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与港口装卸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水运工程与港口装卸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水运工程与港口装卸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水运工程与港口装卸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水运工程与港口装卸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运工程与港口装卸作业指导书TOC\o"1-2"\h\u30710第一章水运工程概述 3163681.1水运工程定义与分类 3208051.1.1航道工程 396431.1.2港口工程 36941.1.3船闸工程 3170361.2水运工程发展历程 333491.2.1古代水运工程 388411.2.2近现代水运工程 324161.2.3现代水运工程 329781.3水运工程重要作用 367311.3.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165791.3.2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4244341.3.3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4288851.3.4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418763第二章港口规划与设计 4233552.1港口规划原则 4204462.2港口设计标准与规范 4156952.3港口布局设计 4294142.4港口设施设计 530865第三章港口航道工程 5214203.1航道规划与设计 581173.2航道整治工程 5323823.3航道维护与管理 6186043.4航道工程技术创新 626866第四章港口装卸设备 7134014.1装卸设备分类 749704.2装卸设备选型与配置 783434.3装卸设备操作与维护 7285154.4装卸设备安全功能评价 732690第五章港口装卸工艺 8311315.1装卸工艺流程 8267675.2装卸工艺优化 8117985.3装卸工艺创新 9279145.4装卸工艺与环保 928032第六章港口生产管理 9123786.1港口生产组织 9262506.1.1组织结构 995916.1.2职责分工 10274326.1.3人员配置 10240266.2港口生产计划 1063746.2.1计划编制 10212606.2.2计划执行 10134796.3港口生产调度 11107216.3.1调度原则 11239416.3.2调度流程 1192966.4港口生产统计分析 1160746.4.1统计指标 11243916.4.2分析方法 11306416.4.3统计分析报告 129199第七章港口物流管理 12139987.1港口物流系统 1241547.2港口物流流程优化 1214557.3港口物流信息化 13145127.4港口物流安全与环保 1322653第八章港口工程质量管理 13137828.1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 13291818.1.1质量管理原则 13249998.1.2质量管理方法 1410838.2工程质量标准与检测 14281498.2.1工程质量标准 1425198.2.2工程质量检测 146848.3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 14275688.3.1工程质量监督 14192738.3.2工程质量验收 15238078.4工程质量改进与创新 15217728.4.1工程质量改进 15269518.4.2工程质量创新 1527560第九章港口安全生产管理 15191349.1安全生产责任制 15206069.1.1目的与意义 1554159.1.2责任划分 15185989.2安全生产制度与规定 16246149.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82809.2.2安全生产规定 16137279.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6303139.3.1教育与培训内容 16275479.3.2教育与培训形式 17309789.4安全生产处理 1737839.4.1报告 17175939.4.2调查 17270269.4.3处理 17250039.4.4统计分析 1721860第十章港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83029510.1港口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81192710.2港口环境保护措施 181798010.3港口环境保护技术 181870110.4港口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 19第一章水运工程概述1.1水运工程定义与分类水运工程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资源,通过人工建筑和设施的建设,为船舶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航行和装卸作业条件的一类工程。水运工程主要包括航道工程、港口工程、船闸工程等。1.1.1航道工程航道工程是指对自然或人工河道进行整治、疏浚、拓宽、挖深等工程,以提高航道通航能力,保障船舶安全航行。1.1.2港口工程港口工程是指为船舶提供停靠、装卸货物和旅客服务的工程设施,包括码头、栈桥、仓库、装卸设备等。1.1.3船闸工程船闸工程是指为使船舶克服水位差而设置的工程设施,包括船闸、升船机等。1.2水运工程发展历程水运工程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1古代水运工程古代水运工程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进行,如我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郑国渠等,这些工程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1.2.2近现代水运工程近现代水运工程以机械化施工为主,工程规模和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如我国的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均为我国水运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2.3现代水运工程现代水运工程在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如我国的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港等,代表了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1.3水运工程重要作用水运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运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有助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3.2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水运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竞争力。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1.3.3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水运工程对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沿海港口、内河航道等,均为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通道。1.3.4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运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如航道疏浚、港口绿化等,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港口规划与设计2.1港口规划原则港口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2)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3)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满足区域物流需求。(4)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5)充分考虑港口安全、便捷、高效、经济等因素。2.2港口设计标准与规范港口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与规范:(1)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2)港口设计规范,包括总图、水工建筑物、装卸工艺、港口设施等方面的规范。(3)国际港口设计标准,如国际港口协会(IAPH)等组织发布的标准。(4)我国港口建设实践经验及科研成果。