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1基础梳理篇模块一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难点加强练三酸碱盐课后练本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1基础梳理篇模块一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难点加强练三酸碱盐课后练本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1基础梳理篇模块一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难点加强练三酸碱盐课后练本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1基础梳理篇模块一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难点加强练三酸碱盐课后练本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化学1基础梳理篇模块一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难点加强练三酸碱盐课后练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难点加强练三酸碱盐基础梳理篇考查角度1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2023深圳模拟改编】酸、碱、盐三类物质的共同点是(

B

)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化合物C.都能溶于水D.都有腐蚀性B12345678910112.【2023北京】向分别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C

)A.Fe2O3B.FeC.稀NaOH溶液D.Na2CO3溶液C12345678910113.【2023三明模拟3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D1234567891011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粗盐中少量难溶性杂质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Mg、Fe、Ag金属活动性取样,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观察现象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D检测未知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钠加足量稀盐酸12345678910114.【2023成都三模】取VmLNa2CO3溶液于密闭的广口瓶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往瓶内逐滴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测得瓶内气体压强(P)随时间(t)变化图像。另取VmLNaHCO3溶液重复上述实验。将两次实验的P-t图像转化为m(CO2)-t图像如图。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234567891011A.碱性:Na2CO3溶液<NaHCO3溶液B.含碳元素的质量:Na2CO3溶液=NaHCO3溶液C.反应速率:Na2CO3溶液>NaHCO3溶液D.溶质质量: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对于等体积的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B1234567891011点拨:据表可知,滴入等量酚酞溶液后颜色变化情况可得出,碱性: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产生的CO2量相同,可知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12345678910115.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包头】学完盐的性质,同学们对常见的盐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展了家用果蔬洗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1.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2.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1234567891011【设计实验】实验一:探究某果蔬洗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果蔬洗盐溶液呈

⁠性。碱

1234567891011实验二: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请你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结论: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不含NaCl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不含NaCl

1234567891011【反思评价】(1)实验二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若要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

⁠。A.氧化铁B.氢氧化钠C.氯化钾(2)部分同学认为可将实验二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改为稀盐酸后溶液中会引入氯离子,对后续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合理即可)

⁠。A

不合理,改为稀盐酸后溶液中会引入氯离子,对后续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合理即可)

1234567891011考查角度2

复分解反应条件及其应用6.【2023吕梁一模】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是(

C

)C12345678910117.某兴趣小组利用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钾溶液五种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1234567891011【知识回顾】(1)回忆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

验。(2)观察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

Na+和Cl-

⁠,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H+和OH-反应生成了水分子

⁠。Na+和Cl-

H+和OH-反应

1234567891011生成了水分子【实质再探】

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

1234567891011(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

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归纳小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1234567891011(1)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两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互相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互相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拓展应用】1234567891011

Ba(OH)2

1234567891011考查角度3

酸碱盐的综合考查8.化学观念【2023聊城】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D

)D1234567891011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A.副产物NH4Cl可作氮肥B.为防止出现倒吸现象,a管通入的气体为NH3C.干燥管c中物质的作用是吸收NH3,防止污染空气D.先通入NH3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CO2的吸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B123456789101110.【2023福州模拟9分】回答问题。

(1)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红色粉末,已知是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刚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②小刚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试剂,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红色粉末,则小刚所选的试剂是

C

⁠。C

A.水B.NaCl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1234567891011(2)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NO3和Na2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种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MgCl2和MgSO4或两者之一。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1234567891011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

CO2

⁠。②在滤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H+、Na+、Ba2+

⁠(填离子符号)。CO2

H+、Na+、Ba2+

1234567891011

MgCl2+Ba(OH)2

123456789101111.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厦门二模10分】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兴趣小组以“土壤改良”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目的:

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1234567891011(2)实验步骤:①取样:如图1所示在农田的四点,各取耕作层土壤约1kg,让其自然风干,磨成粉末状后混合均匀备用(以下称为土样)。②取少量土样于碗中,

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1234567891011③用干净的筷子蘸取上层清液到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等试纸显色后与

标准比色卡

⁠对比,读出土样上层清液的pH。标准比色卡

1234567891011(3)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上层清液1上层清液2上层清液3测得的pH3.63.53.7从测定结果看,此土壤呈

⁠(填“酸”或“碱”)性。酸

1234567891011任务二: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Ca(OH)2+

1234567891011任务三:提高土壤的肥力

1234567891011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③打开b处弹簧夹,从a处通入空气;④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⑤关闭b处弹簧夹;1234567891011(5)请写出步骤⑥的操作: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酸,直到无

气泡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无气泡产生⑥

;⑦打开b处弹簧夹,从a处通入空气;⑧称量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