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专题汇编《艾青诗选》简答题(截至2024年)_第1页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专题汇编《艾青诗选》简答题(截至2024年)_第2页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专题汇编《艾青诗选》简答题(截至2024年)_第3页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专题汇编《艾青诗选》简答题(截至2024年)_第4页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专题汇编《艾青诗选》简答题(截至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专题汇编《艾青诗选》中考简答题(截至2024年)“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参考答案】散发光热,象征光明、理想、希望等。【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歌《太阳》“太阳向我滚来”中的“滚”有滚滚而来,汹涌而来连续不断之意,在此形容太阳的光芒,表现了太阳的气势不可阻挡,气势磅礴,在读者面前展开恢宏的画面;联系《向太阳》“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可知,“太阳”是光明、希望、未来的象征,“太阳向我滚来”寓意着“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也表现出作者对光明的热爱;《向太阳》中的“炫目的光芒”“刺醒”体现了“太阳”光芒耀眼夺目,能够将黑暗驱走、将绝望赶走,可见太阳感召力强,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太阳”,光芒四射,散发光热,是光明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艾青诗选》写作背景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诗歌中表现了作者驱除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太阳”不仅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更是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2024年安徽)读书交流会设置了“我喜爱的作家作品”交流环节,你准备交流的题目是“‘人民的诗人’——艾青”。请结合《艾青诗选》说说你定这个题目的原因。(3

分)【参考答案】示例:抗战时期,艾青为民族救亡,为打破黑暗、呼唤黎明而歌,为人民而呼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的作品充满了对光明的赞美,对人民的鼓舞。艾青的诗,深深根植于祖国的大地,始终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始终关注中国广大人民的辛酸悲苦,故称艾青为“人民的诗人”。(3分)(2024年江苏南通)同学们根据《艾青诗选》,紧跟着小申也写了很多诗。他们创作了《毕业诗歌集》请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你:《艾青诗选》按照时间来编排,目的是_________。我:我们不能这样编排,这种编排方式并不合适我们。你:那我们要怎么编排比较合适呢?我:我认为可以_________。【答案】①.可能为了展示诗人创作的发展脉络;②.根据诗歌的主题或者情感来编排,这样更符合我们《毕业诗歌集》的特点,也方便读者根据主题或情感来选择阅读。【18题详解】《艾青诗选》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1937年及以前,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第二阶段,1938—1978年,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第三阶段,1978年及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艾青诗选》按照时间来编排,目的是为了展示诗人创作的发展脉络。而本题编排《毕业诗歌集》是这一年毕业的同学们的诗集,是同一时间写成的,因此不能按时间来编排。可以按诗歌的主题或情感如“怀念”“感恩”“祝福”等分类编排,以方便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2024年上海)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在名著阅读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想象的魅力。请你从以下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书中体现的想象力。《艾青诗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答案】示例一:艾青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思,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感悟。例如,《艾青诗选》中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艾青将土地与爱人相比,展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比喻和象征,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了艾青丰富的想象力。【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中想象力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解答时,首先从《艾青诗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部作品。然后,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接着,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人物或描写,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想象力,以及这种想象力对作品的影响和魅力。最后,总结书中想象力的价值和意义。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在《艾青诗选》中,艾青的诗歌《鱼化石》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一条化石化的鱼,艾青将生命的无常与永恒对立统一,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独特感悟。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想象,使得诗歌更具哲思性和感染力,体现了艾青丰富的想象力。(2024年四川达州)“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文学里的中国红同样惊艳了你我。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联系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中国红”的理解。(理由至少从两个角度阐述)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艾青诗选》“红色”意蕴赤诚、庄重、喜庆热烈、耀眼、勇敢希望、力量、奇迹角度人物、内容、主题意象、精神、作者【答案】示例二:《艾青诗选》里的中国红是充满“希望”的:①诗歌中的“火把”“光”“太阳”等意象;②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分析。《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所编著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该诗集涵盖了艾青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下的丰富创作,包括对土地、人民、自然、战争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②如选择《艾青诗选》从人物角度:艾青在诗中塑造了许多受苦受难但依然心怀希望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们坚韧、朴实,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虽身处困境却充满爱心,展现了赤诚的人性之美。从内容角度:艾青的诗歌描绘了祖国的土地遭受侵略和蹂躏,人民生活困苦,但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抗争,如《我爱这土地》,这种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对希望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希望、力量和奇迹。从主题角度:他的诗作主题常常围绕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期盼,主题深刻且庄重,体现了庄重、喜庆的“中国红”。从意象角度:“太阳”“火把”等意象频繁出现,它们象征着光明、温暖和力量,传递出热烈、耀眼的情感,是“中国红”的意象表达。从精神角度:艾青诗歌中饱含的爱国精神、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勇敢、坚定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红”的精神内涵。从作者角度:艾青在动荡的时代坚持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以笔为武器,为人民发声,其创作的执着和勇敢彰显了“中国红”的特质。