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施花卉栽培学(ProtectedFloriculture)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9011156h课程总学时:32实验学时:8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专业类开设学期:第5学期适用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核心对先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气象学、土壤肥料学、作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基础知识,拥有简单查阅资料和总结应用的能力。对后续的支撑:对后续园艺产品营销学、分子生物学提供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对园艺专业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对第6学期开展的为期19周的毕业(生产)实习奠定技术基础。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设施花卉栽培学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和核心课。设施花卉栽培学是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经营管理与应用的科学,综合性很强。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内化并应用于实践。通过设施花卉栽培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花卉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管理及其园林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设施花卉栽培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意识,使得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时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的原理与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及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2、实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100~200种花卉,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不同的园林应用形式选择不同的花卉,并采用不同的栽培养护措施。三、课程的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说明《设施花卉栽培学》培养学生掌握花卉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管理及其园林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施花卉栽培学》设置理论教学、实验和实习。对一般性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知识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并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学科进展。对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通过实验和实习教学,加强花卉植物的识别特征,常见花卉的习性和观赏特点、花卉的园林应用类型、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要点等知识的应用。最终使学生能够识别150种以上生产及花卉市场常见的园林植物;掌握60种以上常见观赏植物的识别要点、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栽培技术等;并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正确鉴定观赏植物。理论课采用闭卷考试进行考核;总成绩=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实验教学以考核方式进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其成绩登记到期末总成绩单上。教学实习以考核方式进行成绩评定。实验和实习成绩评定根据报告确定,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次。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序号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目标1:了解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三农人才。22目标2:以“花卉分类、花卉繁殖、花卉栽培管理及花卉应用”为重点,使学生识别多种花卉,并掌握这些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措施及园林用途。53目标3:通过讲课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花卉生产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674目标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认识了解我国丰富的花卉植物资源和科研成就、花卉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10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4学时)绪论学时数:3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花卉的概念;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明确花卉学在园艺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2花卉学习的意义3花卉业发展趋势、世界花卉生产的特点。4花卉发展历史与现状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花卉的概念、意义和作用了解花卉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师提前发布要求,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查询资料了解什么是花卉、花卉栽培学习的意义,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课堂讲解花卉业发展趋势、世界花卉生产的特点和花卉发展历史与现状。第一章花卉的分类与分布学时数:3第一节花卉的分类(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态习性分类的方法、各类代表性花卉的识别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1花卉的按生态习性分类2区分一年生花卉和二年生花卉3区分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依栽培方式、生态习性的分类掌握依花卉的原产地分类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作为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知识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并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学科进展。花卉的分布(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理解世界气候型的特点,了解中国的名花及其分布范围教学重点和难点:1世界气候型及其代表花卉2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布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花卉原产地的气候型类型掌握各气候型的气候特点及花卉分布特点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作为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知识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并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学科进展。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学时数:3第一节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1.5学时)教学目标: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的要求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解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掌握各类花卉的生育特点理解花芽分化的理论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二节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1.5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形态建成)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1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2基本概念: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温周期现象、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等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熟练掌握光照、温度、水分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的影响熟练掌握土壤及营养对对花卉生长的影响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三章花卉的栽培设施学时数:3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目前现代化玻璃温室、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掌握不同类型的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的特性与相关设备;能够熟练的运用一些生产措施进行环境调控,了解温室花卉生产常用的栽培设施。教学重点和难点:1温室的结构、设计及内部环境控制2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的分类3荫棚、冷床与温床的分类及其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4设施栽培的特点、构建材料、环境控制措施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花卉栽培的主要设施及其作用掌握温室的结构、设计及内部环境控制理解各类花卉对温室环境的要求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作为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知识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并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学科进展。第四章花卉的繁殖学时数:5
第一节有性繁殖(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繁殖的特点,掌握种子的获取、贮藏与检验方法,掌握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及播种时期的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性繁殖的特点及利用2有性繁殖的具体操作和繁殖时的注意问题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种子繁殖的特点掌握种子的获取、贮藏与检验方法掌握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及播种时期的选择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二节无性繁殖(3学时)教学目标:介绍花卉繁殖方法,使学生了解花卉繁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能根据具体花卉种类和具体条件和生产要求选择不同的繁殖方法,掌握花卉繁殖技术并能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性繁殖的特点及利用2无性繁殖的具体操作和繁殖时的注意问题,包括分株和分球,扦插和压条,嫁接和组织养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无性繁殖的特点掌握分生繁殖的方法掌握扦插和压条,嫁接等方法熟练掌握组织培养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五章花卉的栽培管理学时数:4
