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教材
八年级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编者:
目录
第一章课内古诗背诵
八年级上册:
1、长歌行.....................................................1
2、野望.....................................................2
3、早寒江上有怀...............................................3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
5、黄鹤楼......................................................5
6、送友人......................................................6
7、秋词......................................................7
8、鲁山山行.................................................8
9、浣溪沙.....................................................9
10、H■月四日风雨大作........................................10
八年级下册: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5
2、赤壁...................................................16
3、过零丁洋...............................................17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
5、山坡羊,潼关怀古............................................19
6、饮酒..................................................21
7、行路难..............................................22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
10、己亥杂诗.................................................26
11、赠从弟(其二).............................................22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3
13、登幽州台歌.........................................24
14、终南别业..................................................26
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
云..............................................22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
10、己亥杂诗.................................................26
第二章课外古诗词背诵
1、乌衣巷...................................................26
2、嫦娥.....................................................27
3、迢迢牵牛星...................................................28
4、芙蓉楼送辛渐.................................................29
5、李凭箜篌引................................................31
6、饮中八仙....................................................32
7、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33
8、钗头凤.........................................35
9,青玉案•元夕..................................................36
10、天净沙•秋...................................................38
第三章词语盘点.................................40
第四章必背格言谚语俗语歇后
语.......................................41
第五章美文欣赏
1、为自己喝彩..................................................42
2^真正的风米..................................................43
3、学会感恩.....................................................46
4、飞翔的学费....................................................47
5、荷包蛋.......................................................48
第一章课内古诗词背诵
八年级上册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i"。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
用了。
【解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
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舞4矗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
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i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
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i".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i"这个音。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日将落之时。
徙倚:指徘徊、彷徨。
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
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落晖:落日的余光。
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
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
莫止,靡市靡家,狡猊之故;不遑启居,狡猊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
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
的诗句。
【赏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
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警%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
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
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
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
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
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
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
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
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解】:
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
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
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韵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评析工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
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
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
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
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
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
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耻圣明:有
愧于圣明之世。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
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坐观:坐视,
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
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
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
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
治热情和希望。第4页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
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
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
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
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
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
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
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黄鹤楼
崔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
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悠悠:久远的意思。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鹦鹉洲I: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
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
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
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
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
此。
第5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解】
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兹:现在。
班:分别。
【韵译】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
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
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
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
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
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
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
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
情谊,真是鬼斧神工。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第6页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注释】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a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嗾:使,叫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
霄.
【赏析】
《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
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
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
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
上的秋了。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
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
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
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第7页
【注释】
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6):心满意足。
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幽径:小路。
熊升树:熊爬上树。
何许:何处,哪里。
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
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
很远)。
【赏析】
这首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
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
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浣溪沙
苏轼
游新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靳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
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
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
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
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蜜|喜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课受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
心,州郡长官的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僵直。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思:想着,想到。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ii),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
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夜阑:夜深。阑:残尽。
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
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
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
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代
八年级下册W孑
妥4
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先
誓
万
续
缪
刘禹锡考e
汨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无
第
名4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做*密柯人。V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一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
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
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
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
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注释】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
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二十三年:诗人遭贬的时间
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
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
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
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
等人。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
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
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
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
恍如隔世的心情。
侧畔:旁边。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zha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白话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赤壁
杜牧
第10页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
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
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
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
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
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
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
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
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
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将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第11页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打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售
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
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
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
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
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作品注释】
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
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寥(佰。)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
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
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
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作品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名舂声页照无丽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
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
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
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
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
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
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胜(shG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Eng,现在一般读shGng)
弄清影:弄:玩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
自己)。绮(qi))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chA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
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
美好的月光。
何:几。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
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木箱词嗝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
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
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
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
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
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
里潼关路。望西都,踌躇,伤心秦汉
T±o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
(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
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注释】
山坡羊:词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本文选自《全
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
险要。
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
黄河,内有华山。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
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
里不平静。
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
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
址。
宫阙:宫室。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白话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
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
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聂弓/鼠乍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迷与建臭站为如f取彳2心达妙电誓以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入刘宋后改
名潜),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滑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注解】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在这里意为“居住”
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
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何能尔:为什么能够这样。尔,如此、这样。
见:通常读作xiA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ano(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
部分学者认为xi如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柴桑(今江西九江)以南的庐山。
相与还:相伴而归。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高志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译文】第15页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化]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
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
(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
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
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
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
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出仕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
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
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其一、其二于公
元732年(开元二十年)离开长安时所作,当时作者第一次入长安求官,但是一
无所获。詹镌《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选
集》以为“作年莫考”。
【注释】
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un):古代盛酒的器具,
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
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保”,美味的食物。直:通
“值”,价值。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
的脩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项;逑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费2婢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意传》载:宗意少年时,叔父
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
【白话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
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
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
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
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
帆远渡碧海青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
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
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
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
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
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
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第枝熏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
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
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
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3][5]
【注释】
秋高:秋深。
怒号:大声吼叫。号(hAo):号叫
三重(ch6ng)茅:几层茅草。三,不定词,表示多。
挂胃(juan):挂着,挂住,缠绕。胃,挂。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
为,做。
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漠漠,阴
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
娇儿恶卧踏里裂:指儿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
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丧(sa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意思是,如何才能熬到天亮呢?彻,通,这里指结束,完结的意思。
广厦(shA):宽敞的大屋。
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见(xian):通"现",出现。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
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
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
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
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
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
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
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
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
甘情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度A霸。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士口务王王匕王匕王王巴王与匕辛先代由R。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
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
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
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注释】
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开篇
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
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
T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
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
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瑁(se)人,号定庵(M)。仁和(今浙江杭州)
人。晚年居住昆山羽山山馆,又号羽塔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
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
主事等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 2025年运动康复师中级考试高频考点回顾与面试技巧
- 2025年油气管道管理实务中级模拟试题及解题技巧
- 2025年电子工程师招聘笔试专业题目解析
- 2025年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招聘岗位模拟题集及答案参考
- (2025年标准)购买委托协议书
- 航空业飞行器维护与安全管理系统方案
- 建筑工地个人总结范文
- 2025年网络安全专家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碳金融产品设计与推广实战技巧与模拟题答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吊顶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 手拉葫芦安全培训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讲解
- DB1331∕T 034-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图集
- 乡镇卫生院风险管理制度
- 移动餐车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 2025年修订版《雇佣合同》全文
- 人工智能训练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练习卷附答案
- 《新药注册申报流程》课件
-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暨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