]盆腔内主要淋巴结群。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误的选择了E。

[错误解析]回答此题出现错误是因为对盆腔的界限及其中主要淋巴结群的分组情况不清楚所致。盆腔内主要淋巴结群有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和髂总淋巴结,因此A、B、C、D正确,左、右腰淋巴结属于腹腔淋巴结群,不在盆腔内,故E错误。

[临床要点]髂外淋巴结沿髂外动脉排列,经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输出管收纳下肢和脐以下腹前壁的淋巴,还直接接受膀胱、前列腺、子宫的淋巴;髂内淋巴结沿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排列,收纳盆内所有脏器、会阴深部结构、臀部和股后部的淋巴;骶淋巴结沿骶正中和骶外侧动脉排列,收纳盆后壁、直肠、子宫颈和前列腺的淋巴。髂总淋巴结沿髂总动脉排列,收纳上述三组淋巴结回流的淋巴。盆腔内癌肿的淋巴转移通常都按上述途径发生,在手术进行淋巴结清扫时应尽量清除干净已被癌肿侵及的淋巴结。

[正确答案]A、B、C、D

3、肛提肌包括:

A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

B耻骨直肠肌

C耻尾肌

D髂尾肌

E肛门外括约肌

[考核要点]肛提肌的构成。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E。

[错误解析]选错者多数是因为对肛提肌的构成概念不清晰。肛提肌为一对四边形薄片肌,按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将其分为四部分:①男性前部肌束夹持前列腺尖的两侧,为前列腺提肌;女性夹持尿道和阴道两侧,为耻骨阴道肌。②起自耻骨盆面的肌束位于其他部分的上方,后绕过直肠肛管交界处两侧和后方,与对侧肌纤维连接,构成“U”形袢的为耻骨直肠肌。③起自肛提肌腱弓中份、后份和坐骨棘盆面的为耻尾肌和髂尾肌,都止于肛尾韧带。因此A、B、C、D正确而E错误。

[临床要点]前列腺提肌协助固定前列腺;耻骨阴道肌有缩小阴道的作用;耻骨直肠肌可拉直肠肛管交界处向前,有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耻尾肌和髂尾肌有固定直肠的作用。

[正确答案]A、B、C、D

4、会阴浅隙:

A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

B其后份有会阴浅横肌

C男性有阴茎脚

D女性有阴蒂脚

E其内没有血管及神经

[考核要点]会阴浅隙的构成、毗邻及内容。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E。

[错误解析]会阴浅隙又称会阴浅袋,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故A正确。在男性,浅隙后部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茎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尿道海绵体肌和球海绵体肌;在女性,浅隙后部也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蒂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前庭球和球海绵体肌,此外还有阴部内血管的分支和神经。因此B、C、D正确,而E错误。

[临床要点]男性尿道球部位于会阴浅隙内,当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即渗入会阴浅隙内,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上续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并越过耻骨联合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相连,因而会阴浅隙内的尿液可渗入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下部。临床上可借助此特征,辅助诊断尿道球部的损伤。

[正确答案]A、B、C、D

5、直肠后隙:

A位于骶前筋膜和直肠筋膜之间

B向下可达盆膈

C与腹膜后隙不通

D两侧与骨盆直肠隙相隔

E为盆筋膜间隙的一种

[考核要点]直肠后隙的位置、毗邻及其与腹膜后隙的交通关系。

[常见错误]少选A、B、D、E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C。

[错误解析]直肠后隙位于骶前筋膜和直肠筋膜之间,是重要的盆筋膜间隙,重要的盆筋膜间隙包括耻骨后隙和直肠周围间隙,直肠周围间隙后部称为直肠后隙,因此,直肠后隙是盆筋膜间隙的一种,故A、E正确。直肠后隙前界为直肠筋膜鞘,后界为骶前筋膜,两侧借直肠侧韧带与骨盆直肠隙分开,上通腹膜后隙,下达盆膈,所以B、D也正确,而C错误。

[临床要点]直肠后隙的炎症或积脓,向上可沿腹膜后间隙蔓延。临床作腹膜后间隙空气造影,也通过此间隙。骨盆直肠隙若有积脓,可用直肠指检在直肠壶腹下部两侧触及。若引流不及时,脓液可沿分布于脏器的血管神经束蔓延至脏器周围的间隙。

[正确答案]A、B、D、E

6、会阴中心腱:

