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城市的起源距今有3000多年了。我国很早就将水利工程的环境美学引入宫城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市政功能完备的城市,往往有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城市水利工程体系。例如,北京自金代至明代演化出的流动的湖泊水体与规则宫城和市坊街道整合的城市格局,既体现了帝国都城的威严,又以湖光山色赋予城市以灵气和美感。其实,水资源条件作为重要的自然因素在城市出现的初期已被重视,古代典籍中早已提出关于城镇规划的水利原则。《管子》蕴涵着丰富的水利规划内容,既从纲领上明确了城池建设是国之要务,又从细节上强调城址高程选择须取水之利、避水之害,城址位置选择应水源丰沛,引蓄得宜,城市整体规划宜遵循供排水综合功能具备的制度等。这些理论体现了因地制宜、顺势利导的主要原则,成为至今所知最早的自然城市理论。水利工程的兴建给一些都城留下了宛若银链的城市水道和碧波盈盈的园林陂池。这些水道和陂池互相贯通,可调节供排水量,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如今,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对传统城市水利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之后,城市市民的愿望就是有整洁优美的市容、良好的秩序,能够享受蓝天、碧水、绿树、花丛,看到更多的能代表城市精神和文化品位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功能至上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了反思,重新研究旧城市,研究古代“自然城市”的风味,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以“创造优美城市环境”为宗旨的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范围的河道整治除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目标外,将河道、水域看成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的重要载体,将河道建成城市特有的风景带和休闲旅游场所,改善生态环境,并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开发带。当前城市水利建设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城市水利学是对城市的安全、经济、环境与水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这些研究指导城市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这一理论要求既要研究城市水利的规律,又要根据城市水利的规律指导城市水利实践。此外,对各国之间城市水利问题与经验的横向比较研究,以及将古代城市水利的优秀成果联系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所进行的纵向比较研究,将会对研究工作的深入有重要帮助。城市的河道、水域历来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也蕴藏着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常是现代城市体现其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保留前人留下的遗产,吸收古老的历史和优秀的东方文化中蕴藏的智慧,更要以完整的现代化城市结构丰富其内涵和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摘编自周魁一《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材料二: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一个致力于江河安澜的伟大构想,在这一刻成为现实。2022年12月30日上午10时,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在巢湖岸边宣告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通航。引江济淮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5100多万,改善灌溉面积1800多万亩。关于引江济淮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近2000年前。三国时期,曹操曾试图沟通江淮水系,可在开挖过程中却“日挖一丈,夜长八尺”。“曹操运河”就此不了了之,然而沟通江淮的梦想却延续了千年。伟大工程诞生于伟大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引江济淮工程加速推进,不断创造新时代国家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审批建设新效率。根据规划,到2040年,引江济淮年均引江水量将达43亿立方米,相当于把两个巢湖输送到江淮之间和皖北、豫东地区。破解皖北和豫东地区发展难题,关键在水,这也是建设引江济淮工程的初衷之一。“从今往后,皖北和豫东数千万群众终于能‘共饮长江水’了!”在试通水通航现场,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引江济淮工程第二代设计者朱青激动地对记者说。引江济淮工程的另一重大功能,是对我国高等级内河航运格局的极大完善。