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材料与工程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4366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 355401.1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3245471.1.1建筑材料的定义 3129501.1.2建筑材料的分类 3148101.2建筑材料的基本功能 4109841.2.1力学功能 4297891.2.2耐久功能 4283021.2.3施工功能 4140781.2.4环境功能 4185801.2.5美观功能 425423第二章常用建筑材料 4133362.1混凝土 4288042.1.1水泥 4148132.1.2砂 52942.1.3石子 591472.1.4水和外加剂 5274892.2砖石材料 5317912.2.1烧结砖 5288482.2.2蒸压砖 5173752.2.3石材 520322.3钢材 5214552.3.1热轧钢筋 5299982.3.2预应力钢筋 5231842.3.3钢板 611832.4木材 650542.4.1针叶材 6109222.4.2阔叶材 65247第三章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 663773.1材料检测方法 673923.1.1物理检测法 662823.1.2化学检测法 674973.1.3微观检测法 6154923.2材料验收标准 7226213.3检测与验收流程 7210943.3.1材料入场验收 733243.3.2样品抽取 7283793.3.3检测 7126163.3.4检测结果判定 769353.3.5验收合格材料入库 7201843.3.6验收不合格材料处理 747983.3.7验收记录与报告 720863第四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7158884.1工程项目的定义与特点 7259384.2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812888第五章工程项目计划与组织 996825.1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948505.2工程项目组织结构 9121275.3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916226第六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0280076.1工程项目成本构成 10244106.1.1直接成本 1048466.1.2间接成本 1091116.1.3税金及附加 10226206.2成本控制方法 1028136.2.1目标成本法 11124706.2.2成本计划与预算 11136726.2.3成本核算与分析 11311516.3成本核算与分析 11230326.3.1成本核算 1113316.3.2成本分析 1225840第七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1241877.1工程项目质量标准 1285457.1.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 1268917.1.2企业内部标准 12136107.1.3项目合同要求 12275887.2质量控制方法 12107867.2.1全面质量管理(TQM) 12127907.2.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 13218587.2.3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13285017.2.4质量检测与验收 13138317.3质量处理 131897.3.1质量报告 13283937.3.2质量分析 13310807.3.3质量整改 13233177.3.4质量验收 13291867.3.5质量总结 1331501第八章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13126468.1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 14105268.2安全预防与处理 1410578.3安全生产责任制 1413640第九章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153039.1工程项目合同类型 15198589.2合同签订与履行 15116699.2.1合同签订 15321849.2.2合同履行 16158049.3合同纠纷处理 1610648第十章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172732510.1信息化管理概述 171633510.1.1概念与意义 171715510.1.2发展趋势 17367710.2信息化管理工具与应用 172275210.2.1常见信息化管理工具 171262010.2.2信息化管理工具应用实例 17181810.3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 18503610.3.1评价方法 1862410.3.2评价标准 18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1.1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领域中用于构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物质。它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大类。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其功能、用途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以下对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进行简要阐述。1.1.1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力学功能,能够承受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荷载;(2)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破坏因素;(3)具有较好的施工功能,便于施工操作和施工质量控制;(4)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满足建筑物的外观需求。1.1.2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可根据来源、组成、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1)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砂石等)和人工合成材料(如水泥、钢材、塑料等)。(2)按组成分类:可分为无机材料(如水泥、砂石、砖等)和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橡胶等)。(3)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功能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和装饰材料(如涂料、壁纸等)。(4)按用途分类:可分为主体结构材料(如混凝土、砖等)、围护结构材料(如玻璃、外墙保温材料等)和附属设施材料(如管道、电线等)。1.2建筑材料的基本功能建筑材料的功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耐久、美观和舒适等方面。以下对建筑材料的基本功能进行简要介绍。1.2.1力学功能力学功能是指建筑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强度等。1.2.2耐久功能耐久功能是指建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功能的能力。包括抗老化、抗腐蚀、抗冻融、抗紫外线等。1.2.3施工功能施工功能是指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便于施工操作和施工质量控制的能力。包括施工和易性、施工速度、施工安全性等。1.2.4环境功能环境功能是指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性。包括环保性、节能性、降噪性等。1.2.5美观功能美观功能是指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外观的需求。包括色泽、纹理、光泽等。第二章常用建筑材料2.1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构件的制作。其优点包括高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可塑性强、施工方便等。2.1.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功能。按照化学成分,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在选择水泥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合理选择。2.1.2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其粒径一般在0.15~5mm之间。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功能有较大影响,应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砂。2.1.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其粒径一般在5~40mm之间。石子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应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石子。2.1.4水和外加剂水是混凝土拌和的介质,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外加剂是一种能改善混凝土功能的化学物质,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2.2砖石材料砖石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烧结砖、蒸压砖、石材等。2.2.1烧结砖烧结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烧结而成的砖。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2.2.2蒸压砖蒸压砖是以粘土、粉煤灰、炉渣等为主要原料,经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砖。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等。2.2.3石材石材是指天然岩石经开采、加工而成的建筑材料。其优点包括质地坚硬、耐久性好、美观大方等。常见的石材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等。2.3钢材钢材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主要包括热轧钢筋、预应力钢筋、钢板等。2.3.1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是指经过热轧工艺生产的钢筋,其优点包括强度高、韧性好、可焊接性强等。2.3.2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是指经过预应力工艺处理的钢筋,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施工方便等。2.3.3钢板钢板是指经过轧制工艺生产的金属板材,其优点包括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等。2.4木材木材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传统建筑材料,主要包括针叶材和阔叶材两大类。2.4.1针叶材针叶材是指针叶树木的木材,其优点包括质地坚韧、纹理美观、易于加工等。2.4.2阔叶材阔叶材是指阔叶树木的木材,其优点包括质地柔软、纹理丰富、易于加工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施工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种建筑材料。