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7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8题4分,9题7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孱头(càn)猥琐(wéi)矜持(jīn)灼灼其华(zhuó)B.凝望(níng)赤裸(luǒ)粗犷(guǎng)芳草萋萋(qī)C.挑逗(tiǎo)怆然(chuàng)颤抖(zhàn)仙露琼浆(jiāng)D.一摞(luò)服侍(shì)枯槐huái忍俊不禁(jì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A项“猥”应读wěi;C项“颤”应读chàn;D项“禁”应读jīn。所以答案为B项。2.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竭力笼罩薪金如释众负 B.草率迸溅颠沛毛骨悚然C.墨契吩咐咳嗽仙露琼浆 D.累赘抹杀姣肉血气方刚【答案】B【解析】A.“如释众负”应改为“如释重负”;C.“墨契”应改为“默契”;D.“姣肉”应改为“绞肉”;故选B。3.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时至今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越是善于倾听的人,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B.读书不求甚解,恐怕很难领会书中真意。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使用。A.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句中形容我突然明白的道理,符合语境;B.不求甚解: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句中指读书不深入,就很难领会真意,符合语境;C.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句中指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忍不住笑出来,符合语境;D.有误,“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本句用于向老师请教,用错对象。故选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B.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C.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们坚信,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上,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书写新的史诗、创造新的奇迹。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答案】B【解析】考查病句的辨析。A.成分残缺,应删去“由于”;C.成分残缺,应在“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加上“宏伟蓝图”;D.语序不当,应将“发现”与“解决”的位置互换;故选B。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骆驼祥子”,我明白了:人如果失去奋斗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了。B.“超标电动车严禁上路行驶,”交警叔叔接着说:“合规电动车也需要有驾驶证才能上路。”C.明天参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D.昨天,我们吃了一顿彝家风味的饭菜:荞面饼、凉拌坨坨肉、圆根酸菜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能力。A.“骆驼祥子”一词中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B.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接着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选择问最后问,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故选D。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习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答案】A【解析】本题根据“端午节总述→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内蕴随时代发展不断的增加)”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判断。④中“端午节,是……”,点出句子中心引起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①“关于它的起源”体现了句意衔接的紧密,可作为第二句;⑤“汉魏以后”体现了分析过程语意衔接紧密,可作为第三句;②可通过读能确认与上一句衔接紧密,可作为第四句;③句句意的总结的意味,可作为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①⑤②③。故选A。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的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的。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未来的深刻感悟。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D.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中国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泰山是“五岳之首”。【答案】D【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D项有误,应是南岳衡山、北岳恒山。8.阅读《海底两万里》,感悟名著魅力。这个永远喜欢________(特长)的人用结结巴巴的声音低低地说:“软骨纲,软鰭固定鳃目,横口次目,鳐鱼科,电鳐属!”“完全正确,我的朋友,”我对他说,“是一条电鳐把你电成这副狼狈相的。”以上文段出自名著《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________潜艇的故事,选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人名),特长是________。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要善于抓住书中的________,有所取舍。【答案】诺第留斯号康塞尔分类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注意在平时阅读时对名著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地识记。《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诺第留斯号(又译作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选段节选自《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选段中的他是指康塞尔。康塞尔,佛拉芒人,30岁,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忠实,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以第三人称和教授说话。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要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9.古诗文名句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3)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答案】独怆然而涕下荡胸生曾云惟吾德馨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怆、涕、曾、惟、馨、箫”的书写。故答案为:⑴独怆然而涕下;⑵荡胸生曾云;⑶惟吾德馨;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古诗文阅读鉴赏。(14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0~11题。(5分)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0.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A.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B.诗中既写了暮春时百花稀落、凋零之景,也写了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C.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D.本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1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0.B11.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努力的思想感情。或者:表达了诗人鼓励人们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的蓬勃生机,也对)。【解析】10.本题考查诗歌理解辨析能力。B.依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可知,诗人没有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故选B。11.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全诗描写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的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努力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诗人鼓励人们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2~15题。(9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自古人知贵①兰,不待楚之逐臣②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③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④,不见⑤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⑥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⑦也。