(2024年四川广元)在“感悟与评价”环节,主持人围绕“爱”这一主题,提供了以下作品。请你任选其一,写一段感悟或评价。不少于30字。(3分)《艾青诗选》示例: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关心儿子的生活和成长,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德艺兼备的艺术家。爱子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参考答案】示例一:在《艾青诗选》中,诗人以赤子之心为这片土地歌唱,唤起了一代代人心中的爱和希望。(2023年吉林)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获得前行的力量,助我们登高行远。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可以获得理想的力量成为厄运打不倒的人;从《西游记》中,可以获得初心的力量,成功捧得人生真经;从《简·爱》中可以获得敢于追求的万量,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阅读下面备选名著,你从中获得了哪一种力量?这种万量又给了你怎样的帮助?请任选其中一部名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收获(不少手50字)备选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艾青诗选》【参考答案】示例三:读《艾青诗选》我获得了光明的力量。《光的赞歌》赞美了光”的神奇,它驱逐黑暗,带来社会文明。我也愿意手握《火把》,心向太阳。(2023年山西)有人评价,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北方》等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①“土地”是艾青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之一,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诗歌都选用了“土地”这一意象;②诗人用“土地”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深沉的爱。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悲悯下层人民的痛苦,忧伤祖国的命运。(每点2分,其中概述1分,举例1分)(2023年四川甘孜)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4分)作品关注点《艾青诗选》意象的鲜明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示例】《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答案】③示例:诗人创造了“太阳”“火把”“光”等明朗、热烈的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2021浙江杭州)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和《傅雷家书》都体现了这一主题。请在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要求:《艾青诗选》举出具体篇目(不少于两首);《傅雷家书》结合具体内容。100字左右。【答案】《傅雷家书》:能举出一处提到国家、民族相关的书信,并围绕家国情怀进行分析即可。如傅雷在得知傅聪音乐会获奖消息时给他的回信说应保持赤子之心,为国争光;在十周年国庆之际,傅雷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但他给儿子的信中却告诫儿子应以国家民族的荣誉为重。《艾青诗选》:能举出两首与家国情怀相关的诗歌篇目,并围绕诗歌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即可。如《我爱这土地》《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吹号者》等。(2020四川眉山)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专题探究】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答案】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欢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对勤劳的中国人民的赞扬,还凝聚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我爱这土地》太阳——象征着希望,是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2019江西)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2分)示例:《我爱这土地》《照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在《我爱这上地》一诗中,“上地”象征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凝案着诗人对祖对人民最深沉的爱。(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九年级二班最近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阅读名著后,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分小组对不同的作品进行了探究:(1)第一小组举行了关于《艾青诗选》的问答赛。问题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和“太阳”;问题二:艾青的成名作是《》。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作答。(每空1分,共2分)【答案】(1)①土地②《大堰河——我的保姆》(2022年四川广安)为献礼建党百年,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剧本选材疑问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家庭背景]①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片头配诗]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那惊醒他的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过于殷切的想望。(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②片头配诗展现了周恩来怎样的形象?请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结合诗节词句分析。【答案】5、①示例:首先,这是周恩来真实的家庭背景,能体现微纪录片(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其次,与《红星照耀中国》中许多革命者出身贫苦不同,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知识与信仰完全一致。为民族解放而背弃封建官僚阶级,能体现他革命决心的坚定。书中另外写到他成功发动上海工人起义,特意点明他是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弟,同工人阶级素无接触,以此突出他的革命决心和领导能力。②示例:周恩来如同中国革命的“吹号者”。在中国社会“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时,他“想望着黎明”,在“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中,最早“起来”,吹响了号角,这与《红星照耀中国》所写的周恩来形象、经历相符:1919年就领导学生开展民主与社会改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参与组织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等等。诗中吹号者为追求革命理想而“不埋怨”艰苦环境的形象,与《红星照耀中国》所写的周恩来形象、经历相符:因组织学生运动入狱仍坚持革命,在南方进行了多年艰苦的斗争,长征途中九死一生后在重重封锁的苏区领导革命,等等。【解析】【分析】(1)①《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第一点答案。②把周恩来和其他革命者的出身做对比,可得出周恩来和其他革命者参加革命的原因不尽相同,前者可能是为了想改变自己贫苦的生活和命运,但周恩来则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由此可得出第二点答案。③结合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运动这一章节中对他家庭出身的介绍及他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分析,可得出第三点答案。(2)《吹号者》为我们在中国历史的广场上塑立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听到那曾经唤醒了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拍摄者想用这首诗赞扬周恩来这个“吹号者”的形象,也就是赞美他唤醒了并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形象。结合诗歌中描述吹号者的动作、周围的环境及他对于黎明的过于殷切的想望等具体语句,再结合周恩来的家庭出身、相关经历及具体事件(组、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织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分析周恩来和吹号者形象的相同之处,言之有理即可。(2021浙江绍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