第三章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3.1材料检测方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常见的材料检测方法:3.1.1物理检测法物理检测法是通过测量材料的物理功能,如密度、强度、硬度、耐磨性等,以评估其质量。常见的物理检测方法包括:抗压强度试验:通过施加压力至材料直至破坏,测量其承受的最大压力。抗折强度试验:将材料制成标准尺寸的试件,进行弯曲试验,测量其抗折能力。硬度试验:采用洛氏、布氏等硬度试验方法,测量材料的硬度。3.1.2化学检测法化学检测法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及含量,以判断材料质量。常见的化学检测方法有:光谱分析:利用光谱仪对材料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元素种类及含量。水分分析:通过测定材料中的水分含量,判断其干燥程度。3.1.3微观检测法微观检测法是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材料内部结构,分析其质量。常见的微观检测方法有:金相分析:观察材料的金相组织,判断其内部结构及功能。扫描电镜分析:观察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其质量。3.2材料验收标准材料验收标准是保证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常见的材料验收标准:国家标准:如GB/T146842011《建筑用砂》、GB/T146852011《建筑用石》等。行业标准:如JGJ5220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企业标准: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的材料验收标准。3.3检测与验收流程为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以下为检测与验收的基本流程:3.3.1材料入场验收对入场材料进行外观、尺寸、重量等基本检查,确认其是否符合采购要求。3.3.2样品抽取按照相关规定,从入场材料中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测。3.3.3检测采用上述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微观等方面的检测。3.3.4检测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材料是否符合验收标准。3.3.5验收合格材料入库对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入库管理,保证其质量。3.3.6验收不合格材料处理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退货、更换或修复等处理。3.3.7验收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检测与验收过程,编写验收报告,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依据。第四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述4.1工程项目的定义与特点工程项目,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程序和要求,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组织和合理使用的一种经济活动。工程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明确: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投资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安全目标。(2)一次性:工程项目具有唯一性,从筹备到实施,再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重复。(3)复杂性:工程项目涉及多学科、多专业,需要协调众多参与方,如设计、施工、监理等。(4)风险性: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政策、市场、技术、环境等方面的风险。(5)协同性:工程项目需要各参与方共同协作,实现项目目标。4.2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组织和合理使用,以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完成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策划:对项目的背景、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制定项目实施方案。(2)项目组织: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设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人员分工。(3)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投资计划、质量计划等,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目标推进。(4)项目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方面进行监控,保证项目顺利实施。(5)项目验收: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验收,保证项目达到预定目标。(6)项目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提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7)项目后评价: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今后项目提供参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各环节的有效控制,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完成。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经理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第五章工程项目计划与组织5.1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总体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资源需求,制定项目总体进度计划,明确项目各阶段的关键节点和时间表。(2)项目阶段进度计划:针对项目的各个阶段,如设计、施工、验收等,制定详细的阶段进度计划,保证各阶段工作有序进行。(3)项目任务分解:将项目总体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明确各子任务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及验收标准。(4)项目进度监控与调整: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调整进度计划。5.2工程项目组织结构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工程项目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人物,负责项目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监控。项目管理团队还包括项目助理、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共同协助项目经理完成项目任务。(2)项目部门设置:根据项目特点,设置相应的部门,如设计部、施工部、采购部、验收部等,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共同推进项目进展。(3)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进度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保证项目各项工作有序进行。(4)项目协调与沟通:加强项目内部及外部协调与沟通,保证项目信息畅通,提高项目执行力。5.3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岗设人: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2)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提高项目团队的整体素质。(3)培训与发展: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障。(4)激励与约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对不履行职责的员工进行约束和处罚。(5)动态调整: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保证项目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第六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6.1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备、实施到交付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工程项目的生产性开支,包括:(1)人工费用:包括施工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等;(2)材料费用:包括工程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3)机械使用费:包括施工机械的租赁、维修、保养等费用;(4)施工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等费用。6.1.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直接用于生产,但对工程项目的完成有重要影响的费用,包括:(1)管理费用: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2)财务费用:包括贷款利息、汇兑损失等;(3)其他费用:包括保险费、咨询费、检验检测费等。6.1.3税金及附加税金及附加是指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需缴纳的各类税费,如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6.2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6.2.1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通过设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目标成本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项目目标成本;(2)分解目标成本;(3)制定成本控制措施;(4)监测成本执行情况;(5)调整成本控制策略。6.2.2成本计划与预算成本计划与预算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成本计划与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成本计划;(2)制定成本预算;(3)执行成本预算;(4)分析成本预算执行情况。6.2.3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核算与分析是通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成本核算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成本数据;(2)进行成本核算;(3)分析成本差异;(4)制定成本改进措施。6.3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核算与分析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成本核算与分析的主要内容:6.3.1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计算和分配。成本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直接成本核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等;(2)间接成本核算: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3)税金及附加核算。