(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①贵:以……为贵。②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曾在《离骚》里以兰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③薄丛:贫瘠的丛林。④无闷:这里指内心无忧或没有烦闷。⑤不见:不被人知道。⑥萧艾:艾蒿、臭草。⑦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可爱者甚蕃()(2)宜乎众矣()1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一处。(1分)清风过之其香蔼然15.【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然不同,但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答案】12.多应当13.(1)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在遭受雪霜凌厉的摧残后,来年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14.清风过之/其香蔼然15.高洁纯朴【解析】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2)句意:应当有很多人了。宜:应当。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鲜:少;同:像;予:我;(2)见杀:指摧残;来岁:来年;性:本性。1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芬芳。“其香蔼然”是“清风过之”后的结果;故断为:清风过之/其香蔼然。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从莲花不被环境污染可以看出莲作为君子高洁傲岸、洁身自好(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质朴)的品性;乙文“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写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不畏严寒,不改本性;表现了兰花高洁、纯朴的性格;据此可知【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然不同,但都具有高洁、纯朴的品质。【点睛】【甲】参考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了!【乙】参考译文: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大概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芬芳,如果在内室,那么香气就会充满内室,如果在正屋,那么香气就会充满正屋,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一棵小桃树》选段,完成16~20题。(15分)一棵小桃树贾平凹①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②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大……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③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④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扫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⑤因为它长的太不是地方,谁也不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了。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一晚又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⑥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⑦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⑧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⑨……⑩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⑪我心里稍稍有些了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在描写小桃树的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慨和寄托。B.本文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作者由眼前的情景写起,回忆了小桃树的坎坷经历,最后再回到现实,内容充实,结构巧妙。C.本文作者是贾平凹,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废都》《呼兰河传》《秦腔》等。D.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作者本人的经历是作为明线贯穿全文的,还有一条暗线,即小桃树的经历17.结合全文分析,你认为作者要给小桃树写文章的原因是什么?(4分)18.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修辞手法)(2)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人称代词及其作用)19.第⑤段写爷爷的各种盆景有什么作用?(2分)20.桃花在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桃文化”独具特色,请你在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参照示例说说你选出的词语具有什么文化意义。(3分)词语:寿桃桃园结义人面桃花示例:蟠桃——桃被认为是“喜庆”的象征。例如,王母娘娘的瑶池盛会,就是以蟠桃为主的喜宴。因此,人们每逢喜庆活动时,“四喜果盘”中,总要有一盘鲜桃。【答案】16.A17.①小桃树寄托着作者儿时美好的梦想;②小桃树和奶奶有着密切的关系,写小桃树也是在表达对奶奶的怀念、感激,③小桃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须照料,兀自在艰难的环境里生长,让作者感慨和敬佩;④小桃树的花苞,让作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18.(1)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小桃树的苍老瘦弱,表达了“我”对小桃树的怜惜、疼爱之情。(2)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呼告抒情,与小桃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怜爱之情,也写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叩问。19.写惹人费神的盆景,是为了与无人理会的小桃树做对比,反衬小桃树生命力的顽强,纵使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抓住对比,意合即可)20.示例一:桃被认为是“福寿”的象征。例如,年画中的老寿星,总是手托仙桃。因此,人们在给老人祝寿的时候,桃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礼品。桃被人们认为是“仁义”的象征。示例二: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是在桃园进行的。因此,人们就把桃当成了“仁义”的见证物。桃被认为是“美好”的象征。示例三:在形容女子漂亮时,称其“人面桃花”。因此,桃就成了“美好”的代名词。【解析】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正确。这篇文章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由此可知,这种写法是托物言志。B.有误,本文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作者由眼前的情景写起,插叙了小桃树的坎坷经历。C.有误,《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作品。D.有误,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经历。所以“作者本人的经历是作为明线贯穿全文的,还有一条暗线,即小桃树的经历”表述不正确。故选A。1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通读文章,可知小桃树寄托着作者儿时美好的梦想;结合第⑧段“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可概括出:小桃树和奶奶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第⑪段“我心里稍稍有些了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可概括出:写小桃树也是在表达对奶奶的怀念、感激;结合第⑩段“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可概括出:小桃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须照料,兀自在艰难的环境里生长,让作者感慨和敬佩;结合第⑪段“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可概括出:小桃树的花苞,让作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据此概括即可。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1)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中“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运用拟人手法,“瘦”字赋予小桃树以人的情态,“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形象地写出了备受风雨摧残的小桃树“枝条慌乱”“桃花片片零落”后的凄惨景象,描写出了小桃树的苍老瘦弱,表达了“我”对小桃树的怜惜、疼爱之情。(2)题干要求从人称代词的角度分析句子的作用。“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使用了第二人称,第二人称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亲切感,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原文段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能够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中去。