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十章《\o"第10章浮力"浮力》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章。2、g=10N/kg。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乒乓球压入水底,松手后乒乓球上浮过程中经过位置1和位置2,跃出水面到位置3,最终在位置4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位置1、2时处于悬浮状态,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B.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乒乓球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C.从位置4到位置3,乒乓球做减速运动D.从位置1到位置4,烧杯中的液面不变【答案】C【详解】A.球在位置1、2时没有处于静止状态,还处于上升的状态,不处于悬浮状态,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错误;B.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故B错误;C.从位置4到位置3,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故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D.从位置1到位置4,排开水的体积是变化的,则烧杯中液面必然有变化,故D错误;故选C。2.十几年前,我国渔民在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明代瓷器的古沉船,船体大部分被泥沙覆盖。考古专家对船上文物和沉船进行了打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沉船不受水的浮力B.瓷器从海底上升到海面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大C.打捞的瓷器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瓷器本身D.瓷器从海底上升的过程中(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答案】D【详解】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故A错误;B.瓷器从海底上升到海面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由于深度变小,所以受到的压强减小,故B错误;C.打捞的瓷器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C错误;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瓷器浸没在海水中的体积不变即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瓷器从海底上升的过程中(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正确。故选D。3.在高铁站,人们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下列现象中,与这个现象原理不同的是()A.大风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B.海军舰艇编队各船不能采用并排行驶C.孔明灯飘在空中D.风沿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外【答案】C【详解】在高铁站,人们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站在安全线以内有被推入轨道的风险。A.大风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是因为刮风时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气压大于屋顶气压,在屋内气体的作用下,屋顶被掀翻,故A不符合题意;B.海军舰艇编队各船不能采用并排行驶,是因为流体流速大,压强小,船容易相撞,故B不符合题意;C.孔明灯飘在空中,是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D.风沿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室内气体的作用下,窗帘飘向窗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叠放在一起的小球和物块在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将小球从物块上拿下放入水中,小球沉至水底,则(
)A.小球所受浮力变小 B.物块保持悬浮状态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 D.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答案】C【详解】A.将小球从物块上拿下放入水中,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小球所受浮力不变,故A错误;B.由题意知,叠放在一起的小球和物块在水中悬浮,则F浮总=F浮球+F浮物=G球+G物而将小球从物块上拿下放入水中,小球沉至水底,则F浮球<G球综上可知F浮物>G物因此物块将上浮,最终保持漂浮状态,故B错误;C.由B可知,最终小球沉底,物块漂浮,因此排开水的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故C正确;D.桌面受到的压力始终等于容器、水、小球和物块的总重力,因此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h1<h2,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B.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GBC.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D.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答案】D【详解】A.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且h1<h2,根据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故A错误;BD.A小球完全浸没在甲液体中,排开甲液体的体积等于A小球的体积,B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排开乙液体的体积小于B小球的体积,因为两小球体积相等,所以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由可知,两个小球的浮力关系为:,因为A小球在甲液体中悬浮,重力等于其受到的浮力,B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受到的重力也等于其受到的浮力,故,故B错误,D正确。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可知,甲和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液体对容器的压力由液体重和物重组成,故甲、乙中液体和物体的总重相同,由此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由于两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故C错误。故选D。6.质量为600g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边长为10c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的浮力为6N B.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600cm3C.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600pa D.若此木块漂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将大于6N【答案】D【详解】A.由浮沉条件得,木块所受的浮力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木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所受水的压强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若此木块漂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仍等于重力,为6N,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质量相等的A、B两实心物块,密度之比A∶B=2∶3,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物块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当两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FA与FB之比不可能的是(
