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论说文中属于韩愈的作品的是(A)。A.《马说》B.《捕蛇者说》C.《六国论》D.《贾谊论》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古的是(B)。A.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B.杜甫《石壕吏》C.高适《燕歌行》D.杜甫《兵车行》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D)。A.《和子由渑池怀旧》B.《日喻》C.《荔枝叹》D.《黄州快哉亭记》4.唐代诗人(A)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A.王昌龄B.李白C.王之涣D.杜牧5.下列作品不属于骈文的是(C)。A.《滕王阁序》B.《与宋元思书》C.《与高司谏书》D.《玉台新咏序》6.下列词牌中不属于令词的是(B)。A.《浣溪沙》B.《兰陵王》C.《菩萨蛮》D.《如梦令》7.五律名篇《使至塞上》是诗人(A)的作品,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充满画意,是其诗歌的长处。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陈子昂8.著名赋体文《洛神赋》的作者是(C)。A.江淹B.曹丕C.曹植D.司马相如9.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属于(B)。A.汉乐府B.北朝乐府C.南朝乐府D.唐代新乐府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D)。A.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D.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12.著名史学家________的名作《报任安书》抒写自己的屈辱和痛苦,《古文观止》评价说“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司马迁13.《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的讽喻诗代表作。白居易14.唐初诗人________在《修竹篇序》里提出了以汉魏风骨为典范、复归风雅的诗歌主张。陈子昂15.为汉代大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作品是《________》,这篇作品在体制上确立了大赋问答体、铺叙展衍、曲终奏雅等特征。七发16.在《诗经》的风雅颂三体中,被认为是朝廷正乐的是________。雅17.明代作家________在山水游记中“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满井游记》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袁宏道18.北宋词人________的令词堪称两宋令词的典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即是其名作《临江仙》中的名句。晏几道19.《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________的慢词代表作之一。柳永20.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________的作品。姜夔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21.《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答:《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不朽杰作,诗人屈原在其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意象来“寄情草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品格志向等,具体如下:以草木喻品德修养屈原常以兰、蕙等香草自比,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人将江离、芷草、秋兰等披挂在身,象征着自己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学习,具备了美好的品德和才能,如同这些香草一样散发着芬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木兰高洁,秋菊傲霜,诗人以饮木兰之露、餐秋菊之英来表明自己追求纯净、高洁的品德,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草木的纯净来映衬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品德的高尚。以草木喻美好理想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申椒、菌桂比喻小人坏人,蕙茞比喻君子贤人,表达了屈原对美好政治理想的追求,希望能有更多的贤才与自己一起实现理想政治,同时也批判了当时楚国朝廷中小人当道,排挤贤能的现象,暗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受到的阻碍。“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诗人在这里种植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等香草,象征着他对培养众多美好品德和才能之士,共同实现理想社会的渴望,这些草木代表了他心中的美好愿景和政治理想。以草木营造氛围“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兰皋”“椒丘”描绘出一个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和长着椒树的山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彷徨,也暗示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苦闷。“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诗人早晨从苍梧出发,晚上到达县圃,县圃中多植奇花异草,这里通过对行程和所处环境中草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奇幻、缥缈的氛围,为诗人在诗中的上下求索增添了神秘色彩。以草木表情感变化在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后的痛苦时,如“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诗人揽过柔软的蕙草掩面哭泣,眼泪沾湿了衣襟,这里的蕙草成为他抒发痛苦、悲伤情感的寄托。当诗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时,“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因为佩戴蕙草、采集茞草而遭受挫折,诗人依然坚定地表示这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草木在这里体现了他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坚定。22.简述欧阳修古文创作的成就。答: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古文创作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风变革倡导平实文风:欧阳修大力反对当时流行的浮靡雕琢、晦涩怪僻的文风,如“西昆体”和“太学体”。他倡导学习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主张文章应平易自然、流畅婉转,使文章回归到以表达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的轨道上,为宋代散文的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引领了宋代文风的革新。奠定宋文基调:他的散文风格平易流畅、含蓄委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这种文风在北宋中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宋代散文的主要风格,使宋文在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题材内容关注社会现实:欧阳修的古文题材广泛,许多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食糟民》通过对比酿酒者和食糟者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百姓的苦难,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抒发个人情感:他的散文中还有大量抒发个人情感、志趣的作品。如《醉翁亭记》通过描写滁州的山水美景和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他被贬后的豁达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秋声赋》则通过对秋声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探讨学术文化:在一些文章中,欧阳修还对学术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如《朋党论》针对当时朝廷中关于朋党的争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他对朋党问题的独特见解,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学术价值。艺术手法结构灵活多变:欧阳修的散文在结构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他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巧妙地安排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如《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文,通过描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和太守之乐,层层递进,最后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题,结构严谨而又富有变化。语言简洁自然:他的语言简洁流畅,不事雕琢,却又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形象,如《卖油翁》中通过对卖油翁倒油过程的简洁描写,“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就将卖油翁的高超技艺和沉稳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善用修辞技巧:欧阳修在文中大量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秋声赋》中用“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来比喻秋声,将秋声的变化描写得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对后世的影响培养文学人才:欧阳修凭借其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培养和奖掖了许多文学人才,如苏轼、苏辙、曾巩等,这些人在他的影响下,在古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北宋时期庞大的文学群体,推动了宋代文学的繁荣发展。