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介绍-_第1页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介绍-_第2页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介绍-_第3页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介绍-_第4页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课程介绍壹、课程内容貳、课程要求及考核叁、教学参考书、刊物肆、作业壹、课程内容(共12章)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4课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简要回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端于1960-70年代,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本章作为引言,对有关知识做简要概述。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4课时)第一节对比分析第二节偏误分析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经常困扰教师是问题是: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依然经常出错。因此,语言学家们试图为语言教师提供一种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错误。这导致了对比分析的产生。然而,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对比分析研究者的良好愿望同教学效果相距甚远。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语言教学由“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产生了偏误分析。第三章中介语研究(6课时)第一节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第三节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第四节中介语语用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Selinker等人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导致了中介语研究的兴起。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4课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缘起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及其基本结论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受“语言习得机制”假设的启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试图通过研究英语语素的习得顺序,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中是否受“语言习得机制”的制约。第五章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4课时)第一节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第二节语言监控模式的基本证据第三节关于语言监控模式的理论争议“语言监控模式”由Krashen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是当时最全面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其理论核心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习得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第六章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4课时)第一节语言变异的基本含义与研究范式第二节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相关研究第三节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第四节对语言变异研究的简要评价“语言变异”指的是由于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的语言形式上的变化。在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也会出现这种在不同情况下,学习者的语言表现不同的现象。第七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4课时)第一节文化适应模式第二节社会文化模式第三节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其他社会模式学者们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互动、社会心理、社会教育、社会群体关系等各个方面探讨这些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形成了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第八章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6课时)第一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产生的背景第二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前期研究第三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后期研究第四节互动研究的理论局限语言习得的发生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习得机制,而外因指“语言输入”和“语言互动”。第九章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6课时)第一节普遍语法第二节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三节基于普遍语法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四节对基于普遍语法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简要评价“普遍语法”理论假设人脑中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人类就是凭借大脑中的这些普遍的语言规则和原则掌握语言的。虽然普遍语法理论是基于母语习得提出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影响最大的依然是普遍语法理论。第十章多元发展模式(4课时)第一节多元发展模式产生的理论背景第二节多元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基于多元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第四节基于多元发展模式的理论价值与局限第五节可教性假设多元发展模式也是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发展模式的理论,该模式主张第二语言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而是由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语言特征的发展上面会有各自的特点。。第十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4课时)第一节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第二节节奏变量第三节信息加工模型第四节竞争模型所谓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就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包括从人的认知结构,语速、发音时间、发音速度、平均语流长度等影响言语流利度的节奏变量,人脑加工信息的特点,各种语言线索在提示语言功能时的竞争关系等各个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特点进行探索。第十二章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4课时)第一节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般模式、第二节第二语言学习者态度与动机研究第三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年龄、性格、认知方式、语言学习能力、态度、动机、兴趣、学习策略等学习者个体方面的不同,都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研究已经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貳、课程要求及考核一、要求: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想、认真问二、考核:1.平时成绩,30%:2.课程论文成绩,70%叁、教学参考书、刊物

一、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8月第1版主教材2.《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刘颂浩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0月第1版3.《第二语言习得入门》,黄冰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王建勤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8.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论述第二语言习得问题的学术专著,汇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指明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正文291页,篇幅中等。9.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讨论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关问题的学术专著,与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为姊妹篇,正文长达691页的鸿篇巨著。10.Ellis,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介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的导论性著作。由“概述”、“阅读材料”、“参考书目”和“术语表”四部分构成。概述部分90页。11.Brown,D.&GonzoT.Susan.Readingso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PearsonEducationInc.199412.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生、教师培训的入门教科书,选择了18篇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始论著,并为每一篇文章提供了研究和思考的指导意见。12.Freeman,D.L.,Long,M.H.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earch.1991.London:LongmanGroup,1991.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证调查所做的综述性回顾和讨论。外研社2000引进,配有中文导读。国内刊物研究汉语的:《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等研究外语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原《国外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国外刊物: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SecondLanguageResearch

SecondLanguage

(JapanSecondLanguage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JournalofBilingualismBilingu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