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陋室铭》【知识精研】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过课本课件(全国 )_第1页
七下《陋室铭》【知识精研】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过课本课件(全国 )_第2页
七下《陋室铭》【知识精研】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过课本课件(全国 )_第3页
七下《陋室铭》【知识精研】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过课本课件(全国 )_第4页
七下《陋室铭》【知识精研】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过课本课件(全国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专题七下17《陋室铭》思维导图陋室铭一、练文学文化常识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河南洛阳人。唐朝()家。刘禹锡出身官宦之家,年轻有为,因参与了“永贞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眼,故意刁难他,短短半年时间,就让他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给的住房竟是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一间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狗官,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以示“纪念”。了解作者梦得文学家、哲学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文辞精炼,用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了解文体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陋室铭二、练文言字词积累1.名:

。2.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鸿儒:

。鸿:6.白丁:

。7.调:

素琴:

。8.金经:

。9.案牍(dú):

。10.劳形:

。(一)练课下注释。(二)练一词多义。1.无丝竹之乱耳2.何陋之有3.草色入帘青4.未尝稍降辞色5.征于色发于声6.可以调素琴7.素湍绿潭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名词,颜色。名词,脸色,表情。形容词,不加装饰的形容词,白色的名词,脸色,表情。8.有仙则名9.名之者谁10.故虽有名马1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12.苔痕上阶绿13.影布石上14.上书谏寡人者15.受上赏16.上下天光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动词,取名,命名形容词,有名的名词,名字名词,上面动词,送上,呈现动词,蔓延形容词,上等的名词,指天空(三)练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灵验。3.惟吾德馨名词作动词,德行美好。4.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5.无案牍之劳形7.苔痕上阶绿6.苔痕上阶绿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方位名词作动词,长上。形容词作动词,变绿。陋室铭三、练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陋室铭四、练课文内容要点1.说说《陋室铭》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2.文章开头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写出了环境恬静、清幽的特点。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暗示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的回应了开头,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5.全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托物言志。借陋室(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托物言志是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陋室铭五、练中招考试真题(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选自李渔《闲情偶寄》)【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意思。①予尝受此厄于人()②是与初见似小人()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伴以醋及他物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但恨其食后打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C.知人之厌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D.然见此物大异葱蒜;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曾经

使……劳累

D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故亦欲绝而弗食

故/亦欲绝/而弗食8.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9.【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使用了相同写作手法,请从对比、类比、比喻中选出正确的一种并结合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甲文划线句把大蒜和“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类比,突出萝卜煮熟之后再吃就没有怪味这一特点;乙文中的划线句说明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就能出名,声名远播。参考译文:【甲】

生萝卜切丝可以作为小菜,与醋或者其他东西一起吃,用来下粥最适宜不过。但是就是讨厌吃好以后会打嗝,一打嗝就有股难闻的气味。我曾经因为别人这样打嗝闻到臭味而受罪,所以知道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打嗝别人也会讨厌。所以想杜绝了再也不吃它。但是这东西呢和葱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生的时候臭,熟了就不臭了;就好像刚遇上好像是小人,(相处久了)才最终知道是君子。虽然有小的过错,也应该宽恕它,仍然吃它,而不会再也不吃。(2021·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14.本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_____________(人名)。15.下面句子中标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称,名字) B.有龙则灵(神异)C.斯是陋室(这) D.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刘禹锡

A

16.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1)(2)处填写相应内容。(1)交往人物(2)日常生活17.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共同的生活态度。【链接材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刘禹锡身居陋室却自得其乐,颜回在陋巷却不改其乐,表现乐他们安贫乐道的情操。(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吾斋之中,不尚①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②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④之交,如斯而已。(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注释】①尚:崇尚。②随分:随意。③侈:显扬夸耀。④臭(xiù)味:气味,比喻同类的东西。35.下列句子中标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惟吾德馨德馨:德行美好。B.苔痕上阶绿苔痕:苔藓痕迹。C.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D.可以调素琴素琴:雅致的琴。36.把语段(一)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D37.语段(一)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

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一“绿”一“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