2.3港口布局设计港口布局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港口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2)港口陆域布局,包括港口码头、堆场、仓库、办公区等。(3)港口水域布局,包括航道、锚地、港池、防波堤等。(4)港口交通组织,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方式。(5)港口配套设施,如供电、供水、通信、环保等。2.4港口设施设计港口设施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港口码头设施设计,包括码头结构、装卸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等。(2)港口堆场设施设计,包括堆场布局、堆场设备、绿化设施等。(3)港口仓库设施设计,包括仓库结构、仓储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等。(4)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包括装卸设备选型、装卸工艺流程、作业效率等。(5)港口环保设施设计,包括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噪音防治等。(6)港口安全设施设计,包括消防、救生、防台等设施。第三章港口航道工程3.1航道规划与设计航道规划与设计是港口航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阶段,需充分考虑航道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航道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则需根据规划方案,结合航道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的设计。航道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航道等级、航道线路、航道尺度、航道疏浚、航道护岸等。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航道畅通,满足船舶航行需求;(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工程投资;(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4)考虑航道维护与管理需求,提高航道使用效率。3.2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航道疏浚、航道护岸、航道整治建筑物等。航道疏浚是航道整治的核心内容,目的是保持航道尺度,提高航道通行能力。航道疏浚应根据航道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采用合理的疏浚设备和方法。航道疏浚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疏浚质量,提高航道通行能力;(2)减少疏浚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合理利用疏浚土,降低工程成本。航道护岸工程是保护航道岸坡稳定的措施,主要包括重力式护岸、斜坡式护岸、桩基式护岸等。航道护岸工程应根据航道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护岸型式。航道整治建筑物主要包括航标、导流建筑物、防波堤等。航标用于指引船舶航行,保证航行安全;导流建筑物用于调整水流方向,防止航道淤积;防波堤用于减小风浪对航道的影响。3.3航道维护与管理航道维护与管理是保障航道畅通、提高航道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航道维护主要包括航道疏浚、航道护岸维修、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等。航道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并处理航道问题;(2)加强航道疏浚,保持航道尺度;(3)加强航道护岸维修,保证航道岸坡稳定;(4)提高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水平,保障航道安全。航道管理主要包括航道行政管理、航道技术管理、航道信息管理等方面。航道行政管理应依法进行,保证航道资源的合理利用;航道技术管理应提高航道技术标准,推广航道技术创新;航道信息管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航道管理效率。3.4航道工程技术创新航道工程技术创新是推动航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航道工程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航道疏浚技术创新:如环保疏浚、水下疏浚、疏浚土处理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航道整治技术创新:如生态整治、绿色整治、智能整治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航道维护与管理技术创新:如航道监测、航道信息化、航道智能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航道工程技术创新应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航道建设水平,为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四章港口装卸设备4.1装卸设备分类港口装卸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械、运输机械、装卸机械和其他辅助设备。根据装卸作业的特点和要求,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起重机械:包括门座起重机、岸边起重机、浮式起重机等,主要用于货物吊装作业。(2)运输机械:包括皮带输送机、斗提机、链式输送机等,主要用于货物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3)装卸机械:包括叉车、堆高机、装载机等,主要用于货物的装卸和搬运。(4)辅助设备:包括轮胎吊、平板车、拖车等,用于辅助装卸作业。4.2装卸设备选型与配置装卸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港口作业类型和货物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2)考虑设备的作业效率、能耗、可靠性等因素,保证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3)根据港口布局和作业流程,合理配置设备数量和布局,提高作业效率。(4)考虑设备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4.3装卸设备操作与维护装卸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作业安全。(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4.4装卸设备安全功能评价装卸设备安全功能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本身的安全功能:包括设备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安全性。(2)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志、紧急停止按钮等。(3)设备的操作安全性:包括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4)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包括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通过对装卸设备的安全功能进行评价,可以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保证港口装卸作业的安全进行。第五章港口装卸工艺5.1装卸工艺流程港口装卸工艺流程是保证货物高效、安全装卸的关键环节。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货物接收:港口接收来自各方的货物,并进行分类、检验、登记等操作。(2)货物存放:根据货物种类、性质和装卸计划,将货物存放于指定的堆场或仓库。(3)装卸作业:根据货物特点和装卸设备功能,选择合适的装卸方法,如人工搬运、机械装卸等。(4)货物装船:将货物按照船舶配载图进行装船,保证船舶稳性和货物安全。(5)货物卸船:货物到达目的地后,按照卸船计划进行卸船作业。(6)货物发送:将卸下的货物发送至目的地,完成整个装卸工艺流程。5.2装卸工艺优化为了提高港口装卸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装卸工艺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措施:(1)提高装卸设备功能:选用高效、可靠的装卸设备,提高装卸速度。(2)优化作业流程:简化作业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作业效率。(3)科学调度:合理配置装卸资源,保证作业均衡进行。