A又称会阴体

B是一冠状位的肌纤维隔

C位于肛门与阴道之间

D也称产科会阴

E有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

[考核要点]会阴中心腱的别称、位置和生理作用。

[常见错误]少选A、C、E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B、D。

[错误解析]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在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之间,有会阴诸肌附着于其浅面,共同对盆底起支撑作用,所以A、C、E正确。会阴中心腱在矢状位上,呈楔形,尖朝上、底朝下,深约3~4cm,因此B错误。产科会阴是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故D也错误。

[临床要点]会阴中心腱由尿生殖膈后缘正中央与肛门内括约肌前端结合而成,位于肛管前约处,有会阴诸肌附着于其浅面,共同对盆底起支撑作用。

[正确答案]A、C、E

7、直肠指检能触及的结构:

A前列腺

B肛门外括约肌间沟

C精囊腺

D宫颈

E宫体下部

[考核要点]直肠的毗邻结构。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E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回答此问题出现错误多是因为对直肠的毗邻结构不能清晰明确地掌握。直肠指诊时,向前可扪及膀胱底、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子宫颈及宫体下部;向后可触及骶、尾骨的盆面;两侧则可触及输卵管、卵巢、坐骨棘和坐骨结节等,因此A、B、C、D、E均为正确答案。

[临床要点]与直肠下部相毗邻的结构,均可通过直肠指检(隔着肠壁)而触及。如向前可扪及膀胱底、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子宫颈及宫体下部;向后可触及骶、尾骨的盆面;两侧则可触及输卵管、卵巢、坐骨棘和坐骨结节等。此外,某些临床病理情况,如输尿管盆部病理性增粗、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积液等,均可通过直肠指检触及。

[正确答案]A、B、C、D、E

8、精索被膜包括:

A精索外筋膜

B提睾肌

C肉膜

D鞘膜

E精索内筋膜

[考核要点]精索的层次结构。

[常见错误]少选了A、B、E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C、D。

[错误解析]精索的层次结构包括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及提睾肌筋膜和精索内筋膜,因此A、B、E为正确选项。肉膜是阴囊的层次结构,鞘膜是睾丸的层次结构,故C、D项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精索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神经及鞘膜韧带等并包以被膜形成的圆索状结构,始于腹股沟管深环,经腹股沟管及浅环,入阴囊终于睾丸后缘。其中输精管光滑坚韧,在阴囊侧壁近阴茎根部处易于摸到,临床上作输精管结扎术,常在此处进行。

[正确答案]A、B、E

9、尿生殖膈:

A为盆膈的一部分

B其内有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

C肌上、下均有筋膜包绕

D只有尿道通过

E其前份形成骨盆横韧带

[考核要点]尿生殖膈的组成及其中穿行的结构。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E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D。

[错误解析]尿生殖膈是盆膈的一部分,协助封闭盆膈裂孔,其中有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肌性结构上、下方有尿生殖膈上、下筋膜覆盖,尿生殖膈前份形成会阴横韧带或骨盆横韧带,所以A、B、C、E均为正确答案。尿生殖膈内在女性除了有尿道通过还有阴道通过,因此D选项错误。

[临床要点]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共同构成,其前份形成会阴横韧带或骨盆横韧带。尿生殖膈是封闭盆膈裂孔和加固盆底的重要结构。

[正确答案]A、B、C、E

10、子宫能维持其生理位置,主要依靠:

A肛提肌

B会阴中心腱

C子宫诸韧带

D尿生殖膈

E闭孔内肌

[考核要点]子宫的固定装置和支持结构。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错选了E。

[错误解析]子宫正常生理位置的维持主要与子宫的五组韧带密切相关,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除了子宫的固定装置以外,子宫周围的支持结构也对子宫正常生理位置的维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支持结构有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所以A、B、D均为正确选项。闭孔内肌与子宫位置的维持无密切关系。

[临床要点]由于难产等原因而损伤了子宫的固定装置和支持结构,如子宫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和会阴中心腱等,可引起子宫脱垂。其他如老年性结缔组织松弛,子宫后倾等,也易使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子宫颈低于坐骨棘水平,严重时子宫可脱出阴道口外。

[正确答案]A、B、C、D

11、膀胱:

A空虚时为腹膜外位器官

B充盈时腹膜返折线可上升到耻骨联合以上

C与前列腺在位置上呈上、下关系

D近盆底的横断面,膀胱后方可见到前列腺

E在CT图像中,其后方可见膀胱精囊角

[考核要点]膀胱的位置、毗邻及膀胱与腹膜的关系,当膀胱体积发生改变时,其毗邻结构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E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膀胱位于盆腔前部,下方毗邻前列腺,空虚时只有上面覆盖着腹膜,充盈时腹膜返折线可上升到耻骨联合以上,在近盆底的横断面中,可见到前列腺部分腺叶位于膀胱后方,在CT图像中,其后方可见膀胱精囊角,因此各选项皆正确,应该都选中。

