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287第一章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概述 3141831.1创新创业背景 3174331.2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37255第二章创新创业政策与法规 4247842.1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449242.1.1农业现代化政策 415712.1.2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4127622.1.3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4308822.2地方性政策与法规 52452.2.1地方政策支持 5252552.2.2地方性法规 5234242.3政策性扶持措施 5116062.3.1财政支持 5352.3.2金融服务 5303362.3.3技术推广与培训 5122982.3.4市场开拓与品牌培育 512990第三章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战略规划 5197403.1创新创业战略制定 5177273.1.1确定战略目标 6151223.1.2分析内外部环境 6253683.1.3确定战略方向 686993.1.4制定战略措施 615673.2创新创业战略实施 6261663.2.1组织结构调整 650183.2.2人力资源配置 622803.2.3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6156763.2.4建立激励机制 7321203.3创新创业战略评估 759663.3.1设定评估指标 791143.3.2评估方法与流程 7299513.3.3定期评估与调整 721221第四章农业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7256324.1产业链整合策略 730974.2产业链优化路径 8112294.3产业链协同发展 817781第五章农产品品牌建设 836385.1品牌策划与定位 8130015.2品牌推广与营销 9190095.3品牌维护与管理 912083第六章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1034556.1技术创新模式 10239726.1.1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10135106.1.2产学研合作模式 10324136.1.3创新驿站模式 103996.2技术推广与应用 10114636.2.1技术培训 10201386.2.2科技示范 10325906.2.3信息化推广 10265386.3技术成果转化 10184806.3.1项目带动 111286.3.2产业融合 1155946.3.3政策支持 11304946.3.4社会力量参与 116854第七章农民合作社融资与投资 1159247.1融资渠道与策略 11294347.1.1融资渠道 1161027.1.2融资策略 11160257.2投资决策与管理 1238287.2.1投资决策 124897.2.2投资管理 12100297.3风险评估与控制 12323647.3.1风险评估 1279977.3.2风险控制 125645第八章农村电商平台建设 13325128.1电商平台搭建 1342098.1.1平台选择与定位 1366448.1.2平台搭建流程 1371308.1.3技术支持与维护 13294478.2电商运营策略 13282438.2.1产品定位与包装 13296078.2.2价格策略 13207248.2.3营销活动策划 13144378.2.4会员管理 13282818.3电商营销与推广 1419708.3.1网络营销 14183238.3.2社交媒体营销 14275178.3.3线下活动与联合推广 146508.3.4口碑营销 14278308.3.5数据分析与优化 1414636第九章农民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14102489.1人才引进与培养 14161729.1.1人才引进 14279759.1.2人才培养 15277269.2人才激励与保障 15264689.2.1人才激励 1543709.2.2人才保障 15309499.3人才队伍管理 15127469.3.1人才选拔与任用 1564479.3.2人才培训与晋升 16172059.3.3人才激励与保障 1684949.3.4人才队伍调整与优化 1615638第十章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案例分析 161077310.1成功案例分析 161494510.1.1案例一:A县葡萄种植合作社 163054510.1.2案例二:B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172353910.2失败案例分析 172787810.2.1案例一:C县养殖合作社 17254810.2.2案例二:D县蔬菜种植合作社 172400610.3案例总结与启示 18第一章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概述1.1创新创业背景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民合作社通过创新创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3)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合作社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1.2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农民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全国农民合作社总数已超过220万家,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几个方面:(1)组织结构不断完善。农民合作社在组织结构上逐渐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2)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农民合作社从传统的种植、养殖领域逐步拓展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领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4)带动能力逐渐增强。农民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级不断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不高、资金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第二章创新创业政策与法规2.1国家相关政策解读2.1.1农业现代化政策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旨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例如,《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了政策指引。2.1.2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技术创新。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持。2.1.3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为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农民合作社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如《关于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了方向。2.2地方性政策与法规2.2.1地方政策支持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的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补贴、优化土地政策等。这些政策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2.2地方性法规为规范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法规,明确了农民合作社的设立、运营、管理等事项。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经营范围等,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了法律依据。2.3政策性扶持措施2.3.1财政支持国家及地方通过财政支持,为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包括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实施农业保险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2.3.2金融服务为解决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题,国家加大了对农民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如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利率、提供担保服务等。这些政策有助于拓宽农民合作社的融资渠道,促进创新创业。2.3.3技术推广与培训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水平。如组织专家讲座、开展技术交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的能力。2.3.4市场开拓与品牌培育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如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实施品牌培育计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民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创新创业。第三章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战略规划3.1创新创业战略制定3.1.1确定战略目标农民合作社在制定创新创业战略时,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挑战性,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具体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3.1.2分析内外部环境在制定创新创业战略前,农民合作社需对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市场行情、技术发展、竞争态势等;内部环境包括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技术实力、财务状况等。通过分析,找出合作社的优势和劣势,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3.1.3确定战略方向根据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分析,农民合作社应确定创新创业的战略方向。战略方向可以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产业链整合等。合作社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战略方向。3.1.4制定战略措施在确定战略方向后,农民合作社应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战略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培养人才,提升合作社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合作社知名度。