)A.1∶1 B.3∶2 C.∶ D.∶【答案】C【详解】质量相等的A、B两实心物块,密度之比ρA∶ρB=2∶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体积之比为3∶2。A.若两球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都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块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故浮力的大小相等,故浮力之比为1∶1,故A不符合题意;B.当两个球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都沉底时,根据,浮力之比即为体积之比,故比值为3∶2,故B不符合题意;CD.若一漂一沉,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即B球沉底,A漂浮,则B球的浮力为而A球漂浮,则A的重力等于浮力,即则又因为ρA∶ρB=2∶3则则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细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为34NB.该金属块的体积是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D.在至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答案】B【详解】A.金属块在空气中不受水的浮力作用,受到的拉力最大,此时拉力等于重力,为54N,则该金属块重力为54N,故A错误;B.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得,金属块的体积故B正确;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故C错误;D.在至时间段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由得,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B。9.如图乙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则()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C.圆柱体的体积是8×10-4m3D.圆柱体的密度是1.2×103kg/m3【答案】C【详解】A.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F=12N故A不符合题意;B.从h=7cm开始,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4N,且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已经浸没在水中,则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2N-4N=8N故B不符合题意;C.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其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圆柱体的体积故C符合题意;D.圆柱体的密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答案】D【详解】三个物块的体积相等,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选D。11.如图所示,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细线系住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铝块不与溢水杯接触(不考虑细线体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细线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电子秤示数相同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浸没时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更大D.松手后,从铝块浸没到沉底的过程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停变大【答案】B【详解】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细线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差,因此铝块受到的拉力不一定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故A错误;B.由于溢水杯中装满水,铝块缓慢浸入水中的过程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溢出水的重力),而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即该压力等于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则电子秤示数不变,故B正确;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由公式F=pS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不变,故C错误;D.松手后,从铝块浸没到沉底的过程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故选B。12.将金属块浸没在某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将金属块缓缓竖直提起过程中,拉力F随提起高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不考虑液面变化,则(
)A.金属块的质量是20g B.金属块的高度是4cmC.金属块的密度为 D.浸没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0.25N【答案】C【详解】A.由图乙得,金属块的重力为0.4N,由得,金属块的质量是故A不符合题意;B.不考虑液面变化,金属块的高度是故B不符合题意;C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得,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为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小明用小石块和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B.石块所受的重力为C.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D.放入石块后杯底受液体的压强不变【答案】C【详解】A.观察弹簧测力计,我们可以看到其刻度盘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数值差,即分度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度值为0.2N,而不是0.1N,故A错误;B.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读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所以石块所受的重力为3.8N,故B错误;C.当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这个减小的值就是石块受到的浮力。根据浮力公式,浮力F浮=G−F示其中G是石块的重力,F示是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所以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3.8N−2.6N=1.2N故C正确;D.当石块放入水中后,由于石块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所以水的液面会上升。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我们可以知道,在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液体深度h的增加会导致液体压强的增大。因此,放入石块后杯底受液体的压强会变大,故D错误。故选C。14.小华利用空饮料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体验浮力存在的是()A.瓶子悬空水不流出 B.水从侧孔喷出C.用手弹开纸片 D.将瓶按入水中感到费力【答案】D【详解】A.如图A为覆杯实验,该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B,不同深度的孔喷出水的距离不同,说明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C,用手弹开纸片,钢球掉落瓶中,是由于钢球具有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D.将瓶按入水中感到费力,是因为浸在水中的瓶子受到向上的浮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下列情境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是()A.探出水面的海豚 B.遨游太空的卫星C.海中航行的轮船 D.水中下沉的石块【答案】B【详解】A.探出水面的海豚,虽然它的身体大部分在水上,但仍有部分在水下,因此它的下表面仍然受到水的压力,并且这个压力大于上表面(在空气中,压力较小)受到的压力,所以海豚受到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B.遨游太空的卫星,它完全处于真空中,没有液体或气体包围,因此它的上下表面都不会受到压力,也就没有压力差,所以卫星不受浮力。故B符合题意;C.海中航行的轮船,它完全浸没在水中,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因此轮船受到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下沉的石块,虽然它在水中下沉,但它仍然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水中,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石块受到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如图所示,如图是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B.