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历史-全程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四)(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试卷(教师版)_第1页
备战2023-高考历史-全程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四)(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试卷(教师版)_第2页
备战2023-高考历史-全程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四)(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试卷(教师版)_第3页
备战2023-高考历史-全程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四)(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试卷(教师版)_第4页
备战2023-高考历史-全程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四)(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评估检测(十四)(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所示为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一组文物。据此可知,河姆渡人当时 ()A.主要以渔猎采集为生B.已从事原始农耕和畜牧C.手工制陶业开始萌芽D.把猪当作唯一的图腾崇拜【解析】选B。依据材料,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稻谷和稻茎叶说明河姆渡人已经从事原始的农耕,而猪纹陶钵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畜,故选B。2.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 B.保障皇权独尊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解析】选C。秦朝通过修建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3.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锨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 ()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解析】选B。材料中男子耕种,女子从事家庭副业,体现出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形式,故B正确;妇女地位在封建社会一直低下,故A错误;材料中属于经济模式,与土地兼并无关,故C错误;材料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故D错误。4.下表是摘自《后汉书》的资料。这反映了东汉时 ()元初六年(119年)“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循行疾病”卷5元嘉元年(151年)“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卷7建宁四年(171年)“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熹平二年(173年)“使使者巡行致医药”;光和二年(179年)“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卷8A.人们的健康状况比较差B.朝廷重视医药学的发展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监察D.政府积极应对疾疫发生【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政府派遣光禄大夫、中谒者、常侍等重要官员到全国各地“巡行”,送医送药,这反映了东汉时期政府积极应对疾疫的发生,故选D;政府送医送药并不能说明民众健康状况比较差,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医药的学术研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排除C。5.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解析】选D。隋代疏通大运河后,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代“地大人众,政繁务殷”,细纻、棉布、纸张等特产被列为唐代贡品,表明隋唐时期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D正确;隋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还未完成,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大运河等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B错误;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的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6.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府兵可在家乡用粮食交换“食券”,然后在服役地区用它买食物。“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商人在京城购买政府发放的凭证,把它们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就可以拿到相等数额的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D.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解析】选D。在唐朝后期出现的“食券”和“飞钱”,方便携带且可汇兑,用以供给府兵和商人异地使用,结合所学可知D正确;“食券”和“飞钱”可汇兑,但不具“纸币”的“交易功能”,A错误;材料中“食券”和“飞钱”的出现是因为社会需要和经济的发展,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结果,B错误;“食券”和“飞钱”因势而生,不是商人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C错误。7.宋代曾明确规定:“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这反映了宋代 ()A.已有明显产权意识B.开始出现土地所有权登记制C.土地买卖相当频繁D.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解析】选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典卖倚当庄宅田土”时,合同文本共立四份,除了买卖双方各执一份外,所在官府与“商税院”也各留一份,体现了宋代对产权转让加强了监管并有较强的产权意识。故答案为A。8.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湮阏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夏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一行为说明古代 ()A.政府已经重视公共卫生B.比较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C.没有正确认识疫病根源D.人们对于自然认识的浅薄【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因为泉州城内水沟长期淤塞,到了春夏之交容易发生疠疫,因此政府进行沟渠清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意即重视公共卫生,故本题选A。城内沟渠清理,谈不上水利设施的建设,排除B;材料中已认识到沟渠淤塞可能导致病疫,排除C;D在材料中未体现。9.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解析】选C。由材料“大运河线路……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可见大运河沟通南北交流与发展,促成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故C符合题意;大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了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无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大运河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性不可能因为大运河而趋同,故D不符合题意。10.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明清商帮的兴起B.漕运事业的兴盛C.地区经济的差异D.棉纺织业的发展【解析】选C。根据材料“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可知,明中后期,北方山东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成棉布后返销回北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了官营,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故C正确。11.宋代张孝祥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 ()A.体现了农业的基本模式B.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C.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D.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解析】选C。据材料“转此大法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该生产工具是依靠水力进行灌溉的筒车,这种工具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故选C;农业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题干未体现,排除A;筒车灌溉并不是完备的灌溉体系,排除B;灌溉并不能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排除D。12.明朝万历《秀水县志》载: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织”。清初康熙《吴江县志》载: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以绫绸为业,“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如一都会”。这些记载表明 ()A.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荣C.跨区域性质的长途贸易兴盛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解析】选B。据材料“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以绫绸为业”可知,这两地丝织业兴盛发达且为当地主业,表明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荣,故选B;资本主义萌芽是以雇佣关系的出现为标志的,材料并没有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江南丝绸的跨区域销售,无法体现跨区域性质的长途贸易的兴盛,排除C;农产品商品化指的是大量农产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不符合题意,排除D。13.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解析】选C。根据题干“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可知,此时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推动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而且使得商品的运费大为降低,便利了商品流通,故选C。14.道光二年(1822年)十三行处所发生一场大火,大火中熔化的银水满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二里地。正如清朝乐钧《岭南乐府·十三行》中所言:“粤东十三家洋行,家家金珠论斗量。”十三行兴盛主要得益于 ()A.民间贸易兴盛和发展B.官府的大力支持C.一口通商,垄断贸易D.三角贸易的形成【解析】选C。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囯的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的十三行与外商进行贸易,所以导致材料中“粤东十三家洋行,家家金珠论斗量”的现象,故选C。十三行属于官方规定的贸易,与民间贸易兴盛和发展无关,A错误;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错误;三角贸易的形成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15.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解析】选A。全国人大常委会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制定食品安全法的修正案,明确相关人员职责,要求其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等,反映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A正确。16.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 ()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B.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D.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949年到2018年,陆海空交通工具的数量剧增,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C正确。