3.2创新创业战略实施3.2.1组织结构调整为顺利实施创新创业战略,农民合作社需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组织结构应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以适应战略实施的需要。3.2.2人力资源配置农民合作社应根据创新创业战略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重点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3.2.3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合作社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创新创业战略的顺利实施。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3.2.4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发合作社成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晋升机会等,以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3.3创新创业战略评估3.3.1设定评估指标农民合作社在创新创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设定合理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应涵盖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表现等方面。3.3.2评估方法与流程合作社应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定量评估、定性评估、综合评估等。评估流程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评估、结果反馈等环节。3.3.3定期评估与调整合作社应定期对创新创业战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战略措施。在评估过程中,要注重发觉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第四章农业产业链整合与优化4.1产业链整合策略农业产业链整合是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整合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明确农产品的主导品种、品质要求、市场需求量等信息,从而确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通过整合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关键环节包括种子种苗、种植养殖、加工包装、销售渠道等,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质量提升等手段,增强关键环节的竞争力。建立健全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各方利益。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保证农民、企业、等各方在产业链中分享到相应的收益。4.2产业链优化路径优化农业产业链路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拓展产业链宽度,开发多元化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不同品质、不同规格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加强产业链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培育、宣传推广、渠道拓展等手段,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4.3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协同、企业合作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信息共享。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决策效率。促进产业链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人才的培养与交流,提高产业链整体素质。加强产业链政策支持。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农产品品牌建设5.1品牌策划与定位农产品品牌策划与定位是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作社需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状况,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策划应注重以下几点:(1)明确品牌定位。合作社应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性和目标客户群体,确定品牌定位,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2)设计品牌标识。品牌标识应简洁、易识别,体现品牌特点,易于传播。(3)构建品牌故事。通过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提升品牌的情感价值,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4)制定品牌战略。合作社应明确品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包括产品线规划、市场拓展、渠道建设等。5.2品牌推广与营销农产品品牌推广与营销是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种策略可供合作社参考:(1)线上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2)线下推广。通过参加农产品展会、举办品鉴活动、与商家合作等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3)广告宣传。制作具有创意的广告,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渠道进行投放。(4)公共关系。与媒体、行业协会等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品牌美誉度。(5)促销活动。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提升品牌销量。5.3品牌维护与管理农产品品牌维护与管理是保障品牌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下几方面需引起合作社关注:(1)产品质量控制。合作社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符合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2)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品牌形象监测。定期对品牌形象进行监测,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评价,及时调整品牌策略。(4)品牌危机应对。建立品牌危机应对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负面信息进行预警和应对。(5)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他人侵权,维护品牌形象。通过以上措施,农民合作社可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助力创新创业。第六章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6.1技术创新模式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以下几种技术创新模式在农民合作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1.1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该模式通过引导、企业主导、科研院校支撑、农民合作社参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负责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企业承担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科研院校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农民合作社参与技术应用和推广。6.1.2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农民合作社与科研院校、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技术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6.1.3创新驿站模式创新驿站模式是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该模式有助于提升合作社成员的科技素养,推动农业技术创新。6.2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推广与应用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种技术推广与应用方式在农民合作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6.2.1技术培训通过组织技术培训,使合作社成员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技术培训可以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演示、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6.2.2科技示范以科技示范项目为载体,展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合作社成员学习和应用。科技示范项目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技术。6.2.3信息化推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农业技术信息,提高技术传播效率。信息化推广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技术资源共享。6.3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成果转化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种技术成果转化途径在农民合作社中取得了良好效果:6.3.1项目带动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导农民合作社采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6.3.2产业融合推动农民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校等深度融合,共同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链条延伸。