图b中巨轮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C.图c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就越大D.图d中上浮的气球中填充气体的密度大于外界空气密度【答案】B【详解】A.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水舱向外排开,自身重力变小,小于浮力而下沉,故A错误;B.巨轮是空心的,则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所受的浮力而漂浮,故B正确;C.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在任一液体中浮力都等于重力,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故C错误;D.上浮力的气球中填充气体的密度小于外界空气密度而上升,故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7.如图所示是钓鱼常用的一种橡皮艇,其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3m3,该橡皮艇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橡皮艇的自重为400N,为安全起见,该橡皮艇最多承载物体的质量是kg。(ρ水=1.0×103kg/m3,g取10N/kg)【答案】3000260【详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橡皮艇满载时受到的浮力[2]由题意可知,为安全起见,该橡皮艇最多承载物体的重力是则该橡皮艇最多承载物体的质量是18.2023年2月7日清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停靠于此的“远望7号”船正在按计划组织新年度的首次出航。如图所示是出航前的情景,在航海人员将航海设备及生活用品搬到船上的过程中,“远望7号”船受到的浮力其排开海水的重力,船底受到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等于变大【详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得,“远望7号”船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2]在航海人员将航海设备及生活用品搬到船上的过程中,船身下沉,船底在水中深度变深,由得,船底受到的压强将变大。19.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在甲、乙两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相比较,(选填“前者”“后者”“两者一样”)大;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答案】两者一样乙【详解】[1]如图所示,同一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两个杯子盐水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就是说鸡蛋在甲、乙两杯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鸡蛋在甲、乙两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2]根据物体沉浮条件可知,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则甲杯中盐水的密度等于鸡蛋密度;鸡蛋在乙杯中漂浮,则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密度;所以可判断出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当鸡蛋静止时,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根据可知,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因为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所以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20.一边长为的正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漂浮状态,它的下表面距水面,则下表面受的压强,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答案】5005【详解】[1]下表面距水面5cm,下表面受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5×10-2m=500Pa[2]正方体的棱长a=10cm=0.1m正方体的底面积S=a2=(0.1m)2=0.01m2下表面受的压力F下=pS=500Pa×0.01m2=5N物体漂浮时上表面的压力为0,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大小F浮=F下=5N21.如图所示,一个系有绳子的乒乓球球静止在水中,乒乓球下表面距离水面8cm,绳子长度为10cm,则乒乓球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乒乓球能将绳子竖直拉起,说明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的。【答案】800竖直向上【详解】[1]乒乓球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乒乓球将绳子竖起拉起,则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有重力和拉力,处于静止,则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22.质量为375g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装有11cm深的水,如图甲所示:把质量为1650g、底面积为100cm2、高为20cm的长方体物块A竖直放入水中,A刚好接触容器底部且无压力,如图乙所示,则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cm3;在乙图中沿着竖直方向截去A的一部分,并把截去部分从水中取出后(不计带出的水,A不吸水且始终竖立在水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A剩余部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当p1=4p2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答案】16501500【详解】[1]物块A的质量图乙中,由于A刚好接触容器底部且无压力,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A受到的浮力根据可得排开水的体积为[2]在乙图中,由于A刚好接触容器底部且无压力,则此时水的深度为已知容器里没有放入物块A时水的深度为11cm,则所以,容器的底面积则容器里水的体积物块A的体积则物块A的密度图乙中,由于A刚好接触容器底部且无压力,并把截去部分从水中取出后,设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为S剩,则截去的一部分底面积为则乙图中此时水的深度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剩余部分受到的重力A剩余部分受到的浮力A剩余部分对容器底部的压力A剩余部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已知则所以则A剩余部分的质量A剩余部分的受到的重力容器里水的质量容器里水的重力容器的重力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4分)23.用手将乒乓球按入水中某一深度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将上浮。请画出刚松开手时乒乓球受力的示意图。(忽略水的阻力)【答案】【详解】刚松开手时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过O点分别做竖直向下与竖直向上的带箭头的直线分别表示重力、浮力,如图所示:24.如图所示,绳子拉着乒乓球在水中静止,请在图中做出乒乓球所受浮力和拉力的示意图。【答案】【详解】乒乓球静止,对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绳子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作用点在重心,由力的平衡条件有,则,如图所示: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25.如图小明想探究漂浮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调好的天平左盘放上溢水杯,让杯里的水面恰好到管口处,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2)把一个苹果放入杯中,苹果漂浮,排开的水从管口流入量筒,等排开的水流完以后,天平又恢复平衡;(3)分析(2)的现象可知,苹果的质量排开水的质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4)进一步分析可知,苹果所受浮力的大小排开水的重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若苹果的质量是0.12kg,则它此时所受到的浮力是N;(g取10N/kg)(5)小华经过思考认为,不使用量筒,也可测出橡皮擦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橡皮擦的质量为m;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如图,用细线将橡皮擦系好并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到烧杯底部,水未溢出),当天平平衡时示数为m2;④橡皮擦的密度ρ=(用ρ水和测量符号表示)。