17.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解析】选C。从材料看到“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说明早期的殖民扩张有利于不同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故C正确。18.在某一时期,英国进口的主要商品由传统的香料、茶及瓷器等,变为大量进口金属、染料及棉花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世界市场形成C.中国闭关锁国D.生产方式变化【解析】选D。金属、染料及棉花属于原料,是工业化发展所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这一时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产品的需求随之转变,D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进口的内容以香料等传统东方商品为主,排除A;世界市场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当时英国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B;中国闭关锁国和英国进口商品种类的变化无关,排除C。19.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解析】选D。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中法国政府做法的目的是培养技术人员,适应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因此D正确。20.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是“世界工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出于 ()A.英国工业生产速度减缓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确立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选C。根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中心的格局”,结合所学,19世纪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美国、德国等兴起,英国的经济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故C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发展没有美国、德国迅速,但“英国工业生产速度减缓”不符合史实,A排除;B不是最重要原因,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D。21.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的钟塔内,它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这说明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时钟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选D。由材料“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可知,它的安装恰恰处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之时,材料“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说明在工业革命以后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故选D。22.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大雾导致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影响B.西方社会精神危机C.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D.汽车尾气的污染【解析】选A。1873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大雾导致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说明这雾气中有有害气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机器工业生产导致空气污染引发的灾难,A正确。23.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价格低廉。这一变化说明 ()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增多,对社会资源的需求更多且向廉价化与大众化发展,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分配是典型表现,故A正确。24.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社会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于1883年、1884年、1889年分别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材料反映了德国 ()A.消除了贫富差距B.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C.否定了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推动了企业自觉科技创新【解析】选B。材料中德意志帝国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持社会稳定,适应了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德意志帝国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并没有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故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25.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发明了罐藏法,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1923年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食用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并于1971年发明杯装方便面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方式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C.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种类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解析】选A。根据“发明了罐藏法,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到“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并于1971年发明杯装方便面”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食品的生产加工与储藏的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交流,排除B;与食品创新无关,排除C;也没有改变食物结构,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阶段状况关键词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第二阶段迅猛发展机器大工业、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第三阶段总体形成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材料二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及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兼谈西欧商人资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因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5分)【解析】第(1)题历史因素:根据世界市场形成的时间范围“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及表格中涉及世界市场不同时期的关键词“三角贸易”“机器大工业”“垄断资本”“瓜分狂潮”等信息可知,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第(2)题影响:根据材料“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可知,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根据材料“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可知,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根据材料“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可知,商业贸易范围扩大;根据材料“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可知,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导致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答案:(1)历史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5分)(2)影响: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世界贸易格局变化。(5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材料二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0分)答案:(1)不同之处:(5分)中国西方适用于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适用于“陌生人”之间是立身之本,治国之道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侧重于社会伦理道德义务侧重于社会经济活动以榜样、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进行保障以制度和法律进行保障(2)背景:中国: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主流。西方:商品经济的发达;罗马法的影响;契约精神影响广泛。(5分)历史价值: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净化经济活动的运行环境;是东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5分)28.城市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才开始的,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摘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材料二美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从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乡村居民仅增加30%。城市的扩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乡村居民向城市的迁徙以及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美]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近代城市化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近代工商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美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可知,推动美国工业化更广、更深地发展;根据材料“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乡村居民仅增加30%”可知,有利于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材料“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乡村居民向城市的迁徙以及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可知,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答案:(1)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客观作用;近代工商业的巨大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2)影响:推动美国工业化更广、更深地发展;有利于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5分)29.宋代是中国古代疫病频发的时期,从社会反应层面来看,有一种不同于前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北宋淳化三年,京城开封发生大热,疫死者甚众。宋政府命令太医局派遣医学人员前往疫病流行区巡诊,向朝廷汇报疫情并提出应对建议。崇宁元年,宋徽宗下诏在各地建立“安济坊”,“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而且厨舍、汤药、饮食也分别置办,实际上演变成为隔离病人的医院。北宋政府还将医书《太平圣惠方》应用于疫病救治,严令按方书配药。绍兴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