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1页
《气候》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2页
《气候》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3页
《气候》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4页
《气候》金榜教案(第2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南北城市降水季节差异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明确我国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的差异。3.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析图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故事讲述:雨伞批发商的困惑广东一雨伞批发商在当地生意兴隆,为扩大经营范围,该批发商决定把雨伞运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一带销售,结果大量雨伞滞销,经济损失惨重。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导入新课。2.展示图片:出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判断哪些民居分布在东部地区,哪些民居分布在西部地区,说出判断的理由,分析民居特点与降水的关系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降水的空间分布师: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年等降水量线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布,并指出其降水量的大小。生: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南沿海超过1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师:在课本P34图2.18中,对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进行描画,并据此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生: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师:观察课件图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与哪一条线大致吻合?生:秦岭-淮河一线。师:观察课件图,说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哪儿。并思考讨论其原因。生: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回答,相互补充。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评,课件展示其原因。师:降水特点对民居有什么影响呢?课件展示甘肃夏河县和浙江绍兴的传统民居图片。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师:对学生的回答简单评价,并简要总结,甘肃所处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屋顶为平顶,利于粮食的晾晒;浙江所处地区降水多,屋顶为斜顶,利于降雨时的及时排水。二、降水的时间分配师:看课本P35图2.20,观察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雨季分别是哪几个月?生:哈尔滨和北京是7、8月,武汉是4~8月,广州是4~9月。师:根据这四个城市的位置,归纳南北方雨季开始、结束的早晚和雨季长短。生: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师:尽管这几座城市的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同,但有共同的规律,看看四地的降水都集中在什么季节?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师: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那么,不同的年份,降水差异大不大呢?不同年份降水的差异,我们称为降水的年际变化。观察课本P35图2.21,说说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及影响。生: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少雨年份容易导致旱灾,多雨的年份极有可能导致涝灾。三、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影响师: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结合课件中呈现的“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说出我国可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这四类干湿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生: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师:干湿状况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农业类型和农作物分布,看课本P36图2.22,并结合课本P37活动题2所提供的材料,解决以下问题:(1)各类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情况如何?以哪种植被类型为主?(2)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干旱区各发展了哪种农业类型?(3)湿润区、半湿润区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有什么差异?师:把学生分成A、B、C三大组(若干四人小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生:各大组讨论结束后,推荐小组代表发言,相互补充。师:对学生的回答简要评价,课件展示归纳结果。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植被农业类型耕地类型农作物湿润区>800毫米森林以种植业为主以水田为主水稻、油菜等半湿润区400~800毫米森林、草原以旱地为主小麦、玉米等半干旱区200~400毫米温带草原以畜牧业为主干旱区<200毫米荒漠【课堂总结】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