6.3.3政策支持应加大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6.3.4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如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第七章农民合作社融资与投资7.1融资渠道与策略农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挑战。为了保证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拓展融资渠道、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7.1.1融资渠道(1)内部融资:合作社成员的入股资金、盈余积累等。(2)外部融资: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贷款、补助、民间资本、股权融资等。(3)政策性融资:针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担保公司等。(4)创新融资:如众筹、互联网金融服务、供应链融资等。7.1.2融资策略(1)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内部融资能力。(2)积极争取外部融资,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3)结合政策性融资,合理利用扶持政策。(4)创新融资方式,摸索多元化融资渠道。7.2投资决策与管理农民合作社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2.1投资决策(1)确定投资方向:根据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领域。(2)评估投资项目: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盈利能力、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3)制定投资计划:明确投资金额、投资期限、投资收益等要素。(4)审批投资决策:合作社理事会或股东大会对投资计划进行审批。7.2.2投资管理(1)实施投资计划:按照投资计划进行资金投放,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2)监控投资过程:对投资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投资计划。(3)评估投资效果: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为后续投资决策提供依据。(4)加强投资风险防控:建立健全投资风险防控机制,保证投资安全。7.3风险评估与控制农民合作社在融资与投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评估与控制。7.3.1风险评估(1)识别风险因素:分析融资与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2)评估风险程度: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程度。(3)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7.3.2风险控制(1)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明确风险防控责任。(2)加强风险监测:对融资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风险隐患。(3)落实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4)定期进行风险审计:对融资与投资风险进行定期审计,保证风险控制效果。第八章农村电商平台建设8.1电商平台搭建8.1.1平台选择与定位农村电商平台搭建首先需对平台进行选择与定位。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合作社的特点、产品种类、销售范围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电商平台。常见的电商平台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还可以考虑搭建独立的电商平台,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品牌塑造。8.1.2平台搭建流程(1)注册账号:在选定电商平台后,需注册账号并完成相关认证。(2)商品上架:将合作社的产品进行分类,商品图片、描述、价格等信息。(3)支付与物流: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和物流服务,保证交易顺利进行。(4)售后服务: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8.1.3技术支持与维护电商平台搭建过程中,需注重技术支持与维护。包括平台稳定性、数据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同时应定期对平台进行升级和优化,以满足用户需求。8.2电商运营策略8.2.1产品定位与包装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对产品进行明确定位,注重产品包装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8.2.2价格策略根据成本、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可采用市场渗透、差异化等策略,以吸引消费者。8.2.3营销活动策划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如限时抢购、满减优惠、优惠券发放等,提高用户粘性和转化率。8.2.4会员管理建立会员制度,对会员进行积分、优惠等激励措施,提高会员忠诚度。8.3电商营销与推广8.3.1网络营销通过网络广告、搜索引擎推广、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8.3.2社交媒体营销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互动交流,扩大品牌传播范围。8.3.3线下活动与联合推广开展线下活动,如农产品展销、采摘体验等,与相关企业、机构进行联合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8.3.4口碑营销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优质服务,通过用户口碑传播,提升品牌形象。8.3.5数据分析与优化收集并分析用户数据,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转化率。通过以上策略,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将逐步完善,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新的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第九章农民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9.1人才引进与培养9.1.1人才引进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为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应注重人才引进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人才需求:根据合作社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确定所需人才类型、数量和质量。(2)制定引进计划:结合合作社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计划,包括招聘渠道、选拔标准、引进流程等。(3)拓展招聘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招聘会等途径,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吸引优秀人才。(4)严格选拔程序:通过面试、笔试、实操等方式,全面评估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引进人才的品质。9.1.2人才培养(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合作社业务发展和员工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形式等。(2)开展业务培训:针对合作社核心业务,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3)加强技能培训: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4)激发学习热情:鼓励员工参加各类业务竞赛、技能比赛,提升自身能力。9.2人才激励与保障9.2.1人才激励(1)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员工奖、创新奖等,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2)提供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3)优化薪酬体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保证员工收入与付出相符。(4)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团结、求进、和谐的工作氛围。9.2.2人才保障(1)完善社会保障:为员工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保障员工基本生活。(2)提供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住房、交通、子女教育等福利,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3)加强劳动保护:保证员工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权益。(4)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幸福感。9.3人才队伍管理9.3.1人才选拔与任用(1)制定选拔标准:根据合作社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2)公平竞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保证选拔过程透明。(3)严格考核:对人才进行定期考核,保证人才选拔与任用的科学性、合理性。9.3.2人才培训与晋升(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合作社业务发展和员工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2)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培训质量。(3)建立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9.3.3人才激励与保障(1)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员工奖、创新奖等,激发员工潜能。(2)提供保障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9.3.4人才队伍调整与优化(1)定期评估:对人才队伍进行定期评估,发觉问题和不足。(2)调整人才结构:根据合作社业务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人才结构,优化人才队伍。(3)建立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合作社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退出机制,保证人才队伍的活力。第十章农民合作社创新创业案例分析10.1成功案例分析10.1.1案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