当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在安徽省内实现沟通,长三角地区的工农业产品可以顺利北上,北方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可以南下,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安徽桐城、枞阳的菜子湖是引江济淮工程的必经通道,也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为严格保护候鸟栖息环境,引江济淮工程专门增加了约1.5亿元投资,将航道西移约1公里,远离鸟类集中分布区;结合微地形改造布设苦草、黑藻、菹草等耐水植物,为候鸟提供优质栖息地。引江济淮工程还是我国布设鱼道最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安排了2.5亿元左右专项资金,为鱼类增设了5处鱼道,用于鱼类洄游。过鱼通道由原来的顺直平面布置,变为蜿蜒曲折、宽窄相间的仿生态布置,鱼道结构也由普通的混凝土结构调整为堆砌石生态结构。“曹操为什么挖不下去?就是因为膨胀土。膨胀土是一种遇水膨胀变形、失水收缩开裂的黏性土,民间将其形象描述为‘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中铁十局引江济淮项目总工程师刘绍云介绍,“面对膨胀土,我们总结形成了膨胀土河渠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工法等一系列新工法、新工艺,不仅提高了工效,还节约了资源。”水至福来。如今,长江水从枞阳引江枢纽汩汩流出,一路过长渠、钻涵洞、穿渡槽,跨越千年,终与淮河“牵手”,从此世世代代、永永远远滋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摘编自丁一鸣、常河《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长江淮河终“牵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城市出现很早,并且在城市出现的初期就建立了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城市水利体系,北京的城市格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B.功能至上的城市规划观点如今已难以满足市民的城市生活需求,以“创造优美城市环境”为宗旨的城市规划理论逐步建立和完善。C.当前城市水利建设既要汲取古代典籍中的水利文化知识,又要学习现代城市水利学等科学理论,需要多方面纵横比较,深入研究。D.引江济淮水利工程突破了城市地域限制,连通皖豫,据规划,到2040年,工程试通水通航后年平均引水量将达到43亿立方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在强调水利建设的理论指导时,以下定义的方式介绍了“城市水利学”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B.材料二的引江济淮工程的构想历史悠久,但在当今时代才有实现的可能,其初衷之一就是破解皖北和豫东地区发展难题。C.材料二中“牵手”指的是在引江济淮工程的推动下,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一路过渠穿洞、跨越千年,实现双向会合。D.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借助《管子》和“曹操运河”故事来行文,虽同属历史知识的运用,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尽相同。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是()

A.“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B.“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管子·度地》)C.“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泄,因大川而注焉。”(《管子·度地》)D.“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管子·地图》)4.水利是与江河、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类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水利工程的功能价值。5.面向中学生读者的《江河》杂志拟出版一期“中国水利”专刊,材料一为学术论文,材料二是新闻报道,身为编辑的你会选择哪篇文章向同学们介绍“水利”知识呢?请结合材料的文本特点加以解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黑狗弋舟时隔多年,贺轶宁驱车还乡,奔赴女儿的婚礼。一条狗从盘山公路左侧的陡坡滚下来,被他那辆租来的比亚迪汽车撞飞。那条倒霉的狗,像是辆没刹住的车,裹着股黄尘腾空而来。它的“制动”失灵了,或者干脆就是条疯狗。俨然一条浑圆的土黄色麻袋从天而降。事实上,贺轶宁一刹那也以为被自己撞飞的是一只塞满了土豆的麻袋。土豆与麻袋,在贺轶宁的故乡经验里,缺一不可,全然是一体的。离乡多年,故乡打在他灵魂里的烙印,一瞬间,在这突发的状况下被激活了。这租来的比亚迪利车不是很灵光,几乎冲到了弯道处才停了下来。他伸手去摸放在副驾驶座椅上的手机,手机摔在下面了。他侧身去捡,被安全带勒紧的前胸一阵刺痛。他镇定下来,拨通了女儿的号码——这会儿,她应该穿上婚纱了吧?“贺音,我出事故了。”“12点能赶到吗,爸?”“应该能吧,不知道!”“——噢!什么事故?”“撞上了一条狗。”“没事吧?”“我没事,应该没事。”“车呢?告诉你别租车。”“不知道,也没问题吧。”“你觉得你还赶得到吗?”他一下子不知如何作答,感到自己也说不准。“车能动的话就赶快上路吧。爸——实在赶不及也没关系。”