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九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说课稿2北师大版必修3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设计思路本课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思想解放潮流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通过查阅相关史料,验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提升历史思辨能力,对历史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认识到思想解放潮流对民族复兴的意义。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近代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事物的认识较为片面,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以下是针对本节课的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有所了解。但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
2.能力水平: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往往能够从表面现象出发,但缺乏对历史事件深层原因的挖掘。在史料运用方面,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史料,但缺乏对史料真伪的辨别能力和对史料价值的准确把握。
3.素质培养: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合作学习等方面表现良好,但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表现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迟到、早退等现象。在作业完成方面,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但质量参差不齐。四、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教具(如图片、文献复制品)、历史地图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网络历史资料库。
-信息化资源: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的视频资料、在线历史档案、电子书籍等。
-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首先,让我们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视频,来回顾一下这个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播放视频)
二、新课讲授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同学们,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觉醒的时代。那么,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呢?它的主要背景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并未根本解决民族危机,民众的思想观念仍然束缚在封建思想的桎梏之中。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育改革,培养了大批有识之士。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影响
同学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思想的解放开辟了道路,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传播,主要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二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引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互关系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互关系。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又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可以说,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四、课堂作业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结合所学,谈谈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请你查找一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资料,进行简要介绍。
五、课堂延伸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意义。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1.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深入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背景。
2.参观历史博物馆,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六、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新文化运动文献汇编》:收录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文献,包括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包括早期传播、新文化运动时期和革命时期的特点。
-《中国近代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贡献。
-探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不同地区的影响,例如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具体表现。
-分析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影响,如白话文运动、新诗运动、新剧运动等。
-研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革作用。
-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比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意义。七、板书设计①新文化运动:
-背景与意义:辛亥革命后,民族危机,思想束缚
-主要内容:民主与科学、白话文、个性解放
-影响与成就:思想解放,民主思想传播,白话文普及,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枸杞买卖合同(2篇)
- 《行业会计实务》课件-项目三 3.1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
- 《官疾病的影像诊断》课件
-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 2025合同买卖协议书
-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初中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新质生产力建议
- 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护理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湾新区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中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树木修剪合同协议
- 2025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一诊)物理试卷
- 【初中地理】西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 药物治疗管理MT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