[临床要点]膀胱膨胀时,腹前外侧壁与膀胱之间的腹膜反折线移至耻骨联合以上,故沿耻骨上缘穿刺膀胱可不经过腹膜腔。当进行膀胱肿瘤切除或膀胱切开取石时,如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再作耻骨联合上膀胱造口术,可在腹膜外进行而不污染腹腔。经尿道插入膀胱镜至膀胱内进行镜检,可观察膀胱粘膜(特别是膀胱三角)的情况,也可通过膀胱镜取活检组织或结石。

[正确答案]A、B、C、D、E

12、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引起尿道压迫的临床症状,常由于前列腺哪些部分增生所致?

A前叶

B中叶

C左叶

D后叶

E右叶

[考核要点]前列腺各分叶中,哪些分叶与尿道毗邻关系最密切。

[常见错误]错选了A、D或者少选了B、C、E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前列腺分五叶。前叶细小,缺乏腺组织;后叶位于中叶及左、右叶的后面。二者与尿道毗邻关系不密切,增生后也不易表现为尿道压迫症状,故A、D选项错误。中叶在尿道后方,两侧叶及射精管之间,又称前列腺峡。老年人的中叶常肥大,压迫尿道而发生排尿困难。左、右叶位于后叶前方,在前叶和中叶两侧,紧贴尿道壁,因此中叶和左、右叶的增生常表现为尿路梗阻症状,所以本题应选B、C、E。

[临床要点]中老年男性前列腺良性肥大是引起尿道阻塞的常见原因。肿大的腺体凸向膀胱,抬高尿道内口,并使尿道前列腺部变长、变形而妨碍排尿。此外,前列腺中叶增生过快,在尿道内口处形成瓣状机制,当患者用力排尿时,可堵住膀胱的出口(即尿道内口),也可阻碍排尿。

[正确答案]B、C、E

13、直肠后间隙:

A位于直肠与骶骨之间

B位于直肠与骶前筋膜

C下界为盆膈

D内有骶前静脉丛

E感染可向腹膜后间隙扩散

[考核要点]直肠后间隙的位置、内容及其交通关系。

[常见错误]错选A、D或者漏选B、C、E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直肠后隙是指直肠与骶前筋膜之间的间隙,又称骶前间隙,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中直肠与骶骨之间的间隙范围过于笼统,是错误的。直肠后隙上通腹膜后隙,下界为盆膈,故C、E正确。骶前静脉丛位于骶前筋膜与骶骨之间,并非直肠后隙中,所以D选项错误。

[临床要点]因直肠后隙与腹膜后隙相通,故直肠后隙的感染可向腹膜后间隙扩散。腹膜后空气造影检查就是利用了直肠后隙与腹膜后隙相通这一结构特征。它是用19号或20号腰椎穿刺针头,经骶尾关节侧面,经麻醉点刺入骶骨前隙即直肠后隙,注入氧气或空气,进行造影检查。

[正确答案]B、C、E

14、子宫的血管:

A动脉主干行于阔韧带系膜内

B输尿管与动脉有交叉

C动脉亦有分支到阴道

D子宫静脉丛位于阔韧带基部

E子宫静脉与周围脏器静脉丛均有广泛交通

[考核要点]子宫血供情况。

[常见错误]错选A或者少选了B、C、D、E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沿盆侧壁向前下方走行,进入阔韧带基底部,因此A错误。子宫动脉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及卵巢支,在阴道穹侧部的上外方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盆段交叉后,向下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所以B、C正确。子宫静脉丛位于子宫两侧的阔韧带基部,并汇合形成两条子宫静脉,子宫静脉与周围脏器静脉丛均有广泛吻合,前接膀胱静脉丛,后连直肠静脉丛,向下阴道静脉丛相续,故D、E正确。

[临床要点]子宫的血液供应丰富,并与周围脏器有广泛的交通支,在作子宫切除手术时,结扎子宫的血管要十分小心谨慎,尤其要注意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毗邻关系,切勿伤及输尿管。

[正确答案]B、C、D、E

15、闭孔神经:

A经髂总血管前面入盆

B行于髂内血管外侧

C与上缘的闭孔动脉伴行

D腰骶干位于其内侧

E妊娠子宫可压迫该神经

[考核要点]闭孔神经的行程、毗邻。

[常见错误]错选了A、C或者少选了B、D、E。

[错误解析]发自腰丛的闭孔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其走行在髂内血管的外侧,与其下方的闭孔动脉伴行,因此B正确而C错误。闭孔神经紧贴盆壁走行位于髂血管的后方,腰骶干位于其内侧,所以D正确而A错误。妊娠子宫可压迫闭孔神经,E正确。