6.3.2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成本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成本构成分析:分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税金等在项目总成本中所占比重;(2)成本差异分析: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找出成本控制问题;(3)成本改进措施:针对成本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改进措施。第七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7.1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应遵循国家及行业规范,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等。这些规范标准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了基本要求。7.1.2企业内部标准企业内部标准是在国家及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内部标准应涵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保证项目质量符合企业要求。7.1.3项目合同要求项目合同要求是工程项目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合同中应明确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为项目质量提供具体依据。7.2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方法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7.2.1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强调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对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实现项目质量目标。7.2.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通过持续改进、系统化管理来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方法。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可依据此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7.2.3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包括项目管理策划、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通过这些方法,项目经理可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7.2.4质量检测与验收质量检测与验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要求。7.3质量处理质量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事件。以下是质量处理的一般流程:7.3.1质量报告质量发生后,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向上级报告情况。报告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7.3.2质量分析针对质量,项目经理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7.3.3质量整改根据质量分析结果,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要求。7.3.4质量验收整改完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保证项目质量恢复正常。7.3.5质量总结质量处理后,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总结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再次发生。第八章工程项目安全管理8.1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结构:明确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报告及处理制度等,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有序进行。(3)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工程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高空作业安全措施等。(4)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5)安全投入:保证工程项目安全投入,为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水平。8.2安全预防与处理安全的预防与处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预防措施: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降低安全发生的概率:(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2)处理:安全发生后,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2)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3)对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责任人;(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扩大;(5)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加强安全管理。8.3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4)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本部门施工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相关方:工程项目相关方,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等,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共同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第九章工程项目合同管理9.1工程项目合同类型工程项目合同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工程项目合同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了完成特定的施工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设计合同:设计合同是指发包人与设计人之间,为了完成特定的工程设计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3)监理合同:监理合同是指发包人与监理人之间,为了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4)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指发包人与供应商之间,为了购买工程项目所需的材料、设备等,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5)咨询服务合同:咨询服务合同是指发包人与咨询机构之间,为了提供工程项目相关的咨询服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9.2合同签订与履行9.2.1合同签订合同签订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合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2)公平原则:合同应当公平合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诚实信用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4)明确性原则:合同内容应当具体明确,避免产生纠纷。合同签订的主要程序包括:招标、投标、中标、合同谈判、合同签署等。9.2.2合同履行合同履行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核心环节。各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以下为合同履行的主要要点:(1)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质量、数量等要求履行义务。(2)保证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畅通,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3)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合同履行符合要求。(4)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变更、解除等情况,应当及时协商处理。9.3合同纠纷处理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因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的争议。合同纠纷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协商解决:合同各方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2)调解解决:在第三方调解机构的主持下,通过调解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3)仲裁解决:合同各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4)诉讼解决:合同各方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合同纠纷处理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纠纷处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2)公平原则:纠纷处理应当公平合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屏山县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第二次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招聘拟聘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标准版5篇
- 吉安市江西吉安市峡江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中心血站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人(山东)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西湖康养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高三励志课件
- 河南省人民医院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消联勤课件
- 绿色交通系统无人驾驶车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国庆中秋节前安全教育
- 东北三省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考单元检测示范卷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 第1章)(含答案)
- 读书的力量课件
- 华为年度业务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