【答案】等于等于1.2【详解】(3)[1]由(2)中的现象(等排开的水流完以后,天平又恢复平衡)可知,苹果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4)[2][3]因为苹果漂浮,所以苹果受到的浮力F浮=G苹果,而G苹果=G排,故苹果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F浮=G排);其大小为(5)④[4]用天平测出橡皮擦的质量为m,则橡皮的重力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细线将橡皮擦系好并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到烧杯底部,水未溢出),当天平平衡时示数为m2;浸没时,V排=V;橡皮受到的浮力为②联立①②得26.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测量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1)第一组的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①把托盘天平放在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接着,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并记录水面所对应的体积,再把拴上细线的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cm3;③由此,可以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ρ=kg/m3。(2)另一组同学选用了一只量杯和一个小烧杯,也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步骤一:把小烧杯轻轻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杯中,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所处位置为V1;步骤二:把小石块放入小烧杯中仍处于漂浮,待水面静止后,记下水面所处位置为V2;步骤三:取出小石块,小烧杯仍然漂浮在量杯中,用一根细线(不吸水、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将小石块绑好慢慢放入量杯使其沉底,待水面静止后,记下水面所处位置为V3;①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导出小石头的密度表达式为ρ=;②在实验时如果把步骤二、三交换,若要考虑取出小石块时沾水,则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将实验步骤三和步骤二相比较,当水面都静止时,量杯对桌面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水平右17.45(2)不变不变【详解】(1)[1][2]托盘天平的底座不能调节,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表明左盘要重一些,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为止。[3]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石子的质量为m=10g+5g+2.4g=17.4g[4][5]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V=35mL-30mL=5mL=5cm3小石块的密度为(2)[1]根据实验步骤一、二,由阿基米德原理,石子所受到重力为根据实验步骤三,由排水法,石子的体积为V=V3-V1小石块的密度为[2]步骤二、三交换,小石块时沾水,再放入小烧杯中,总的排开体积还是不变,故测得质量、体积均无变化,故密度不变。[3]当水面都静止时,量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量杯重力、小烧杯重力、水重力、小石块重力之和,由二到三,都不变,故压力不变,由压强公式,受力面积相同,压强不变。27.(1)如图1所示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①从结构上来看,压强计上的U形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②小亮想使相同情况下压强计上的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更明显,则U形管内所装液体你建议更换为。A.浓盐水
B.淡盐水
C.煤油③比较图乙、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选填“小”或“大”);④比较图乙、丁,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同组小李认为小亮的判断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没有控制相同;(2)小亮还通过如图2所示的步骤进行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⑤分析图中信息可知,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⑥分析ACD三图,得出:物体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⑦分析三图,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酒精的密度为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答案】(1)不属于C大液体的深度(2)1无关ADE0.8×103【详解】(1)[1]U形管压强计的左侧上端封闭,不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因此不属于连通器。[2]想使相同情况下压强计上的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更明显,即压强一定,想让高度差变大,根据p=ρgh可知,可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比较图乙和图丙,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4]比较乙、丁两图,液体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小亮的判断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2)[1]由图A知物体的重力为4N,由图C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拉力为3N,则根据称重法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4N-3N=1N[2]分析ACD三图,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得出下列结论:物体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需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应分析ADE三图,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为根据称重法,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酒精=4N-3.0N=0.8N则酒精的密度为五.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28.如图甲所示,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体B是底面积为0.02m2、高为0.8m、质量为8kg的均匀长方体,现将A、B用细线连接(细线质量、体积不计),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汇编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
-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成本控制
- 小学美术古建筑保护教学案例与教案
- 社交媒体CRM中的多渠道整合策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校企合作项目方案及成果评估报告
- 海洋资源开发与水产养殖的关系研究-洞察及研究
- 文本阐释学与认知科学的对话-洞察及研究
- 智能语音分析系统-洞察及研究
- 异种反应风险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机电安装安全措施方案
- 25年一建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 烈士陵园介绍课件
- 通信行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全员安全职责
- CGF生长因子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 渣土运输日常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试基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课件】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3课时+反比例关系)+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JG/T 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承兑汇票转让协议书
- 贴牌委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