[临床要点]发自腰丛的闭孔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分为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的前、后面至股内侧区,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腿内侧群肌,皮支分布于股内侧区部分皮肤。闭孔神经损伤后,大腿不能内收,患肢不能搁置于健侧腿上,股内侧区皮肤感觉障碍表现不明显。

[正确答案]B、D、E

16、盆筋膜:

A分为壁层和脏层

B为腹内筋膜之延续

C脏层与壁层间为筋膜腔

D盆膈上筋膜不属于盆筋膜

E盆筋膜增强可形成韧带和隔

[考核要点]盆筋膜的组成情况。

[常见错误]少选了A、B、E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多选了C、D项。

[错误解析]盆筋膜为腹内筋膜的直接延续。按其部位不同可分为:盆壁筋膜、盆膈筋膜和盆脏筋膜,因此A、B项正确。盆脏筋膜在脏器周围形成筋膜鞘、筋膜隔及韧带等结构,所以E项也是正确答案。盆筋膜的脏壁两层没有象腹膜或胸膜那样形成明确的相对密闭潜在的腔隙,因此C项错误。另外,盆膈筋膜包括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故D选项错误。

[临床要点]盆筋膜为腹内筋膜的直接延续,可分为:盆壁筋膜、盆膈筋膜和盆脏筋膜三部分。盆壁筋膜还形成肛提肌腱弓、闭孔筋膜、梨状筋膜和骶前筋膜等结构;盆膈上、下筋膜与盆膈肌共同构成盆膈;盆脏筋膜在脏器周围形成筋膜鞘、筋膜隔及韧带等结构,如前列腺鞘、直肠膀胱隔和直肠阴道隔等结构。

[正确答案]A、B、E

17、与盆膈有关的结构包括:

A盆膈筋膜

B肛提肌

C盆膈裂孔

D直肠

E尾骨肌

[考核要点]盆膈的构成。

[常见错误]少选A、B、C、D、E其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故A、B、E均正确。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因此C也是正确答案。作为肛提肌一部分的耻骨直肠肌,在直肠与肛管移行处形成“U”形袢,是肛直肠环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直肠也是穿经盆膈,与盆膈有关的重要结构之一,故D也正确。

[临床要点]盆膈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还与排便、分娩等有关。盆膈薄弱者,常会出现盆腔脏器脱垂。

[正确答案]A、B、C、D、E

18、会阴筋膜浅层:

A两侧附着于耻骨弓

B前接阴囊肉膜和阴茎浅筋膜

C与腹壁Scarpa筋膜相连

D向后与尿生殖膈筋膜融合

E深面为会阴深袋

[考核要点]会阴筋膜浅层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互延续关系,以及会阴筋膜浅层参与构成的会阴区腔隙。

[常见错误]少选了A、B、C、D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多选了E。

[错误解析]浅会阴筋膜两侧附着于耻骨弓,向前借阴囊肉膜和阴茎浅筋膜与腹壁Scarpa筋膜相连,向后与尿生殖膈筋膜相融合,因此A、B、C、D四个选项皆正确。会阴浅筋膜深方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为会阴浅隙,所以E选项错误。

[临床要点]会阴筋膜浅层深方为会阴浅袋,其中有尿道球部,骑跨伤时会阴部受撞击,有时也可由于粗暴地置入器械、骨盆骨折或战伤造成尿道球部破裂,尿液通常渗透到会阴浅袋中,并可向阴囊、阴茎和腹前外侧壁蔓延。

[正确答案]A、B、C、D

19、与会阴浅隙有关的筋膜是:

A浅会阴筋膜

B阴茎浅筋膜

CScarpa筋膜

D尿生殖膈上筋膜

E尿生殖膈下筋膜

[考核要点]会阴浅隙的构成及各层筋膜与周围结构相互延续的情况。

[常见错误]少选B、C者和多选D者较多见。

[错误解析]会阴浅隙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所以A、E为正确选项。另外,浅会阴筋膜向前上续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并越过耻骨联合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相连,因此B、C也是正确选项。尿生殖膈上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为会阴深隙,故D选项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即渗入会阴浅隙内,由于浅会阴筋膜向前上续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并越过耻骨联合与腹前外侧壁下部的浅筋膜深层相连,因而会阴浅隙内的尿液可渗入阴囊、阴茎及腹前外侧壁下部。临床上可根据尿液的渗出范围,辅助诊断尿道损伤部位。

