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上课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上课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上课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上课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上课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科学与艺术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1/18教学目标(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相同之处。(二)了解文中一些句子含义。(三)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2/18科学告诉我们:月亮是这么艺术告诉我们:月亮是这么新课导入3/18是艺术违反了科学,还是科学摧毁了艺术?4/18

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学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演讲。作者介绍5/18朗诵课文,想想:在作者眼中,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同点?并请找出本文中心论点。整体感知6/18本文论点是:艺术和科学共同基础是人类创造力,它们追求目标都是真理普遍性。(提出论点,开门见山,总领全文。)7/18

找出点明艺术“创造力”和“真理普遍性”句子,并谈谈怎样来了解它们。强调艺术“创造力”句子:艺术,比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手法去唤起每个人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经存在情感。

了解:只有用创新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情感。问题18/18

强调艺术“真理普遍性”句子:情感越宝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异。

了解:“情感”指是作品所表示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收者、观赏者共鸣反应。9/18思索作者引用李白诗歌,列举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有创造力艺术作品其生命力能够穿越时空,能够唤起不一样时代人们内心情感,引发共鸣。这恰好表达了艺术作品含有“真理普遍性”。10/18是否能够说艺术就是科学呢?科学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普遍性植根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NO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原因。11/18总结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上是一致呢?明确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一个硬币两面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比喻12/18本文结构第一部分(1)

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共同基础是人类创造力,它们追求目标都是真理普遍性)13/18第二部分(2-10)分析问题:2-6

谈艺术“创造力”和“真理普遍性”。7-10

谈科学“创造力”和“真理普遍性”。14/18第三部分(11、12)处理问题:综合叙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异同。15/18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提倡科学与艺术结合,他认为二者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发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必定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立场看艺术,充分思索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构想。他告诉人们,不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升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普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