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古时期的欧洲

何为中世纪?中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大约1000年的历史。对应的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到明朝这段时期。中世纪或中世纪早期被称作“黑暗时代”,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严物。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把中世纪看作是文明衰落的时期,启蒙学者把中世纪视为无知和迷信的时代。事实上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文明形成民族国家崛起,商业城市涌现,市民社会萌芽,现代大学诞生,这些都为欧洲近代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西方拜占庭俄罗斯查士丁尼时期527-565年墨洛温王朝查理马特改革封建制逐步确立751年加洛林王朝丕平献土查理曼登基法学发展对外扩张约850年外来侵略昌盛时代农业革新城市发展王权巩固外来侵略内部分裂882年1240年基辅罗斯国家大瘟疫1347-1353年丢失领土走向衰败农奴制崩溃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1453年奥斯曼帝国500年1500年

金帐汗国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中世纪早期1000年中期1300年中世纪晚期沙皇俄国1547年社会形成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建立法兰克王国。②国王为保障兵源建立封君封臣制。③8世纪后形成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发展法兰克王国分裂成三个不同的部分:北部的勃垦第王国、中部的普鲁士王国和南部的阿图斯王国,形成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一、西欧封建社会1、封君封臣制度·背景:社会动态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内容: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臣领取土地、宣誓效忠、服兵役·权力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联系各级封建主,成为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作为领主,是土地占有者,在领地内行使司法、行政、经济等特权·认识:导致西欧割据局面,阻碍王权强化一、西欧封建社会·特点①土地和兵役的交换,是契约关系,是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实质】②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③依次互为主从,(封君)不可越级管理。④地方领主相对独立,国王控制力有限封君封臣契约关系土地、权力效忠、服兵役一、西欧封建社会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统治者

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1、封君封臣制度材料一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是由罗马的家丁护卫制与日耳曼的亲兵制融合发展而来的。封君封臣关系的结成一般以保护与被保护为前提,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经缔结,无论是封君还是封臣都不能随意解除。随着战争的扩大,封君所需的封臣人数上升,报酬就变成以赐予封臣相应的土地使其获得生存来维系双方之间关系的手段。最初分封的土地称为“采邑”,后来由于战争的关系大量封臣出现,“采邑”也开始变为封土,获得封土的条件逐渐以军事义务为主旨而固定下来。这种制度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虽然会造成权力的分散,但确实给地方上带来了安定,它通过配合庄园的生产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社会。——摘编自绳会敏《浅析西欧的封君与封臣制》1、封君封臣制度一、西欧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什么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将国王和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层面,中央集权势力大大削弱。·一定程度上巩固的统治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西周分封制不同社会性质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纽带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维系

以血缘为纽带,靠宗法维系

统治方式互为主次,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统治

周天子天下共主

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特点: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内容: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交织;影响:后期都易造成分裂割据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性质: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位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一、西欧封建社会2、庄园与农奴制度思考:根据课本内容思考庄园的特点?·经济:自给自足·政治: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军事:是军事防御实体拓展:

庄园发展①9世纪逐渐流行。②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③14—15世纪,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农奴制瓦解,走向衰落一、西欧封建社会2、庄园与农奴制度领主自营地领主直营,管家监督农奴耕作,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自耕农份地、农奴份地;自耕自收,缴纳租税并服劳役农奴份地

农奴依附领主,法律上非自由人,被买卖、抵押或转让;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定期劳役局限:导致西欧割据局面,阻碍王权强化14-16世纪的西欧国家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王权不断强化,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强大王权(有限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逐渐完成统一,王权加强。约翰王与《大宪章》(1215)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1559加冕)诺曼征服者威廉一世(1066)5世纪末的西欧国家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强化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强化结合教材分析王权加强的影响。政治: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②一定程度上削弱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经济: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⑤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由于专制王权的出现,封建的状态停止了,动乱结束了,国家统一了,社会安定了,和平的环境形成了,这种国家形态相对于封建战乱的局面而言自然有它的优越性,有利于社会发展。西方的“发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没有这种新的国家形态,西方不可能超越在当时远远优越于西方的东方。这以后,西方超越东方就成了趋势,直至建立西方的霸权。专制王权的出现是西方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西欧城市兴起【探究】以法国琅城为例并结合教材,分析中世纪城市发动自治运动的原因?采取了何种方法?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1)原因①经济: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农业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城市工商业的繁荣;

②政治:欧洲社会走向稳定;

反对领主剥削的推动;

市民或商人的长期斗争;

市民与王权暂时结盟的结果;

古代城市民主传统的影响(2)方式: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材料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西欧城市兴起(3)城市自治的影响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3、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思考: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怎样的地位?具有怎样的表现?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掀起反亨利浪潮。同时,德国一些贵族宣称,如亨利不得教皇宽恕,将不承认他君主地位。德皇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故意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德皇一个赦罪的吻。基督教二元权力体系教权王权教阶制封君封臣制精神世界统一世俗政权分裂表现:(1)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可征收什一税;(2)政治上: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等级制度;(教权高于王权,教阶制度)(3)思想上:控制教徒的精神生活,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出生神父主持洗礼结婚时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临终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死后在教堂举行葬礼,遗体被葬教堂附属墓地教育宗教学校课程七艺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3、基督教占统治地位·地位①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②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专制国家

·

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建立·鼎盛6世纪,查士丁尼扩张,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缩小7世纪中后期,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灭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攻陷。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而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美•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拜占庭文明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衰亡原因:战争-征服战争,资源消耗;矛盾-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加剧;灾害-暴发鼠疫,人口锐减一半;强敌-奥斯曼人兴起和蚕食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民法大全》内页罗马法(了解)BC5世纪中期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公元3世纪左右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善:《罗马民法大权》|系统化、法典化6世纪帝国衰落

俄罗斯直接从拜占庭那里继承了东正教神学传统,包括神学的主体、方法和特色。拜占庭神学是随着作为一种信仰的东正教以及东正教文化一起传入俄罗斯的。——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三、拜占庭与俄罗斯2、俄罗斯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①9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②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①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②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③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三、拜占庭与俄罗斯2、俄罗斯课堂训练1.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C.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D.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C

2.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下,地产不能随意变卖,但很多人利用法律上的漏洞,脱离此种束缚。名义上不出售,卖方仍自称“领主”,将土地“封”给买方,约为“陪臣”,得价之后只责成他供奉一点名义上的义务,甚至“每个夏天采办一朵蔷薇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