[正确答案]A、B、C、E

20、会阴深隙:

A由会阴浅筋膜和尿生殖膈上筋膜组成

B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组成

C尿道膜部穿过其中

D为一密闭的间隙

E又称尿生殖膈

[考核要点]会阴深隙的构成。

[常见错误]错选A、E。

[错误解析]选A者是对会阴区的层次结构完全不清晰。会阴浅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组成会阴浅隙,尿生殖膈上、下筋膜组成会阴深隙,因此A错误而B正确。会阴深隙是一密闭的间隙,其中有尿道膜部穿过,所以C、D也为正确答案。尿生殖膈是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共同构成,它与会阴深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故E选项错误。

[临床要点]尿道膜部破裂时,由于此处筋膜强韧且无缝隙与周围相通,尿液不易向外扩散,故外渗尿液只限于会阴深隙内。在尿生殖膈上筋膜以上尿道断裂时,尿液可渗透到耻骨后隙,向后可至骨盆直肠隙。

[正确答案]B、C、D

21、会阴中心腱:

A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区域

B为尿生殖三角的肌附着

C肛提肌和肛门外括约肌附着于此

D尾骨肌不附着于此

E该腱撕裂可致会阴变形

[考核要点]会阴中心腱的位置及其周围肌性结构附着情况。

[常见错误]多选了A、B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少选了C、D、E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错选A者是由于把会阴中心腱的概念与狭义会阴的概念弄混淆了。错选B或者少选C、D者是因为对会阴中心腱周围的肌性结构附着情况没能明晰掌握。附着于会阴中心腱的肌性结构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因此C、D正确,而B错误。会阴中心腱在分娩时,必须注意妥善保护,防止发生撕裂,一旦发生,应分层缝合修补,以免发生变形,因此E为正确答案。

[临床要点]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在男性,位于肛门与阴茎根之间;在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它是由不同方向的肌纤维交织成楔形的肌纤维隔,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附着于此。此腱有加固盆底,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分娩时此处受到很大的张力,易于破裂,所以分娩时要注意保护会阴。

[正确答案]C、D、E

22、坐骨直肠窝:

A位于肛提肌外下方,肛管的两侧

B左、右侧相通

C呈底朝下的锥形

D顶壁为肛提肌及盆膈下筋膜

E窝内有大量脂肪组织,但血供较差

[考核要点]坐骨直肠窝的位置、形态、毗邻及内容。

[常见错误]少选A、B、C、E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多选了D。

[错误解析]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从冠状面上看,为一尖向上的三角形,故A、C两项正确。窝顶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故D项错误。内外侧壁的前后端均以锐角相接,形成前、后隐窝。前隐窝位于肛提肌和尿生殖膈之间;后隐窝位于尾骨肌、骶结节韧带和臀大肌之间,两侧坐骨直肠窝经肛尾缝相通,因此B项正确。窝内充满脂肪组织,血供较差,其间有许多纤维隔,称坐骨直肠窝脂体,所以E正确。

[临床要点]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窝内充满脂肪组织,血供较差,两侧坐骨直肠窝经肛尾缝相通,当脓肿发生于坐骨直肠窝时,脓液可穿过肛尾缝流向对侧,亦可穿过肛提肌蔓延至骨盆腹膜外间隙,成为盆腔脓肿。当脓肿破溃穿通肛门周围皮肤时,常因排脓不畅形成慢性窦道,成为瘘管。做肛门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时,应注意切勿损伤窝内的阴部内动脉、肛门动脉及阴部神经和肛神经等。

[正确答案]A、B、C、E

23、阴部管(Alcock管):

A位于坐骨直肠窝之外侧壁

B为盆膈下筋膜所构成

C肛门神经在坐骨结节深面离开阴部管

D会阴神经在会阴浅横肌前缘离开阴部管

E阴部管终止于尿生殖膈后缘

[考核要点]阴部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常见错误]多选B、C、D中的一项或多项。

[错误解析]阴部管是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的裂隙,并非盆膈下筋膜所构成,因此B项错误。阴部神经由骶丛发出,与阴部内血管伴行,共同绕过坐骨棘经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向前进入阴部管。在管内发出肛神经,分布于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管下部及肛周皮肤等,所以C选项错误。阴部神经的主干行至阴部管前端时,即分为会阴神经及阴茎背神经(女性为阴蒂背神经),向前进入尿生殖区,其分支、分布与动脉相同。故C项也错误。正确答案应为A、E。

[临床要点]阴部管是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的裂隙。在阴部管内阴部内动脉居中,阴部内静脉在上,阴部神经在下。阴部神经与阴部内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