这里呼告抒情,与小桃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歌颂、赞美小桃树,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怜爱之情,也写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叩问,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用第二人称“你”来直接表达这种情感更加流畅、自然,真挚感人。19.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结合第⑤段“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一晚又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可知写爷爷每天费心思的打理各种盆栽,将惹人费神的盆景与无人理会的小桃树做对比,再结合第⑩段“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可知,反衬出小桃树生命力的顽强,纵使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20.本题考查拓展延伸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题,结合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我选“桃园结义”。“桃”被认为是“仁义”的象征。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在桃园进行的。因此,人们就把“桃”当成了“仁义”的见证物。示例二:我选“人面桃花”。桃被认为是“美好”的象征。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桃花用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16分)暖年包利民①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②记忆中最冷的那个新年,还是在儿时的乡下。那个早晨大雪封门,红红的对联绽放在一片洁白中,红红的灯笼摇曳在北风里。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灶台上的大锅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热的火炕上,看着墙上的年画出神。雪花拥挤在窗玻璃上,堆积着一份渴望。③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嘹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雪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身心俱暖。④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仿佛融进了一年的辛劳,也融进了所有的日光月光,我们醉在父亲的眼睛里。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像屋中间不灭的炉火,飘摇着无尽的憧憬,在眼中写满喜悦。⑤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⑥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鼻息扰动着雪花,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焐热着这个团圆的日子。麻雀的身影是暖的,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朵朵灵动,在北风中,在大雪里,倏然来去。⑦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⑧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长长短短地落在心底温柔的湖面,于是如花。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我们守岁,守着成长的渴望,是它们孕育着那个矮檐下,所有的尘梦。⑨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母亲的容颜老了,笑容依然年轻。岁月老了,心也依然温暖。在这个新年,与回忆相逢。21.文章的题目是“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2分)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23.阅读文章第⑥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儿个方面写过年的“暖”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24.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2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暖年”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答案】21.不矛盾。文章开头说的“冷”是指天气比较冷。这是一种对比写法、乡情之暖。22.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炉里的火之旺。23.从“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白猪陶醉的鼾声”“鸡鸭鹅的羽衣”“麻雀的身影”四个方面来写年的“暖”;表达了作者在家乡过年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乡“暖年”的喜爱之情。24.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暖年”,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点明主旨,呼应开头。25.“暖”是题眼。作者以“暖年”二字为题,点明主旨。【解析】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本题,文章的题目为“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首先明确这并不矛盾,这是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用冬天自然天气的寒冷,与下文亲情、乡情带来的温暖作对比,衬托亲情、乡情的温暖,突出表达作者对亲情、乡情的怀念。2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在快乐地舞蹈”赋予“屋里铁炉中的火”以人的行为,是拟人的修辞,“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生动形象地写出炉里的火之旺、人们心情之愉悦。2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情感。结合第⑥段“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毛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灵动花朵”可知从“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白猪陶醉的鼾声”“鸡鸭鹅的羽衣”“麻雀的身影”四个方面来写年的“暖”;表达了作者在家乡过年时的喜悦与幸福,表达对家乡“暖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本文最后一段“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暖年”;“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点明文章主旨,呼应开头第①段“”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25.考查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联系原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通过第①段中“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第③段中“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嘹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就像陷入往事的怀里,身心俱暖”、第④段中“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姐姐们头发上的红绫子是暖的”、第⑥段中“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麻雀的身影是暖的”、第⑧段中“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除夕的夜是暖的……甚至这一天的风雪都是暖的”、第⑨段中“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心也依然暖暖”的内容可知,“暖”字贯穿全文,是文章的题眼,作者用“暖年”二字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强烈表达出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与思念,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暖年”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四、作文。(共50分)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点赞是对某一种行为的认同或赞赏。你可以对自己的帮助他人的行为点赞,可以对自己的勤奋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2025年美术编辑招聘题库及答案
- 小学说明方法讲解
- 2025版痔疮的症状分析与护理培训
- 供应链管理教案二
- 2025年学生骨干考试题目及答案
- 血栓病症状解析及护理方法
- 餐饮业新员工安全培训
- 2025年《土地复垦》试题及答案
- 2025版糖尿病并发症症状解读及护理措施
- 2025-2030骨髓纤维化治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公司船舶经营管理制度
- 美团外卖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渔家傲秋思课件
- DB13(J)∕T 203-2016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技术规程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科技力量大》教学设计
- 《病原体核酸检测示范》课件
- 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 场地占用免责协议书
- 输血科培训及管理制度
-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