(4)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装卸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5)人员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5.3装卸工艺创新科技的发展和港口业务的拓展,装卸工艺创新成为推动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1)自动化装卸:通过引入自动化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效率,降低人力成本。(2)绿色装卸:采用环保型装卸设备,减少装卸过程中的污染排放。(3)智能化装卸: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装卸作业的智能化管理。(4)多式联运:整合不同运输方式,实现货物的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5.4装卸工艺与环保港口装卸作业对环保提出了较高要求。以下是一些环保措施:(1)采用清洁能源:在装卸设备上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太阳能等,减少污染物排放。(2)防尘降噪:在装卸作业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扬尘和噪音污染。(3)废弃物处理:对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4)绿化港口:加强港口绿化,提高港口生态环境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港口装卸工艺与环保的有机结合,为我国港口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六章港口生产管理6.1港口生产组织港口生产组织是港口生产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港口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协调。以下是港口生产组织的主要内容:6.1.1组织结构港口生产组织结构应按照生产流程和业务特点进行设置,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负责制定港口生产战略和政策;管理层负责组织生产计划、协调各部门工作;执行层负责具体的生产操作。6.1.2职责分工港口生产组织应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保证生产活动有序进行。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如下:(1)管理部门:负责港口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的实施、生产统计分析等工作。(2)操作部门:负责具体的生产作业,包括装卸、仓储、运输等环节。(3)质量安全部门:负责港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和安全检查。6.1.3人员配置根据生产任务和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人员,保证港口生产组织高效运行。人员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人员素质:选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保证生产操作的熟练度和安全性。(2)人员结构:根据生产任务和岗位特点,合理配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员。(3)培训与考核: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人员素质。6.2港口生产计划港口生产计划是对港口生产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6.2.1计划编制根据港口生产任务、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编制港口生产计划。计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港口生产实际情况,保证计划的可行性。(2)系统性:保证计划涵盖港口生产各环节,形成完整的计划体系。(3)动态调整:根据生产情况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计划。6.2.2计划执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组织协调:协调各部门、各岗位的生产活动,保证计划顺利实施。(2)监控生产进度:定期检查生产进度,发觉并解决影响计划执行的问题。(3)调整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6.3港口生产调度港口生产调度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协调,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以下是港口生产调度的主要内容:6.3.1调度原则(1)保证重点:优先保障重点生产任务和关键岗位的需求。(2)合理配置: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状况,合理配置生产要素。(3)快速反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问题,迅速作出反应,保证生产秩序。6.3.2调度流程(1)接受生产计划:调度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了解生产任务和需求。(2)资源配置:根据资源状况,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3)生产协调:协调各部门、各岗位的生产活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4)监控调度效果:对调度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发觉问题及时调整。6.4港口生产统计分析港口生产统计分析是对港口生产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为港口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以下是港口生产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6.4.1统计指标港口生产统计分析指标包括吞吐量、装卸效率、设备利用率、安全率等。统计指标应具备以下特点:(1)客观性:指标能客观反映港口生产实际情况。(2)全面性:指标体系应涵盖港口生产各环节。(3)可比性:指标应具有可比性,便于分析生产趋势。6.4.2分析方法(1)定量分析:通过对统计指标的数据分析,揭示生产过程中的数量规律。(2)质量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3)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港口的生产数据,分析生产发展趋势。6.4.3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概况:对港口生产总体情况进行描述。(2)统计数据:列出主要统计指标的数据。(3)分析结论: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改进生产的建议。第七章港口物流管理7.1港口物流系统港口物流系统是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港口内部的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港口物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1)运输系统:港口运输系统负责将货物从船舶卸下后,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将其运送到目的地。包括港口内部的短途运输、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2)储存系统:港口储存系统负责货物的暂时存放,以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安全、有序地存放。储存系统包括货场、仓库、堆场等设施。(3)装卸系统:港口装卸系统是连接船舶与陆地的关键环节,主要负责货物的装卸、搬运工作。装卸系统包括装卸设备、装卸工艺、装卸人员等。(4)配送系统:港口配送系统负责将货物从港口运送到客户手中,包括配送计划、配送路线、配送车辆等。7.2港口物流流程优化港口物流流程优化是提高港口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对港口物流流程优化的几个关键方面:(1)流程梳理:对现有港口物流流程进行详细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2)流程重构:根据梳理结果,对物流流程进行重构,优化各个环节的协作和配合。(3)资源整合:整合港口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4)技术创新: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物流流程的智能化水平。7.3港口物流信息化港口物流信息化是提升港口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手段。