女儿吸气的声音被他听到了。那是很长的一口气,人往往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才这么吸气。“你要忙起来了吗?”“是,”贺音说,“这是办婚礼,我是新娘,我们不要为了条狗添乱,好吗?”他挂断手机,发动车子,将车倒至安全的位置。正当他准备重新上路的时候,又一条狗出现在前方。是条脏兮兮的黑狗,骨瘦嶙峋,屁股后面光秃秃的没了尾巴。黑狗冷静而稳重地立在公路中央,像一个断案的执法者。它并没有靠近那条奄奄一息的同伙,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车内的肇事者。没错,贺轶宁觉得这条狗就是在和他对视。他见过很多狗,但没有被哪条狗这样直愣愣地对视过,不禁有些发虚。他长摁了一声喇叭。黑狗退缩了一下,来回捌腿,抽风一样,继而重新站稳了脚跟。他发动了车子,车速不快。但那条黑狗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他再次长摁喇叭。黑狗的耳朵竖起来,它居然不退反进,向前逼近了几步。贺轶宁不由自主地将车倒后了一点,随即暗骂自己是个没用的蠢货——这不是露怯吗?“真是见了狗了。”他低声诅咒。过了会儿,他重新启动引擎,发狠向前冲去。在发动机的轰鸣中,黑狗跳将起来,有个本能的躲避动作,而后竟趔趄着,腾空反向迎了上来。贺轶宁手脚并用,急打方向盘,同时踩下刹车。车体飘移,他应激着倒车,但无法确认车子是被左侧的山体弹了回来还是被自己驾驶出的结果。腾挪后的黑狗也是半天找不到重心,嘶吠着踉跄。而那条卧地不起的狗,肯定是死透了,但狼藉遍地,死相有股喧闹的、热气腾腾的活力。活着的,那条无畏的、没有尾巴的、骨瘦嶙峋的黑狗,靠近了它的同伙,仿佛怀着某种审慎的悲伤,一边低吠,一边警觉地看向他,不时伸长舌头舔一下公路上迸溅着的血污,然后又重回当道的最佳位置。人和狗对峙在黑暗逼仄的六盘山公路上。世界倏然阒寂,是那种比无声更加无声的静默,但又是陡然地喧哗一片,哨音般的尖削。他分明感到自己的听觉转化为了视觉,有道可视的声音,像大幕一样从空中落了下来。席地漫天的大幕里,他看到了自己的前妻,贺音的母亲,倔强地拦阻着他的去路。此刻,他的脑子里还原了十五年前离家时的一幕,又一次绝望地领受着某种古老的顽强,就像此刻黑狗与他形成的困局。贺轶宁五十五岁了,在宁夏时,他做过数学老师,公务员,到海南后,他做过一家报社的财务,狼狈时开过餐馆,当过旅游品加工厂的业务经理,在岛上十五年,女儿来看过他两次。此刻,他为自己的无能感到了痛苦,因为无能和无果,还有无力,杂糅成了一股无助的、对自己深感厌弃的情绪。现在那条黑狗似乎也无视他了。它专心地舔着路面,不时抬起头呲下牙,像是嘴里的滋味过于浓厚了。“滚开吧,”他吼,“把路让开,不想死就给老子滚远点儿。”他拍打着方向盘,又用空矿泉水瓶指着它挥舞,但那条狗纹丝不动。后方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出现了一辆灰色的越野车,他看见一个穿着皮衣的男人从车上跳了下来。他的心悬了起来,举目张望,天啊,那条黑狗竟凭空神秘地消失了。那个男人走近死狗,背略微有些驼,似乎年纪不算小了。但他的派头,还有皮衣和皮手套,让贺轶宁一下子拿不准。男人弯下腰,看了会儿死狗,用下结论的权威口气说,“野狗,够肥的,肯定没少叼羊。”“还有一条。”“在哪儿?”贺轶宁下了车,他觉着自己再不下车就丢人现眼了,但他依然很紧张,眼睛四下打望,警惕那条黑狗不期然又蹿了出来。“刚刚还挡在这儿。”“正常,这条路车少狗多,经常有被大卡车碾爆的,黏在路面上像一摊长了毛的奶油。”男人说得很生动,“你这条还行,算个全尸。”贺轶宁不知怎么接话,因为男人说得好像他还占了个不小的便宜。男人转身去看那条死狗。“可不能扔在这儿,”男人说,“拐弯的地方,吓了人容易出事故,咱得把它弄走。”“怎么弄听你的,兄弟。”“兄弟?”男人回过头,冲他扬了下手套,“我都快七十了,吃过的羊比你见过的都多。”他愣住了。“这狗你不要吧?眼看着入冬了,正好煮一大锅。”“不不不,我不要。”走到丰田越野的车尾,那男人掀起后盖,和他协力将死狗扔了进去。然后,男人上了越野车,按一声喇叭,左手从车窗伸出来,摆一摆,扬长而去。他站在公路上,感到全身发软。在这条归乡的路上,他碰上了两条和他势不两立的野狗,又碰上了一条礼遇他的硬汉,两者叠加,只能令他倍感自己的无能与软弱。他差不多是拖着腿回到了车里。他不再急于赶路了,仰靠在座椅里,等着胸中的潮汐退去。他用手机搜索遇到“黑狗”的说法,嗯,有说不吉利的;但也有辟邪镇妖之说。他还搜到了一条丘吉尔的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接着,他又一次看到了那条黑狗。黑狗蹲在前方的公路中间,像一尊叵测的、命运的化身。它仿佛怀着某种审慎的悲伤,遥遥凝望着他,凝望着这个站在海面一般暗自涌动的山道上的人。(节选自《拿一截海浪》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小说的开头,突然出现的一条狗中断了主人公的还乡之旅,这趟糟糕的返乡之旅也隐喻了想体面回乡的主人公的不体面人生。B.在贺轶宁出了事故之后,与女儿进行了一番通话,不仅可以看出女儿的焦急、无奈、埋怨,也表现出父女之间关系的疏离。C.开着越野车,充满生命力的硬汉老头,帮助主人公移走死去的狗。这个刚强、充满力量的老头与贺轶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黑狗在越野车出现后不见了,在最后又出现了,这些具有魔幻色彩的情节,说明归乡之路完全就是这个家庭破碎、事业失败的小人物的幻觉。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故事讲述全面、立体、流畅,引领读者直接参与了这一“搅乱”主人公命运的过程。B.小说注重进行心理描写,细致的心理描摹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图景和存在状态,深入生活表层之下人的精神境界。C.小说中多处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深意,如“黑暗逼仄的六盘山公路”象征着主人公蜿蜒曲折的生命路程,而路遇的老头,则是解救者的化身,帮助主人公摆脱了人生困境。D.