确立古文地位:欧阳修的古文创作理论和实践,确立了古文在宋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古文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他的作品被后世文人广泛学习和模仿,对元、明、清三代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23.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答:寓言数量与分布《庄子》:寓言数量众多,几乎贯穿于整部著作的各个篇章。《韩非子》:寓言数量也颇为可观,在《说林》《内储说》《外储说》等篇章中集中了大量寓言,此外在《喻老》《十过》等篇也有不少寓言。但从整体篇幅占比而言,相对《庄子》没有那么密集。寓言取材与主题《庄子》:寓言取材广泛,多来自自然万物、神话传说、虚构的人物故事等。《韩非子》:寓言取材多与社会现实、政治生活、历史故事相关。寓言风格与表现手法《庄子》:风格奇幻瑰丽、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手法,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韩非子》:风格简洁明快、犀利冷峻,以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著称。主要运用对比、归纳等手法来论证观点。寓言角色与情节《庄子》:寓言角色常常是超凡脱俗、自由不羁的形象。《韩非子》:寓言角色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君主、臣子等。四、论述题(共35分)2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不同之处。答:苏轼与辛弃疾均为中国词史上的杰出代表,苏轼词风以旷达为主,辛弃疾词风则以豪放悲壮为特色,以下结合小令和慢词作品来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题材内容苏轼: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涵盖了写景、咏物、抒情、怀古、说理等多个方面。在小令《如梦令・春思》中,“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通过描写春日景象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眷恋,展现了一种闲适、淡雅的生活情趣。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多以爱国情怀、抗金壮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为主要题材。如他的小令《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描绘了一幅农村的生活场景,看似闲适,但结合其生平,不难看出他在借乡村生活的美好,来寄托自己壮志未酬、渴望回归田园却又心系国家的复杂情感。情感基调苏轼:苏轼的词常常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的情感基调。如慢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坦然与豁达,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烦恼之外的心境。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往往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像他的慢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失地却又不被重用的悲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现手法苏轼:苏轼善于运用比兴、寄托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融入到词中。如在慢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孤鸿自喻,借孤鸿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被贬黄州时的孤独、寂寞和高洁的品格,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含蓄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辛弃疾:辛弃疾则擅长用典,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在慢词《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词中连用了王昭君出塞、陈皇后失宠、庄姜送归妾、李陵与苏武之别、荆轲刺秦等多个历史典故,将兄弟离别的情感与历史上的种种离别之恨相融合,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厚,情感更加沉郁悲壮。语言风格苏轼:苏轼的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善于用平常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如小令《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语言通俗易懂,却又韵味十足,用“风细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等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春日的美景,用“诗酒趁年华”表达了珍惜时光的人生态度,清新自然,流畅明快。辛弃疾:辛弃疾的语言则雄浑豪放、富有力度,常常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营造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在慢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挑灯看剑”“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词句,用词豪迈有力,生动地描绘出了战场上的激烈场面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展现了雄浑豪放的语言风格。25.为什么说杜甫的七律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答:杜甫的七律被公认为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技巧的精湛成熟格律严谨:杜甫严格遵守七律的格律要求,在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一丝不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极为工整,“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不仅词性相对,意义也相互映衬,平仄交替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对仗工巧:杜甫的对仗不仅形式上工整,而且在内容和意境上也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他善于运用各种对仗手法,如工对、宽对、流水对、借对、扇面对等,使诗歌在整齐中富有变化。如《秋兴八首・其一》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气象雄浑,对仗精工,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句法多变:杜甫在七律的句法运用上灵活多变,善于通过不同的句式组合和词语搭配来营造独特的艺术效果。他有时采用倒装句,如《秋兴八首・其一》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通过倒装突出了“香稻”“碧梧”等意象,使诗歌更具表现力。情感表达的深沉丰富家国情怀: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的七律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描写战乱后国家的破败和春天的荒芜,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亲人离散的思念,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感慨:杜甫的七律也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如《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年老多病、漂泊他乡的境遇,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愁苦和对人生的无奈,情感真挚深沉。情感层次:杜甫的七律情感丰富复杂,往往在一首诗中蕴含着多个层次的情感。如《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既有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又有对国家多难的忧虑,还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题材内容的广泛拓展社会现实:杜甫的七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涉及战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诸多方面。如《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以七律的形式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荒淫无道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百姓的苦难生活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自然景观:杜甫也善于以七律描绘自然景观,他的山水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还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保护区管理与规划考核试卷
- 2025标准居间合同范本
- 2025论坛版块经营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幼儿园快乐宝贝家教学设计
- 隧道施工操作手册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T-JAS 16-2023 检验检测机构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管理规范
- 旅游行业电子合同使用指南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出租果树合同书范例
- 送餐员雇佣合同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水磨钻专项方水磨钻专项方案
- 我爱刷牙幼儿课件
- 职高英语高一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 3.1《百合花》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会展营销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
-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专题培训
- 2025年中考物理押题猜想卷(苏州卷)(全解全析)
-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课件
- 新能源开发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