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总复习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总复习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总复习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总复习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物质分类及转化1/40

课堂互动讲练试验专题探究达标突破训练第一单元物质分类及转化基础自主梳理2/40基础自主梳理清单一物质分类与转化自我诊疗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A.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年福建漳州模拟T9-A)B.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年无锡模拟T3-A)3/40C.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年高考浙江卷T7-A)D.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均是化合物。(

)(年杭州模拟T8-B)E.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均为混合物。(

)4/40解析:A项中液氯为单质;B项中纯碱为盐;C项中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中聚苯乙烯为混合物,HD为单质;E项中水银(即汞)为单质。答案:A.×

B.×

C.×

D.×

E.×5/40基础回归1.物质分类依据物质组成对物质分类以下:(1)混合物(2)纯净物①单质:_______、_______②:_______a.有机化合物;b.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性、碱性、两性、不成盐)、___、____、______……金属非金属酸碱盐化合物6/402.物质转化(1)依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7/408/40(2)依据化学反应类别研究物质转化①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多少:化合反应、__________、置换反应、____________。②依据反应中有没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③依据反应热效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9/40思索感悟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吗?【提醒】不是。一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SO2、CO2等,但NO、CO、H2O等不属于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金属氧化物也属于酸性氧化物。10/40清单二分散系、胶体自我诊疗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A.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年高考福建卷T8-C)B.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微粒称为胶体。(

)C.Fe(OH)3胶体是纯净物。(

)(年宿州模拟T2-B)D.胶体粒子不能够透过半透膜。(

)11/40解析:A项错误,分散系分类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而不是胶体性质。B项错误,胶体应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C项错误,胶体是分散系,是混合物。答案:A.×

B.×

C.×

D.√12/40基础回归1.分散系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13/40(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14/402.胶体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经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____________。可用此性质来判别___________。(2)吸附性自来水含铝或铁化合物时,溶于水产生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目标。明亮光路溶液和胶体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15/40思索感悟2.丁达尔效应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提醒】物理改变。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10-9m~10-7m),其恰好能对可见光产生散射作用,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不是化学改变。16/40课堂互动讲练考点一物质分类及常见无机物转化关系1.物质不一样分类17/402.常见无机物之间对应转化关系18/40【尤其提醒】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比如Mn2O7。19/40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当前流通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例120/40【思绪点拨】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然后结合物质分类依据作出判断。【解析】

①粗盐和酸雨均由各种成份组成,均属混合物,正确;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由炽热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④不锈钢和硬币均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21/40属于合金,正确;⑤盐酸和食醋均为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⑥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不是碱,错误;⑦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答案】

D22/40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1.(年绍兴模拟)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一个惯用科学方法。以下分类正确是(

)①依据一个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依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3/40④依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⑤依据反应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②④

D.③④⑤解析:选B。③区分强弱电解质依据是溶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④区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要依据是元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4/40考点二常见分散系比较与胶体性质及应用1.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巨大数目标分子集合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1nm~100nm大于100nm实例蔗糖溶液、NaCl溶液淀粉溶胶、Fe(OH)3胶体油水、石灰乳25/40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判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或沉淀26/402.胶体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判别溶液和胶体。(2)聚沉:三角洲形成;明矾净水。【尤其提醒】胶体与其它分散系本质区分: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是胶体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分于其它分散系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性质。27/40(年高考全国卷改编题)以下关于溶液和胶体叙述,正确是(

)A.溶液是电中性,胶体是带电B.溶液和胶体都能经过半透膜C.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运动无规律D.一束光线分别经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显著光亮通路,前者则没有例228/40【思绪点拨】本题需注意以下几点:(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造成,可区分溶液与胶体;(2)不一样胶体微粒带电性质可能不一样,但整个胶体溶液呈电中性。【解析】

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B项,胶体粒子不能经过半透膜;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答案】

D29/40【规律方法】解答胶体相关试题,关键在于要了解胶体概念及其主要性质和应用。依据胶粒结构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来区分胶体与其它分散系本质差异;依据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与溶液;利用胶体性质解释生活中相关胶体问题。30/40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2.以下关于胶体和溶液说法中,正确是(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能够用过滤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C.光线经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物质才能称为胶体31/40解析:选C。A项,胶体也是均一、稳定;B项,溶液和胶体都能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分离溶液和胶体方法是渗析;D项,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0-9m~10-7m之间分散系。32/40试验专题探究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提纯和性质探究33/40【典例探究】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Fe(OH)3胶体制备: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时,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是________;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试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觉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40(2)向其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发生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40(4)提纯此分散系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选提纯装置是以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