小说的语言风格呈现出诗性与日常性相结合的特征,既有直白的日常语言,又有富于情感张力的诗意的语言。8.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中反复出现了“黑狗”意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意象丰富的内蕴。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①,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二》)材料二:杨颙之谏诸葛公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大哉言矣!公谢之,其没也哀之,而不能从,亦必有故矣。公之言曰:“宁静可以致远。”则非好为烦苛以竞长而自敝者也。先主之初微矣虽有英雄之姿而无袁曹之权藉屡挫屡奔,而客处于荆州,望不隆而士之归之也寡。及其分荆据益,曹氏之势已盛,曹操又能用人而尽其才,人争归之,蜀所得收罗以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楚之士轻,蜀之士躁,虽若费祎、蒋琬之誉动当时,而能如钟繇、杜畿、崔琰、陈群、高柔、贾逵、陈矫者,亡有也。军不治而唯公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任李严而严乱其纪,任马谡而谖败其功;公不得已,而察察于纤微,以为訏谟大猷之累,岂得已乎?夫大有为于天下者,必下有人而上有君。而公之托身先主也,非信先主之可为少康②、光武也,耻与荀彧、郭嘉见役于曹氏,以先主方授衣带之诏③,义所可从而依之也。上非再造之君,下无分猷之士,孤行其志焉耳。向令庞统、法正不即于溘亡,徐庶、崔州平未成乖散,先主推心置腹,使关羽之傲、李严之险,无得间焉,领袖群才,各效其用,公亦何用此营营为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注】①丙吉、陈平:西汉丞相,都不亲理细务。②少康:夏代中兴之主。③衣带之诏: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先主之初A微矣B虽有英雄之姿C而无袁D曹之权E藉F屡挫屡奔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譬,譬如、比喻,与《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譬”意思相同。B.劳,使动用法,使……劳累,与《兼爱》中“故亏父而自利”的“亏”用法不同。C.“见役于曹氏”中的“见”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冀君实或见恕也”的“见”用法不同。D.“乖”,分离、离别,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乖戾”中的“乖”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颙认为,凡事亲力亲为的人,把自己弄得神形疲惫,不是因为才智比不上奴婢和鸡狗,而是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B.王夫之认为杨颙劝说诸葛亮的话很有道理,诸葛亮对杨颙心存感激,也为他的死感到悲伤,但自己却不能按他说的去做。C.刘备分得荆州、占据益州的时候,曹操的势力已经很强盛了,再加上曹操知人善任,能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士人争相投奔他。D.江湘和巴蜀的士人都有缺点,虽有像费祎、蒋琬等名人,但像钟繇、杜畿这样的人太少,以致蜀国在政治、财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2)则非好为烦苛以竞长而自敝者也。14.对于杨颙的谏言,诸葛亮为何“谢之”但又“不能从”?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青县题壁①(清)吴雯去年九月长安来,鲤鱼风起船旗开。本年三月旧山去,马上绿杨掠飞絮。旧山风景复何如?昨日家人有报书。当门万里昆仑水,千点桃花尺半鱼。【注】①诗人应试落第后将返故乡,途经河北青县,题诗于旅邸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三句用叙述性的常语,二四句出以形象鲜明的隽句,一平常一隽永,平奇间出。B.“马上”仍有“绿杨掠飞絮”,一个“掠”字,表现诗人内心渴求功名的上进心。C.后四句写诗人对“旧山”的向往,“旧山”二句较平,言家人来信报家乡的情景。D.这首诗写天涯倦旅后对家乡的向往情怀,骨子里却含有求仕不遇、惆怅西还之绪。16.清代文学家王士祯多次赞叹尾联,称可与李白诗作媲美,请加以赏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2)小刚在观看《动物世界》时,看到天黑时野兽在山里吼叫的画面,感到毛骨悚然,不由得想起了高一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与此相似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3)舟是古人常用意象,唐诗宋词中借彩舟、孤舟、扁舟、小舟这四种意象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意境,比如“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家里找不到某样东西,问父母,他们却说:“我怎么知道?你自己不会找吗?”点奶茶时问朋友要冰的还是热的,朋友却说:“这还用问吗?大冬天我喝冰的干吗?”看到这些对话,你会不会觉得父母或朋友有些A?明明直接给出答案就可以,却一定要用反问句来怼你一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反问的一方激起另一方的怒火,把简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