第一节露地及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露地花卉栽培的基本技术和不同生态习性的露地花卉栽培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温室花卉栽培的基本技术和不同生态习性的露地花卉栽培的特点,掌握常规的共性管理技术和特殊的技术管理环节教学重点和难点:1露地与温室花卉的播种和育苗2露地与温室花卉的苗期管理和定植3不同生态习性的花卉的栽培管理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熟练掌握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熟练掌握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二节无土栽培(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花卉无土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如何在花卉无土栽培生产中进行合理利用,掌握常规花卉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和栽培技术。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土栽培的理论基础2无土栽培的方法和栽培设施3不同种类花卉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的配制方法和原则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无土栽培的意义和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方法掌握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理解基质的种类与配比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三节花卉的花期调控(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花卉花期调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开花调节的技术途径。教学重点和难点:1.确定开花调节的技术依据2.开花调节的技术途径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开花调节的意义掌握确定开花调节的技术依据熟练掌握开花调节的技术途径教学组织与实施:本节讲授的概念和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采用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思路第六章花卉的应用学时数:3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花卉的主要应用方式和方法,掌握不同的园林用途花卉的具体栽培措施和生产技术,并能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园林景观中花卉的综合运用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各种花卉应用的方式与方法掌握花卉在园林应用中的养护掌握花卉装饰材料与应用掌握花卉装饰的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本章作为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完成;对知识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并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学科进展。五、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学时)(一)实验课程简介设施花卉栽培学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和主干课。是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经营管理与应用的科学,其综合性很强。实验教学是观赏植物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掌握观赏植物的形态术语、识别特征,识别常见观赏植物、了解常见观赏植物的习性和功能、掌握观赏植物的配植和栽植,对于花卉资源的拓展、开发利用,实现花卉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学习观赏花卉的植物形态分类学基础知识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方法;了解园林植物的分布、生态习性和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功能;掌握观赏植物的园林特性及在园林中的应用。能够识别150种以上生产及花卉市场常见的园林植物;掌握60种以上常见观赏植物的识别要点、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栽培技术等;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正确鉴定观赏植物。(三)实验安全操作规范本实验在于给学生有关识别,繁殖,栽培花卉的结构以及花卉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态度及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为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一)实验前必须结合课堂讲授的有关部分,认真预习指定的实验内容,并将实验内容步骤事先记录笔记本内,使实验能顺利进行。(二)实验室除用心听取指导老师讲解外,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和多动脑筋,实事求是的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三)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不得随地吐痰或乱扔废物,实验结束后将所有仪器用品洗净并安放整齐。以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值日生应负责扫地、抹桌等清洁工作。(四)爱护公物,节约药品及实验材料,按量取用,公用器材不得任意移动,如有损坏,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损失单。(五)实验室必须保持肃静,不得任意走动或高声谈笑。(六)实验结果需写成报告,实验报告,务必实事求是,根据自己实验的所得结果,简单扼要书写实验报告书。(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学时类型实验要求每组人数19011023h01一二年生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2基础性必做1019011023h02月季品种识别及栽培管理技术学习2基础性必做1019011023h03郑州花卉市场盆花及切花种类识别2基础性必做1019011023h04碧沙岗公园参观及花坛设计2基础性必做10(五)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实验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方式进行。基础性实验在实验室或室外进行,掌握观赏植物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和形态术语,为花卉栽培打下基础。综合性实验主要在公园、花卉市场和花卉生产企业进行,识别常见花卉、学习花卉的繁殖及栽培管理方法。设施花卉栽培学实验根据观赏植物的物候期和讲课进度,以河南地区花卉为主,掌握常见花卉的识别要点、分布、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引种注意事项。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不仅能够认识常见花卉,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环境条件正确地栽培应用花卉。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一二年生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一二年生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和园林应用。3.实验内容:观察10种以上的一二年生花卉,记录一年生草花的形态特征,仔细观察茎叶、花的色泽、形态等。4.实验要求:(1)根据形态特征,总结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基本应用。(2)根据观察内容,总结每种花卉的形态特征。5.实验设备及器材:测量尺、笔记本。【实验二】月季品种识别及应用形式调查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依据月季品种分类原则,掌握月季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生物学特性及基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及园林应用。3.实验内容:观察20个以上的月季品种。用测量尺测株高及叶、花的大小,仔细观察花的色泽、形态等。4.实验要求:根据观察内容,总结每个品种月季的形态特征5.实验设备及器材:测量尺、笔记本。【实验三】郑州花卉市场室内盆花及切花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类室内盆花及切花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3.实验内容:(1)教师现场讲解每种花卉的名称、主要形态特征、科属、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要点及园林用途,学生做好记录。(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载,复习教师所讲的上述内容。4.实验要求:学生要识别掌握常见切花花卉10种、盆栽花卉20种、室内观叶植物20种共计50种花卉,将50种花卉按种名、拉丁学名、科属、主要形态特征、观赏用途列表记录,写成书面实验报告。5.实验设备及器材:测量尺、笔记本。【实验四】碧沙岗公园参观及花坛设计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公园中多种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初步掌握花坛中花卉的布置要素。3.实验内容:(1)了解公园中花卉的种类、繁殖方法。(2)初步掌握简单的花坛设计。4.实验要求:每10人一组,设计一个小型花坛,并写进实验报告。5.实验设备及器材:笔记本、相机、尺子、铅笔。六、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并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各个环节当中,使得专业课学习具有连贯性、系统性与引导性。例如,在讲解花卉发展史时,从我国牡丹栽培的历史引出牡丹文化,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促进了牡丹文化的繁荣。而现如今中国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前,在许多栽培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以弘扬牡丹文化和繁荣当地经济。“国运昌时花运昌”,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勤劳、勇敢、善良的象征。在讲解月季时,我们可以引入中国现代月季奠基人吴赉熙、中国现代月季夫人蒋恩钿,吴赉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将几百个月季品种带回国内,种在自家院子,在吴老仙逝后将这些月季品种交由蒋恩钿,蒋老不仅将月季精细打理、培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出炉
- 2025年图书馆管理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环保工程师执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高端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智能家居产品责任保险费用协议
- 网络直播数字调音台效果库租赁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服务合同
- 民航气象信息服务空域申请补充协议
- 石材养护报价单
- 世界各地的建筑·小学生课件
- 试题-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培训
- 微笑曲线中文版课件
- 观景台施工合同模板
- 标准化服务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学业水平信息技术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派遣工的考勤管理制度
- GB/T 44353.1-2024动物源医疗器械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
- 中医培训课件:火龙罐的中医技术
-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