以下是对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几个方面:(1)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作业。(2)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将港口内部的各个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提高信息系统的协同作业能力。(3)物流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物流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港口物流决策提供数据支持。(4)物流服务创新: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港口物流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7.4港口物流安全与环保港口物流安全与环保是保障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港口物流安全与环保的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港口物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物流活动安全、有序进行。(2)环保设施建设:加强港口环保设施建设,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港口物流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4)绿色物流理念:推广绿色物流理念,引导港口物流企业采用环保、低碳的物流方式。第八章港口工程质量管理8.1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8.1.1质量管理原则港口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1)人本原则:以人为本,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对工程质量负责。(2)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覆盖。(3)预防为主原则:注重预防,及时发觉并解决质量隐患,降低质量风险。(4)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水平。8.1.2质量管理方法港口工程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包括:(1)标准化管理: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保证工程建设各环节符合标准要求。(2)过程控制: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关键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3)质量检查: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内外部沟通:加强内外部沟通,保证信息畅通,提高质量管理效果。8.2工程质量标准与检测8.2.1工程质量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标准主要包括:(1)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管理规定。8.2.2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1)材料检测:对工程所用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符合标准要求;(2)施工过程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施工质量;(3)竣工验收检测:对工程进行整体检测,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8.3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8.3.1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监督主要包括:(1)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进行监督,保证各方履行质量责任;(2)对工程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保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3)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查处,保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8.3.2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验收主要包括:(1)单位工程验收:对单位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满足设计要求;(2)分部工程验收: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分部工程质量;(3)竣工验收: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目标。8.4工程质量改进与创新8.4.1工程质量改进工程质量改进主要包括:(1)分析工程质量问题,找出原因;(2)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3)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保证质量得到改善。8.4.2工程质量创新工程质量创新主要包括:(1)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施工效率;(3)创新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提高检测准确性。第九章港口安全生产管理9.1安全生产责任制9.1.1目的与意义港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旨在明确港口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港口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于预防发生、降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9.1.2责任划分港口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具体责任划分如下:(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4)技术人员: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对技术安全负直接责任。(5)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自身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9.2安全生产制度与规定9.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港口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4)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5)安全生产检查制度(6)安全生产报告和处理制度(7)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度9.2.2安全生产规定港口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定,明确以下方面的内容:(1)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2)设备设施的安全要求(3)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4)安全生产管理要求(5)安全生产处理要求9.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9.3.1教育与培训内容港口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4)安全生产案例分析(5)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9.3.2教育与培训形式港口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形式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1)安全生产培训班(2)安全生产知识竞赛(3)安全生产讲座(4)安全生产现场观摩(5)安全生产网络学习9.4安全生产处理9.4.1报告港口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发生后,当事人或发觉人应立即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